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03卷B面
(手抄稿 第十三册 p229)
因为大乘特质,是就我们自己内心的心迹来说。但是呢既然大乘是利益有情,而结果你使得人家因为你而那样,这是更糟糕,这一点我们都应该分辨得很仔细。第三,下面一个:
p. 240 (8)
Speaking disparagingly, etc., to beings who have correctly entered the Mahayana.
【◎ 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
第三点,对于这个正趣大乘的有情啊,说他的坏话,说他的坏话。那个我们的《宝积经》上面讲:“求大乘者,诃骂、诽谤、广其恶名。”正趣大乘者,就是趣大乘的行者嘛,你说他的坏话、毁谤他。那么这个境,这个对象呢?
Some say that the object is those who have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having adopted it through its ritual. Others say it is equally those who have previously developed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do not currently have it. This latter assertion contradicts the Sūtra and is wrong.
【境者,有说已由仪轨正受发心而具足者,有说先曾发心现虽不具为境亦同,此与经违不应道理。】
(p230) 这个对象是指大乘行者。那么有的人说这个大乘行者已经受了仪轨,发了心的这个;有的人说先已经发了心,现在虽然不具,换句话说这个宿生是发了心的,这一生虽然没有,这也算。但是第二点,本论上面说,不,不算。
The Commentary says simply "a bodhisattva" with no further clarification. Even though in other scriptural contexts there are many statements that those with the bodhisattva vows who are learning the trainings are the ones who have correctly entered the Mahayana, I think that here the object has to be understood as any bodhisattva, starting with those who have generated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其《释论》中仅说菩萨余未说明,然余处多说具菩萨律学所学处者,谓正趣大乘似当具足发心。】
下面就解释为什么第二种不算的道理,这个。所以因为在这个《释论》当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别的地方都说得很清楚。这个大乘行者一定是什么?具足菩萨戒,正在学的。所以应该说是具足发心,像照前面这个仪轨,这样才算是所对的对象。你诽谤的对象,要是这样的人。
What is done to these bodhisattvas is to speak disparagingly, with blame, with libel, and so forth.
【于此作何事者,谓说恶名等。】
做了什么事情呢?说他坏话。
The assertion that what is said has to be motivated by hatred accords with the Commentary. But even though the Commentary says that the bodhisattvas to whom it is spoken are diligently seeking the teachings, and the words are spoken in order to stop their belief in or wish to practice the Mahalyéna,
【由瞋恚心发起而说,与《释论》同。对于何境而宣说者,《释论》说云:“如彼菩萨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学,为遮彼故对彼而说。”】
(p231) 因为你心里面讨厌他,不欢喜他,瞋恨他,这样。那么说些什么呢?譬如说这个菩萨为了求法,“信解大乘”,要想修学,但是你不欢喜他,然后呢你妨害他,这一种情况之下,或者是毁谤,或者遮止,或者等等。
it seems to be enough if the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hat is said.
【然了义者即可。】
他听见了,那么就是。
The Commentary explains that something disparaging is, for example, saying that he or she "has poor character," wherein you do not mention any specific fault;
【其恶称者如云本性暴恶,未明过类。】
说他的是什么坏话呢?他并没有明说哪一些。只是说譬如这个人哪,什么不好啊!任何一个。
blame is, for example, saying "He is not celibate," wherein you are specific;
【恶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别而说。】
这是解释这个。
and a libel is, for example, saying "In this or that way he engaged in sex," making it more specific.
【恶誉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广分别说。】
这是容易了解。
The Commentary attaches the term "criticism" to these three. I have already discussed briefly the danger of this great offense arising in us.
(p232) 【恶赞者通于前三之后,是《释论》解。此于我等最易现行,过失深重前已略说。】
这个的的确确非常容易现行,啊!非常容易现行。我们动不动就批评别人,动不动就说别人的坏话,或者是于见解上头的差别,或者由于情绪上头的问题,动不动说别人。而这个犯是容易犯,这个过害是非常厉害、非常厉害,非常厉害、非常厉害!所以菩萨戒上面就告诉我们说四众过,然后自赞毁他,这一点哪,啊,真是!又如前面告诉我们哪,说你毁呀什么诸佛的塔庙等等这个罪,比起瞋恚菩萨,那罪还要小;瞋恚菩萨的罪远来得大呀!所以这一点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
p. 241
Indeed, if bodhisattvas have even a despising thought toward other bodhisattvas, they have to stay in hell for as many eons as the moments of that thought's duration.
【又如菩萨起毁訾心,则此菩萨须经尔劫恒住地狱。】
我们对一个像上面所说,发了菩提心、修菩萨行的行者,你起一个瞋恨、毁谤的心,那个时候,这个“则此菩萨”,他自己也是个菩萨哦,那普通人更是不得了哦,你看哦!就要“经尔劫恒住地狱”,你这个心有多久,那么就要经过多少长的劫数住在地狱里边。自己已经是菩萨尚且如此哦,何况我们凡夫!啊!所以这一件事情啊,实在是千万注意啊,千万注意啊!
And the on the 《Magic of Final Peace》 says that no other action apart from slandering another bodhisattva can make a bodhisattva fall into the miserable realms.
【《寂静决定神变经》说,唯除毁谤诸菩萨外,余业不能令诸菩萨堕于恶趣。】
(p233) 另外一个经上面就告诉我们,这个修学菩萨行的人,其他的造的业他不会,也不容易堕落;但是有一个例外,如果说毁谤其他的菩萨的话,他就堕落,所以这个毁谤菩萨的这个罪过之大!同样的道理,这个毁谤大乘经典也是这样,也是这样。以前我曾经告诉过你们这一个典型的公案,啊!那个事情的的确确的。所以,以后当这个大乘跟小乘,大家彼此见面的时候,这一点要千万注意,千万注意!
说到这里,我最近遇见这么一件事情,哎呀,我听见了非常赞叹。这个泰国派来的,是一个非常精采的,一共三个人,一共三个人。那么他对这个泰国的这个教法等等有很深切的了解,到台湾来。我直接没碰见他,我有一个同修碰见他了,他说他遇见一个这个泰国的出家人,一谈之下,啊!他对他非常佩服。那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中国话说得很通。他来了以后,嘿,妙咧!他就穿我们中国的衣服,中国的僧服。他来的之前,他们那个上座就跟他说,这个中国就是这样,你到他那地方就是这样。一点都没差,他这个叫作什么?随方毗尼。他绝对不会说,啊!那个泰国的戒来得高明!他跑到这个地方,他不,就这样。然后他就谈起了教法的时候,他就这么说:“论这个……”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说论现在真正持戒的戒相的话,他觉得泰国是比较来得认真一点。这个话就这么平直,但是内容确确实实,就算听了以后,我们也不会觉得刺耳。然后他就说:论这个教 (p234) 理的完整的话,现在在西藏──藏密。然后呢中国的特质是什么?对于禅,真正见到空性的方便善巧的话,也是独一善巧。
我听了真赞叹哪!你看,就算他们……我们平常总觉得:啊,他好像条件很不够啊,实际上啊……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我们处处地方真正要看看人家的样!学啊,我们还没有学通之前,随便乱开口,随便从行相上面就加以批评,那真是一个绝大的错误,绝大的错误!我们这地方呢随便谈一下,随便地谈一下。我为什么这地方引证这一点呢?就是我们真正的内涵不大容易学到,但是那个外表的的确确的,一看,看见了以后,然后根据我们的个人的喜好,再加上了我们的无明所使,就任意轻加是非,不知不觉当中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祸害。下面我们继续看经。
The 《Verse Summary of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in Eight Thousand Lines》 says: If bodhisattvas who have not received a prediction of their enlightenment have an angry dispute with bodhisattvas who have received a prediction, they must put on the armor of practice again for as many eons as the moments of their coarse, faulty attitude.
【《摄颂》亦云:“若未得记诸菩萨,忿心诤毁得记者,尽其恶心刹那数,尽尔许劫更擐甲。”】
好可怕!没有得记,没有得授记的菩萨,如果说以瞋恚心毁谤得授记的,那么他这种情况之下,他这个毁谤的恶心有多久──就刹那的数目哦,不是时间哦!这个刹那非常短哦!就是一刹那就有这么长的劫,多少刹那,就要多少劫重新来过,重新来过。他为(p235) 什么只说未得记呢?因为真正得记的,他一定得到了净心相应,他就不会犯这个毛病。而实际上,下面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那些人,我们很容易犯这个毛病。
Thus it says that they must travel along the path, starting over again, for eons commensurate with their angry attitude; they become very far distant from their enlightenment. For this reason stop your anger on all occasions, and if it arises, immediately confess it and strive to restrain yourself.
【谓随生如是忿心之数,即须经尔许劫。更修其道,则与菩提极为遥远,故于一切种当灭忿心,设有现起,无间励力悔除防护。】
所以你看看,在只起这么一点、刹那一起,要经这么长劫地重来。我们现在已经修学得……不要说长劫啊,叫我们跑到这里佛学院里面念书,念它三年,啊,觉得好辛苦哦!就这样啊!那一生已经很辛苦了,叫你长劫的话……。可是你这样地积累的努力,你只要起这样的一个恶念的话,你就会有受这么严重的果报啊!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呀!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这个心里面,一定想办法把它防治,如果起来的话,马上努力地忏除掉,马上努力忏除掉。
That same text states: Develop mindfulness, thinking, "This state of mind is not constructive," Confess each instance, and restrain yourself from doing it again. Do not rejoice in it; train in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
【即前经云:“应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后莫爱乐,彼当学习诸佛法。”】
这个前面的经上面又紧跟着告诉我们:要晓得这种心里边不好啊!前面的,忏悔;忏悔了呢防护后面,千万不要再让它生起。要努力地、真正如法地去修学。
If you give hatred a chance, the love and compassion you have developed will weaken and it will be hard to develop any new love and compassion, even if you practice for a long time. Thus, you cut the root of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p236) 【若有瞋恚则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无者虽久修习亦难新生,是断菩提心之根本。】
如果你有瞋,那么这个慈悲心,先如果有的话就薄弱,因为慈悲跟瞋恚两样东西,恰恰是两个敌体相反的对治。既然真正的大菩提心,最重要的强盛有力的是慈悲,所以你生瞋心的时候,损害了那个慈悲。已经有的嘛,使它减弱;如果已经没有的话,你长时修习也难生起,所以这个是断菩提心的根本啊!
If you stop hatred—the unfavorable condition for love and compassion—and cultivate love and compassion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explanation, they then progressively increase and eventually become limitless.
【若能灭除违缘瞋恚,如前正修则渐渐增长以至无量。】
所以他告诉我们这个是相违背的,敌体相违的,如果能够灭除的话,那么它,你能修的时候,就很容易地增长,乃至于增长到无量。
Dharmakirti's 《Commentary on the "Compendium of Valid Cognition"》 states: If unharmed by that with which it is incompatible, love naturally comes into the mind. And also: As you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attitudes of compassion and the like, which increase from the seeds of prior, similar experiences, how could these attitudes remain the same?
【《释量论》云:“若无违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种,渐次增长故。此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定说没有违害品──就是说违害品,这个所以违害的话,跟它相反的──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心自然而然了。没有违害的话,它这个就增长了,就成功了。现在慈悲跟那个瞋恚恰恰是相反的,没有这个瞋恚去违害的话,那个慈悲的心就成长了,就是这样。就(p237) 像我们房子里边,灯亮了,黑暗就没有了,然后呢黑暗来了,灯一定没有,嗯,就是这个。又云:“由前等流种,渐次增长故”,假定说你任那个违害的这一个心情在这个地方,瞋恚心在这个地方的话,因为这个心念之流啊,这我们现在了解那个等流,对吧!眼前你虽然好像没有强烈地现起,但是那心念之流一直在这个状态当中。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这个业的增长、造作的增长。你让它继续地渐次这样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违害的话,那么它这慈悲就长起来了。反过来,你如果在瞋心发了以后,完了以后,这个瞋心的等流一直下去的话,那个悲心你就生不起来。所以他前面告诉我们,如果你有了瞋恚的话,就算你长久学习也难得生起。
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所以现在我们正学的时候,在任何情况之下,那个瞋恚之心是万万不要发。不要说你有道理,唉,你有道理已经是错到不晓得哪里去了!这是这个地方特别说,尤其是见解特别强的人,不要动不动讲道理。讲了道理真正害的还是害你,还是害你自己。我们学很多见解,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净化自己的,不幸的是我们学错了,结果学完了,都是在害自己,这一点我们要特别了解的,特别了解的。嗯,最后一个:
In an absence of sincerity, using deceit and misrepresentation to get the service of others.
【◎ 于他人所现行谄诳,非增上心。】
(p238) 《宝积经》上面就说“以谄曲心,与人从事”,这个文字虽然不同,内心一样。什么谄曲心呢?不正直,“非增上心”。增上心就是说你正直的,自己本心就是这个样的。那么这个要解释一下。
The object is any living being other than yourself.
【境者,谓他随一有情。】
这个上面说的,或者菩萨,或者尊长。现在这个地方不是,任何一个对象,任何一个人。那么对这个人做什么事情呢?
What is done to this being? You act with deceit and misrepresentation.
【谓行谄诳。】
行这个不正直的心里面,他先把那个正直两个字──“增上”,
Sincerity is explained in 《the Commentary on the Kasyapa Chapter》 to be your ordinary attitude.
【增上心者,《释论》说为自性意乐,】
就是说,你本来心里面是这样的。换句话说,你心里想这样想,这样想嘛就这样想了。平常我们往往……明明哪,比如说,我随便现在举一个例子噢!假定说我不欢喜这个东西,譬如说厨房里我看见这个东西不欢喜。然后呢我平常我不会说不欢喜,唉!这东西不好啊!没有营养啊!你那呀什么呀,说了个半天。实际上呢,它有没有营养,不知道, (p239) 只因为我不欢喜,就是这种心情。这个好多这种地方,跟你不相应了以后,他就转弯抹角说了个半天,说出你不欢喜的这个道理来,不好,然后让人家听信你,跟着你走,这个就是这种心情。我们心里面,一天到晚这么弯弯曲曲地做这种事情。真正修学佛法的人,这种都是什么?都是垃圾,都是垃圾。而所以这样就是保护的东西,保护的东西不是见烦恼,就是思烦恼,无明、尘沙更不谈,所以尘沙、无明都是这种事情。这个是随举,那么下面又解释。
Deceit and misrepresentation are cheating while measuring with a scale and so forth. As Gyalwa-yen-jung says, it is, for instance, like sending somebody to Do-lung in order to get them to go to Rag-ma [a place far past Do-lung], and later asserting that they might as well go on to Rag-ma.
【谄诳者谓于秤斗行矫诈等。又如胜智生,实欲遣人往惹玛,而云遣往垛,后彼自愿往惹玛。】
就是这样。你故意说:“啊,带你到这个地方去啊!”这样。然后他自己愿意了,那就去了。
Asanga's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says that both deceit and misrepresentation arise because of attachment to goods and services and are similarly included in the category of either attachment or ignorance. He says that deceit is to pretend that you have a good quality that you do not have, and misrepresentation is hiding your fault. Hiding means using some method to conceal a fault.
【《集论》中说,此二俱因贪着利养增上而起,贪痴一分,诳谓诈现不实功德,谄谓矫隐真实过恶,言矫隐者谓于自过矫设方便令不显露。 】
这种情形,就是这个例子啊,实际上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你实际上你心里上想的是想这件事情,但是你嘴巴上面说的时候,故意兜一个圈子转弯抹角,然后呢让他最后 (p240) 在这个你的暗示当中,走上你所希望要说的这件事情上面,就是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这种心理状态。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下面就告诉我们,“贪着利养增上”,嗯,就这样。所以一个是贪,一个是痴,两样东西都在这个里头。
然后他又解释一下,说“诳”啊,“诈现不实功德”,欺诈,是不实在的。这个单单那个文字啊我们不一定很清楚,所以我譬如刚才说的,唉,虽然你呀不欢喜这个东西,你不明说不欢喜;然后你说:哎呀,这个东西有什么不好啊,有什么不好啊,什么营养啊,或者什么。其实到底营养不营养啊?不一定。究实说来,尤其是我们现在修学佛法的人,修学佛法的人什么最营养啊?跟法相应,最简单不过。你最好把那种东西放得干干净净,这个是最营养的东西,对吧?喏、喏、喏、喏,就是这样。实际上你现在把世法上的,就算真的世法上就营养都不对,何况世法上面不一定有真的营养,你还说那些东西呀!这是我们要真实了解的,这一点啊!
“谄”者谓矫诈,就是“隐真实过恶”,你把你真实的罪过掩盖起来,掩盖起来。就像刚才说,其实是你心里面贪着这样东西,然后呢你掩盖起来,假说另外的一样东西,“啊,是这样、这样。”然后呢让他改变过来,就是这个,就是这种心理,这个叫谄诳。那么这个是四黑法,这个是四黑法。
(p241) 现在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个四个黑法的内容,我们重新再看一下。实际上呢尤其是这个里面,我们把一点一点不妨来仔细地、仔细地谈一下它那个原则,不一定讲那个文字。这个我们学菩提心,菩提心的直译的话叫什么?觉,而且这个觉是最圆满、最大的觉。那说明了我们现在什么?我们现在不觉,或者叫无明。所以在这种状态当中,你必须依靠自己的尊长。这个尊长当中,或者是亲教师,或者是阿阇黎,或者是其余的尊长。那么你所以能够得到的,能够改善的,一切一切无非都是靠了这个力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呀唯一的办法就是处处地方,要从这个地方他学习了解自己的过错,然后呢内心改过来。
再反过来说,对换义来说,所以作为我们的尊长,不管是亲教、阿阇黎,乃至于其余的尊长,他们对我们唯一的功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出我们这个。结果在这种情况之下你隐瞒欺诳,请问这个什么状态?请问这个是什么状态?眼前骗过了容易,但是这个心里边,既然你在这样的话,那表示了,很明白地表示我们的心理的什么状态。这个心种留在这个地方的话,对不起,慢慢地发酵,像毒一样。你别看那个毒蛇咬一口,让它去的话,对不起,流到心脏你就完了!
现在我们要靠着这样的这种指导慢慢、慢慢、慢慢地改善,必须要铲除罪障,集聚资粮。是啊,所以要铲除罪障,一定要懂得正知见,正知见从这地方来的,你把它一下 (p242) 齐腰斩断,当然这个不行。然后呢集聚资粮。所以他除了这个以外,其他的尊重等等,都是这个样。凡是福田,譬如父母什么等等,那个是增长你功德最好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一瞋了,欺诳心的话,完了!你集聚功德,然后净除罪障那个路,就被你一下完全切掉了。世间小小的都不可以,何况是这样。所以这一点哪,的的确确、的的确确,这个妄语这个事情,实在是啊,说它小吧很小,说它严重是严重得不得了,因为它很容易犯哪,很容易犯,小小的地方。
那么第二个呢,这个我们不认真地去说它。第二个文上没有讲,可是平常我们呢有几种可能性。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说也许我们自己不了解,只是他的作法跟我们不太一样,所以申述我的意见;也许由于自己的特别的理由,然后去使他追悔。总之像这种事情的话,我们现在修学佛法的人,只有一个目的,尤其是大乘佛法的人,无非是要利益别人,要帮助别人去增长善法。他现在明明在增长善法当中,你让他疑悔,断人向善,跟你的目标如何?当然完全违背,当然完全违背,这样。当然完全违背。如果把这个心理的行相以及这个业增长的话,自然你造的业慢慢地、慢慢地越来越增长、越来越增长,这一世容或现在这个心相续满强烈地继续下去,到了下一世,完了!
所以第三那个毁谤,那个东西是最可怕,前面后面在太多太多地方说这件事情。这个 (p243) 所以那个三藏大师的《大唐西域记》上面,有这么一段公案,有这么一段公案。那个有一个叫无垢友,我想是不是叫无垢友?如果名字记错的话,我下一堂要告诉你们的,哦,上次曾经好像跟你们说过的。当这个我们的奘大师到印度去的时候,还亲眼看见那个无垢友尊者下地狱的,下阿鼻地狱的那个坑,现在还在那里,这样。无垢友是当年印度的一个小乘的大论师,非常了不起、非常了不起的,博通三藏。
有的地方大、小乘是互相融的,有的地方小乘跟大乘之间,彼此之间闹得很厉害,闹得很厉害。那么那个时候,他,这个世亲菩萨已经涅槃了,涅槃了。那世亲菩萨在世的时候有曾经,后来……他早年本来学小乘的啦,后来改学大乘。改学大乘以后,曾经有人批评他,有人批评他,但是他世亲菩萨并没有跟他两个人来谈。当初那个世亲菩萨的弟子就说:“欸,有人,某人批评你,你假如说不跟他两个人谈的话,你显出来好像我们不如他呀!”世亲菩萨怎么说啊?“欸,这是非曲直,昭然如日月!何必跟他辩,不要跟他辩,让他去好了。”那弟子大家心里觉得他明明错了,欸,那世亲菩萨也不管他,就这样。所以他也没有机会能够跟世亲菩萨辩,那么这个事情是一个很有名的一个公案。
后来呢他们也都走了,走了以后,后来就是无垢友尊者。无垢友尊者他学小乘的,经过那个跟世亲菩萨辩那个不晓得叫什么,众贤论师,还不晓得什么,我名字也记不住了。 (p244) 他有一个塔在那里,他看见了以后啊,他就对这个众贤论师非常推崇、非常赞叹!说:“你呀真是在我们这个教下是了不起的大德,当年你能够弘扬我们本宗的宗旨,可惜的是你没有机会跟那个某人(某人就是指的世亲菩萨啦)……。这我现在虽然位忝末学(他很客气,换句话说,我是末学),总算能够跟上你呀,今天也学了这个,了解了这个,我一心一意地志愿要把世亲(他轻视那个世亲菩萨大乘的)要灭其名,把他所有讲的这个论述,要彻底地把它毁除!”就这样。在那个塔前面赞叹,然后呢说这样的话。
他话没有说完,他那个舌头就伸出来,啊!一直伸出来就缩不进去了,然后呢就七孔流血。他那个时候就感觉得恐怖了,他因为,凡是这种人,他未尝没有接触过,只是呢他的偏见所在。所以他那个时候懊悔呀,啊!他自己觉得不对了,这样。然后那个地也就裂开,陷入地中,那么就这样完了。后来有一个罗汉经过那个地方,看见那个洞,一看,啊,说那个人啊,他以他的神通看见进入阿鼻地狱,那个地方就立了一个这个塔,玄奘大师到印度去的时候,这个塔还在。所以这个《大唐西域记》上面,还记载这段公案。
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平常要注意的。不管是大乘的法也好,大乘的行者也好,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正在学这个大乘的行者的话,这一点千万注意!平常因为我们平常慢心、憍心,总是看别人总是觉得总是不对;这也是事实啊,要找别人的缺点是很容易的,就这(p245) 样。我们也不知不觉当中,就是犯了这个毛病。所以最好的话,你能够随时反省自己的话,当你自己看见了自己的缺点的话,哇!你的眼睛一天到晚,说眼睛生到这里谁都不敢看哪,那就事情就好办了,那事情就好办了,这样。那么关于那个谄曲的事情呢,那我们就不必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