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七十五卷A面

(手抄稿 第十册 p73)

“若未”,假定你没有这样做的话,对不起,那没有用,那没有用。这是第一个,对生死的盛事获得对治。进一步呢?

p. 175 (3)

Also you might not have used discerning wisdom to properly analyze the meaning of selflessness, and might not have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two spirits of enlightenment conventional and ultimate. 

【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无我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

进一步的第一个呢,就是破除贪爱对治。进一步说虽然你不去贪爱,不要执着现世,但是究竟跳不出来。要究竟跳出来,要找到根本,找到根本的话,原来说这个“我”没有的,所以赶快解决。赶快解决,还不究竟圆满,说如果你要真正究竟圆满的话,还要把自他一切都救出来。所以那个时候进一步,由共中士只求自利而进入大乘,那么大乘不 (p74) 但要求自利,而且要帮助一切人,那个时候要修大菩提心。那个大菩提心分成功两种,一个叫世俗菩提心,一个叫胜义菩提心。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共下,共中,共上这个次第,实际上也就是说我们修学的时候,先从基础一步一步上升到最后。假定说你在这个次第上面,不照这个次第走的话,不把握住这个重点的话,不管你做什么善事,所以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your virtuous activities

【余诸善行,】

不管哪一个善事,都是平常的集谛所摄,“转生死轮”。但是有一个例外哦!

—with some exceptions on account of the field's power— 

【唯除少数依福田力,】

欸!这个不是的,这个不是的。这个是什么?现在我们修净土就这句话,修净土就这句话。那么关于这个部分,等一下再讲一下,下面这个先说完。

How you accumulate karma is explained in two parts: . 
1. Accumulating karma for pleasant feelings
2. Accumulating karma for neutral feelings

【又增长业分为二类,一为乐受义故增长,二为舍受义故增长。】

那么这个乐受跟舍受义故增长,在下面这一段。所以少数福田力跟这个两句话,我们休息几分钟再来讲。

他这一部分要告诉我们所谓“集业”,说生死流转的这个业。流转的业这是什么?凡夫才有,异生才有,圣者不会再造。那么凡夫这样说起来,如果说他了解了这个,在资粮位、在加行位上面,那么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说,哦,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正是对治“后有爱”的这个正对治品,正对治品。换句话说,这个虽然是凡夫,他还在生 (p75) 死轮回当中,由于对这个生死轮回的因,“集谛”的真正的原因,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个时候如理去修习,正是能够感得跳出生死轮回果报之因,果报之因。所以在这个果报还没有现起之前,你只要努力在这个因上面努力的话,他虽然眼前仍旧在轮回当中,但是当这个因慢慢地集得足了、够了,结了果的时候自然跳出来。这个是佛法的特质,如是因是如是果。那么从这里我们也了解了,啊!原来我们真正修行是这样修行法的。

如果不是这样,你如果不是这样去做的话,不从这地方去做的话,对不起!不管你做什么,“余诸善行”,不管你做什么好事,都是生死轮回当中的。所以我记得好像净土的哪一位祖师,省庵大师,有一封信就劝那个茅静远公,那个先生是好了不起哦!修桥、补路什么的好事都做,哎呀!凡是好事总归他有份。结果那一位大祖师怎么说?“对不起!你忙这个东西好事,还在生死轮回当中,这个三世怨没有用啊!”一句话。所以我们现在修行也是如此。你修行啊,你要真正把握得住修行的特质,如果你把握不住这个特质的话,固然是不管你做什么好事,哪怕你念佛、磕头、烧香、出家,对不起,还是没有用啊!那么它真正的中心在哪里,我们必定要把握住,要了解这个生死当中一切生死的好事,这个都是错误的,这第一点认识它。了解了这个以后,你就不会对眼前这种好事产生贪着,这第一个。

(p76) 但是呢,虽然不贪着,将来可以感得生天等等,但是生到天上它还是会掉下来,那么根本在哪里呢?哦!原来说生死当中的根本,在误解了“萨迦耶见”,那地方原来是没有这个所谓的“我”在,这样。所以进一步要观察这“无我慧”,要跳出生死轮回。虽然你想跳出生死轮回了,可是推己及人就于心不忍哪!那个时候才真正大乘心从这个地方发起啊!所以就修习两种菩提心,这样的。除了这个以外,不管做什么好事,都是生死轮回。所以《华严》上面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啊!它这个菩提心好像单指大乘,到现在为止,我们了解这个大乘的菩提心,必定基在什么上头,它的基础在什么?“厌离生死”上头。所以换句话说,你如果真正地具足了这个菩提心的话,这三样东西一定具足。喏,跟这个地方、这个内涵是完全一模一样,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们真正谈修行,这个才是!

那么,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欸!它只有一个,就是依特别的这个力量,你也可以跳出来,念佛就是这个。所以现在我深深地感到这个生死当中的过患,但是要这样一步一步地修习的话,哇,那真是不简单啊!尤其是目前这个条件也不具足,那怎么办哪?啊,唯一的办法只有依靠你啊!可是那个时候有个特质是什么?对于生死当中的一切的盛事,的的确确产生了绝大的厌恶、可怕感,只有依靠他,这个条件还是具足的。所以说念佛必 (p77) 定要“欣厌具足”,假定你这个欣厌没有的话,这念佛没有用场。他教你念佛最主要的三资粮—信、愿、行,信些什么?愿些什么?有了这个信愿才谈得到行。“信”是信三界轮回无非是苦,一无是处,信就是信这个。因为你信了这个,所以要跳出,结果要跳出来,说修习这个法门的话,啊!现在我们末法的时候,法又不完整,环境又这么复杂,不允许我们修。那怎么办?一心皈投依靠,一心欣仰极乐世界啊!那个时候你一心愿求的这个,眼前高官厚禄一切东西都不要了,“愿”是愿这个。

所以这个地方说“唯除少数依福田力”,尽管这个是依福田力,可以跳出这个生死轮回,但是它这个心理的行相,还是跟前面这个绝不违背。所以假定说,对于生死的过患没有正确的认识,你不想跳出来的话,念佛没有用!反过来,你认识了这个,就算你没有证得罗汉果,就算你没有修习得大菩提心,你一心了解:唉呀,这个是一无可取啊!产生绝大的厌恶;然后呢信得过佛讲的话,一心一意欣乐、好乐要念佛。然后你念佛,尽管你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散心念佛,都可以跳出生死轮回。根本在哪里?还在这里,还在这里,这么清楚明白。了解吗?所以说,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都在这里。同样地,当然持戒,你为什么要持戒啊?很简单嘛,也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前面也说过,后面再要说,后面还会说。那么这个是解释了这个。

How you accumulate karma is explained in two parts: . 
1. Accumulating karma for pleasant feelings
2. Accumulating karma for neutral feelings

【又增长业分为二类,一为乐受义故增长,二为舍受义故增长。】

那么就世间的所谓这个增长,一 (p78) 个是乐受,一个舍受,看看:

Accumulating karma for pleasant feelings

【◎ 初中复二,】

说乐受义增长。

(i) Accumulating karma for the pleasure that comes from enjoying desirable objects—sights, sounds, and the like (ii) Accumulating karma for gaining bliss in meditative concentration, after you have rejected attachment to external sensual pleasures

【一为受用色声等欲尘,所生诸乐。二于外乐,厌舍贪着,为定生乐受,而增长业。】

这个“乐受义”分两种:一个呢,对于外面的这个五根所对的,所谓色、声、香、味种种的,为了这个而去。第二呢,对于外乐“厌舍贪着”,啊!觉得外面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好处啊,于是引发那个定乐,引发那个定乐。这里没有详细讲,不过有一点我们要了解的,真正他—比如说外道乃至于佛法,他为什么能够忍得住绝大的苦受学定呢?他本质上面也了解,说这样去做得到更大的快乐,得到更大的快乐。所以本质上面刚开始修学佛法,没有别的,还在“苦乐”两个字上转。只是说普通凡夫他愚痴,所以贪一点眼前的小乐受大苦;聪明一点的人了解了这个东西,为了要大乐,不贪那个小苦,不上那个当,只是为了这个。

所以说得到定乐以后,那个对世间的所有五欲最美的乐,那时候你感受味同嚼蜡,是一点味道都没有,一点味道都没有。到了那个时候叫你去玩,你也不愿意去玩了。就像我 (p79) 们小孩子的时候,大家趴在这个地上弄那个泥娃娃,弄得个起劲,长大了以后还要去弄,你愿意吗?当然绝对不愿意,喔唷!觉得这个一点意思都没有。实际上呢,你还是为了你的快乐,因为长大了觉得这个是真快乐,这个小孩子趴在地上一点意思都没有啊!这样。所以我们的认识更深入了,这样。“而增长业”。

The first has two subtypes: if your concern is mainly for the pleasures of this lifetime, prior to death, then you accumulate nonmeritorious action; 

【初复有二,一正缘未死以前现法乐故,造非福业。】

喏,这地方就说得很清楚了,你为了“乐受义”—我们造种种业,目的绝对不是故意要找苦的,还是要找快乐。不过这个要找快乐当中,来了!第一种人呢,未死以前,就是现在我们,眼前哪,为了贪求眼前的快乐,于是造种种恶业。哎呀!这个要好吃,这个要味道,然后呢上天入地无所不作;天上的飞鸟,海里面是鱼,那洞里面还把它挖出来,样样把它要吃进去。唉呀!造那个种种的杀业。然后呢造种种的方便,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为什么?还是为了乐受,这个时候造了大恶业。进一步了解:哦!这个一点意思都没有,两脚一伸毫无意思。所以,

if your concern is primarily for the sensual pleasures of future lives, you accumulate meritorious action. 

【二正缘来世诸欲乐故,增长福业。】

这个你求未来的,这是“福业”,这个这样。这个所谓向外缘的称为两种。

If you focus on a meditative object primarily for the sake of the blissful feelings that arise from concentration, you will accumulate invariable karma leading to rebirth at the level of the first, second, or third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s in the form realm. 

(p80) 【正缘定生乐受者,谓集能生第三静虑,下至初禅诸不动业。】

这个是为了定乐所生的。他为什么讲“第三静虑”呢?就是说这个色界,所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共有四个定。欲界也有,叫“欲界未到地定”,这个实际上还在散乱当中,所以不算是得定,不算得定。虽然欲界,天台也叫欲界定,相对地来说,比我们凡夫要好很多,可是这个心,这个定没有稳固,所以不算的。通常我们叫这个初禅、二禅、三禅,都在那种乐受当中—定生喜乐,然后呢离喜妙乐,哦,我想想看:初地是定生喜乐地,是吧?第二地是,我一下名字记不起来了……定生喜乐、离喜妙乐,然后呢第四地是舍念清净地。所以初,定生喜乐地,然后呢,离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第四是舍念清净地。所以初、二、三禅都是在乐当中,那种快乐一地比一地的深,所以这个“第三静虑”下面,这种是说乐受。

You might have stopped attachment to sensual pleasure, become weary even of meditative bliss, and created karma to have neutral feelings. If so, you will accumulate invariable karma leading to rebirth in the fourth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of the form realm

【若于诸欲舍离贪者,复由乐受令意厌患,为舍受故而作业者,谓集能生第四静虑,】

然后那个下面,下面说,那个时候你能够舍离种种贪着,那个贪着不要了,但是还是为了什么?还是为了乐受。说因为你晓得下面虽然是快乐,但是这个快乐有限的。所以 (p81) 我们学那个色界定,得到了初禅以后,一定觉得,哎呀,这个初禅比起二禅还不如啊!然后呢你又感到这个还是有它的缺点的,一定要厌患它。由于这个厌患,那个初禅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了。消失掉了,然后你更精进,那个时候才能够上去。假定说这个你没有生起厌患之心,那种快乐状态,你舍不掉的话,不能升上去的,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关于这一点,天台的《小止观》上面就说得很清楚,将来以后说到奢摩他的时候,会详细地说明这个。

所以他还是舍离这个,对眼前已得定的这个贪着,如果这个舍不掉的话,那么他不能超上,不能超上去。他虽然上升了,但是还是为了这个乐受,所以这样更上去。厌患说这个有,只要任何有个贪着之心,还不行,那个时候他就舍受。“舍念清净”—这个念着那个东西,就完全舍掉了,那个时候心完全是清净,那个时候进入舍受乐,那个时候得第四静虑。

or in a higher level, up to and including the peak of cyclic existence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formless realm. This schema of subdivisions is what Vasubandhu intended to convey in the 《Treasury of Knowledge》. 

【乃至有顶诸不动业,此是世亲论师意趣。】

就是这个四禅一共有二 十八天,二十八天,那个最后一天的话,比如说最高的色究竟天,下面有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诸天,这个都是四禅当中,那最高的色究竟天。那个第四禅当中,这个都是“舍受义故增长”的,增长的善净之业。这个是世亲菩萨所说的。现在我们整个地了解了,说我们集的业是怎么一回事情,集的业的内容也了解了。了解了这个,

By his reasoning, when you stop clinging to all of cyclic existence, and then engage in physical, verbal, and mental virtue for the sake of liberation, you leave cyclic existence further behind and come closer to liberation. 

(p82) 【由此正理,若普厌弃一切诸有,为解脱故三门行善,则能渐远生死,渐近涅槃。】

这地方揭出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啊!现在我们了解了,原来世间都是苦,而这个苦的原因根本在集,那么集当中又分成功这样,集当中又分成功这样。说唯一的办法,那么怎么办呢?你一定要在这个因,集的因上面去努力,集的因上面去努力。因此“普厌弃一切诸有”,普遍地没有一点点遗漏的,对于生死轮回当中一切的盛事,所谓乐—苦,行也是苦,凡是这个都是“诸有”—弃它,厌患之欲,一心一意要舍弃它。为了从这个地方解脱出来,于是造种种的善业,这个就是我们在资粮、加行两位当中所做的行为。这个时候,渐渐远离生死,渐渐趋近涅槃,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集的业。

然后呢集了这个业以后,怎么能够感得这个生死呢?“结生之理”。前面我们曾经说过这个集谛当中,正式说起来集谛有四个行相,“因、集、生、缘”。说这个集就是流转生死的原因,那么这个流转生死的原因当中,分成功四个,叫因、集、缘、生。某某法师,麻烦你一下,你站起来帮忙我写一下,你的字也写得好看一点。“因”,因缘的因;“集”就是集谛的集;“生”,就是生长的生;“缘”就是因缘的缘,因、集、缘、生,这里顺便也提一下。

(p83) 这个换句话说,为什么流转生死啊?流转生死,有一个主要的这个原因—没错,这集谛四行相—这个“因”就像说,欸,这个种子一样,你有了这个种子,这个将来继续生长的因就在这里了。那么所以这个最主要的是什么呢?惑跟业,而这个里边最主要的是惑,所以他第一个讲的讲惑,就是烦恼。那么然后呢,这个时候怎么会从这个因,而感集生死呢?怎么会去引发后有呢?那就是由于啊,由于这个因,然后呢造这个业,由于这个惑跟业力量的增长的话,然后就产生后有的这强大的势力、力量,就这样。由于这个强大的势力,到最后呢,就会新的,下面新的生命就“生”起来了。生起来还要它的助缘,所以这个“缘”是最后的事,最后地讲。简单地说明,流转生死就是这样的,就这样的。

从前面已经说,那么这个“因”当中,最主要的根本因在哪里呢?根本因就是说,在这个补特伽罗—这个有情,这个五取蕴当中,由于无明不认识事情的真相,把它看成功“我”,这个是根本!所以我们正式修行的时候,真正重要的就要认得它。否则的话,你如果不认识的话,不从这个上面去对治的话,其他不管做什么好事,对不起,都还是平常“集谛”所摄的。造了好事生了天,最后又下地狱了,就这样,就这样。那么这个所以从因、集下面讲“生”,真正说起来就是说,现在说由于这个关系,慢慢地造集了感生死的业,那么这个时候,要下一生去了,要生。生的之前先要有一个死,实际上那个死 (p84) 就是那个“缘”,前生不舍掉的话,后生不生,就这样,它有特别这样的原因。那我们先谈,先谈死,死是怎么个死法?然后呢,生的时候又怎么个生法?

How you die and are reborn? This is explained in five parts: 
1. Causes of death
2. The mind at death

【第三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① 死缘,② 死心,】

什么因缘而死?死的时候是状态是怎么样的?所谓“死心”,实际上呢我们无非是识的流转,这个地方的“心”就是这个识心,它死的时候这个识心,是怎么样一个状态。每一个地方是分析得清清楚楚,根本原因都指出来,而且……在这个上面虽然不圆满,但这个因的主要的怎么样地前后相续,这个都讲得很清楚。

3. Where heat gathers
4. How you reach the intermediate state after death
5. How you then take rebirth

【③ 从何摄暖,④ 死后成办中有之理,⑤ 次于生有受生道理。今初,】

前面是“死”,死的时候状态怎么样;死的中间又是什么状态—死的中间就是“中有”,我们平常称为中阴、中阴;然后这个中阴又怎么样去感得下一生。这么一来的话,那么流转生死当中,那个集谛的整个的内容,我们都有认识了,都有认识了。下面的 十二因缘就是把这个,更细致地每一个关键说得清楚。现在我们看下去:

Causes of death: Death from the exhaustion of your lifespan

【◎ 寿尽死者,】

(p85) 死的缘有好几种,有一种寿尽而死,有一种福尽而死。现在呢有一种叫“尽寿死者”,

means dying after you have used up all of the lifespan that was projected by your previous karma; as the time has come, you die. 

【谓如宿业所引寿量,一切罄尽而死,是为时死。】

就是说你宿生造了什么业,那么这一生感得了这样的一个果。这一生果,说你的寿量就是这么多,所以你宿生所引的这个寿量,到此满了!那个叫“时死”,那个叫“寿尽之死”。还有一种呢,

Death from exhaustion of your merit

【福尽死者,】

或者叫“寿尽死”,或者“福尽死”,就是我们引、满当中就是,是的,你这一生寿命有多长,然后你有多少的福报。还有一种这个福报尽了,虽然你的寿命还有,可是你福报尽了,对不起,换句话说,欸,你没得东西吃了!

means, for example, dying deprived of the necessities of life. 

【谓如无资具死。】

所以平常为什么修行人哪,我们不要浪费啊!身体本来都是骗我们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们现在讲营养、讲营养,实际上呢,对我们来说不但没有好处,只有害处。不但没有好处,我听见过好几个公案,有一个修行人,因为他修行有了成就了,所以他也得(p86) 到了感应。那个时候这个感应当中,不晓得护法还是谁告诉他说,还是他这个老师:“不幸啊!你虽然很用功地修行,但是对不起啊,你的寿命快尽了。”这样。“你还有多少,还有一斗余粮。”告诉他,还有一斗余粮。欸!要我们现在的一斗,一斗多少?米啊,就十几斤米了,只有如此了!唉呀,他听见了起大恐怖,所以他每天吃饭的时候,吃些什么?就拿那个手掌,就摆在那个容器上面这么一按,沾几粒米拿出来,摆在水里面泡一泡,烧、烧好了以后喝进去,就这么这样,拼命地努力。啊!结果修了一年多,他大彻大悟了,米还没吃完,命还没尽。

你们仔细地去看,经论上说太多地方都是这个的,福可以换成寿,反过来寿可以折成福,这样。所以如果说你享福太多的话,你的寿命会减短,寿命会减短。我以前曾经看见过这个公案,不过这个公案已经太早、太早,现在忘记掉了。说有一个富贵人家,出生了一个子弟,然后呢因为他家庭非常富贵,所以在满月的时候大请其客。那个古代那种古人,喔唷!请起客来那个排场之大,不晓得杀了多少生命。结果这个小孩子出生的时候算命,说他一生如何如何好法,结果活到两岁半死掉了。啊!他就非常埋怨,说这个算命的人这么准,怎么不对呢?大家谁也不知道。后来遇见一个出家人,一个和尚,这个和尚是个有道的高僧:“对不起,你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所以我处处地方建议你们,像现在眼前《德育古鉴》这种书,你们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