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三十卷B面

(手抄稿 第四册 p201)

还要外面同样的,要有相应的条件。

p. 60 (5)

The five aspects of opportunity that pertain to others are: 1 That a buddha has visited, 2 that the sublime teaching is being taught, 3 that the teaching remains, 4 that there are those who follow it, 5 that there is caring for others. 

【五他圆满者,如云:“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具悲愍。”】

那么这个下面是解释:

Among these, "that a buddha has visited," (or is appearing), means that a bodhisattva has accumulated the collections of merit and sublime wisdom for three countless eons, and has reached the heart of enlightenment; i.e., become a perfect buddha. 

【言佛降世或出世者,谓经三大阿僧祗劫积集资粮,坐菩提座现正等觉。】

这个就是“佛降世”。我们常常说,啊,佛出世,好像很轻易地一句话就佛出世,为什么他下面告诉我们,经这么多集聚资粮,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告诉我们难能可贵啊!一个佛的出世,不晓得要经过多少时候啊!那个多少时候干什么嘛?不是在这懒懒散散—舍头目脑髓经过这么长的时候。哎哟,今天我们这里常住要你做点事情出坡,叫你做两个钟头,你还觉得:哎呀,累得要命,这样。结果出了坡这个好处还是你得的,我们都不愿(p202)意去做。佛无量阿僧祇劫舍头目脑髓这个好处都是给人家的,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要体会啊,不简单哦!然后他舍了头目脑髓这个功德,还要回向给人家的。所以我们应该从这个地方去想,从这个地方去想啊!好的东西都给人家,单单佛够不够?不够哦!还要很多弟子,所以一大群的人,不晓得多多少少人这么样努力做,这个佛才能出世哦!我们要从这个地方着眼,这才对啊!第二,

"That the sublime teaching is being taught" means that a buddha or the disciples of that buddha are imparting the teaching. 

【说正法者,谓若佛陀或彼声闻宣说正法。】

那个就是佛出世了嘛—说教法。欸,大家就说佛出世了嘛当然讲,不简单哦!不简单哦!佛出世有不讲的哦!然后就算讲,讲得不多哦!那个是刚才说不但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还要很多相应的人。那个说正法就要靠那些人。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话,佛就不说。看看!佛说法一定是什么?“有人问,有因缘”,一定有因缘!只有一个无问自说,这个无问自说还是有因缘哦!懂不懂?所以真正的,这两个真正出现在我们眼前是难得极了!然后第三个呢,第三个呢,说:

"That the teaching remains" means that it is not degenerating between the time of someone becoming a buddha and giving the teaching until this buddha passes into final nirvāna. Furthermore, this phrase refers to the teaching at the time its followers achieve it by knowing the ultimate sublime teachings. 

【教法住世者,谓从成佛乃至未示入般涅槃,胜义正法,可现修证未坏灭故。】

换句话说,这个就是“教法住世”,这个教法住世不是说:啊,现在经论在那里哦!(p203)不是的。什么?他现证的这个状态,“胜义正法”住世这个才是。所以正法的时候才是,像法的时候这个教法就没有了,有点相似;末法的时候更没有了,就指这个而言,不是我们的经论。既然不是我们的经论啊,所以不是我们说,啊!听懂了,然后呢,可以会说了。不是!要能够如法相应、亲自证得。第四,

"That there are those who follow" this teaching means that there are some who understand that beings have the capacity to perceive the sublime teaching. They understand this through the very knowledge of the ultimate, sublime teachings mentioned above. These individuals then follow the teaching while teaching others according to their knowledge. 

【法住随转者,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

什么叫“法住随转”呢?这个法安住,而且随着它能够转那个正法轮的,就是说前面说“如是证正法者”。就像上面说能够现证的,他确实因为他现证所以了解,喏!说:“我亲自做到了!”就这样,所以凡是真正做到了就晓得这样。那么这样的正法的人,就像他所证的,跟他相应的全部内容,或者随顺的这个内容来告诉我们。“随转随顺”呢,只是一个,就是整个圆满的内容,还有一个随顺的就是虽然不是那个圆满的,譬如我们现在说,基础、前行、然后呢正行,“随顺”就是它的基础前行,相顺的你懂得这个,你慢慢走上去然后到那个状态。凡是这些东西,都是的的确确圆满正确的,把正确的道理告诉你,这个叫教授。关于这个教授告诉你该怎么做,该怎么不做,这个叫“法住随教转”。

(p204)通常这个法住随教转,必定要什么啊?具足师承以及如法验证,这两个条件。有了这两个条件这个才谈得上法住随教转,如果说你没有师承自己看一点的话,这个不算。尽管那个有了师承告诉你,你没有办法真正地照着他去验证的话,这个也只是它的随顺,似是而非的。你有善根的人可以,没有善根的人,听见这个仍旧种一点善根,爬不上去,这个概念我们要正确的了解。最后,

"That there is caring for others" refers to benefactors and those who actually carry out acts of charity by giving religious robes and the like. 

【他悲愍者,谓有施者,及诸施主与衣服等。】

就是说,你有修行的外缘,修行的外缘。

Since these five conditions exist in the minds of others and ar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teachings, they are called "aspects of opportunity that pertain to others." 

【此五属于他身所有,是修法缘,故名他满。】

这是外面来的,所以叫作“他满”。

The first four aspects of opportunity that pertain to others (as presented here from the Srāvaka Levels) are at present incomplete for us. However, it is suitable to consider an approximation of three of these four-the sublime teaching being taught, the teachings given remaining, and there being followers of the teaching which abides-to be complete for us. 

【声闻地中所说前四他圆满者,现在不具。然说正法,法教安住,随住法转,尚有随顺堪为具足。】

那么这个〈声闻地〉就是《瑜伽师地论》上面的十七地当中〈声闻地〉。他说这个前面这个他圆满四样东西现在不具足,佛已经走了,说,教住、随教转这两个都没有。不过(p205)呢它还有随顺,什么叫作“随顺”啊?就是能够如这个正确的正法,能够真如理地说明,不管是质、量、次第都能够正确圆满无误,而足以让我们如理思惟作意,这样去做的随顺法义,无错能够上去的,这个条件还具足。

所以特别说明一下:这个随顺,就随顺那一点来说的话,必须要具足的条件是无误的师承。没有这个,这个也谈不到,这个都谈不到!这一点我想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大家都说:“哎呀!听见那个法很好。”但是教你去修的话,你总觉得摸不上,为什么原因啊?就是缺少这个。它真正有这个“法住随转”乃至于“随顺”的话,你听完了你当然心:“啊!了解、了解就是这个。啊!可以走得上去的。”你有了这个,下面你只要肯走,一定走得上去。没有这个的话,就算你想走的话,摸了半天的话,在那儿辛苦无比!这个概念我们要清楚。在这里我们要感到幸运啦!第一个,了解暇满的内容是什么,现在继续下去,看看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场呢?

Contemplating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leisure and opportunity

【◎ 第二思惟暇满利大者。】

这个地方,两个字不要轻轻放过哦—思惟。这个暇满的利大,这个是善知识告诉我们的,我们能不能派上用场,就看我们是否如理去思惟。你如果不如理思惟的话,这么难(p206)得的宝贝摆在这里的话,对你是一点用场都没有,就像一堆破铜烂铁。不要说破铜烂铁,这个话说得不对,就像一个很好的东西,你说:哎哟!最好的、最好的!买来摆在那里不晓得怎么用,是个累赘,这是个累赘。我想起来了不妨说一个故事大家去轻松轻松。

这个在去年,洛杉矶有一个中国华侨,他不晓得是什么的,反正国内某一界的钜子,不晓得是纺织钜主还不晓得什么,是一个千万富豪。在洛杉矶买一栋房子,漂亮极了,就在那个好莱坞那个地方啊,那个都是最高级,全美最高级的住宅,一栋房子好几百万美金。现在拿我们国内也不算厉害啊,如果十年、二十年啊,如果是伍佰万美金的话那不得了。伍佰万美金十年以前的话,算算台币多少?两亿多对不对?那一栋房子两亿多,哇!里面的东西的考究,真是不得了!

有一天一个朋友去看他,他就带他去花园里看一周,啊!每一个地方那的的确确是处理得实在好,那个朋友羡慕不止。结果再下去一看的话,这个朋友反过来,不但不羡慕他,只羡慕自己。为什么?他进去看了以后,客厅里每一个地方的陈设结果跑到那地方,下面一个部分的陈设,他保护得好好的,坐下去不能坐啊,不能坐!在那儿摆在那儿看的啊!啊,他心里想:你这个东西摆在那儿看的,你有什么用啊?所以他一天到晚紧张得要命,就怕把那套东西就弄坏了,地道的一个守财奴啊!别人只要守的话,假若我只有一块(p207)钱,我只要守一块钱,偷了也无妨;他现在要守两亿的东西,不晓得要生多少眼睛瞪大了。小偷固然不行,朋友来了一碰,唉哟!不行、不行、不行!这样。

这个故事虽然说,说起来很可笑,在这地方要注意哦!所以我们虽然了解了这个东西,如果你不能善巧思惟,你不能运用的话,也就是毛病这个。他这位老朋友还最多守守财,譬如说最多是一个守财奴啊!我们懂得了佛法,不能如理在身心上面去照的话,你一定会受大损害。我们通常的毛病是什么?懂得了、了解了深的佛法以后,然后呢用照妖镜你去照人了,看:这个家伙、这个家伙一无可取!那个家伙一无可取,那个家伙一无可取,天下没有一个可取的,只有我!注定你永远堕落,“慢如高山,法水不入”啊!而且养成这个习惯,不知不觉当中他那个头就是,歪得这个样,在任何情况之下就是这样。哇,这个好可怕!

所以在这地方,“思惟”两个字你要好好地去……思惟的结果呢?真正你能够如法了解。所以我们常常说“回光返照”,什么叫回光返照啊?平常你一定照外面,错啦!这个里边是一片黑暗,把这个光明照到里边来,这个叫内明啊!你照到里边,里边清楚了,啊!没有错,这么脏!你才能有机会洗得干净。是!你不懂的要靠善知识,懂得以后靠你,怎么办?就这个。关键在这里啦!

(p208)所以“思惟”两个字不要轻轻放过,思惟的方向尤其不能弄错,尤其不能弄错!平常我们思惟的方向,如果弄得不对,听的时候就听:“哎呀!这个法讲得真没错!你看某人就是犯这个毛病!哪一个人就是这么不对!”你听听越听越起劲,所以下了课你就告诉他:“你看,我说你一点都没错吧!你看那书本上就是那么说的。”啊,我的天啊!佛法不是这样的,这我们要了解内明的特质。说:

Until death, animals strive merely to avoid suffering and achieve happiness. Therefore, if you do this and do not practice the pure teachings for the sake of achieving lasting happiness, then you are like an animal despite being born in a happy realm. 

【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

那么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是为了干什么啊?要想得到快乐,可是这个快乐不究竟的。如果说我们想真正得到快乐的话应该什么?得到“毕竟乐”。这个毕竟的乐跟普通的乐不一样。眼前我们得到的乐的话,苦是跟着来,而且得到一点小乐,后面得到大苦。啊!我昨天回来的时候,这个路上看见好多大善知识,好多大善知识!什么东西啊?你们看得清楚看不清楚?高速公路上面一个大车,一车车载了这个东西。啊!我看了真是不禁流泪,不禁流泪啊!嗯,我以前,也只是说:“啊!这些堕落的,真可怜!”现在看见这种东西就策励自己:大善知识!我一看见我就策励我自己:“日常啊!你自己觉得是个修行人,(p209)你像吗?”啊!我真是背上面的汗直流。一路上回来的时候,再累、再累、再累回去的时候,磕头、拜佛、礼念还是要做,这些东西都要做。

你晓得为什么原因吗?它们也要求快乐,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只贪眼前的快乐,你不做恶事就这样,做了点恶事,那更不堪设想,就这样。这种人宿生都不是坏人,所以不会让你讨厌的,但是呢他就是那么懒惰,挺不起来的,就是这种情况。我是随便提哦!这有很多太多地方,你到后来你每一个地方,你看那个行相看得很清楚!你一看,这个法相是法尔如是。所以为什么修学佛法一定要精进,而这个东西实际上,无始以来的习气是人人如此的,我也这样。啊!累了休息一下,站起来了这真辛苦,不知不觉地弄到后来,越到后来越这个样,都是这个样。所以这种快乐是不究竟的,很可怕。

那么要想得到毕竟的快乐是什么?修习清净正法,一定要修!假定你不修清净正法,那么我们忙的什么?都是忙眼前的。这清净正法却不是我眼前的哟!为了修清净正法眼前却是要很勤苦的哟!就是这样。所以假定你说不修,只是为了眼前一些,忙一些快乐的话,畜生也有,的的确确。而且畜生比我们强,远比我们好啊!你们相信不相信?喏!我们不妨简单地说一下。

狮子,不要说狮子蹦一跳,一只猫我们都跟不上它耶!然后苍蝇它会飞,你会飞吗?(p210)我不会飞。那个跳蚤“咚!”一跳,你就抓不到它了,如果我在这地方跑一步跨不了多少耶!那狗的鼻子比我们强啊!有很多东西,蝙蝠到了晚上看得见,我们看不见。我还看见过一种小虫,我们那时候叫它“海陆空”。嘿,这真厉害啊!它碰见水它就在那里边游了,就这样;然后在地上就爬了;一去抓它,它就飞了。那个人是万万赶不上啊!假定是我们周围的话,那说一个人那真是冤枉,何必做那个人!这么大的身体,对吧?吃要吃那么多,做个跳蚤多好,吃一点点就吃饱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哦!我们人要做这么多事情,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何必做人?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真正的如果你只忙这个的话,哎呀,“等同旁生”哪!

As Candragomins 《Letter to a Student》states: Just as an elephant calf craves a few mouthfuls of grass that grows at the edge of a deep pit and falls into the chasm without obtaining any, so it is with those who desire the joys of this world. 

【《弟子书》云:“犹如象儿为贪着,深阱边生数口草,欲得无成堕险坑,愿现世乐亦如是。”】

就像那个大象,那个大象看见那个阱边有点草,唉呀!它就吃了,不晓得那个旁边有个深阱。那个象一陷到深阱的话,因为它太重,爬不起来了。你要想贪着这个深阱旁边吃的话,一定堕下去,那我们现在贪现实的快乐也是如此。哦!这东西很可怕。

p. 61

Not just any life will suffice for the practice of such pure teachings in general or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path in particular. Consequently, you must attain such a life as was described earlier. 

【◎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

(p211)总之,你真正要想修行正法的话,这个随便一个身,普通的人身不行的,特别是大乘道,真正修大乘道普通的身绝对做不到!那要怎么办?要前面所说的,这个要离八难、要具十圆满。所以下面就引:

The 《Letter to a Student》: with a human life you attain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Which is the basis for the path to the state of a sugata, Which brings great mental force, and which equips you to lead all beings. Neither nāgas, demigods, vidyādharas, garudas, kinnaras" nor snakes attain this path. 

【如《弟子书》云:“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得。”】

哦!这个佛道依什么呢?能够引导众生,怎么样的,依怎么样的一个状态呢?就是说一定要能发广大的心,这种人才能够修学的,这个就是前面所说的,修大乘道。那么要修这个大乘道,这个道不是下面这些人做得到的。下面是什么?就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下面就是这个,这我们常常了解的。天—尽管比我们好,龙—尽管比我们好,乃至于金翅鸟,金翅鸟这个翅膀一展,两个翅膀之间都三百多少,六十万里,三百三十六万里不晓得多少,这么大!它然后那个翅膀这么一拍,海水整个地分开,再大的大龙一下就被它吃掉了,这么个厉害法,这样。所以也没有用!这个不管是哪一些。

Also the 《Descent into the Womb Sūtra 》 states: Even though you have been born a human with such limitless suffering, you still have the best of situa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attain this even in ten million eons. 

【《入胎经》亦云:“虽生人中,亦具如是无边众苦,然是胜处,经俱胝劫,亦难获得。】

嗯!真正修行都要靠人的,就是生在人当中,也有“无边众苦”。啊,这六道当中没(p212)有一个地方安乐的呀!但是它是真正殊胜的地方哦!殊胜到什么程度啊?“经俱胝劫亦难获得”,这个人身之难哪!不要说得到暇满的人身,就是得到不暇满的,不满的人身也是难极、难极呀!实际上我们一看就晓得了,现在我们地球上有四十亿人口,请问碰到佛法的有几个?碰到了佛法了,信受、接触佛法的有几个?接触信受了,如法修行的有几个?你如果这么一步一步深入的话,它的亿分之一都找不到。的的确确千真万确的!

我们中国号说有十亿人口,请问十亿人口当中有几个信佛的?见到佛的有几个?没有几个。见到了信的有几个?信了能够如法行的有几个?这个的的确确难哪!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来自己反省一下,我们大家都,乃至于出了家了,我自己反省反省,还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这个说得好听哦!好像还说一个脚,这个就是说晓得门在哪里。乃至于说门在哪里不知道,就在这个地方空转哦!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这样,所以下面,

Even when the deities die, the other deities say:"May you have a happy rebirth." By happy rebirth they mean a human rebirth. 

【诸天临没时诸余天云,愿汝生于安乐趣中,其乐趣者即是人趣。”】

这个事实。六道当中尽管天比我们好,但是天上的人要快死的时候,其他的人就说:“唉呀!希望你下一生,生到安乐趣啊!”安乐趣是什么?人道。换句话说,天把我们人看得更好,我们现在就是想天,那真颠倒!也许有人说:“我们没想天啊!”最好!最(p213)好不要去想。什么叫想天呢?就是贪图眼前快乐,就是想天,非常简单。嘴巴上面说没有用,贪图眼前快乐,快乐嘛!天就是最快乐的地方。真正修行不是这样,真正修行贪图这个法乐,善法欲所以策励大精进,那是非常艰苦地去做,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Thus, even the deities hold human life as something toward which they aspire. 

【诸天亦于此身为愿处故。】

天上都把这个暇满人身作为他要求的真正愿处。

A life as a certain type of desire realm deity-one who has strong latent propensities due to previously having trained in the path as a human-can serve as a basis for initially seeing the truth. 

【又有欲天,昔人世时,由其修道习气深厚,堪为新证见谛之身,】

那么真正说修学佛法只有人道,其他都不可以的。但是欲界天在一种条件之下他可以的,说就是他人当中,如果修行已经修得很有成就了,习气很重了,那么虽然生到天上,他可以见谛,换句话见道。所以佛出世的时候,有很多帝释什么等等,听了佛讲了,他就见道了,他宿生都已经修行,如果宿生没有修行都没有用。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真正的修行,的的确确人道当中。

However, you cannot initially attain the path of a noble being during a life in the higher [deities'] realms. 

【然上界身,则定无新得圣道者,】

欲界是如此,再上去的话,绝无可能!

Moreover, most desire realm deities are said to be in a condition that lacks leisure, as explained previously. Therefore, a human life is the supreme basis for initially achieving the path. 

(p214)【如前所说,欲天亦多成无暇处,故于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

所以说,他既然要前生修了以后才堪证道,那么初修的人来说,他也不成。所以他对初修来说,天上欲天还是无暇处,所以真正最初修道,人身第一。

Furthermore, since a human life on the Uttarakuru continent is not a suitable basis for vows, there is praise for a human life on the other three continents. Moreover, among these, there is praise for a human on Jambudvīpa. 

【此复俱卢洲人,不堪为诸律仪所依,故赞三洲之身,其中尤以瞻部洲身,为所称叹。】

北俱卢洲的人没办法,不能“为诸律仪所依”,律仪就是我们的戒,这地方特别,北俱卢洲的人没办法持戒学佛的。所以真正这个三洲,而这个里边南赡部洲最好,南赡部洲最好,这个是所称叹的。现在我们说:我们到底是南赡部洲啊?东胜神洲啊?这个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我们不妨说我们现在是东胜神洲,法是有的,但是并不是最好的,虽然不是最好的,还可以。就是像前面说的,他四圆满不具足了,但还有随顺。所以的的确确这种状态,我们不妨从这个概念上面去体会它。

Therefore, repeatedly meditate with thoughts such as this: Why would I waste this attainment of such a good life? 

【是故应当作是思惟,我今获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无果利,】

所以这个是我们应当思惟的哦!“思惟”两个字重要啊!我们肯思惟的话,这一生我们有成就,不肯思惟的话,尽管听到这个圆满的教法,还是没有用,白白浪费掉了。怎么(p215)思惟啊?说现在得到这样难得的,唉呀,真是千难万难啊!怎么可以让它空空地浪费,得不到结果啊!这个难得到什么程度?我们刚才说我们看人身四十亿、四十亿当中,有几个人修学佛法的?啊!那简直是亿、亿都找不到。如果我们更看六道的话,那你不得了!那得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人身的话,那个比例那简直是天文数字当中的只是沧海一粟,只是沧海一粟。

我们天天走过去,门口就看见很多善知识,它日夜不停地忙!你数数看哪,成千上万。我们在任何情况,就是我们这么小小的南普陀里边的蚂蚁成千上万,不晓得多多少少。现在这里还好,以前我们小的时候,那个没有卫生设备的,每天早晨,哎哟!跑过去一看,啊!那个清理的地方啊,那些众生成千上万。上面是飞的,下面是钻的,没有一个地方例外的。所以你可以想像当中,啊!这个人身之难得啊,人身之难得啊!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个,“空无果利”。

When I act as though it were insignificant, I am deceiving myself. What could be more foolish than this? 

【我若令此空无利者,更有何事较此自欺,较此愚蒙,而为重大呀。】

假定我现在得到了,而居然白白浪费的话,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愚痴、更自欺的!我们现在别人稍微对你有点不好,乃至疏忽了一点,你就受不了!觉得别人……实际上别(p216)人不会伤害你,我们真正伤害我们自己的是自欺啊!哟!自己还觉得占了便宜了:“啊!我这个多吃了一点,我这个少做了一点。”自己害自己啊!然后“我”这个见解,我这个对,都是自己害自己啊!就是我们愚痴啊!所以一开头就告诉我们,我们自己要了解,我们无始三毒大病当中,你有了这个你就真正行了,真正就行了!

所以昨天晚上有一位同修跑得来跟我谈了,啊!他觉得现在真是越来越欢喜。前天有一个同修也跟我说:“啊!以前我在这儿忙,看到别人不做,心里面真觉得我做,现在欢喜了。”啊,我真赞叹!真赞叹!说起来那位谁?说起来还是这是某某法师。你们别看他,他这么听,他却能够做到这个。他一个人忙,以前感觉我忙你们不做;欸!他现在听了法以后,觉得我做,那他很欢喜。很简单啊!我在这里集聚资粮。他这个有好的这个钱要赚,他就不赚,我们大家还笑他,唉呀!老了好像怎么样,他这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修习佛法应从这个地方做起啊!昨天另外一个同学也是这样说:“唉呀!以前看见有的时候,在这个环境当中看见,啊!真是这么啰嗦。哎!现在不!”你了解这个佛法,在那儿做也好,人家嘀咕你也好,觉得净化自己,好啊!佛法真正美就是美在这里。那个时候才真正不是愚蒙,不是自欺。所以现在不要说人家对不起你,要了解我自己对不起我自己,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

Just this once I am free from continuously trekking the many narrow cliff-paths of leisureless conditions, such as miserable realms. If I waste this freedom and return to those conditions, it would be similar to losing my mind, like someone dazed by a magic spell. 

(p217)【曾数驰奔诸恶趣等无暇险处,一次得脱,此若空耗仍还彼处者,我似无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

无始以来一直在恶道当中,干什么?奔驰啊!啊!平常我们人身当中安安稳稳,在恶道当中你简直是啊……。这个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不要等到蚂蚁嘀嘀嘟嘟一天到晚,这个我们想像在地狱当中这种饿鬼啊,他一天到晚烧得他拼命地,啊!到处躲、躲不掉,就是这种状态。那个“奔驰”两个字,他心里面绝大痛苦这种状态。我们一直在这个地方,偶然一次透脱,结果跑到人身当中又空空地浪费,而且还什么?仍旧到那个地方去。啊,这个真可惜!“我似无心”,所以人家说你这个木头,你这个畜生,我们真受不了啊!其实自己想想的话:哎呀!我们就是木头,就是畜生,还是幸好人家来告诉我了,我要赶快努力啊!这真是像被“明咒”,被人家蒙蔽了一样。

【由此等门应数数修,】

应该照着上面的“数数修”,这个怎么修啊?思惟修。所以现在了解了,平常我们提不起来,当你这一点你能思惟观察的话,啊!那你真的会很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