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九十七卷A面

(手抄稿 第十三册 p3)

p. 223 (7)

you cannot sweeten the very bitter and large trunk of the Tig-ta tree by pouring just one drop of sugarcane juice onto it. Similarly, the mind-stream which has been infused since beginningless time with the bitter afflictions will not change at all from just a short cultivation of the good qualities of love, compassion, and so forth. Therefore you must sustain your meditation continuously. 

【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如是无始烦恼苦味,薰心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是故应须相续修习。】

那一两滴糖汁啊,就加上去要想令它甜啊,这不可能!所以我们的内心,是“无始烦恼苦味”所薰的这个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少少修一点,不行。“是故应须相续修习”,所以你要继续不断地修习,继续不断地修习。凡是这种道理,这个你把十二因缘这个前后的观念弄清楚了,四谛、十二因缘的观念弄清楚了,你把这个道理用到哪里,这哪里这个概念就非常具体,非常完整地现起来了。不同的,只是你如果只管自己,叫小乘,如果说你用这个方法帮忙别人,是大乘;方法本身无所谓大小,只是你的发心,这个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所在。那么讲到这里,这上面也就是说我们正修的三样当中,这个正修希求菩提心当中,那第一点希求利他之心,那么从这个上面已经有了。希求利他之心,再下面的话呢,为了要利他,所以你必然归结到,现在要利他就要有这样的心。第二个呢,

Training the mind to be intent on enlightenment. Once you have been inspired by the aforementioned process and have seen that you need enlightenment for the sake of others’ welfare, you develop the wish to attain it. 

(p4) 【◎ 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说次第所致,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

这个“欲得心”啊,还不满足,这讲一下。就像我们照着前面这个次第,怎么样想办法策发这个利他的心。说,既然你要利他,对不起,你虽然有这个帮助别人的心,但是呢你必定要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你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的话,虽然你想利他,不行。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看见的苦,我们想脱苦,但是你必定要有脱苦的方法呀!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用在别人身上叫利他,用在自己身上是自利。同时你如果没有自利的话,毕竟没有利他。这个话,再这么说一遍。就是说,是的,我们现在看见一切的苦,不管你这个苦来由什么样,或者是自己自身亲身感受,或者是身上感受,或者心理上的逼迫。身上感受,自己种种的残缺、病痛,然后呢自己病痛固然苦恼,残缺不全被人讥笑。心理上的呢,譬如说遭到种种心理上的逼恼,从小的时候,家庭的失去温暖;然后长大了,看见社会的情况,哎呀,这个实在不理想啊!所以我们感觉得这个痛苦无比啊,要求。

我们现在修行的人呢,主要的靠我们宿生的善根,然后呢了解了这个世间的痛苦,然后就策发我们要跳出痛苦。虽然有了这个心,跳得出、跳不出啊?跳不出来,跳不 (p5) 出来。还必定要什么?还必定要跳出的这个正确的方法,对不对?哪一个人不想快乐,哪一个人不想离苦,但是你没有正确的方法,得得到快乐吗?得不到。没有正确的方法,你能解决得了痛苦吗?解决不了。进一步,为了帮助别人,也同样的道理。所以现在这个地方说,你要真正地利他,单单这个心还不够,还要发这个心。所以单单这个,这一点是不够的。下面告诉我们,一定要说这个心,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满他的愿,你要帮助一切人的心,怎么样才能够满帮助人的愿─这个时候,叫作菩提心。

However, this is not enough. First, increase your faith as much as possible by contemplating the good qualities of the Buddha's body, speech, mind, and enlightened activities as previously explained in the section on going for refuge. Then, as it is taught that faith is the basis of aspiration, develop the desire to attain those good qualifies from the depths of your heart and induce a certainty that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attain omniscience even for your own welfare. 

【如皈依中说,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论说信为欲依,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于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

这个道理,前面说过了。皈依,你为什么要皈依啊?现在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自己感觉得:“哎呀,生死无常!”然后呢又一切都是痛苦,一无依靠,唯一这个时候可以啊,要救我们出来的,只有这样的一个对象,他也解决一切问题等等。既然你现在要帮忙人家解决,你当然也必须要具足这个条件,对吧?只求自己是皈依;也要帮助别人,你不但要皈依,你要学你所皈依的对象,这个是必然的道理嘛!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那就是前面所说的。那么那个时候,你要帮助别人的时候,不仅仅是皈依他;你还要说,我一定 (p6) 还要学他呀,然后能够帮助一切人解决这个问题呀!所以这个时候你对所学的这个对象,又更进一步地要产生净信心,了解他的殊胜的地方,增长你自己的净信心,效学他达成这个目标,所以“先应尽力增长净信心”。

在这个《随念三宝功德经》,所以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天天念,你天天念,你随时随地把这个目标悬在那里。不要说你要发大乘心,就是你要皈依,你要想:啊,你为什么要皈依他啊,原来他有这样殊胜的功德,这样圆满的利益。你把这个大目标摆在前面的话,那个时候就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你不会为眼前的这种小小的一点迷惑所迷惑住了。小小的、稍微一点的小甜头,哎呀,你就跟着它去了!所以我们常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要远大的目标完整地摆在这个地方,眼前的、小的东西就动不了你了。平常我们只看见小钱、一点点小的好处,就这样。所以像一个小孩子,我们说一个比喻,他看见了糖啊,他就不肯走了,你怎么骗、怎么哄也不行。然后呢你另外一个地方,他那个地方摆的一块糖,它也不一定很好吃;另外一个地方,摆一大堆最好吃的,啊,他那一块糖他就不要了!这个是实实在在的情况。

佛法真是了不起,它不是以很高的标准来责备我们,而是说有完整的一个道理引发我们。这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要经常思惟、观察这个圆满的好处,这样。然后你才能够把这个 (p7) 要期望的这个心,推向这个高的目标去,高的目标去。那么等到你对这个佛的种种的事业功德,了解得越深越透彻,那你的净信心越增长,认识也越清楚。所以“论说信为欲依,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于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你了解了,产生了净信心以后啊,你才晓得:“哎呀,对啊,这个才是我要的啊,我要帮助别人也必须要这个东西啊!”你那个净信心一增长了,你的好乐心也就起来了。

那我们现在的,对什么呢?我们有我们欢喜的东西。然后呢,是的,对你真实应该欢喜的东西啊,应该有个深入的了解。你越了解得多,越了解得透彻,你的向往之心就增长了,增长了以后,你一心一意要去求它了。所以这个好乐之心,以前这个贪爱是坏的,因为无明相应的;现在呢,不是别的,就把那个贪爱之心转一转,以智慧相应的。说,不怕你不贪爱,怕只怕你弄错了!贪爱的结果,害了你自己也害了别人。现在你就把那个贪爱的心转一转,结果啊你不但自己得到好处,也利益了别人。那个时候,这个贪爱是越大越好啊!所以这个叫作“善法欲”。你有了这个善法欲啊,那一心一意说,“我一定要做到它!”那个时候你就了解,不但是利他,就是自利也一定要得到这个,这个就是佛的智慧。有了这个智慧,才能够真正解决一切问题,那么你帮助那些人的这个目标,才可以达到。所以这一点啊,是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caus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athagata's Sublime Wisdom Gesture cited in the 《first Stages of Meditation》, says that it is most special to develop it on your own, overcome by compassion. 

(p8) 【能为引生发心之心虽有多种,然悲为胜。】

喏,这一点告诉我们了,是的,引发你发大菩提心的因有很多种,前面说过了。 前面主要的举了四因、四缘、四力等等,可是这个里边,最坚强、最有力、最殊胜的是什么?前面告诉我们这个“悲”。

【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大家还记得吧,四力是哪四力?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这个里边由于自力和因力发的是坚固,由于他力和加行力发的就是不坚固。那么这个是什么?《修次初篇》引经上面所说的。我在黑板上写了,这个是《华严经》上的偈子:“鱼子庵树果,菩萨发大心,三事因中多,结果者甚少。”这个鱼啊,那个产卵的时候,非常多、非常多,一大堆成千上万的,但是最后那些能够长出来的,很少;庵树也是另外一种。还有菩萨发心,发心的人非常、非常多,所以因地当中,就是发那个菩萨心的人非常多,但是结果的时候,非常少、非常少。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在这个地方告诉了我们一部分,当然理由很多。所以前面说四因、四缘、四力等等,是由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说法。现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最殊胜的是什么呢?悲心。而且这 (p9) 个悲心还要什么?初、中、后,一直。不是说你一趟发了就可以的。因为众生无边,而且刚强难调,所以如果你不继续增长那个悲心的话,虽然你有了这个心,开始的时候很猛利,磨、磨、磨、磨、磨、磨、磨,慢慢就要磨掉了。我想我们一般都有这个,一开始的时候,发一个很猛利心:“哎呀,我想做这个!”大家都有这个:哎呀,一听见修行好,马上要去修行;一听出家好,马上要出家;一听见这个好,就要这个……。然后呢跑得去呀,慢慢慢弄弄弄弄,越弄越糟、越弄越糟,弄到后来就塌掉了,太多的事情这个样。

为什么原因呢?就是这个理路不清楚,这个次第不明白;乃至于明白了以后,也没有如量、如理如量地修证,去增上它。现在这一个地方,每一个地方它那个必然的关系,抉择得、简别得丝毫无差,所以在因地当中没有一点点遗漏。要不然你因地当中稍微一点遗漏,将来你一旦开始走了以后,到那个时候漏洞没有发现,跑到半路上就来不及了,那只有抛锚,像车子一样。所以我们平常急急忙忙地开始,结果呢半途而废多多少少还走了一半哦!不管是半途不半途啦,反正你总归是白走,这一点我们要了解。所以本论的前面每一个地方的细辨,真正重要的就在这个地方,这一点我们要了解。那么在这个地方,“自、他、因、加行”四力,在前面二百一十一页上面,如果你们要看的话,你们自己可以看,我在这里说一下。什么“自力”?就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p10) 这个地方,喏,就以我们的悲心,说:“我啊,晓得这是我母亲,念她的恩要还报,不报真是不行啊!”然后呢,这个完全是由你自己内心发出来的,你一心一意只想:“哎呀,要做这个,要做这个……。”不是别人,别人告诉你哎呀,这个好啊,或者什么,你听得满来劲,但是你内心,心里面,总是被人家……这个两个不一样。

“因力”呢?就是由于你这样的这一生修习,到下一生那个心里面就有很强有力的力量。那个“加行力”是这一生努力的。但是这个加行跟因力有直接的关系喔!就是你这一生不断地加行,到下一世变成功因力了。所以你生生把那个加行,你只要做对的话,每向上去、每向后去,这个力量就越来越增长。所以你眼前是以自力,然后呢这个因力,不断地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来配合的话,你四力具足的话,那更是坚固啊!而这个里边最主要的,你把持着这个根本因,然后呢有了根本因以后,再辅助于这个圆满因的话,自然一定成功。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既然了解了,说这个大菩提心有这么个殊胜法。而经论上面告诉我们,实际上也的的确确如此,是这么个难得。现在我们非常幸运,也可以说我们宿生大善根所使,能够得到这样的圆满的教法,自己要无比地珍惜啊!哎呀,这个无价之宝啊!好好地努力啊,好好地努力啊!所以昨天晚上温习的时候,大家记得不记得?如果我们 (p11) 善根不够,力量不足的时候,他告诉我们种种不同的方法来加强它。这个里边最好的一样东西,记住:“随喜”,啊,这妙不可言、妙不可言!你在任何时候,少用功力。还有一个:“供养”,这样。你不要用太大的功力,就可以能够积聚无比的、圆满的广大资粮。

这个话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的的确确不大容易。可是呢这个关键在哪里? 就是你知道、不知道,就这样。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自己还觉得很对咧!所以,第一个你正确地、如理了解了,你只要去做。我们总是看见什么啊,总是马上反应到;看见的事情是外面的,然后呢你现在修的,是修你自己的─怎么样把外面看见的情况,经过你的正知见,变成功你的功德。他不对,你了解了他不对,你要策发你的悲愍心;他对了,你了解了这个,然后你的随喜心。所以不管他对啊、不对啊,对你来说总是增长功德。否则你看见不对,你就轻视他;看见他对了,你就嫉妒他。结果同样地不管对是不对,你总归自己伤害自己。然后你做对了呢,更进一步你还要随喜。别人你也随喜,自己也随喜,所以不管遇见任何环境一切时处,你一直在增长。当然我这个是随举一例,因为已经讲过了。

所以你们只要能够这样善巧地、步步地不放松这样来,那个时候,你自己内心上面也会感觉到,跟以前那种悠游放任就让它去,啊,就这样,心里面不一样了,你会战兢惕厉,为什么?你了解得很清楚,说以前那种恶劣的现行,欸,不可以、不可以!现在你随 (p12) 时用那个正知见,因为那个正知见的力量很微弱,你保护那个正知见的力量,那就是内心当中必然产生的这种战兢惕厉。所以有很多大而化之的那种人,总是觉得:哎呀,希望跑得来,那么念佛嘛,念它几声佛;然后呢学禅的话呢,最好这么两腿一盘呀,就希望开悟了。那种,那的的确确,实在不晓得差得天差地远,真的说起来,这种都是懒骨头。

所以这个明朝末年的四大师,紫柏大师就特别地说:“这现在人动不动说这样、那样啊,这都变成功什么?那些懒骨头的符桃术。”哎呀,他找到最后的藉口,总觉得这个叫作修行,然后呢躲在这个里边,说起来什么都不知道,说是“哎呀,老僧啊,我是修行关在山里。”就这样,那种真是非常可怜。真正的修行人,他可以关在山里面,身虽然隐在那个地方,但是他心一直是战兢惕厉,这样地努力法。

所以禅宗,禅宗何等的精神啊!他任何一切时候咬紧了牙关,就这样的,你不妨看看他看,所以同样的念佛,也是咬紧了一句阿弥陀佛,硬是要像金钢王宝剑一样,抵得过生死,所以不管是若净若禅,乃至于持戒也是。虽小小戒,看的像大戒一样,所以你从这个地方就看见,凡是正确修行绝对没有说,马马虎虎、懒懒散散、随随便便;绝没有这样的事情,这个是发心的第二增上意乐。最后,

p. 224

3 Identifying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the fruit of the training. 

(p13) 【◎ 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

这一段修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发这个心,就是发这个菩提心。那既然我现在要自己负荷,增上意乐,那么要想自己去承担这个事情的话,对不起,非佛不可!为什么呀?喏,一定要懂得怎么方法去做,而这个只有佛的一切智智,所以你必然说,为利有情是愿成佛啊!否则的话,你尽管发了这个心,空发、浪费啊!所以第三说明,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follows the meaning of that given in the《Ornament for Clear Knowledge》cited earlier. 

【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

那么这个原则呢?是《现观庄严论》上面说得非常清楚。

With respect to its subdivisions,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follows the 《Array of Stalks Sūtra》 

【其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

仔细来说呢,《华严经》也是这样说,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大经大论上面说的都是。不过《现观庄严论》是纲领、最重要的核心,《华严经》呢详细地说明它的内涵,整个地、广泛地说明。所以从最大的纲要,最仔细的内涵,都是这样说的。下面是论,

and says that it is both aspirational and engaged: Just as one distinguishes between wishing to go and going, Similarly the learned should understand the division of these two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sequence. 

【《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此说分为愿行二种。】

这个发的这个大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有两种,一种叫愿菩提心,一种叫行菩提 (p14) 心。那么这两个什么差别呢?这个就像你还没有到那个地方去的时候,要想去,这个叫愿菩提心,你想去嘛,所以“应知如欲往”,你想去。你因为想去了,所以就准备,哎呀,去嘛怎么个走法,要了解走的路线,找到地图,然后呢去的时候用什么交通工具,要多少钱,路上怎么资粮─所以叫资粮位。然后“正往”的话呢,就是正式开始去做啦!这是“正往之差别”,那是正行菩萨行,就是这个。这个大菩提有愿、行两种就是,“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所以那我们要晓得的,这两者的差别就是这样。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sagreements about What these two are, know that the aspiration is either "May I become a buddha" or "I will become a buddha" for the sake of all beings and that as long as you have not taken the [bodhisattva] vows it is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that is present, whether or not you are training in the deeds of generosity, etc. 

【异说虽多,然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

下面就解释这个愿心跟行心的差别,说愿菩提心是什么,行菩提心是什么。说它是,是的,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我们总结起来,当你心里边如理如量地生起这个念头,说“要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想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佛。”那么,在这一种情况之下,你发了这个愿,但是呢你还没有认识去做。这种时候,因为你还没有正式去受,或者虽然正式去受,还没有受这个仪轨,受这个菩萨戒,这个叫作愿菩提心。

Once you have taken the vows, the spirit present is the engaged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 】

“受律仪已”,受了这个菩萨戒以后,那么叫“行心”,这是开始行菩萨道了。

(p15) 行菩萨道,一定有一个轨则可循。就像我们说,啊,跑到南普陀来,那么我们这个寺院里面,做了一个僧伽一定有僧相、僧仪、僧行,乃至于穿衣吃饭一切、一切,不一样。否则虽然你想出家,还是个在家人的行持等等,总是以在家人为标准。那现在我们菩萨也是如此,所以受戒以后,叫作行菩提心。正规地来说,这个受菩萨戒不是我们现在说:“哎呀,我现在要受菩萨戒,这个菩萨戒有多大的功德,我去受一下,就算菩萨了。”不,种一个善根、种一点种子,名字是的;内涵一定要先发了这个愿,为了这个愿满愿,那时候就照着这个轨则去做,那个就叫行心。

这个两点,在这个位次上面,从你初发心开始到发那个愿心圆满,叫下品资粮位。下品资粮位忙的,作所积的资粮就是这一个,所以你要利益一切有情。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那时候你要找说,是的呀,那么你怎么走法呢?当然有各式各样的原因使得你发那个心,现在前面告诉我们,这一种次第,以这个悲心一步一步上来,这是最殊胜的,也最坚固。然后呢,最后就策发那个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心量呢,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大慈悲心,那个大慈悲心这样的状态,而且大慈悲心进一步要增上意乐,然后呢要发这个。所以这个时候,可是你没有受菩萨戒,这叫下品资粮位。

进一步说:对了,我发了这个心现在要正式做到它,那不是发了心够的 (p16) 哦!要如理如量地去做,那是照着轨则去做的话呢,开始就受菩萨戒。所以受菩萨戒开始,就开始进入中品资粮位,那资粮位是这样判别的。所以下品资粮位,往生的是上品的下生,乃至于高一点的,可以上品的中生。如果进入中品资粮位的时候,上品的中生,乃至于他可以到上品上生,就是这样。那个还是在世俗的哦,还没有到胜义菩提心。如果你胜义菩提心就是初地菩萨,那十方净土你要哪里去,就是到哪里去,这样地好耶!

The《first Stages of Meditation》 states: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is the initial intent, "May I become a buddha in order to benefit all beings." The engaged spirit is present once you have taken the vows and engaged in accumulating the collections of merit and sublime wisdom. 

【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

也是这么说,

There are many arguments over this, but I will not elaborate on them here. 

【此中虽有多种征难,兹不广说。】

别的地方的的确确有各人的说法,那么原则告诉你,详细的这个这里没有详细说。这个是前面啊,这是七因果或者六因一果的这个发心的方法。下面第二个,另外一种叫“自他换”。现在我们看第九卷。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