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59卷B面

(手抄稿 第二十册 p205)

刚才我们把那个三十八个颂子,全部从头到尾念了一遍,那么现在呢大概地解释一下,解释一下。总共的这个本论分三部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呢就是讲出离心,讲出离心,这个出离心也可以说,就是到前面的共中士道为主。这个关于三十八个颂子当中到哪里呢?我们不妨去数,从“万善根本从师出”这个算为第一颂,然后呢“一切时处普摄护”是第二颂,我们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到那个第十三颂为止。那么这个部分的最主要的中心,我们要指出来,这是什么?就是学出离心,学出离心。

由于这个出离心,再把它推广、推深,那个时候我们就要追下去达到发菩提心。普通我们很多人,修学佛法的人因为不了解真实相,总觉得出离心跟菩提心是两件事情,或者把它看成是大、小两乘各各不同。乃至于很多人说:“哎呀!我是大乘菩提心啊,(p206)不要出离心的。”那么这个我们学过《广论》的人就了解了,啊!这是完全错误、完全错误。这个出离心是菩提心的真正的钢骨,没有出离心绝对没有菩提心。同样地我这里顺便一说,尽管我们现在说大乘、大乘,也读《法华》、也读《华严》,所以没办法真正地去深入─所谓深入的话,就是如理、如量修持那个感得圆满果报的原因,就是对它真实的内容你不了解嘛!这个不了解你怎么行呢?所以说我们现在从那个真正的根本的出离心,再推深、推大、推及法界一切众生,也要帮他们出离这个生死的大痛苦,那一部分叫作什么呢?叫作菩提心,发这个菩提心。

这个菩提心的话呢,启发这个菩提心了以后,再行菩提行。这个从哪里开始呢?从下面这个表上面有个小括弧,“(依阿底峡尊者所传修菩提心法)”那下面开始。换句话说,第十四颂,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到二十一为止,那个是所谓金洲大师传来的,七因果的。再下面的话呢,这个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是寂天菩萨传的自他换。第二十五啊,就是发了这个心为了坚固,所以第二十五个颂子的话,仍旧是属于发菩提心的。那么这个地方为止呢,就是菩提的愿心。

由于愿心从第二十六颂开始这是菩提行心;然后呢下面就是所谓这个成就这个菩提的(p207)资粮。至于说,这个我们数下去啊,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二十九就是忍辱,三十那么就是精进。三十一、三十二这两个颂子的话,这是什么呢?这个一般说起来的话,就要得到真正的正知见,正知见,或者说我们能够证入这个真如实相,或者是空缘起,不同的我们的派系,不同的名词,可是内容是一个。整个的佛法三部分:第一个呢出离心,第二个是菩提心,第三个呢就是怎么去证得这个空正见,圆满这个菩提愿心。那么说,三十三以后的这几个都是包含在这个里边,怎么去圆满它,因为显密二教的不同,而分出这两个的差别,这两个的差别。那么关于这个颂子的话,我们只要对着我们前面所学的《广论》,这个一部、一部分下去的话,就可以正确地了解了。

现在这地方呢,请我们大家翻开《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第十一页,第十一页。我要说明的是什么呢,十一页看那个第二段,如果算行数的就是第七行,第七行这个上面有一段话:

p. 11 (7)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于何时于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于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能修学。】

(p208)这句话前面已经说过,而且不止一次,为什么今天在这地方又提醒一下呢?因为我们对本论从头至尾学过,而且到最后用《华严》、《法华》来证成,证成了以后啊,这个意义对我们就又不一样了。前面我们是肤浅的,不了解它透彻的,现在经过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把它的深义抉择出来。这个四句话,平常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分类,说譬如说,经常我们说的“涅槃四因”,这个是这个《涅槃经》上面引的。就是说我们要证得最后圆满的大般涅槃的话,需要这样的几个条件。哪一个呢?第一个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干什么呢?从他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法随法行就是讲修。那么证得那个无上的菩提─大涅槃的果。

这个里边第一句是告诉我们,我们要依靠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我们大概都有个了解了。那么善知识干什么呢?欸,他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所以他下面说,“于其一切正言”,这个道理我们要整个地生起确定不疑的见解。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地方的意义有它很不同的内涵,而这个我们特别一方面回忆《广论》前面告诉我们的,说:所以称为下士所以称为共,中士又是共,而进入上士。乃至于《妙法莲华经》当中、《华严经》当中,快、慢成就的不同,我们立刻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一个结论了。

为什么原因快,为什么慢呢?就是:哦!如果我们一开头的时候,能够把成佛所有(p209)的圆满的道理,从善知识这个地方听闻了解了以后,然后按着这个次第一步一步上去走的话,那就快了,那就直了!不会在任何地方停顿。因为我们不会执着:哦,这个是,啊,我以为如此!得少为足这种现象整个地就消除掉了。结果呢,前面虽然好像慢一点,你得花很多时间认真去学这个东西,最后却是占了绝大、绝大的便宜。这个便宜绝对不是我们世间所能够想像的,绝对不能世间所能想像的。所以这个上面,这句话对我们有非常重大的特别意义哦!

所以,找到了善知识,不必忙着马上去修证,而必定要把最圆满的教授应该有正确的认识。而不但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哦,还要生起定解。那么这个是说明什么,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闻、思。“闻”那是善知识的,他尽管听懂了,但是你是不是能够确定不疑地、确定不疑地,产生实殊胜的见解,而不为外面的随便一切事情来动摇呢?这个要经过自己的如理思惟的。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啊,要“令起定解”哦!看噢!在这个道前基础一开头的时候,已经说明了这个关键。所以我前面曾经说过,如果说你条件够的话,前面学,欸,你已经能够把握住重点了。可是我们如果条件不够,没关系啊,我们整个地圆满认识了,回过头来,仍旧可以走这个最快速的路子。

有了这个认识以后呢,于是我们就找到,哦!整个成佛是这样的,那么从哪里下(p210)手呢?于是下面是找到现在下手之处,所以说“诸现能修”的就修习。平常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的话,我们往往:欸,现在是这样啰,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啰!哦,这个持戒嘛也就是执着在戒上面;念佛的话呢,执着在念佛上面。乃至于学教,本来学教是要圆满认识这个教理,希望走最直捷像龙女与善财这种路线,结果我们也走偏了。偏到最有趣的是,现在譬如说有一派叫日莲真宗,他其他什么都不要了,只要念“妙法莲华经”这六个字。这种现象都没有了。那会怎么呢?说:我现在找到了,现在能修就修。那么不能修怎么办呢?我们绝对不会排斥它。

因为我们现在排斥的因,种下去了以后,将来你感得这个恶果啊,注定你要走远路。而我们有了正确的认识,认识现在之所以不能修,正因为障碍未除,资粮未具,我们怎么可能再排斥它增加自己的障碍呢?我们现在修习无非是要净除障碍、积聚资粮,当障碍除掉,资粮慢慢地积聚了,你慢慢地就能够深入,那个时候就照着它一步一步去做呀!所以眼前做的正是为一步一步升上的准备,所以他说 就是正是我们内心当中发的愿:我们要努力啊,好好地现在努力啊!到什么时候嘛希望能够去做啦!这样。

“诸现未能实在进止者”

绝对不可以因为不能做的原因就弃舍它。而应该怎么办呢?

“应作是思愿于何时”

就是正是我们内心当中发的愿:我们要努力啊,好好地现在努力啊!到什么时候嘛希望能够去做啦!这样。

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所以我们在没有做到之前,先已经积这个因,有了这个因,(p211)将来感得这个能够做的果。那么这个因是什么呢?就积聚资粮啊,净除罪障啊,广发大愿哪!你能够这样的话,不要多久,罪障既除掉了,资粮就积聚了,那么智慧也增长了。你的愿力在这个地方,所以不要太久,“增长智慧、能力”,到那个时候什么都学,所以很快地就能够成就,像龙女或者善财童子这样的成就。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去一看的话,哇!这个才是了解,原来《广论》的的确确是说明《华严》、《法华》上面,最究竟圆满的道理,是千真万确,是千真万确啊!

嗯,现在看了这个以后,我们再过来,再翻过来,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看556页,这是靠最后头了,看第五行,下面,最下面一句

p. 556 (5)

【此复若能修习下下,渐于上上增欲得心,听闻上上而于下下渐欲修行,是最切要。】

这个以前讲过了!现在如果我们整个地圆满了,回过头来再去温习一下的话,那时才发现:啊!千真万确。以前听人家讲,这是人家的,如果说我们能够在听的过程当中,自己如理思惟、观察,而且随分随力去行持。那样过来的话,你那个时候再去回头一看这两(p212)句话的话,啊!千真万确,千真万确。所以我在这里重新把它再看一下,这个次第这么重要!下面说:

【若于前者全无所有,专修心住专乐见解,难至宗要,故须对于圆满道体引生定解。】

这几句话,不但我们《广论》哪,马上派得上用场。刚才我们说,我们看《法华经》乃至于我们看《华严经》,尽管说:哎呀!《法华经》佛一再说这是经中之王,说“我自己以往说的经,没有一个比得上这个《法华经》的”;又说它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又怎么样、怎么样。啊,乃至于我们现在很多人天天念诵,有没有功德?当然有!但是这个功德最多只是感得说,哎哟,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好的现象,它《法华》上面真正的意思教你很快成佛,你有吗?没有。那么为什么呢?喏,就在这里了,就在这里!所以这两句话:假定你不懂得这个必然的次第,不照着这前面的一步一步地来,你单单在某一个地方,或者修定,或者是乃至于念、或者是拜的话,啊!这个很难得到它的中心最主要的。这个中心主要的就是,要你最快速地成佛。那个时候我们才会了解,才会了解。

再不然的话呢,我们不容易把握住这个特质,以我来说我以前也是这样。有一段时候我看见有一个人,哦,很认真,那个时候刚出家,人家天天拜《法华经》,都觉得:喔(p213)唷,这个无量无边的功德啊!我也想:对啊!我现在一心一意要求。当初因为是念佛也不管它,后来心里确实地想过:欸,我也这么拜一下。乃至于更多的,就拜《华严经》哦,哇!这个时候我也心里想这样想。有没有感应?有感应。可是一直等到我学了《广论》以后才晓得:唉!这个感应是感应哪,可是《法华》、《华严》真正的宗要是什么啊?要你最快的方式成熟啊!但是对不起,我怎么翻、怎么看,就是不懂。

我自己还有一部《华严疏钞》,十本哦,非常厚哦!那个书二十几年以前,因为我看了《华严》很感动,也想学。啊!我师父他老人家就特别买了送我一本。现在算起来这个不什么稀奇啊,那个时候一本《华严疏钞》,哇,那好不简单哦!我很珍贵地去看,看了半天哪,也看不出个头面来,看不出个头面来。一直等到我把《广论》从头至尾学过了,那个时候才晓得,这一点我在前面一再跟大家说明过的。

所以今天大家我们每一位同修,经过这样的一个层次学下来的时候,我想重提这两句话的话,就有很不同的内涵。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自己晓得愿意怎么啊,怎么听闻、怎么思惟,怎么样使得我们对这个圆满的道体,产生决定不移的定解。有了这个定解以后,那个时候才谈得到修。那么这个修的时候,他下面告诉我们哪,我们继续看那个《菩提道次(p214)第广论》五百五十六页,继续下去,文:

【修彼等时,亦当聪利令心平等,谓于引导修道知识,敬心微劣,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

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三十八个颂子当中它一步一步告诉我们,下面我们紧……继续看下去,看到557页,看第二行,前面那个就是简单扼要的说明这个菩提次第广论的几个重点,那么也就是这个三十八个颂子当中的前面的共道部分的,最后他说,

【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学菩萨行,应如何学慧性毗钵舍那之法。】

到这里为止,就是这个《摄修求加持颂》当中,一直讲到第三十三颂为止,讲圆满了,乃至于把共道修圆满了。下面说:

【第二特学金刚乘法。】

欸,这个在以前是只是简单扼要地说了一下,也没有说内容。那么今天同样地不说,可是呢今天我要说的,怎么样进入金刚乘的关键在哪里,在这里说一下。我们看文:

(p215)【如是善修显密共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若入彼者,如《道炬论》说,先以财敬奉教行等,令师欢喜。较前所说尤为过上,然是对于能具咒说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

这里简单地说明一下。说前面的共道已经善巧地修学了,那个时候我们毫无疑问地要入这个金刚乘,这是因为这个最快速。在所有的一切当中这是最快速、也最希贵,为什么呢?它因为用最快速的方式能够圆满两种资粮。我们以前虽然说过很多次,但是总心里面有怀疑说:嗯?平常人家都说要三大阿僧祇劫,实际上动不动无量阿僧祇劫,现在你很快速地圆满,有可能吗?总觉得这是密乘当中的好像特殊的说法。现在呢,我们引证了《华严》、《法华》,欸,结果发现《华严》、《法华》真实的内涵,却也是教我们以最快速的方式,不管是《妙法莲华经》当中的龙女,以及《华严经》当中的善财童子,那个善财童子更是特别地详细说明。

比如说,《法华经》上面,容或有人还说:欸,那个龙女她到底成了什么佛?因为圆教当中判的所谓说:“啊!这个圆教的这个初住以上的话,他都可以……或者别教的初地以上,都可以八相成道哦!”这个我们先不谈。而圆教来说,那么没错啊,圆教善财童子所参的五十三员大善知识,那确实百分之百的最后的等觉后心,乃至于成妙觉位吧!这个(p216)上头不是普贤菩萨亲自给这个善财童子说的?说:“你现在经过了这个文殊师利菩萨大善知识的摄持,听从他,由于你自己的发的愿心,勇猛精进地行持。以及五十几参,经过这么多的百城烟水,依善知识的指授、加持,你现在所证得的那个内涵与我(换句话说普贤菩萨)相等,与诸佛相等。这个所证得的内涵,一般来说,普通那些修大乘行者的菩萨,要都要经过无量阿僧祇劫才能证得,你却在一生当中证得。”不是吗?所以这个绝对不是说单单金刚乘当中,实际上呢这个显教当中也完全说明。

虽然说明了,刚才我说:欸?《法华经》上面怎么个行持却没有啊!《华严经》上面怎么个行持却没有啊!这样。真的没有吗?有的!那么在这个整个的教授当中,现在归纳起来,归纳在哪里啊?说这个叫密教当中啦!所以我们首先有了这个认识啊,才我们不会拿我们的知见来排斥它。而我们的知见偏偏又是什么啊?凡夫的,是无明的相应的。所以我们前面了解了这些道理以后啊,那我们才知道,得到了正知见你如理去抉择,那就对。反过来你说:“啊,那我们不要啦!不要听自己的,总是听善知识的。”但是你没有正确的知见,你没办法判别的这个善知识,偏偏就是恶知识你跟了他,那又完啦!那又完啦!

所以这个地方又告诉我们哪,说:你无疑地要进入这个密乘哪!那么进入密乘的话,它能够最快速地圆满两种资粮啊!那个时候第一个还是要依靠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太重要(p217)啦!但是再说这个善知识的行相,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他下面又特别叮嘱我们一句话哟!这句话什么呀?

【然是对于能具咒说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

就是这句话,说这个善知识没有错,但是你必定要怎么样呢?要说具足这个善知识的德相的才可以。万一因为条件不具足,大家还记得吧?说不能十全十美、百分之百,那么至少要在起码的─在《广论》上面告诉我们起码是“八分之一为下边际”。而这个前面说的这个八分之一的下边际,是指前面的显密共道哦!现在这个地方是说什么?乃至于你进了密教还要最下的这个,这个条件的话,那个条件就很高、很高啰!那个很高、很高啰!他这个真正的条件哪,都是要所谓的相当的证量相应的内涵。你有了这样证量相应的善知识,你才去依靠他,那就对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先要了解的,这要了解的。所以我这个地方呢,只简单地说一下,简单地说一下。那么关于这段文当中啊,我把它念一遍,念一遍,重要的地方我再说一下。说:

【然是对于能具咒说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其次先以清净续部能熟灌顶,成熟身心。次当听闻了知守护,尔时所受三昧耶律。】

这个就是我们刚才念的三十八个颂子当中的

【所受真言诸密戒,若善守护易成就,(p218)不守决当堕地狱,舍命珍护求加持。】

我们继续下去,看那个《菩提道次第广论》557页这个文:

【若为根本罪犯染着,虽可重受,然于相续,生道功德最为稽留,故常勇猛莫令染着。又当励力莫犯粗罪,设有误犯,亦当勤修还出方便,彼等皆是修道基础,若无彼者,则如墙倾,诸危屋故。】

他就告诉我们:这个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话什么都谈不到哦,你在这个上面建房子的话,造墙墙塌,造屋屋坍。他下面就引证:

【《曼殊室利根本教》云:“佛未说犯戒,能成就诸咒。”此说全无上中下品三等成就。】

那不管是什么样的成就最起码的不成功。

【无上瑜伽续说】

这无上瑜伽续就是无上密续,密教的经典说:

【若不守护诸三昧耶,下劣灌顶,不知真实,此三虽修终无成就,】

我们修学密教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个呢,要能够善巧守护这个三昧耶戒。所以这个密(p219)教的戒是非常严持、非常严密。在我们一开头的时候,谈到这个所谓善知识的行相,讲阿底峡尊者的时候,那个时候曾经提过,大家回忆一下。不要以为说,哦,你随便灌了一个顶就可以啰,你如果说不能善巧持的话不行。而要想持那个三昧耶戒的话,它基础一定是在别解脱戒,在菩萨戒。如果我们马马虎虎随便受的话,有很多人觉得灌了顶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我是学密教的。如果你了解了《广论》去一衡量的话,我们怎么够资格啊?连它得不得三昧耶戒都不知道!因为你前面的没基础,你就得了三昧耶戒了吗?菩萨戒都谈不到,别解脱戒就得不到。所以有很多人哪,这个地方我们值得我们小小地要停一下,观察一下。紧跟着要还要灌顶啊,说要圆满的灌顶,下劣的灌顶也不行。灌了顶以后,修法的内涵你不知道还不行。所以它具足三个条件哦!要第一个要守护三昧耶戒,第二个灌顶要圆满,第三个它的内容要一点无误地把握得住。有了这个三个才可以谈修习,这样。你没有这三个,再怎么修没有用。所以有的人以为学密教了,根本谈不到!

【故若不护三昧耶律而云修道,是极漂转咒理之外。】

下面告诉我们说,假定不能善巧地守护三昧耶,说是修道的话,对不起,他根本“是极漂转咒理之外”。他就说啊,对不起,你根本就是连它这个真正的道理你都不知道,你完全是个外行,外行你谈什么修行呢,那不是开玩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