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51卷A面

(手抄稿 第十九册 p223)

心里面认识了,照着去自修,那绝对没错的!这个我要特别说明。所以现在我现在所以用的很多的这个名相啊,如果是以最严格的法相名词来讲的话,这个地方是有出入。可是特别说明这个意义内涵所指的,你们把握住这一点,然后呢,不要在这个次要的这种漏洞上去找的话,你能够找到它的根本义。我们继续下去:

p. 578 (13)

【如云:“此皆自性空,依彼生此果,二决定无碍,更互为助伴。唯此为甚奇,唯此最希有。”】

下面来了,说原来这凡是一切东西都是空的,所谓空不是一无所有的空,而实是没有自性,所以叫自性空,或者叫无自性义。现在我们了解哦!所以佛法里面的空啊,千万不要误解,以为说什么叫空?譬如眼前这东西,这个叫有;然后把这东西说拿掉,这个叫空,你完全错掉了,不是这个意思。说任何一样这个眼前的东西上面,它并没有真实自性,正因为没有真实自(p224)性的,所以叫“自性空”,这样。那么因为这样的没有自性,所以它都是什么啊?以这个东西的因缘,所以“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所以由于它没有天生来的特质的东西,所以由于这个因缘,生起跟这个因缘相应的果报。

而这两样东西啊,现在才了解,决定不会相障碍;不但不相障碍,下面这句话呀:“更互为助伴”,对不起!这是互相相配合而成立起来。就像筷子一样,筷子之所以筷子,一定是一双,一对筷子,这个独木桥是过不了的。要了解这一个,这个才是真是甚奇啊!啊!这个奇什么?不可思议,真正地奥妙!“唯此为希有”,这个是真正佛法的最甚深义。这是现在把这个甚深义,用最粗浅、跟我们相应的部分来说明。

p. 579

【又由略见缘起如幻,即能破除妄计诸法实有之实执,引生无自性决定解。是为正见观察圆满。】

现在下面说明了,由于我们上面的“略见”哦!这个纲要,换句话说它总相大概的,你如实地、一点不错地见到一切法都是因缘生起,所以是如幻如化。它有这样东西,就像幻化的一样,却是没有真实自性。而这个所谓的真实自性啊,都是我们妄想无分别识所安立的,所以就把一向妄想所计执的实在有的这种执着啊,就破除掉了。对于这个确定(p225)地认识,说确定了解一切法是如幻缘起之有,而没有自性,这个时候是“观察圆满”,正得到正确的正见的时候,这个正见是这样的。

这个正见怎么来的呢?它必然要几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依止善知识听闻,这个一定!绝没有第二条路。我们也容或看见说别人,别人怎么可以的?记住哦!佛法里面告诉我们,是从前面的无始,到后面的无终,眼前只是在这个无限当中的一点点、微尘一点点,你从这个上面微尘所一点点判断,这个是错的!所以有很多人的确的─欸!像佛,抬头一看成佛了,他并不是从抬头一看成的呀!他是从前面积了那么多哦!这是我们了解的。

所以他最开头的是,一定从过来人,这个叫善知识。所谓“善说”,佛法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就是说一定是如理如量,如其所证,如实而说,这个叫善说。平常我们经里面,“佛善说法中”、善说法中,这个真正善说的定义是这样的,这个定义都下得很严密。一定是他─“理”绝对正确,纯一无杂;“量”是圆满无欠无余;然后这个理、量,如其次第如实所证,一一亲自彻底圆满地证得,然后把他所证得的能够和盘托出。还要一个条件─应你的机,这样。而一直把你从现在你相应的,引导到最究竟圆满的地方,这个叫善说。然后呢,能够说这样的这一个人,叫作善知识,这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你第一步呢,这外在的条件你先要遇到;遇到了以后从他听闻;听闻了以后怎(p226)么办呢?要如理思惟。你了解了这一点,那才发现说本论真正殊胜,一开头的时候它不忙别的,先说明说,啊!先说明我这个造者殊胜。为什么要说这个,现在大家懂了:哦!原来这样的造者,才是真正叫善知识。然后呢,那个时候本论第二个安立的是,本论所说的法的究竟圆满,那时候你才启发你的信心。启发你的信心有什么好处呢?那时同样你的认识:啊!原来我现在在错误当中。那时候才可以告诉你,你要跟他学啊,必定要破你的三个过失,一定要具六想,否则的话一直在我慢当中转,你没有用!

我几十年来,自己一直辛苦的,所以现在常常说常败、常败,败在哪里呢?就败在自己总觉要去找老师,总觉得老师找不到。唉!其实我现在才发现:不是老师找不到,是我辜负了老师,为什么啊?我自己的过失没有除,我自己应具的没有具。所以它本论第三科就告诉我们,听闻如是相应正法,你还要一点准备啊,那个时候才说圆满的法。

现在大家准备了没有?啊!前面的基础不要,只要忙后面的,你可能相应吗?可能相应吗?所以处处提出这种非常奇怪的问题,这个奇怪的问题,如果说你如理相应地,应该的;可是他真正提出那个心情,始终是什么心情啊?不是觉得问哪,不是觉得我不懂;从总觉得以他的立场上来说,你这个错了。这个说明什么?说明那前面他自己的过错他不晓得,总觉得:欸,这样!这凡是这种地方啊,你都必须看看前面。那么这个过错有两种,(p227)有一种是见上的,有一种情上的。见上自己的见解,自以为对;情上的,自己的习性,那一个东西拿不掉,没有用!

所以说那个是第一个为什么列为善知识,列为一个条件。这个地方有一个关键所在,你要认得那个善知识还要什么?还要你智慧去辨别,辨别两样东西:第一个你有了这个智慧,才能够认识是否真善知识,他前面也说过了,如果“似”─相似的,你千万不能跟他;其次你要了解,你自己是如何状态,能不能跟他相应,要具足什么个条件,这样。

所以他前面告诉我们依止善知识,你具了这个条件来依止他的话,还要九心。这个九心都是根据《华严经》上面啊,大家还记得吗?九心当中第一心是什么?“弃自自在,舍于尊重。”平常我们一天到晚以自己自在,说我心里要怎么想,啊!最好我要找老师,老师老找不到。你千万不要这样想!然后呢,啊!我觉得要这个样的,跑到那个庙里啊这个规矩这么严,要叫我这么做,要叫我那个样,唉!请问:你这是干什么的你跑得来啊?你不是说出了钱,跑了去找享受去的呀!而现在是应该说,我出了钱跑着去来改我的毛病哪,你必定要认得这一个!所以那个时候,一定啊如果医生告诉你:喔唷!你这个不要做。“欸!对、对、对,不要做!”你时时见着我是在病当中,在无始无明当中啊!现在我们这一个如果说你没有办法正确地建立的话,一点用场都没有,一点用场都没有!这是(p228)我们必须要正确地认识的。有了这个,然后所以他能够深入,这个是所以它前面第一科列─哪!善知识。

然后呢有了善知识,正式开始听闻了以后,这本论上面才讲正式进到本文。那个时候你怎么样啊?啊!去想种种的,只要看善知识的好,不要看善知识的过错……。这个有几种理由,这个有几种理由,那么这里我们不深细说明它。总之,到后面温习的时候,我们才来要说。从这个上头进一步,把他的善说还要去如理思惟,如果你不如理思惟的话,你始终听闻了半天─他的!你始终还是摇摆不定,入宝山空手而回。那个时候经过了深入地思惟观察以后啊,那时候你就可以得到圆满的正见。有了这个然后去修行的话,一条大王路一直上去!下面:

【如云:“若时二念不分离,由见缘起不欺诳,即破一切所执境,是为正见观圆满。”】

就像这么说的,如果说这一个空跟有,缘起及性空,这两样东西原来分不开的;而对这个道理觉得真实的,千真万确,一点都不假的,那时候你对一切所执着,自然就破掉了,就不会执着了,因为就是这个样嘛!那时这个才是正见圆满的时候。所以以前我们一直讲正见、正见,有很多人听到那地方,连那听都听不懂的,请问你这个正见谈什么(p229)呢?听懂了,那时候还都只晓得:哦!原来正见在这个方向上面,你还要如理地去思惟呀!这个是说:

【言不分离者.谓解空智与缘起智.更互相助也。】

看见没有?当你正解空的时候,正是正见缘起的时候,这是必然的!反过来,你正见缘起的时候是啊,正见到一切现象有的时候,你也同样地那个时候啊,欸!你正解空的时候。那么这个有什么好处呢?很简单嘛!当你见到一切现象的时候,平常我们一见到现象了以后,一向用什么啊?用我们的无观察识去对,然后呢欢喜你就贪着,不欢喜你就瞋,平常嘛就痴啊!现在你正见了这个缘起了以后的话,见任何东西来,你那时候,你见到了总相,见到它空,安住在上面,它动摇不了你。如果你更别相见到了,见到它的缘果的必然的法则的话,他骂你,你就见到了:啊!以前我骂了他,现在还他,唉呀,阿弥陀佛!就这样,欸!你也生不起瞋心来啊!然后他捧你,你也不会捧得飘飘然,被他欺骗哪!平常那个心里面,当然你正见的时候,也不会痴痴呆呆呀!

如果你了解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说你,“我一口气能够爬得上”,你也不会害怕。你很清楚、很明白,你只要能够这样的因、这样果的话,这个娑婆世界当下本身就是这(p230)样,你害怕什么呢?否则的话,你到那个时候,你说:“哦,对不起,现在尽管如此了,这个不安全可靠。”那你要找一个善知识,然后善知识当中,你可以任何找哪一个,最好的─阿弥陀佛。然后那个时候你去念阿弥陀佛,那一个佛号的恳切啊!所以那个时候你才懂得皈依两个字的真正意义,对不对?哪有不皈依的道理。

所以你真实懂得了,哪有不皈依?而这个皈依绝对不是嘴巴上面的皈依。嗳!那个心心念念,如果那一念掉掉了,你就晓得这一念白过,所以啊,禅宗祖师说的,说啊,一念不在犹是死人啊,你清清楚楚,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持戒的人也是一样,这个持戒绝对不会在身、口上面着眼,而是在什么?在起心动念当中,因为这样起心动念;那个身,口是一定是不会离开,如果你不了解的,说啊!我只要心里就好,就好了,而实际上呢?身、口是乱来;这个叫持戒吗?你懂得了这个,不管你是若禅、若净、若律、若密,解决了。继续下去

【如云:“苗无自性.是缘起故。”此于所破加简别言.谓无自性.非说苗无。】

就像说苗没自性,这苗是什么?就是普通一般的说田里面长的苗,任何一样东西,这个苗这个东西啊没有自性。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缘起,他为什么上面说,不说苗无而说(p231)苗无自性,是缘起义呀?加以简别。这个简别啊,就是前面我们先有一个前面的,我们平常说在这个条款上面加一个但书,或者加一个注明,注明我所说的这个缘起是什么啊?就是讲的苗没有自性。换句话说这个地方所谓无自性,不是说没有这个苗,而是说苗没有自性,现在大家懂不懂?平常我们讲的空是指什么?这个东西没有自性,不是说没有这个东西,现在大家了解不了解?因为我们不了解,说到讲空好像讲没有这个东西,这个叫话大空,然后呢拨无因果─完了、完了!这个就是断灭空。

所以刚才说的,那禅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因为它的理路啊,并没有先告诉你;让你自己证得了那个空以后,你见到了,欸!什么都没有了,那个时候完了!你呀,变成功不是说没有自性,而是变成没有,因为你什么都看不见嘛!所以这个地方他告诉我们,任何一样东西,它不是没有,譬如像讲苗这个东西,或者茶杯,或者眼前的一切东西,说不是说这个东西的没有,是没有它的自性。正因为它没有它的自性,所以必然是它是因缘现起的这样的有,这个叫作“缘起有”,这个道理就清楚了。

【由苗无自性语.即能了知非毕竟无苗】

噢!由于这句话的了解,不是毕竟没有啊!

(p232)【故空能除无边,】

因为这样,所以你了解了空性能除无。平常我们说因为空啊,就说好像就空的话,就变成没有了。欸,结果妙咧!它现在那个中观的真正正义,因为你了解了空啊,所以把那个断无的那一个拿掉了。这个平常我们一般解释不是这样的,对不对?一般解释跟它恰恰相反。

【又由缘起因故,即知苗是缘起必依待他,既待他成即非自主,既非自主便非自相成就,故现能破有边。】

从另外一个立场来看,它因为啊,这个苗是因为缘起为因,所以现起缘起有的这个果,所以这个苗是必定依待于这个缘起的。既然是依待于因缘,所以决定不是自主,决定不是自有;既然不是自主的话,它不是自相,自己这样的。所以它“现”,现就是有,就是缘起,因为说有─这个缘起现起,因为眼前的这东西,所以破掉有边。平常我们破有边,讲空啊所以破有;讲有啊所以破空。欸!中观不是,因为它讲空,所以把无边、空边破掉了;因为讲有啊,所以把有边破掉了,这个是中观的真正不共正义。

这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前面所犯的这个毛病都没有了。因为你必定要了解这个正(p233)义,才能够拿空破空,拿有破有。同样的道理,那个时候这样的破法,你必定对这两样东西,有它的相互的密切互不分离的这个关系,有正确的了解。换句话,这个是最正确的认识,既然有了最正确的认识,对一切事相上面去运用的话,那是了无挂碍,了无挂碍就得解脱啊,问题就解决啦!

【如云:“若知现能破有边.性空即能遣无边.性空现为因果理.一切边见不能夺。”】

喏!好了,就这样。你现在知道了“现”就破有边,知道了“空”就遣无边。平常我们不堕有边嘛就堕无边,因为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现在了解一切法它的特性是空的,因为它空,所以必定现起因果的缘起之理。你了解了这个,“一切边见”哪,任何的边见就不能动摇你了,这样。所以这个平常我们说不落两边,是从这一个上面讲,绝对不是说平常的我们听见很多人,什么叫不落两边哪?啊!那好像是长是一边,短是一边,他广泛地到处去乱用一通。这个地方的讲这个不落两边,是有它的这样的一个特质。现在我们了解了,然后呢你用这个原理啊,运用在一切事相上面,一点都没有错、一点都没有错!继续下去。

(p234)【◎ 如是从色乃至一切种智,皆是分别假立,十地佛果等甚深功德,虽初非世间常人之所安立,然诸佛随顺世间分别安立之理设立彼彼名言,所化众生即依彼地道等名言,不再观察,而有名言识转。】

嘿,下面看哦!像前面所说的“从色”,就是眼前的,“乃至一切种智”。色,就是我们眼前所说的;一切种智是佛,最究竟圆满的,这些东西都是“分别假立”,都是分别假立的。从我们凡夫到一级级上去到十地,乃至于“佛果等甚深功德”,这些东西啊,“初”,它的本身虽然不是以“世间常人所安立”,因为世间的常人根本得不到这个,达不到这种地步,这样。所以这个真实的内涵究竟什么,我们也根本就谈不到。可是现在呢,所以要安立这个名词是干什么?佛要来接引我们。既然要接引我们,就用我们的名言量来说明,所以是“诸佛随顺世间的分别安立之理”,然后“设立彼彼名言”。哦!才那个时候啊,“依”,根据了这个,又说种种方便,然后呢说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

因为佛这样说,所以我们被佛所化的那一些众生,就依照着佛所说的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所指的这个─哦!说这样叫地、道。这个地、道对什么而言呢?我们世间的行相,他告诉你这是苦;为什么有这样苦啊?原来啊造了这个集,这个因在哪里。那么现(p235)在呢,你不是要脱苦吗?喏、喏、喏!现在这样的情况啊就能够脱苦,这个脱苦的这个位次,跟你们世间的六道,这个轮回这六趣不一样,叫作是地、十地。那么怎么样达到那个一步一步上去呢?要走这样的正道。也是因为要化我们愚痴众生,那么这个时候才根据我们的这个名言识,所安立的种种名言哪!

现在也了解晓得“名”,有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种概念,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这样。对于这个所说的,你的认识作用,传到我的认识作用当中,这个整个的过程叫作“名言量”,以及我们认识的叫作“名言识”,就是这个。而“不再观察”,而这个东西啊,欸!不必观察,那个时候“有名言识转”,它所以建立这个东西以后,那么就根据了这个一步一步地深入找上去。

【若求地道等甚深功德.名言假立之义都无可得。】

欸,因为这个是这样的关系,所以如果你真的,就算是佛的说那些东西啊,它同样地找不到实义可得,虽然找不到实义可得,却是有这样的名言量。同样地也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哪!佛的净土,乃至于佛的报身,就胜义谛当中有没有?没有。但是呢正因为它没有实在的自性,却有它的缘起的用,对不对?

(p236)欸!所以说啊,这个蕅益大师解的这个《弥陀要解》上面却说得清清楚楚。怎么讲呀?欸!“去则实不去,生则决定生。”这个话怎么讲啊?我们实在不通!为什么叫“去则实不去,生则决定生”?因为第一句话是就它的胜义谛来说,胜义谛有没有去来相啊?没有去来相,正因为它没有胜义自性,胜义当中没有自性,所以必然有它因果缘起的现象。既然有因果缘起的现象嘛,如此因感得必然如此果啊!所以生则是决定生。假定说实有去的话,对不起,你就决定不能生啊,对不对?对不对?假定它实有的话,实有天生来的事情,对不起,实有天生来的事情,你就绝对不能用因果来建立,不能用因果来建立的话,你念了半天也不能,没有用嘛!所以假定说真正能去的话,你就不能生啦!懂啦,对吧!

所以你看看,这个时候我们才不会矛盾,解释得清清楚楚。否则的话,是,他有他的一套解释的方式,我们听起来很善巧,但是呢,你总处处地方有很多混淆不清的地方。那个时候你也了解了祖师为什么说:“啊!实际理地是一尘不染,佛事门中一法不遗。”哦!一点都没有错。正因为实际理地,胜义谛当中啊,彻底地空、毕竟空,所以佛事门当中啊,我们修行的时候,是一步都不能错啊!整个的业果缘起,是一点都没有错啊!请问:禅宗的祖师真的讲没有吗?那我们懂得了,啊!就这个道理,就这个道理。那我们现在继续下去。

(p237)【故彼亦唯是名言分别之所假立也。】

对呀!是只要你一旦名言识还没有破除之前的话,当然我们必定要求深,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然后呢,

【问:若佛假立地道等名,佛意宁非亦有分别?曰:佛身虽无分别,然为引诱众生,故顺众生意乐立如是名。】

是啊!那就问了:欸,说那佛假立的话,佛难道也在分别吗?说佛自己本身虽然没分别,但是为了引导我们众生哪,欸,那个时候建立的。

【以是当知随应破派一切名言,纯系随顺世间建立。】

现在这个地方就最后说出来,中观应成派所建立的名言哪,都是随顺世间的名言的建立。所以这个法相、法相指什么呢?就是的的确确这个性空缘起所建立的一切法。是,那么你要想来对这些人说明,一定要随顺着这个因果缘起的法则当中,说明这个道理,让他从这个上面,一步一步地能够摸上去。等到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那个时候才产生一个基本的概念。所以现在千千万万不要说:哦!我碰到了那一步,去执着这个,(p238)那就完了!它本来这个东西,是引导你认识了错误的,你就拿掉。可是我们现在偏偏哪,一碰到哪里就执着到哪里,一碰到哪里执着到哪里,看见人家这个好就执在那个上面。

是,不过它有一个好处哦!是什么好处呢?因为毕竟我们开始的时候,那个凡夫心量,它不是一口气能够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