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六十五卷B面

(手抄稿 第九册 p19)

一看!看看你这个心,你什么心?如果你攀缘心,赶快把它拿掉它,赶快把它拿掉它!如果不是这个,你真的利益他的心,你把它增长它,对了。但这个地方很细致喔!我们到现在为止,说实在的,教法没有正确认识之前,检点不出来的。所以眼前真正重要的事情,对我们诸位住在这里,我也是如此,我也不敢出去。尽管我跟你们讲,但是我不敢出去的原因哪,我晓得,到现在为止,还没办法如真实的认识,还没有办法检点自己的内心。一出去,尽管我说弘法,对不起,不知不觉当中在损法,跟这个东西相应了。跟这个东西一相应的话,你就完了!这一点我们要了解的。下面说:

p. 149 (10)

Through delighting in conscientiousness And fearing unruliness, Monks pull themselves from the miserable realms, Like elephants pull themselves from the mud.

【苾刍乐防慎,深畏诸放逸,自导出恶趣,如象出淤泥。】

我们真正的出家人,应该努力地去防护,谨慎地防护。还有一个“乐”,欸,妙咧! (p20) 你刚开始防的时候满苦的,等到你真的防出味道来是越作越快乐,啊,越作越快乐!在座的同修当中已经有几位,这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我的确鼓励你们哪,不要说你们,下面那个正觉寺的女众,她们听见了以后,她们一再说。哎,我真赞叹!我们这里,上面没有自修,她们自己就开始自修起来了。你只要肯如法地去做,刚开始的时候是觉得,嗯,觉得不是味道,慢慢、慢慢地快乐来了,到后来是越来越快乐,到后来教你不走这个路是办不到!人人都是这个经验,所以这是快乐的事情。

深畏诸放逸,你体会到了这个味道,那个时候你会感觉到,这个放逸原来这么可怕。可是现在我们没有懂得道理,最好信得过佛语,喔,这个放逸这个事情啊,很糟糕、很糟糕!你只有这样地努力啊,那么自然你造什么业,感什么果。所以要想跳出恶趣,还是你自己把自己引导出来,那个时候就把我们从淤泥当中救出来了。

Through delighting in conscientiousness and fearing unruliness, Monks shake off all sins like the wind shakes leaves from the trees.

【苾刍乐防慎,深畏诸放逸,能抖一切恶,如风吹树叶。”】

前面是象出淤泥,噢,这个很辛苦哦!到后面哪,“风吹树叶”,啊,那个很轻松哦!是的,刚开始的时候是难的,到后来很轻松,风一吹,那个树叶是纷纷都掉下来,这个恶业马上就消得干干净净。

As Nāgārjuna's 《Friendly Letter》 says: If you actually desire high status [as a human or deity] and liberation, You must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correct view. With wrong views even a person who acts well will have terrible fruitions in all lives.

(p21) 【如是《亲友书》亦云:“若希善趣诸解脱,愿多修习于正见,若人邪见虽妙行,一切皆具苦异熟。”】

前面是经,下面是论。那么龙树菩萨告诉我们,为什么叫《亲友书》啊?这个才是真正你的好朋友欸,这个才是你的亲人欸!平常我们,我、我、我,我这个东西,我们的冤家欸!这个真正的好朋友,真正的亲人怎么告诉我们哪?说你如果要求善趣、要求解脱的话,那应该怎么办哪?这一句话,“愿多修习于正见”。现在我们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件事情,你有了正见哪,下面样样都来了,有了正见是下面样样都来了。所以现在我们真正重要的,不是说“哎呀,我要学一学定啊!”“我们要学一学什么呀?”“哎哟,我赶快得到一心不乱哪!”不要!你得到了正见以后,去念佛的话,一心不乱一定得到。不要说一心不乱,三昧都可以,如果你寿命稍微长一点的话,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反过来“若人邪见虽妙行”,哦,如果邪见的话,他尽管他行持很妙,不管做什么,“具苦异熟”。这不要说世间人哦,就是出家人,尽管他的行持非常好,身口七支防护得非常好,知见不正,结果还是苦的,何况是普通的人,何况是普通的人!

This being so, the proper view of dependent-arising and the causality of the two types of karma is the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 for the practices of all the vehicles and the aims of all beings.

【此于缘起二业因果,正观见者乃是能成一切诸乘,及办一切士夫义利,必不容少根 (p22) 本依处。】

好!到这里说,这个对于“缘起”—缘起的空的道理这里还没讲,因为是共下士—由于因果的法则,然后呢苦乐的因果,你能够如理如法一点都不错,见到这个道理。这一件事情是什么?一切诸乘—人天、声闻、缘觉、大乘,以及一切士夫,所有的好处,这是“必不容少根本依处”。根本因!必不可少的。所以现在我们目前真正要修学的第一件事情,这个、这个!

Hence, using what has been explained as illustrations, you should look at the 《Mindfulness of the Excellent Teaching》, the《Sū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the 《Hundred Actions Sūtra》, the 《Hundred Bodhisattva Stories》,

【故应多阅前文所说,及《念住经》《贤愚因缘》,《百业》,《百喻》,及《毗奈耶》,《阿笈摩》中,】

p. 150

the prefaces in the discipline, and other scriptures as well to develop an intense and enduring certainty. Take this to be a goal of crucial importance.

【诸多因缘,并诸余典,令起猛利恒常定解,应当持为极扼要义。】

所以我们应该照前面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还要《念住经》、《贤愚因缘经》、《百业经》、《百喻经》、《毗奈耶经》。还有很多哦,像《杂宝藏经》、本生,然后呢这个本事啊,都是这些。乃至于“诸余典”,诸余典就是我现在给你们看的《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德育古鉴》啊,这些都是。你看得越多,你的印象越深,一直等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呢?“令起猛利恒常定解”,这个心里的念头确定不疑,而且这种确 (p23) 定不疑地继续保持,不但继续保持而且力量恒常,应该把这个作为我们修持最重要的,修持最重要的。

所以印光大师也告诉我们说,因果是律宗纲骨。我们讲戒律,真正的这个戒律的这个纲骨,什么?因果!整个的佛法没有别的,就是这个。因为它有因果,所以才讲戒定慧,这个都建立在这个上头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The measure of the attitude of a person of small capacity.

【◎ 第二生此意乐之量者。】

这个检查一下哦!质就是它对不对,那么这个质要到什么程度及内容的状态?

Previously you have had an uncontrived interest in this life, while your interest in future lives has merely been an understanding that follows what others say.

【谓先有无伪,希求现世,其求后世,唯虚言辞。】

我们检查、检查看,假定你现在心里边有“无伪”,什么叫无伪?硬是不错的。不错,什么不错?“求现世”,你那心里面求现世的。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你所谓的求的后世就是空话。这个地方共下士哦,共下士告诉我们的真正的下士基础什么?就是求后世。为什么要求后世?因为我们看得很清楚嘛!到临终的时候,现世是什么啊?现世是什 (p24) 么啊?一堆灰!灰以外,恶业!灰是一点带不去,然后呢,恶业是把你送到地狱里面去。所以这现世是绝对不是我们需要的。你要检查的话,很简单,不要说道理已经懂了、已经懂了!你真的懂得道理的时候,你一看脑筋里面觉得,喔唷,我现在忙的还是忙这个!对不起,那不算。

所以你如果真正能够如理如法去检点的话,那个攀缘心是硬是一点找不到。你为什么要攀?攀什么?都是攀现在的这种事情。对外面既不攀,也里边、眼前也不攀。喔,你一跑到厨房里,看见那个的好东西,你一看觉得这个大冤家,生生世世把我害得这样苦啊!你排斥都来不及啊!这个就这么清楚、就这么明白。那还要讲营养,这个又不够,那个也不好,味道也不好;啊,又要吃淡的,又要吃咸的,又要吃甜的!所以自然而然啊,不要说味精哪等等,酱油等等统统送掉了,一点盐巴已经千真万确已经足足够了。没有盐巴,没有盐巴有什么关系?那一把骨头都要烧掉啦,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所以现在才从这里地方,注意,现在我们与其忙这些事情,应该真正忙的是忙在这里。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下面的自然解决了。所以,

You have generated the attitude of a person of small capacity when these interests change places,

【即换其位,】

(p25) 好极了,把它换一换。

and your interest in the future has become paramount, while your interest in this life has become merely incidental.

【令成希求后世为主,现在为副,则为生起。】

嗯,要求后世—主,现在是次要的,那么生起来了。“现在”不是忽视喔!现在还要。为什么?你要修要拿什么?要拿这个东西来修嘛,所以要的。所以佛告诉我们饮食还是要的,这像什么?涂车的油,还是要的。所以他讲的,你吃饱,吃饱就好了,就这样。我们现在常常讲营养,其实真正营养—心里面,我告诉你们。前面已经说了太多、太多这种典型的例子了,所以假定你心里真正提起来的话,都不是问题。尤其是我们现在了解的,你的所以真正的强弱等等的,这个眼前这个营养有没有关系?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宿生的业力最主要的。所以说吃水也是胖,千真万确的事实。生起了以后还要什么?

However, you must make this attitude stable.

【然须令坚固,】

生起来还要坚固。

Thus, once it has occurred, cultivate it diligently.

【故此生已,仍须励力善为修习。】

生起了还要努力,何况现在我们没有生起。这个是检查我们这个量的,检查我们这个量的。 (p26) 下面呢?不再讲下去,我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过一遍,今天再说一遍。这个我这个身体一直不好,这是你们也看见的。对呀,啊,那总是我宿生的恶业,这样。那么这一生加上种种的不调,所以毛病很多。那么这几年一直在美国,你们晓得,喔唷,这个美国的生活你们去过的人都知道的。尤其是刚去的时候,在美国佛教会,那个副会长就是圣洛克斯医院的这个,这个老人重健部的部长。哎呀,他实在是……告诉我们很多这营养的知识,吃这个那么多少卡洛里,吃那个多少卡洛里。然后呢我到了洛杉矶那个地方的话,那个环境又这么个好。哎呀,所以那个现在比如说我们,像平常那些什么,吃到或者是饼干,或者巧克力,大家就好。那里我们向来从来不愿意吃这些东西的,就是这样。就算你同样那个起士,那总归是最好的,结果我怎么吃就怎么瘦,怎么弄也就弄不好。

后来我到印度去,跑到那个达隆撒拉,它那边吃些什么呀?早晨起来一杯茶,结果它那个奶茶,我这个胃又不好,又不能吃,然后一个大饼,就这样。那个大饼又太大,我只能吃半个,所以我平常经常一杯白开水半个大饼。中午吃什么呢?馒头,喔唷,他们馒头可以吃好几个,那种馒头我只能吃半个。为什么?它其他没有东西了嘛!然后那个菜的话呢?今天白菜就是白菜,明天洋芋就是洋芋,后天茄子就是茄子。晚上饭,然后一点汤,汤里面就是一点盐嘛,这样。那时我也是一样,刚开始晚上不吃,后来说,唔,晚上要 (p27) 吃。那我这个东西吃不来,我把早晨给我那个大饼,早晨吃半个,晚上吃半个,就这样。你说什么营养啊?你们说说看,什么营养啊?结果我十年来身体最好的就是那一段时候,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中气从来没有那么足过。然后呢磅磅那个,磅磅那个体重居然增加,走路身轻力壮,那这个胃也不出毛病。哎!这是我亲身经验。

所以你们诸位,千万不要在那里谈哪!如果说刚开始,是、是!我绝不忽视,这我晓得的,我们凡夫就是这个样。但是你知见千万注意啊!你不要学了佛以后,脑筋里还在这个上面,所以他前面告诉我们,现在我们要学正知见,你处处提醒自己:“哎呀,惭愧呀!我现在还是不行,所以放不下呀!”你要这种心情,你总是努力地深入,这样的话你慢慢、慢慢、慢慢走,你自然而然一天、一天、一天天行了。当你心里面真正的烦恼能够把它净化了以后,欸,这身体上面的,真正最好的健康是什么?就是心力,将来你自然会了解的。

其实这个事情,不要说佛法,科学上面,已经得到了很多证明。说一个母亲,她如果说在发脾气的时候,那个时候发了瞋心以后,她那个奶啊,奶里边分泌出来的东西,我想你们可能看见过这个科学报告,给那个小孩子吃,不一定把那个小孩子毒死,可是把那个东西养给老鼠或是什么东西,把那个老鼠会弄死的。因为一发瞋心,这个分泌的东西就对我们人体 (p28) 有害。所以现在你心里面一天到晚跟贪瞋痴相应的话,你怎么个营养啊,弄了个半天也弄不好。你现在如果能够跟法相应了以后,把那个东西拿掉的话,你不要它太多营养。

所以为什么佛世的时候,他这个样,但是他精神来得个旺喔!你看看我们大陆上面,虚云老和尚活一百廿岁,他可没讲过营养哦!不但是我,我自己,我母亲,我母亲今年八十七岁,还有我们洛杉矶的那一个大护法,他姓谈,他母亲今年九十多岁了,我看见她那一次那一年八十四岁不晓得八十五岁。她还告诉我,噢,我在家里—她那个美国待不惯,她在家里还要做。她说一百斤的东西,叫她挑起来,照挑不误。我曾经有一次试试看,哎哟,我拿五十斤的东西都拿不动。你说她吃什么?我就回去看她吃什么?很简单,就是大白饭,然后呢,豆腐乳,如此而已。你说这个什么营养?所以你们千万哪,修学佛法的人,这一点是特别要注意!假定你对贪求现世的放不下的话,对不起,不是佛法!

不过,现在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啊,不是说叫我们马上放下,这一点特别在知见上面我们一定要认识。他前面所有告诉我们的方法,都是诀窍,怎么样认识它的过患,这最重要的。你了解了这过患,努力去思惟的话,将来你很容易地就放下来了。所以他这个地方真正精采地,告诉我们—正知见!错误的地方怎么办。

(p29) 现在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150页,这个关于这个业的方面,业的方面,我们不妨再重新温习一下,重新温习一下。说由于我们了解了这个生命无常、快速,然后呢一眨眼就死。死的时候,所有生前的圆满,像梦一样,像梦一样,什么都没有。不管你外面多大的财位,不管多么亲密的周围的父母、妻儿、子女,没有一样东西带得去,没有一个人能随你、肯随你,就是他想随你也跟不去。乃至于你自己的身体,到那个时候,烧成灰,灰也带不走,也不是你的。唯有一样东西,是业!这个却是为了生前贪一点小便宜,这个业就生生世世把我们捆死。那因为这样的关系啊,所以我们想从这个地方脱离,而找到皈依之处。

那么找到了皈依之处,而进一步了解,哦,他皈依了所以能够解脱问题的原因是法,如法行持。那么法的根本在业,那么现在业,所以我们了解业的真正的整个的内涵了解了,然后呢在这个内涵当中,我们要求的是些什么。所以是第一个是总业果,第二个是别业果。那么一步一步,所以我们下面了解。最后呢,了解了这个事情以后,那么我们就说,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所以最后忏悔,把以前的净除,现在的防止。于是在这种状态当中,你不再忧愁堕落,永远保持暇满人身,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面生生增上、生生增上。现在虽然苦苦恼恼,那已经不错了,比现在更好的,当然我们不必怕呀!何况你这样增上 (p30) 的最后结果达到圆满的佛地,那么这一个次第我们都已经了解了。

但是这一个道理要达到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呢?所以昨天把“生此意乐之量”说明白。这个道理虽然懂了这样说,可是,是不是内涵跟它相应,你要如实地检查一下。不是说,啊,说了一个道理就算哪!这个事实的内容如果不相应的话,前面一再告诉我们,不管你说得多么好听,不管你说得多么好听,到最后的结果,还是把你送下地狱,那还是毫无意思。所以在这一个地方,我们特别要了解一个事实。什么呢?就是,不是一个道理,而是要把这个道理如实去做;遵照这个道理如实去做,产生如实地功效,那么这个就是,说生此意乐之量。生起来了以后,还要令这个坚固,那个时候才行,那个时候才行。

关于这个前面的事情,我们应该牢牢记在心里面。目前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这个,所以共下士这个是最基本的。假定说你对于现世的这个一切,放不下、看不破的话,那所谓的希求后世,那都是空话,那都是空话!而这个共下士真正要的增上生,是求下一世,这个下一世有它特别意义哦,特别意义哦!从表面上看来下一世,你真的到了下一世,下一世还是求下一世,下一世还是求下一世哦!这个真正的意义在这里。到最后那个下一世什么呢?就是佛,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可是这个殊胜,这一点深入的意义留到下面去讲。那么第三,最后一点,看文。

Clearing up misconceptions concerning the attitude of a person of small capacity

(p31) 【◎ 第三除遣于此邪分别者。】

同样地,说明了道理以外,有一类错误的,他要把它排除掉。

Misconception: In the scriptures it says that you must turn your mind away from all the excellent things of cyclic existence. Someone could misinterpret this and think that is improper to develop an interest in high status [as a human or deity] in which body, resources, and the like are excellent, because it is within cyclic existence.

【谓有一类,以佛经说,悉应背弃生死所有一切圆满,为错误事。作是念云,身受用等诸圆满事,增上生者,皆是生死,发求此心不应道理。】

那么它错在哪里呢?说有一类的人士,他看见佛经上面告诉我们说,说生死当中的一切的圆满哪,那都是虚假的,我们应该晓得它的过患,应该背弃它,应该背弃它。所以他就看见经上这么说,所以他就说:“哎呀,既然经上这么说,所以我们眼前的受用等等,这一种属于增上生的事情,那个都是生死轮回当中的事情,要求这个不合理,要求这个不合理。”对这个话我们听起来:对啊!千真万确,我们不要它呀!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不,不!对于求声闻乘来说,是!因为声闻乘的目的,的的确确“急求解脱”,他全部的精神求解脱,根本不要别的,根本不要别的。但是现在这个地方,它有它特别意义,看下面:

Respons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objects of interest: those which you diligently seek temporarily and those which you diligently seek ultimately.

【然所求中略有二类,谓于现位,须应希求,及是究竟所应希求。生死之中身等圆满,】

说我们真正要求的这个增上生哪,一共分两部分、两类:有一类呢就是求现生,为 (p32) 了现世的快乐;还有一种呢,为了要求究竟的利益。那么那个时候,我们也要利用这个身体,不但要这个身体,前面告诉我们,你为了要达到最圆满的修道进程所用的身体,平常一个还不行,一定要最好、圆满具足种种德相的身。这一个身是增上生,这是为了究意意义而要求的,分成功这个两类。这个前者,对于现生要想求快乐,那个是的的确确,不管哪一个,五乘共法当中,统统排斥的,一有这个概念,跟佛法就不相应,完全不相应。至于后者呢,这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人需要的,所以下面说,

Even persons who strive for liberation must diligently but temporarily seek excellent bodies, etc., in cyclic existence.

【希解脱者,于现法中,亦须希求,】

这一个真正求解脱的人哪,对于这个增上生也要的。为什么呀?

For, they will ultimately attain certain goodness through a succession of lives in high status.

【以由展转渐受此身,后边乃得决定胜故。】

说你必定要凭藉了这个圆满的暇满人身,不但得到人身哦,单单这个人身还不具足,要具足种种最圆满德相的这一个人身。根据这个作为修行的工具,然后才达到究竟圆满的“决定胜”,这样。所以说:

Further, not everything within high status—excellent body, resources, and attendants—is included within cyclic existence.

【非凡所有身及受用,眷属圆满,增上生事,一切皆是生死所摄。】

(p33) 说,不是说所有的这些事情啊,都是生死轮回当中。是,目前它是在生死轮回当中,但是你要跳出生死轮回,还要藉这个在生死轮回当中的暇满之身,去修习以后。这一部分这是我们要的,这我们要认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以我们眼前来说,我们处处地方,这个饮食、受用,种种地方的呵斥不好;欸,但是它有个好处,什么好处啊?修行还必要藉它,就是这样。所以讲究这个眼前这个,我们不需要;可是吃饱了以后让你修行的这个,却是我们需要的。眼前是如此,整个的生命亦复如是,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在这个里边,你能够邪正分别得清清楚楚。要不然,我们到哪里都是含含糊糊,哎呀,好像是这样,好像是那样,不知不觉之间,那个错误夹杂的东西都夹进去了!那么继续下去。

The most excellent body is a buddha's embodiment as form; the most excellent resources are the riches of this embodiment's realm; and the most excellent attendants are this embodiment's retinue.

【以其身等圆满究竟,即佛色身,圆满佛土,佛眷属故。】

因为最后边际的这个增上生,达到最究竟圆满的时候,以及你周围所有圆满的一切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你圆满的报身,就是你圆满的佛土,以及你圆满的眷属,就是这样。所以它所求的不是眼前的,但是反过来说,你觉得既然要,然后你讲究眼前,那你又完全错了,这个里边的细微的道理,我们一定要分别得很清楚。理路上面分别清楚了以后,然后呢,在自己的概念上面要时时检查、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