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21卷B面

(手抄稿 第十六册 p17)

p. 287 (2)

我们翻到287页,我们开始讲趣入方便的最后一段。我们说,哎呀!这个忍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反过来的话呢,就是不能忍哪,让瞋恚的现行造这个恶业的过患。现在继续下去看第二行,最后,

Furthermore,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tates: Whoever works hard and overcomes anger is happy in this and future lives. When you rely on patience continually, you do not spoil your joyful attitude, so you are always happy even in this life. Moreover, patience stops miserable rebirths in future lives, gives special rebirths in happy realms, and ultimately bestows certain goodness, so you are utterly happy in this and future lives. 

【《入行论》云:“若励摧忿勃,此现后安乐。”若能恒常修习堪忍不失欢喜,故于现法一切时中常得安乐,于当来世破诸恶趣生妙善趣,毕竟能与决定胜乐,故于现后悉皆安乐,此等胜利皆由忍生。】

那么这个引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真正应该做的事情,什么呢?努力,第一个。干什么?要摧毁那个瞋恨之心,瞋恚这个恶业。“勃”,那就是说突然之间,猝然之间一种变色,平常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勃然大怒,形容这个怒的这种状态,这个我们现在(p18) 应该摧毁的。这个摧毁不是说浮浮泛泛、马马虎虎,应该努力地,应该励心克己,应该励心克己。那么关于这个“励”字,后面有一个精进一度,到那时候详细说明,详细说明。总之,这个在一切善法当中,包括把恶法的消除,把善法的增长,它这个精进是资粮善当中第一善,都需要的。至少我们现在心理上面应该有这种认识,然后呢把那个心理建设起来─我要做这件事情!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努力!全部精神贯注在这里,这样去做。你能够这样的话,现在也好,后来也好。所以说,能够恒常不断地修习这个事情的话,哪一个事情?忍辱波罗蜜多,因为你能够努力、精进,励心克己,当然是一切时处都在这个地方,那你就“不失欢喜”。

嗯,平常说起来,这个怒,一定要一个境界现起的时候才会发怒。你说那个境界没有现起,没有你发怒的地方,你怎么个修法啊?这个地方是怎么一回事情?是说要了解,你境界现起的时候,你所以能够挡得住的原因,必定在境界没有现起的时候,你已经有了思惟、观察的力量,而且生起这个力量了,对不对?前面一再说,我们也都能够体会到,虽然善法上面不一定体会得很强,但是平常一般的事情上面,我们都体会得很多;当我们不断地习惯串习了以后,那么那个时候这境界现起的时候,不知不觉那个习惯就起来了。我们以前习惯的都是恶法,所以境界现起的时候,不知不觉这个恶法现起。那么现在呢,你 (p19) 要修忍辱,一定要事先修对治,而事先修对治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什么状态呢─要努力,所以说“励”,那么这个励是这样讲的。

那个努力针对着什么情况呢?就是平常我们心里浮浮泛泛那个心。所以任何一个地方,你现在要注意到哦!这个当你平常一般状态这种是,你一观察自己的内心就晓得了:啊!这个心是什么心啊?无记相应的。所以我一直好用《了凡四训》上这几句话─平常“只是悠悠放任”,你真正提起来的时候,内心上面有一种“战兢惕厉景象”。譬如说我们在这儿拜三十五佛,那么平常的时候,你就是说,哎呀!人家在那儿念你也跟人家念一遍。刚开始你没念会的时候,你还注意地去背啊、弄啊!是念会了以后就不对啰!念会了就随口溜过。对了,我想起来,那天晚上讲“熟、溜”两个字就是这样的。刚开始你不熟,那么你要去背啊、要去记啊,熟了以后只是随口溜过。“溜”字晓得不晓得,三点水,一个留下的留。心里面有没有?心里面,嘿!意思一下,浮在那个水面上的一点点那面粉的样子。这个本论上面,前面上面说浮在上面一点酸酒啊,那是没有什么味道,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真正地一定要提起来,努力地提起来,恒常地思惟观察跟法相应的这种状态。那么这个境界现起的时候,那个跟法相应的如理如量的这个力量现起来 (p20) 了。现起来了以后,境界现起的时候,你能够摆得很平。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喔!所以“恒常修习”,是这样恒常修习法的。了解了这个地方,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真正平常的修行在什么?就在思惟、观察。所以很不幸的是我们往往说:欸,现在修行、修行了。总觉得好像修行怎么?欸,就拜佛嘛叫修行,作早晚殿那么修行,就打坐嘛修行;结果呢,等到我们去上早晚殿,作作也没味道,拜佛也没味道,做这个也没味道,做那个也没味道。实际上呢,根本问题,前面一再说,后面呢,到这地方真正用的时候,所以我在这里再提醒大家一下。

你能够经常这样去的话,就是“不失欢喜”,眼前虽然境界没现起,你在思惟这个佛法,哎呀!你越想越欢喜,越想越得意。平常心里面就浮浮泛泛,欸,看见一个人跑得来,大家就聊聊天,今天天气哈哈哈,就是这个样,这种状态,这毫无意思。然后你思惟法的时候,里边觉得:哎呀!这个里边趣味无穷。当境界现起的时候,更是使得你立刻感受到:啊!以前随烦恼去的这个热恼之火,这被三业,在恶业当中燃烧相;现在呢却是以净法净化了以后,得到那个调伏清凉相,就这样啊!所以这个地方要告诉我们恒常修习这个的话,你就不失欢喜。

因为你能这样,现在呢,“常得安乐”。喔,这个这么清楚、这么明白,这样。上 (p21) 午我们刚才讲的,乃至于人家骂你,不但你没有受伤,反而变成功赞叹你的最好的微妙花欸!不但如此,而且“当来世破诸恶趣生妙善趣”啊!嗯,当然啦!现在你不瞋,无瞋嘛,无贪、无瞋、无痴,你能够如法相应的话,不但无瞋,而且无痴欸!它所以在这个里边你能够无瞋、无痴的原因,你进一步说的话,一定还有一个无贪在。那说:欸,怎么这个地方你不发脾气怎么还有无贪?你为什么发脾气啊?你有什么地方被伤害了,对不对?就是说,你对你伤害这个东西贪着难舍,然后那个地方觉得被人家伤害了。譬如说你有个好的东西被人家拿走了,或者你的名气被人家损害了,于是你在那儿发瞋哪!当你不瞋的时候,欸,同样地你所对你顾惜这个东西,它就有不再执着它的力量在。你所以能够做到这个的话,又是有个无痴在,多美啊!

所以这个地方的修习,我们要了解哦!前面对这个法的认识。这世间上面人家说,这个人老成持重,这个人是不动声色。是!这个有修养的,是有修养的。可是万一弄得不好的话,他虽然不动声色,他下面一句话,他不一定是代表了跟法相应的修养。世间的,说不定人家说:这个人哪,府城甚深喔!下面他不一定讲,但是如果讲的话,说不定是说老奸巨滑,或者说笑里藏刀。现在呢,完全不是,完全不是,完全不是!完全是跟法相应的,这个情况我们要了解。所以说当然你眼前安乐,将来修了这个善法嘛,一定感生善 (p22) 趣。然后呢,这样的生生增上啊,还必定“毕竟能与决定的胜乐”,到最后圆满的是究竟胜。眼前增上生,他是最后是究竟决定胜,都从这上面,“故于现后都安乐”。这种殊胜的利益,嗨,都在这上面生起的呀!那么前面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了,告诉了我们以后,下面有一句话,再点醒我们一下。

Meditate on these benefits until you gain a strong, firm certainty about the cause and-effect relationship wherein benefits such as these arise from patience. 

【于此因果关系乃至未得坚固猛利定解之时,当勤修学。】

哪,前面这样的一个必然的关系,他处处地方提醒我们─因果。欸,我们现在要求的注意喔!目的是求的果,你要求果的时候,你因地上面就应该时时刻刻、心心念念,这样。这个彼此间的关系,你经过了听闻以后,如理思惟产生正确的认识以后,使它坚固,使它猛利!在你还没有得到之前,所以说“乃至未得”之前,要努力去,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所以我刚才特别解释它那个“勤”字喔!而这个勤字,现在你们慢慢地体会了,你们务必要去体会到它。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平常真正地修习,就在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固然你坐下来的时候,你在早晚课的时候,你在拜佛的时候固然是,而更重要的在我现在的感觉,尤其是初机─却是离开了佛堂以后。所以你这个前面这个加行没有准备的话,换句话说,你前面没有准备工作,你匆匆忙忙跑到这地方的话,你心里什么状态,请问?心里什么状态?跟烦恼相应的。欸,本来那边你没有准备,跟烦恼相应的,觉得: (p23) 啊,悠哉悠哉满欢喜。今天叫你跑到那个佛堂里去,你心里还那儿:唉呀!这真麻烦。虽然这个心里面没有明确的概念,可是这个习性带在这里喔!

所以乃至于现在的有人说:“哎呀!这个早晚课是徒具于形式啊,是不如不要啊!”我一听这个话,我就晓得原因何在。为什么呀?因为我自己犯的毛病就是这个,多少年来就是这个样。所以我们现在讲修行、讲道理,讲了个半天,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说的。那么,是,徒具形式;内容呢?好,没有了,内容就没有啰!大家如果说不了解这个特质,然后呢这个文章作了一大堆,啊!这个什么样的三藏十二部都看过,请问这是内容吗?这一点我们在这个地方务必要知道。那个是讲道理固然如此,现在你念佛呢?现在你持戒呢?难道就是这个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喔唷!这个条子,喔唷!他那个怎么样,他那个怎么样,然后一点细节的地方,我们这个争论不休。可是真正的关键在哪里呢?等到争论完了以后,剩下来心里面懒懒瘫瘫。所以争论的时候在增长瞋心,懒懒瘫瘫增长痴心,请问修行吗?持戒吗?念佛亦复如是,这是我们必定应该了解的。所以这个地方才是、才是。

现在我们继续下去。那前面哪,是它的殊胜的利益,现在呢如果你不能忍,随着这个瞋毒而转,那个害处分两部分─一个是现在看得见的,一个是现在看不见,所以“不现见之过患者”,先引论上面说明,说:

With respect to the faults of anger, the invisible faults are as follows.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tates: Any good deeds, such as generosity and worshipping the sugatas, you have collected over a thousand eons are all destroyed in one moment of anger. 

(p24) 【◎ 瞋恚过患中,不现见之过患者,《入行论》云:“千劫所集施,供养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坏。”】

经过一千劫布施等等集聚的那些─供养善逝等。啊!那是不得了的,亲自供养佛。我们晓得佛法当中,我们佛教当中,有一个很有名的一个人物,阿育王。阿育王,喔唷,了不起哦!在印度那是真是了不起。阿育王这个人家叫Asoka,在印度什么地方,最有名、最好的东西拿这个……印度那个钞票上面,印的那个东西就是阿育王那个标志,三只狮子。所以在他们的感受当中,这个阿育王在印度是无出其右的,无出其右的一个人物,在我们中国还很难找到这么一个人欸!为什么呀?他的文史、武功、德行三方面,都是足以为千古的人所景仰的。我们现在譬如说汉武帝、唐太宗,哎哟,武功很盛,但是他的德行也不一定特别怎么样,当然这种人的话有他的非常了不起的地方。这是我,实际上呢我也并没有研究历史,不敢随便地衡量,可是我的感觉的的确确,喔!这印度的地位是无出其右的。

他为什么感得这个果报?佛在世的时候,供他那么什么?一个沙,对不对?就在那个地方,哎呀,看见佛来了,造的那个什么东西,好像……我记不住了,好像是捧了一捧沙 (p25) 不晓得怎么样,去供了这个佛一下,就感得这么大的果报。现在呢,不是什么开玩笑,不是捧一下哦!经过一千劫的时间,然后呢你所集的“供养善逝等”,供养佛陀等等,“此一切善行”,这么大的功德,你只要发一次脾气,摧坏掉了!啊,这么严重法!

Aryaśūra formulated this exactly as it is presented in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The Play of Manjusri Sūtra》 mentions the destruction of virtue accumulated over a hundred eons, 

【此是如其圣勇所说录于《入行》,《曼殊室利游戏经》说,摧坏百劫所积众善。】

哪!这样。那个是上面这一位祖师说了录在里边的。还有下面,这个是论,论下面还一个经,经上面怎么说呀?喏!你这么一发一次瞋心,就“百劫所积众善”,这个里边所有积的各式各样的善,就是发一次脾气,那就摧毁掉了。经论上面都这么说,又引:

and also Candrakīrti's 《Commentary on the "Middle Way"》 says that virtue accumulated over a hundred eons of conditioning to the perfections of generosity and ethical discipline is destroyed even by the generation of just a momentary angry thought. 

【《入中论》亦说:“由起刹那忿恚意乐,能摧百劫修习施戒波罗蜜多所集诸善。”】

刹那还是一下喔!生起这样的这个瞋念来,就把百劫当中所修习的─看喔!下面这个非常严重哦!施、戒波罗蜜多,不是说普通的布施喔!他是修习的布施波罗蜜多,换句话说,他这个百劫当中修的是什么?是菩萨行喔!我们请问现在我们这种布施、我们这持戒,有没有跟菩提心相应?跟大菩提心相应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哦,他经过了一百劫这样去修习,所集的“诸善”喔!这么发刹那的瞋恚心─破坏掉了。这一点我们千万不要把这文字念过哦!一定要把它深刻地记在心里面。

(p26) 当你了解了这个概念了以后,现在我们不但应该注意不要发脾气,而且应该注意到,瞋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喔!所以平常我们见解特别强的人,动不动好欢喜跟人家争论的人,千万注意啊!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一定是发脾气瞋的,但是就因为那个见解摆在那地方,梗在那里,动不动积在那里,等一下,一下就发起来了。一发,害了!这么个严重法哦!所以我们必定要深深地找到这个因所在,深深地找到这个因所在。那么这个是讲它这个坏善根这么个厉害法,不过这下面有一个特别说明,说这么个严重的摧毁的这个善根,这个瞋,是要瞋什么样的对象呢?所以

Concerning who or what the recipient of such destructive anger must be, some say that it must be bodhisattvas, while others assert that it is recipients in general. The former accords with the statement in the Commentary on the "Middle Way". 

【须瞋何境者,或说菩萨或说总境,前者与《入中论》所说符合。】

说那么这样地严重的坏善根,发这个脾气,是不是一般发一个脾气就算呢?还是这个发的脾气的对象有特定的呢?所以说,他瞋什么样的对象,那个“境”哪,就是所瞋的这个境界。嗯,有的嘛,说所瞋的这个对象一定是个菩萨;有的是说,不管,你只要发了脾气,对任何人,这样。那么这个两者当中,说前者,说瞋恚菩萨那个,是跟《入中论》说的符合的。

Therefore, a moments anger toward a conquerors' child destroys the virtue arising from generosity and ethical discipline accumulated over a hundred eons. 

【如云:“由瞋诸佛子,百劫施戒善,刹那能摧坏。”】

(p27) 因为在这个《入中论》上面有这么一个说明,由于你瞋恚诸佛子—佛子的话一定是指菩萨—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你百劫所修的这个施、戒之善,那么一刹那,一刹那瞋恚一个菩萨的话就害了,就害了!实际上面呢,我们最近在读《大宝积经》,《大宝积经》上面也特别指出这件事情来。所以最后那个迦叶尊者怎么说:“对啊!这个事情这么严重啊!但是谁是菩萨我也不知道,那么为了这样的起见哪,那不管是哪一个,我是绝对不能发脾气。”他后面等一下还说:“这个境界不管你知道不知道。”那就下面马上就有了。所以我们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以!同时我们了解,它瞋恚波罗蜜的圆满(编者按:疑师口误,忍辱波罗蜜),它在什么?在调伏我们自心,既然调伏我们自心的,我们管他对方是菩萨不是菩萨,对不对?修学佛法的,我们目的一定要把握得住。这个地方所以强调这一点是说,万一是个菩萨的话,唉!这么个严重法。所以真正重要的话,不是在乎你避免那个过失啊!你一定要圆满这个波罗蜜。所以我们必定要在这一点认识了以后,这个境界不管是哪一个,不管是哪一个都不能瞋。那么继续下去,

With respect to the person who gets angry, 

【生恚之身者,】

刚才说你瞋的对象。现在呢,你自己本身是什么个状态,就是说发脾气的这个人哪。

Candrakīrtis Explanation of the "Middle Way" Commentary says that if anger even by bodhisattvas destroys their roots of virtue,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anger of non-bodhisattvas toward bodhisattvas does. 

(p28) 【《入中论》释说:“菩萨生瞋且坏善根,况非菩萨而瞋菩萨。”】

喏!就是说对象是这个,然后呢发脾气这个人的话呢?它这《入中论》上面解释,说这个菩萨生了这个瞋尚且如此,何况是不是菩萨。前面已经说过了,百劫修集的什么─施、戒波罗蜜多等喔!这个修施、戒等波罗蜜多一定是一个菩萨,不是普通人哦!对一个菩萨积了百劫,然后瞋恚一个菩萨的话,都坏掉了,何况我们现在呢!对这一点是特别注意呀,特别注意!如果说我们不在这里,不住在这里,那我们不谈这个,本来是凡夫,本来我们就忙的,就是忙下地狱的事情,本来就是忙的六道轮回的事情。现在我们有了觉醒,跑到这地方来,然后一观照,啊!说菩萨都在那边拼命地努力,我还是个凡夫,更要不晓得努力多少倍啊!这是我们平常经常应该策励的。就算你没有正式地修,你这个心当时提起来的话,那个就对了,那个就对了!然后呢把这个心继续不断地,时时刻刻把它增长、扩大它。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recipient of the anger is ascertained to be a bodhisattva or whether the perceived faults that cause the anger are real, the destruction of virtue is said nonetheless to be just as explained above [i.e., the virtue accumulated over a hundred eons is lost.] 

【境为菩萨随知不知,见可瞋相随实不实,悉如前说能坏善根。】

这个,他就说明了。这个对象啊,是菩萨,不管你知道是不知道,你知道固然不可以,不知道,不行,一样的。实际上呢,我们拿一个眼前说一个譬喻吧!譬如说,我丢掉 (p29) 一个东西,把那个东西丢掉了,或者是烧掉了,烧掉了就是烧掉了,绝不会说:“啊!我不知道。”不知道了,火里边还会这烧掉了以后它又现起来,会不会?当然不会。假定你随便烧掉一样东西没关系,烧掉这张钞票,哦,是一百万磅的英镑,对不起,你虽然不知道了,那就是没有了,那这是我们必定要知道的。所以这个菩萨,是不是菩萨你知不知,不管!

还有呢,“见可瞋相随实不实”,你看见他可瞋之相,不管它是实在的、不实在的。这话怎么讲?这话怎么讲,这个地方要特别地说一下。我们眼前常常有这种事情,有的时候自己心里面的不对,看见那个境界是莫名其妙地自己就发脾气,那换句话说,这可瞋相实际上并不实在,并不实在。这是我们刚才前面引的那个:喔!他有一位同修,他自己心里面自己,他又自己不高兴,随随便便就怪别人,怪这个、瞋这个,所以是不实在的。反过来,就是他真实状态,他也不可以,因为菩萨要修的什么?要修忍嘛!对不对?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实的都不可以瞋,何况是不实的呢?那不管实不实,你只要瞋,那个时候你的内心现起这个状态,害了!害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说“坏善根”。

In general, for there to be destruction of the roots of virtue it is not required that the anger be toward bodhisattvas. The 《Compendium of Trainings》 states: 

【总其能坏善根,非是定须瞋恚菩萨。《集学论》云:】

(p30) 上面说菩萨,实际上呢“总”─整个地来说,不一定一定要瞋菩萨,他也有根据的。下面这个论上面,

The text of the Arya-sarvāstivādins also says: The Bhagavan said, "Monks, consider a monk who makes a full prostration to a stūpa that contains a buddhas hair and nails and who has an attitude of faith." 
"So be it, Revered One." 
"Monks, this monk will experience reigns as a universal monarch a thousand times the number of grains of sand eighty-four-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ground his prostrate body covers—down to the disk of gold that supports the earth." 

【“圣说一切有教中亦云,诸苾刍,见此苾刍以一切支礼发爪塔,发净心否。如是,大德。诸苾刍,随此覆地下过八万四千逾缮那乃至金轮,尽其中间所有沙数,则此苾刍应受千倍尔许转轮王位。”】

p. 288

Then the venerable Upāli, who was located off to the side from where the Bhagavan was seated, bowed with hands joined respectfully and asked, "The Bhagavan has said that this monks roots of virtue are so great. O Bhagavan, how are those roots of virtue used up, diminished, erased, and extinguished?" 
"Upāli, when such a sin as malice is done to fellow practitioners, it is like a wound or maiming. I cannot see its full impact. Upāli, this diminishes, erases, and extinguishes those great roots of virtue. Therefore, Upāli, if you would not feel malice toward a burned stump, what need to mention feeling that way toward a body with consciousness?" 

【乃至“具寿邬波离来世尊所,恭敬合掌安住一面,白世尊言,世尊说此苾刍善根如是广大,世尊,如此善根何能微薄销灭永尽。邬波离,若于同梵行所而为疮患,为疮患已我则不见有如是福,邬波离,此大善根由彼微薄销灭永尽。邬波离,故于枯树且不应起损害之心,况于有识之身。”】

下面就引证这么一段,在那个戒经上面有这么一件事情。说这个佛带了大家,说:“诸位苾刍,诸苾刍啊!你们看见没有啊?”那个时候有一个苾刍在礼这个塔,礼这个塔。所以他“以一切支礼”那换句话说,这不是普通的一个小小的合掌、低头,是五体投地的这样,而是以清净心这个地方礼。“你们看见吗?”那么说:“看见了,看见了。”于是世尊就说:“诸位啊,你看哪!他这样的清净心礼这个塔,他随他所礼的这个……。”譬如说我们现在拜下去,拜下去的这么一块地,你拜的那个面积有多大,从你这 (p31) 个地方开始一直向下,一直向下八万四千深度,表示这么深,一直到金轮。这个经上面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地什么?下面是一个什么,风轮、水轮、地轮、金轮,一个一个撑托起来。说从我们这里下去,一直深到那个地方去,有这么大的一块土。这个不得了欸!譬如说我们现在这么大一块的面积,我们身体用大礼拜那种,像那个金山活佛那大礼拜,整个地“趴!”一下,五体扑在那个地下的,那多大?我们不要说这么大,大礼拜,就像平常我们五体投地的拜的话,也这么方方有几尺嘛!然后那个几尺的深度,哇!那个八万四千逾缮那的话,我们算算看,它有三种,对吧!就四十里这个算的话,八万乘一个四十,那么八万,八十万,四、八,三百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