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07卷A面

(手抄稿 第十四册 p73)

下面一句话很有意思。

p. 252

Not by this alone are the tathagatas to be distinguished; 

【非以此故差别如来。】

单单对这一点来说的话,不是说三乘的差别。《金刚经》上有这么一句话:“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既然是无为法,为什么有差别呢?有的,同样证得无为法,或者是声闻,或者是缘觉,或者是佛菩萨,差别在哪里?就在这里。所以他下面说:

all sravakas and pratyekabuddhas also attain this nonconceptual real nature. 

【一切声闻独觉亦皆得此无分别法性。】

经上说得明明白白啊!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误解《金刚经》哦!然后呢,只讲空哦!这个错了。

Also, children of good lineage, look at my immeasurable body, my immeasurable sublime wisdom, my immeasurable buddha-realm, my immeasurable actualization of sublime Wisdom, my immeasurable halo of light, and the immeasurable pure modulations of my voice—and produce something similar in yourselves." 

(p74) 【又善男子当观我身无有限量,无量智慧,无量佛土,无量成办智,无量光明轮,无量清净音声,汝亦当如是修。” 】

我的一切一切你要这样修啊!前天我们还记得吧?佛的这个功德是不得了、不得了啊!声闻是绝对不可能,完全不能比,完全不能比的啊!差别在哪个地方?就在这里。

The 《Sūtra on the Ten Levels》 also gives the example

【《十地经》又说:】

差别就在于广行六度万行,而这个要用慧来摄持的方便。下面又说:

of a ship sailing out to sea, driven by a favorable wind. The distance it covers in a single day exceeds the distance it goes even in a hundred years after starting from port without a wind and using effort to move it. Likewise, it says, after you have reached the eighth level, without a great effort you cover in just a moment an amount of the path to omniscience not possible before reaching this level, even if you were to strive at the path for one hundred thousand eons. You fool yourself, therefore, by saying "I have a shortcut," and then not learning the bodhisattva deeds. 

【“譬如大船入大海已,顺风所吹一日进程,未入海前励力牵行,纵经百年亦不能进,如是已至八地不待策励,须臾 进趣一切智道,若未得入此地之前,纵经亿劫励力修道,亦不能办。”故若唱言有速疾道,不须修学菩萨行者,是自诳自。】

下面这个非常重要,就像大船一样,在江里边啊,唉呀,这个要拖啊、要拉啊,不行!这是没有进入大海。一进入大海啊,那个大海有海阔天空,又这个风又大,吹一天所进程的话,唉,在没有进入大海之前,你努力去拉啊,这一百年也达不到这个。所以啊,到了八地菩萨,所谓不动地,任运无功用行了,他“须臾”,任何一刹那,在一切智这一 (p75) 条道路上走的这个功德,在没有进入这个之前,经过亿劫努力修行也不能办。所以经上告诉我们,进了八地菩萨,他随便哪怕一点什么东西给狗吃,至于做一样东西,一点点事情的功德,把他所有以前的功德积累起来还要超过,就这样。啊!所以这个关键就在这里。

那么为什么八地菩萨能做,声闻不能做呢?差别就在这里,就是啊他先以方便摄持的慧,而这个东西一定是方便为上首的。现在这个地方,下面会广辩此事,详细地。所以我们没有证得方便之前学空,那是一条歪路,是一条歪路!我们继续下去,关于这个地方啊,除了我特别说明以外,你们诸位在座的同修,要想走这条直路,不走冤枉路的话,这个概念务必要弄得非常清楚!

Opponents' position: I do not assert that generosity and so forth are unnecessary, 

【◎ 设谓非说不须施等。】

有的人说:欸,说布施等不是不要,要的。那么怎么办呢?

but rather that they are fully present in the state of mind that lacks any thought, because the absence of adherence to a giver, gift, and recipient makes non-apprehending generosity fully present, and in the same way the remaining perfections are fully present, too. 

【然即于此无所思中完具施等,不着所施能施施物具无缘施,如是余度亦悉具足。】

他怎么说?说布施要的,只是呢在“无所思”中,就是你在那个无分别当中啊,你就可以完备了。这样去做的话,才能够不着说所施、能施、施物,我们通常所谓三轮空,这 (p76) 样才对呀!不但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亦是如此;说持戒而不着戒相等等。有的人这么说的,这个对不对?下面就告诉我们,这个啊也有问题,也有问题!下面这段文就是说明。

It is also because the Sūtras say that you include the practice of all six perfections within the practice of each. 

【经中亦说一一度中摄六六故。】

是的!经,不但是这个人这么想,经里边也说的!每一度,譬如说布施,布施含摄了后面的所有的诸度,持戒也是含摄了其他,于是他就这样想。

Reply: If they are fully present in a state of mind that lacks thought, then when non-Buddhist meditators are in meditative equipoise even in single-pointed states of serenity, all the perfections would be fully present because they also are not adhering to a giver, gift, and recipient. 

【若仅由此便为完足,则诸外道心一境性奢摩他中,亦当具足一切波罗蜜多,于住定时亦无如是执着故。】

下面就辩,说这个错了,不对、不对!假定说,你住在这个定当中,不去分别就算完满一切的话,很多外道得到那个定的时候,在奢摩他中、定当中,他心里也没有想啊!没有想,不去分别,那岂不是也应该圆满一切了吗?因为他住在定当中,他心里面没有这种执着,没有这种执着的话,像你这样的三轮空啊,三轮空的话就不是具足了吗?这个不是这样吗?实际上啊,不对的啊!实际上不对的。

In particular, when sravakas and pratyekabuddhas nonconceptually perceive the real nature, as in the earlier quotation from the on the 《Ten Levels》, all bodhisattva deeds would be fully present—so they would, absurdly, be Mahayana practitioners. 

【特如前说声闻独觉,于诸法性无分别时,应成大乘,具足一切菩萨行故。】

(p77) 或者你会这样说:“哦,不!外道的是定啊,定,要慧才行。”那么没有错,好了,你说慧吧!声闻、独觉,应该是慧吧!他那个慧啊,安住在法性当中,也没有分别的啊!如果像你说这样对的话,他也应该是大乘,也应该具足一切菩萨行啦!实际上是不是?当然不是!所以错了,所以错了!那么下面的呢,下一堂课再说,这个概念很清楚,很重要啊!

现在我们继续下去,所以上面说两段话,说你只要住在这个无分别当中啊就可以啦!前面第一种呢,他说:“你只要无分别啊,那就对了,所有那些分别,那都是妄想执着啊!”说:“恶分别固然是,善分别也是分别啊!”大家记得那段话吧!就是黑狗、白狗咬人都伤人的啊!黑云、白云都在虚空的啊,所以你不要分别啊!那这是辩。实际上呢在最早道前基础已经辩,中间也辩,这里也辩,因为这个概念流毒太大了、太严重了!那么现在这地方真正重要,所以一开始进入大乘的时候又特别说明。

那么进一步,他又说:“啊,那么要的,要的!”说那布施等是要的,因为经上面统统说要的,他当然不能说不要啦!“但是我这个布施怎么呢?那你就在这个无分别当中就可以啊,行了!而且经上面也说,一一度当中,每一度当中就含摄了其他六样东西啦!”所以他这个地方说,假定像你这样说的话,那么外道住在这个定当中,不也就得了吗?也许你会说:“这外道啊、这个外道啊!这是外道之定,跟慧不相应。”好了!如果跟慧相 (p78) 应的嘛,那么声闻、缘觉不是也是慧吗?他岂不是声闻、缘觉也就等于菩萨一样了?当然不对呀!所以这个一层、一层地辩明。

And if you assert that just one practice is sufficient because the Sūtras say that all six perfections are included in each, well then, since it also says all six are present even when offering a mandala while reciting the verse beginning, "Giving cow dung together with water...," it would also be enough to do only this. 

【若因经说,一一度中摄六六度,便以为足,若尔供献曼陀罗中“具牛粪水即是施”等文,亦说具六唯应修此。 】

所以啊,他下面说:假定你看见说经上面讲了,每一度当中都有其他的六度,就这样就算够的话,那么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供那个曼陀罗的时候,他就这样念:“不管任何东西,哪怕是牛粪水啊,你观想也成施。”那岂不是也样样都具足了吗?实际上呢,这个是这个藏系的说法,我们这个《大乘止观》哪,就是智者大师的师父─南狱慧思禅师,这何等了不起的,他那个《大乘止观》当中,他也这么说:如果你能够观想的话,再脏的东西,哪怕你上大号,你观想也可以。这是同样地引这个东西。于是我们往往─好了,你只要观想、观想就行了,你不要实际上去布施。那是一个误解,不是不要你观想,不要你观想,换句话说,你观想的时候也可以行施,施的时候也可以观想,所以一定是方便摄慧,慧摄方便。现在我们只讲其中的一个,另外一个就不要了,就像这样人一样,就是半个人,其他半个就不要了,那就是犯了这种毛病。所以他下面紧跟着说:

Deeds imbued with the philosophical view and wisdom imbued with method

(p79) 【故见摄行,方便摄慧者。】

所以我们必定要了解,这两样具足的喔!要用智慧来摄方便,这就是见摄行,然后呢,用方便来摄智慧。他下面这个比喻非常妙、非常妙!你懂得这个比喻,那个时候你就晓得说大乘的所谓的三轮空,这个是怎么讲法,乃至于无缘的悲等等怎么个讲法。看哪!

may be understood by way of an analogy. When a mother stricken with grief at the death of her beloved child engages in conversation and other activities with others, the feelings she expresses do not eliminate the force of her grief. Yet not every feeling she expresses is necessarily grief.

【譬如慈母丧失爱子,忧恼所逼,与诸余人言说等时,任起何心,忧恼势力虽未暂舍,然非一切心皆是忧心。】

譬如说一个慈母,啊!一个非常慈爱的母亲,又是一个独生子,这个儿子好得不得了,家财万贯。那我们可以想像得到的,这个儿子死掉了以后,这个心里面的忧恼得啊,不晓得怎么办!这个时候,在任何情况之下,跟人讲话或者什么等等啊,她心里边这个忧心一直在。但是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是忧心哦!她照样吃饭、照样做事情、照样什么,照样讲话,事情照做,可是那个忧愁的心还在。那么现在这个比喻,比喻什么呢?看下面啊,这一段话非常重要!

Similarly, if the wisdom that knows emptiness is very strong, 

【如是解空性慧,若势猛利。】

(p80) 同样地,现在你假如解空性的智慧非常猛利的话,那么你对于

even though the states of mind associated with giving, making obeisance, circumambulating, or reciting are not cognitions of emptiness, this still does not preclude your being involved in them While endowed with the potency or force of the cognition of emptiness. 

【则于布施礼拜旋绕念诵等时,缘此诸心虽非空解,然与空解势力俱转,实无相违。】

对的!现在你同样地,菩萨不是丧失爱子的这个忧恼心,菩萨是见到了空性以后的这个空的这种力量,这个行势非常猛利。因为证得了空性,所以那时候你照样布施、礼拜做什么事情啊,欸!对不起,那一个解空性的心一直跟着他,做你所做的事情跟着一起。所以说“与空解势力俱转,实无相违”,一样的嘛!凡夫尚且如此,何况证得菩萨呀!所以他证得了空性以后,住一切时处都是在这个空当中,但是的的确确,所有的其他任何事情,不舍弃的!

p. 253

For instance, at the start of a meditation session, if you first generate a very strong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this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is not manifestly there when you then enter meditative equipoise in a concentration on emptiness. Yet this does not preclude this concentration's being imbued with the potency of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It is this sort of thing that is referred to by the term "non-apprehending generosity." 

【如初修时若菩提心猛利为先,入空定时,其菩提心虽非现有,此力摄持亦无相违,故于如此名无缘施。】

反过来,反过来,前面刚才说的是解空慧,现在反过来呢,方便。就是说你刚开始修的时候啊,先修菩提心,那个修菩提心修到非常猛利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证得空定的时候,欸!虽然空性现前了,但是那个菩提心的势力非常强,非常强。所以啊,虽然你证得(p81) 了空性了,因为一个菩提心的心力摄持啊,你不会堕在这个空当中,这一个就是整个大乘的关键所在。这点非常重要哦!否则你一解得空,完了!既然是空的,你还在忙什么?你发现前面说烦恼的中心是什么?烦恼的中心─实执,尤其是实执当中有个我执;“我”固然是没有,说我所执的法也没有,找不到了!你找不到了,你还忙什么?欸!但是因为在你没有证得空性之前,有很强烈的、非常猛利的菩提心,所以你证得了空性以后,那个菩提心还在推动你,所以他在空性当中能够动,这个是个关键问题所在。所以为什么他修学大乘佛法,一定先修菩提心,不能先修空的,一修空停在这里,没有力量了。这个我们要懂得了。

It is not the complete absence of a generous attitude, wherein giving is not feasible. 

【若全无舍心则不能施。】

假定没有舍心的话,根本不能布施,换句话说你没有布施心,不能布施。那布施心怎么来的呢?为了要求大菩提心啊!

Understand the remaining perfections in a similar way. Know also that this is how method and wisdom are inseparable.

【如是于余亦当了知,方便智慧不离之理,当知亦尔。】

其他的都是这样。所以方便跟智慧不离、互相摄持的这个道理,就在这里、就在这里,所以叫悲智双运。《金刚经》上面所以告诉我们“菩萨应无所住”,这个是什么?安 (p82) 住在空性的时候,却是行于布施,现在了解了没有?很清楚、很明白!所以《金刚经》一开头的时候啊,他就这么说,是,他是讲的空,可是一开头他怎么讲呢?我把那个经文啊,在这地方给大家念一遍。说〈大乘正宗分〉,这个大乘的中心问题在哪里啊?“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是的,菩萨摩诃萨真正学大乘行者,他怎么修啊?怎么调伏这心啊?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所有一切众生,没有一点分党,没有一个例外。“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这是四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要救他们灭度。这第一个,这是方便。

下面呢,“又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欸!你把所有的众生灭度了,救济了以后啊,却找不到一个可度的众生,为什么?就是慧所摄方便,喏,就在这里。所以他一开头的时候,一定有它的次第,所以本论的真正殊胜的方便。下面不是又告诉我们,说〈妙行无住分〉当中有这几句话,说菩萨“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菩萨要这样布施的─布施而不住于相。

现在我们了解了:哦,原来这样!他因为前面有方便摄持的慧,所以证得空性的时候 (p83) 啊,他虽然证得了空性了,但是方便的力量很强,所以他那个空解啊,跟那个方便俱转,他还可以照样做。反过来呢,以这个方便的力量,这个方便就是发菩提心哦,这个发的菩提心哪,由于证得了空性的关系,证得了空性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啊,他两样东西互相俱转。行方便的时候呢,不会着在爱见上面,不会有所执着;然后呢,安住空性的时候呢,他不会沈在这个里面,而能够由方便提持。这样才能够广行一切万行,才能够证得佛地的种种功德。没有这个条件的话,一证空性,好啰!

现在我们就所以忙,譬如说我们现在忙,啊,忙了个半天;忙了个半天,人家发现这原来你忙了半天,都为别人的,谁愿意忙啊?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忙的,对不对?这个很清楚、很明白!现在我们装饰那个房间,你弄得很好,最后发现呢,原来这个房子是别人的。哎哟!我们说:“我们白辛苦一埸,好了、好了,算了、算了,就算我倒楣!”那就是这个心理,这个很明白、很清楚嘛!

所以他菩萨、声闻的差别就在这里。声闻虽然证得了,然后呢,在这个大乘会上,听佛讲那个大乘的功德,然后他也跟着佛一起讲那些道理,但是他心里面哪,就没有一点点什么,因为爱已经断尽了,空的嘛!这些东西都空的嘛!你还讲是照样讲,那但是呢,他就是心里面就是动不起来,一点动不起来,注定他必定要走这个远路的原因就在这里。所 (p84) 以《法华》上面,以大智舍利弗,以声闻之首,对不起!说你最后还是要成佛的,可是你还要转这么多。哎呀!你们不妨翻翻那个《法华经》去看。

现在我们哪,连他声闻都不如,只是现在还没做啊,“好了,好了!我只要这一点就好了、好了!”那是注定你非走远路不可。这一点我们千万要注意,千万要注意的!所以常常记牢:你来干什么的?学佛。所以不要学佛的人先说:“哎呀!我好了,好了!就是这样。”那你不是学佛。《法华》上面说得很清楚,佛出世啊,一直想把最圆满的东西给你,可是偏偏就小根小草、小草小根,你那个草就是小,他的甘露是遍大地都是,你那个根就这么一点点,“哎哟!我只要这一点点,其他的我就不要了!”那佛也拿我们莫奈何我们。

假定你真的这样,安住在这里,问题解决了,那好嘛!佛本来要救你,你既然救出来了,佛也省一点气力啊,偏偏这个问题不解决耶!所以佛陀还要劳苦他。实际上呢,倒不是佛陀的事情,我们自己的事情啊!你“好了、好了”,到那时候发现问题还在一大堆,那你重来。所以我们常常说一个比喻:你譬如说造房子,我们千万不要“啊,这么一点点就够了!”然后呢,你把它弄,弄好了发现不对,那么拆掉它重来;然后呢,钉一钉,又不对,又拆掉了重来;又不对,又拆掉了重来。唉,你不晓得弄到哪年哪月啊!现在我们 (p85) 一开头做的时候,先不忙;然后呢,全部精神,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计划的时候好像慢一点,结果你最占便宜、最省事、最讨巧,还是这个办法。这个地方啊,大家一定要特别认识。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Furthermore, you should not misconstrue statements that things in cyclic existence such as your body, resources, and a long life span are the result of collections of merit; they are so only in the absence of skill-in-means and wisdom. When collections of merit are imbued with these, it is entirely proper that they are the causes of liberation and omniscience. 

【又经宣说福资粮果,为生死中身及受用长寿等事,亦莫误解。若离智慧善权方便虽则如是,若由此摄持,亦是解脱一切智因。】

他所以下面告诉我们,那么经上面说“空”,然后呢,说“有”的一方面也是这样。说经上面说,福的资粮果,换句话说布施等等,这个是什么?就是生死当中的受用的身,以及长寿等事。同样地不要误解,对空固然不能误解,对有也不能误解。误解了有啊,爱见大悲,根本就跳不出来,自己都跳不出来,还救人家吗?现在有很多人说:“哎呀,现在我是大乘行者,像你这样不行啊!你不是看嘛,弥勒菩萨,他说啊什么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啊,我们也这个样,要广修方便。”又错了,错了!两者都不能误解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你离开了智慧啊,你那个方便也是这样。所以你要行方便一定要有智慧去摄持,你说要布施、持戒要作种种功德,这个事情要智慧摄持。前面因为以前的流弊啊,都是讲空,讲智慧而不要方便摄持的;而现在慢慢地又流弊什么?讲方便,也不要智慧摄持 (p86) 的,所以反过来也是这个道理啊!这个概念我们必定要双方面互相认识,这样。

所以在我们修持的时候,的的确确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有它的重点,可是这个重点始终是整体当中的一部分,你绝对不能偏的。比如我像造房子,现在造基础,那是造基础,当然这个是造基础,但是并不是说造基础,其他的不管。我们一定的,哦,现在基础部分,其他的计划照样地源源而来,准备好的门窗在哪里做,砖什么、水泥在哪里订。然后呢基础造好了,这些东西又来了,造那些、造这个,然后呢,你慢慢、慢慢地这个整个的构架上去。我们现在犯这个毛病─不了解,造基础,外面东西不要了。造好了,你干什么?欸!停在那里,这样。所以这个毛病啊,我们一定要避免。“若由此摄持,亦是解脱一切智因。”同样地,这个方便拿智慧来摄持,这个才是真正得到一切智、佛果的因。这两者当中,一定要同样配合圆满,才是二足尊,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真正的圆满的佛果。所以

There are limitless passages in the scriptures which say as much, such as this one from the 《Precious Garland》: To sum up, the embodiment of form, O King, is born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erit. 

【如《宝鬘论》云:“大王总色身,从福资粮生。”】

总之,色身啊,换句话说,这个色身就是什么?佛的圆满的报身报土,这个是福资粮。但是这个福资粮,一定要智慧摄持哦!现在记得哦!这样。所以佛的所谓最殊胜的法 (p87) 身是什么?是由方便作摄持的,这样两样你摄我、我摄你,构架起来,成功了。

【教证无边。】

所有的教上面,到处都是都说明这个。

Moreover, it looks like you are saying that even all ill deeds and afflictions that cause the miserable realms can sometimes become causes of buddhahood, and that virtue—generosity, ethical discipline, and so forth that lead to high status—causes cyclic existence, but does not become a cause of buddhahood. So compose yourself before you speak. 

【又汝有时说一切恶行一切烦恼恶趣之因,皆能变成佛之因,有时又说施戒等善增上生因,是生死因非菩提因,应当令心正住而说。】

就是驳斥前面那种错误论调,那个错误论调的人哪,他前面除了前面已经说的,他有的时候又这么说了:“这个假定你得到了善巧方便的话,就是一切的坏事情,一切烦恼等等,本来是要堕恶趣的,你只要得到了正确的方法的话,都变成功成佛的因。”实际上呢,这个意思就是说,那菩萨不厌生死,在生死轮回当中转,却是,欸,大乘的特质,这一点。因为你自己解决了,停在那里不动,对不起,你不行欸!所以他一定是在烦恼当中,一直在烦恼当中,所以说是不断烦恼嘛!就这样。所以有的说叫“留惑润生”,这一个不是你这么说吗?结果呢,留惑润生的目的干什么?就是要行布施等啊!结果你偏偏又说:“施戒等善增上生因,是生死因非菩提心。”欸,结果你又这么说。啊!你到底在说些什么呀?你先呀,要把你的“令心正住而说”。这个话很有意思,你先自己弄弄清楚,然后你开口不晚啊!那个就是这一段地方辩论告诉我们。

(p88) 所以前面我们一再地、很清楚明白地,说明本论的殊胜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地方啊他辩得很仔细。我们往往含含糊糊,常常说:“唉,你哪一个都对啊,哪一个都可以进去啊!”这个话倒是没有错的。的的确确你只要碰到了,譬如说我们那一天说的,常常举那个比喻:你去摸象,摸到了象的毛,你也对啊!这问题不是说……要了解这个特质,你摸到了象毛,说:“欸,对了,没错!这是象的毛。”那再紧跟着摸上去,这个才对啊!你从那个象的毛就摸到象的皮,然后象的皮,说不定这是脚上的,你再摸上去,就摸到肚皮,其他一样一样摸到了。现在的我们的毛病,不是这个啊!摸到了象的毛,说:“欸,这个就是象了,好了,好了,好了!我已经摸到了。”象是这么大,你就摸到那么一点点,你说就是象了,那个对吗?所以这个,整个的概念是在这个地方。

是啊,所以佛说得一点都没错,乃至小低头、一合掌等等啊,皆已成佛道。可是我们现在了解,这个佛道之成,还要什么?慢慢地有其他的因缘,把这个因策发。现在大家概念有了,对不对?所以一定是要把这个因,把这个因哪,经过这个所谓凡夫是爱取的滋润;然后呢,修还灭的时候,以正知见、善法欲的润发,然后感果报。换句话说,你摸到了一点点这个毛,你要得到果报的话,是你要继续地拿这个法相应地增上它,使我们紧跟着再不断地摸上去。而不是说:“好了,我已经摸到了,这个也是、那个也是。”这样。

(p89) 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现在说,是的,念佛也对、参禅也对,可是记住:我是念佛要成佛、要学佛!千万不要说:“哎呀,我好啦,我来去了就算了!”然后呢参禅,“我只求开悟。”不是的!我为了要达到圆满的这个佛果,现在我走的路,眼前走的是从这个上面,从这个上面是步步深入。而最重要的,更重要的,那个时候啊,在深入之前先看看,这个整个的构架不要弄错。如果你弄错了话,一定会陷在前面所说的:你说要行方便哪,没有慧来摄持。结果呢,你虽然一番好心,自己也混在这个里面跳不出来,受的三世怨,修了很多福报下地狱。反过来的话呢,尽管你修智慧,就算修对了─修错了,以定作慧,固然是很严重─就算你智慧修对了,对不起啊,所谓“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你证得罗汉果,应供还很薄,完了以后还要转不晓得多远的圈子才到。那种冤枉路啊,我们如果能够眼前,稍微花它个三年、五年的时间的话,都可以消除掉,太值得了!这是我们一开头一定应该有的正确的认识。再下去。

(Do not misconstru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From the Sūtras: Adhering to the six perfections—generosity and so forth—is demonic activity. 

【◎ 又如经说:“着施等六,是为魔业。”】

欸,他更进一步,啊,这真了不起啊!是啊,他反过来又有人反证哪,说:“欸,你现在强调那个布施等等,可是经上这么说的哟:假定你布施而执着的话,这是魔业哦!” (p90) 它不但是,然后呢,好几个经。

From the Three Heaps Sūtra: Confess each of these: descending to the level of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giving gifts, observing ethical discipline because of a belief in the supremacy of ethics, etc. 

【《三蕴经》说:“堕所缘故而行布施,由戒胜取守护戒等,如是一切皆悉忏悔。”】

说虽然你布施,但是你堕在所缘,然后你持戒,你执取这个戒取见,这样的话这个都错的,你要忏悔的。另外一个

And from the Sūtra Requested by Brahma: All analysis is conceptual thought; the nonconceptual is enlightenment. 

【《梵问经》云:“尽其所有一切观择,皆是分别,无分别者,即是菩提。”】

是,经上面告诉我们,你这样的观察、思惟都是分别,无分别这个才是正规的觉道。

(Do not misconstrue the above statements:) 

【于此等义亦莫误解。】

经上是有这样的说法的,但是你不要误解哦!他下面就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