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四十三卷A面

(手抄稿 第六册 p69)

p. 98 (5)

2. Based on that, the objects to which you go for refuge.

【② 由依彼故所归之境。】

因为这个原因,你要求皈依,那么在这种原因之下,你要求皈依要皈依什么样的一个对象?这不是很清楚吗?每一个地方啊,他这么清楚摆在这个地方。

3. The way you go for refuge

【③ 由何道理而正皈依。】

第三个,那么然后皈依的时候怎么个皈依法?皈依的道理、皈依的方法、皈依的内容。

4. Once you have gone for refuge, the stages of the precepts.
1 The causes of going for refuge.

(p70) 【④ 既皈依已所学次第。 今初】

皈依了以后,那你应该做些什么?现在我们看:

In general there are many causes.

【◎ 因虽多种】

这就是第一个,“由依何事为皈依因”,换句话说什么原因你要去皈依的,说我们皈依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现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这样。

However, for our purposes, the following apply. As previously explained, you cannot remain in this life—you soon die—and, after death, you have no control over where you will be reborn, for you are under the control of your karma.

【然于此中是如前说,于现法中速死不住,死殁之后,于所生处亦无自在,是为诸业他自在转。】

因为说我们人人要求快乐,那么眼前呢,不要说不快乐不谈,就是快乐的话,对不起,这个快乐也保持不住的,它无常这么快地就这么一下消失掉了。然后呢这个快乐等到你死的时候,剩下来像梦境一样,一点意思都没有。完了以后,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啊?哎呀!到哪去的地方,对不起,你也没办法自己作得了主,都是业力作主的。这个事情对我们实在,也可以说完全是操纵在别人手上,你自己像奴隶一样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个事情谁都不愿意。哎呀!我们前途茫茫,大家在那儿不晓得忙些什么,等一下回头到哪里去被 (p71) 杀、被宰、被人家烤、被人家打都不知道,大家都坐立不安。然后呢,想办法去找一个安全之处,就是这个,非常明确的这个。是因为这样所以你要找一个安全之处,对不对?

所以说假定前面这个概念你生不起来的话,你不会去找一个安全的皈投之处。所以要让我们认识前面,这个时候你认识了前面的时候,这个原因,你才会说:“哎呀,对呀!怎么样我们去要找个皈依。”就像我们现在说到了中午等一下肚子要饿的,那么怎么办呢?你赶快想办法赚一点钱哪,然后呢准备一点吃的东西,这是因为你晓得,将来要饿、要苦所以你要去赚钱。同样的道理,说晓得现在清楚了,哦,说将来这个前途茫茫不晓得怎么办,那个时候,你呀,就这个原因推动你,要去找皈依。那么现在推动你的什么?业。

【其业】

这个业的行相又是什么?

With regard to karma,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ays: Just as a flash of lightning in a dark cloud Momentarily illuminates the darkness of a black night, so too does there infrequently appear in the world, by a buddha's power, a few moments of intelligence to cultivate virtue.

【亦如《入行论》云:“如黑暗依阴云中,刹那闪电极明显,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间福慧略发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恒作重罪极强猛。”】

这个业呀,是恶业是黑业,善业是白业。这个恶业就像什么?“依阴云中”,黑暗还 (p72) 再阴云,哎呀,我的天哪!黑暗本身已经黑得一样都看不见,黑暗再加上那个满天乌云,那就是我们的黑业是这么个状态。然后呢,这个白业是什么?白业就在那个忽然间闪电一下很明白,这个就是白业。这个白业是什么?佛力。在整个的“百道”—这个百道不是一百样啊,就整个的万百样当中啊,只有佛指示我们的是白业,除此以外都是黑业。说明了:啊!这个白业、善业是少之又少,少得不能再少,但是光明非常强;不但少,时间非常地短。而恶业呢?唉!不但多,而且时间是非常地长。那个白业能够生起福慧,这个在世间啊,就像这个电光一样,这个佛引导我们的,就这么一点点,不但一点点而且很羸劣、很少。我们经常做这个很重的恶业,这个恶业是又强又猛。

Thus virtue is always weak, and sin is fiercely powerful. Since virtuous karma is weak and nonvirtuous karma is exceedingly powerful,

【诸白净业势力微劣,诸黑恶业至极强力,故堕恶趣。】

所以啊,要堕落恶趣。

if you contemplate how readily you fall into the miserable realms, you will be filled with fear and dread, and will resolve to seek a refuge.

【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发生求依之心。】

想到这里啊,那起大恐怖!因为身既然这么快地消失,然后呢消失了以后随业而转,而造的业又是恶业这么强盛,这么强盛的恶业一定引导我们堕恶道,那时候起大恐怖了。为了这个恐怖呀,所以那个时候你怎么办啊?就一心要求皈依。刚才我们说坐在这里啊, (p73) 究竟怎么样我们不知道,啊!那惶恐。现在不但不知道,是知道的,知道什么?知道了要受无边的大苦,那个时候你简直是拼命逃,一定要拼命逃。我想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的,没有一个人例外的。说外面现在这些强盗跑得来,他吃人的这强盗跑得来,要跑进来啊,抓到我们就拿起来杀了就吃了,那我们拼命逃都来不及,没有一个人例外。现在实际上的状态就是如此,这个就是我们真正要皈依的原因。

As Mahatma Dignāga says:

【犹如陈那菩萨云】

那个陈那菩萨就告诉我们:

Adrift in the bottomless ocean of cyclic existence, devoured by fierce sea monsters — attachment and the like — to whom should I go for refuge today?

【安住无边底,生死大海中,贪等极暴恶,大鲸嚼其身,今当皈依谁。】

我们现在的状态,就像什么?在这个“生死大海”当中,这个生死大海当中啊,其广是无边,其深是无底,啊,不得了的!这个生死大海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三毒所造成功的。由于这个三毒的惑,造无边的业,这个没有一个人逃得了的。这个“大鲸”啊,鲸鱼就是以前古代所谓摩羯陀鱼,那个鱼是一张嘴的话,那个海水啊,“叭!”一直奔下去,什么东西都挡不住,一定被它吞食不可。相传这个鱼眼睛一瞪,像两个太阳一样这么厉害;那个一张张开的话,那个水就像什么?就像那个瀑布一样,“叭!”一直冲下去。意(p74) 思说,当这个恶业成熟的时候,你堕落这个形势啊,没有一个力量可以挡得住。所以赶快趁还没有到这个时候啊,赶快早努力去皈依,这个菩萨也这么说。这是我们要了解:啊,这是我们皈依的原因—因为这样,所以要受苦,所以要赶快为求脱苦找皈依。那么他把这个道理总结起来:

In brief, the causes of your going for refuge are twofold:

【总为二事。】

哪两件事情?一,

your fear of the miserable realms and the like,

【由恶趣等自生怖畏。】

这是一个原因。对于这个“恶趣等”,这个恶趣包括多方面的:种种的身心、痛苦、烦恼、不自在,这些生起绝大的恐怖。既然生起了恐怖以后,然后你一心要跳出恐怖,这是第一个原因。然后呢,进一步你就要找,谁能够救护你跳出这个恐怖来的。所以世间的宗教都从这个上来的,那么我们信佛的人呢,晓得说唯一能够帮助我们、引导我们、解救我们的只有三宝。第二,

and your conviction that the three jewels can protect you from them.

【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

(p75) 这个时候就对了!我们信得过,而且深深地了解,确信这个只有三宝能够把我们从生死当中救护出来的,这个是真正皈依。现在我们皈依了,大家想一想看:我们了解不了解我们为什么皈依的?说他完全不了解,不!说他完全了解,恐怕很少。大家都说:“哎呀,这皈依了好。”是的,的确是为了好处。反过来说就是什么?要去掉痛苦。但是呢,到底痛苦的特质是什么,我们不一定了解;好,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好的内涵是什么,我们不一定了解。现在这个地方就分析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而且这个界限划得这么清楚,一点都不遗漏,一点都不遗漏。如果说你找不到这条路的话,唯一的—苦,没有第二条路好走。现在你唯一的一样脱苦的办法,就这个!所以必然产生的这样的一个结果,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你能够对这个认识了以后,然后去皈依,这个皈依有力了。否则的话你总是跑得去,“皈依佛不堕地狱”,念它三遍,“好了,我算皈依了。”这个没有真实用场,只是集一点善根种子。所以紧跟着看:

Thus, you must strive to realize these two causes, because if they remain mere words, so will your refuge, but if they are strong and stable, your refuge will transform your mind.

【故若此二,唯有虚言,则其皈依亦同于彼,若此二因,坚固猛利,则其皈依亦能变意,故应励力勤修二因。】

所以假定上面这两件事情—换句话说,这两件事情就是皈依的原因—假定这个两 (p76) 件事情只是空话,换句话说这个原因都没有的话,那你有这个果吗?所以你这个皈依也只是空话而已。如果这两件事情是真实的,这个因如果确实的话,那一定能够感果。那么因既然坚固,这个皈依也猛利。这个猛利的皈依有什么啊?“亦能变意”,这“变意”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说一下,然后呢,自己衡量一下。前面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感受到住这个三界之苦,所以体会到唯有三宝能救护,那个时候你心里面哪,哎呀,你实在害怕这个世间啊!有这种害怕,第一个。因为你害怕要找救你脱苦的这个地方,找皈依。所以假定这两个因是确实的话,那个时候你的心里面,产生什么现象?啊!产生一心皈投依靠三宝,那个时候叫变意。那么这个变意,大概有一个认识,但是我们不太清楚。我们不必在这地方谈清楚不清楚,我们马上用另外一样东西来介绍一下,我想很快就明白了。

现在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在说修念佛法门,它念佛法门当中,主要的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信、愿、行,这个叫三资粮。说往生与否,看你有无信愿—信什么?愿什么?信娑婆是苦,信极乐是乐。现在在这个地方想一想看,跟我们这里说的,如果你一想的话发现原来是一个,一点都没有错!哎呀!这个娑婆啊,三有当中充满着苦啊,而且这实在是不晓得怎么办啊!所以你对它恐怖,对不对?信得过。第二个呢?然后呢,唯有这个地方能够解救你,所以极乐是乐,你信得过对不对?如果你这两个信得过了产生什么现象啊, (p77) 你对娑婆是无比地厌恶,对极乐是无比地欣乐,对不对?这个就是你所愿处。

然后你一心一意“南无”—南无是什么?皈依嘛!那个时候你说“南无阿弥陀佛”,一心就要去皈依阿弥陀佛。你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以后,不管你嘴巴里面唱不唱这个佛,你心里面是心心念念在皈依。这一句佛号啊,一句佛号是欣厌具足,对吗?可是现在大家说念佛,这个道理都不懂你怎么个念呀?假定是你就把前面的道理如法地一步一步过来的话,叫你蒙上了嘴巴,没有关系,你心里面还在拼命地念佛,“哎呀!这个世间苦不堪言。”然后你一心只有皈投依靠,这句佛号能不往生吗?这句佛号能没有欣厌吗?所以就“一句佛号欣厌具足”,到那时候念下去,你自己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哎呀!这个世间是一无可取,你唯一的办法是皈投依靠阿弥陀佛。

这个心里面产生什么现象啊?嘿!以前你对这个贪着难舍,现在拒之唯恐不暇。以前教你提起来你提不起来,现在教你不念也作不到,是不是变了你的意啦?你会不会说烦烦恼恼,哎呀!这样也不好,哎呀!那样也不好,这样也坐立不安,那样也坐立不安,会不会呀?你拼命念佛都来不及了!说嘛是说修行,结果呢,吃饱了饭在那里坐立不安,干什么啊?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原来这个道理告诉我们这么清楚啊!所以你真正地把这两样事情了解了,这就是你的皈依的因,有了这个皈依的因,自然而然你去作的话,这个因地 (p78) 当中,心心念念产生这样的结果的话,这个净业集够了能不去吗?这个果会不出现吗?   

所以他最后两句话,“故应励力勤修二因”哪!所以我们现在说要修行、修行啊,我们真正要修行的是要修这个啊!这个地方才是值得我们努力啊,努力啊!了解吗?信得过吗?道理懂了,下面好好多思惟,如果不思惟的话,辛苦了半天又白懂了,等一下书本一合又忘记掉了,然后又被那个闲闲烦恼又跟着它去了,等一下又张三长、李四短,这样。

所以下来以后休息几分钟,啊!觉得好高兴。你不必去想,但是呢你下来以后应该随喜:“哎呀,这个真欢喜呀!”你可以跑在那里不要做什么事情,很轻松,但是呢你随喜,那个时候你一直在增长功德。等到你脑筋里清楚了以后,刚才听完了以后又慢慢地放松了,再继续地观察。那个时候,虽然你下来了,你没有念,但是功德在增长当中。这个有它的非常正确的教授内容,告诉我们修行方法在里头。然后到那时候去拜佛的话,你无比地亲切,“哎呀,阿弥陀佛啊,释迦世尊啊!你对我这么好,告诉我这么完整道理啊!”你拜下去是无比地亲切,不要你恭敬也作不到。然后你平常的时候,你不赞叹如来也作不到。然后呢?你自己对以前的错误,自然而然哪:“哎呀!这个不相干。”叫你不忏悔也作不到。然后呢,平常这种事情啊,常住的事情,叫你不作……你晓得积累的功德,自然而然十大愿王轻而易举全部提起来了。对不对? (p79) 所以这个地方的真正好的地方就这个。现在到这里为止只是把那个头点出来哦!到底由这个原因—应该皈依的境,以及怎么个皈依法还没说哦!已经有这样强烈的力量,想想看对不对?这个地方我们该赞叹啊!这个圆满的教法,然后呢,应该感谢自己宿生造了多少的善业,今天感得这个善果,能够听到这个圆满教法。所以下面让我们就是自己每一个人随喜它十分钟,然后轻松一下,然后继续下一堂再来打这个硬仗。 

了解了说这个生死当中这么个恐怖法,那个时候就要求皈依了,只有这个地方是能够救护我们出来的,所以这两件事情就是我们皈依的原因。然后呢,皈依却有深浅不同,深浅不同还是看你这两个原因。假如你这个两个原因哪,认识得不够深,只是说,哎哟!看见这个恶道的苦而皈依的话,那么你只求生天。假定你更进一步看见生了天以后还要堕落,还是苦的话,那你看得更深的话,你要求解脱,这共中士了。你发现解脱了以后,这个眼前的这个烦恼的苦是解决了,还有没有圆满解决的苦,那个时候你要就更深入;或着由于你推己及人,而能够推广你这个救苦、脱苦的心。而不管是从前者智,从后者悲,而进入最圆满的脱苦的道路,这就是上士。所以不管是下士、中士、上士,脱苦的方法都是皈依,看脱苦的因认识得深浅,因还是这个,这个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不管我们讲三皈依也好,得到那个真正的三皈依的受用的时候,乃至于受五戒、 (p80) 沙弥戒,然后比丘戒、菩萨戒、密宗戒,他正得体的时候,都从这个皈依开始的,原因就在这个上头。至于说皈依,因位如何皈依,果位如何皈依,这个深广的道理,以后慢慢地讲。整个讲起来,可以这么说整个的佛法讲的无非是皈依。所以下面说由于了解了这个两件事情的原因,那么要求皈依,那么这种状态所皈依的对象是什么呢?所以第二:

p. 99

2 Based on that, the objects to which you go for refuge

【第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分二】

那时候说“由依彼故”,就是了解了这两个原因,那么要求皈依;那么所皈依的“境”,境就是对象,这个分两部分。

a Identifying the objects to which you go for refuge
b The reasons why they are worthy to be a refuge

【① 正明其境,② 应皈依此之因相。】

正式说明,喏,这个皈依的对象是谁?是什么?那么为什么要皈依?现在说。先引那个《百五十颂》云:

The 《Praise in One Hundred and Fifty Verses》 says: The one in whom no fault can ever exist, the one in whom all good qualities always exist— If you are sensible, It is correct to go for refuge to just such a person, to praise and honor him, and to abide in his teaching.

【◎ 如《百五十颂》云:“若谁一切过,毕竟皆永无,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设是有心者,即应皈依此,赞此恭敬此,应住其圣教。”】

(p81) 说……下面的注解念完了一起解释。

Thus, if you can distinguish a refuge from what is not a refuge, it is right to go for refuge to the Bhagavan Buddha, the true refuge. This citation applies to the teaching jewel and the community jewel as well. As Candrakirti's 《Seventy Verses on Refuge》 says: The Buddha, teaching, and community are the refuge for those who desire liberation.

【谓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应皈依,无欺归处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宝,如皈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脱者依。”】

先,我们想:我们为什么要皈依呀?说:“哎呀!这个苦。”因为这个苦所以你要脱苦,既然要脱苦,要求救于人,所以救你这个人他自己如果不能脱苦,请问他能作你皈依吗?当然不能,这个很明白,他自己一定要能够脱苦,这样才行哪!所以我们真正有能力、有智慧能辨别能不能皈依的这一种力量之下去皈依的,皈依的对象一定是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才对,对不对?这很清楚、很明白。所以说,那么这个时候,说假定那一个人一切的过失决定完全解除掉了,因为过失解除掉了,所以痛苦是彻底免除。还有呢,“一切种,一切德依处”,他要圆满的所有的好处都已经圆满掉了,这个啊,才是我们真正皈依的。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能辨别是非的人,“设是有心者”,那个一定会皈依上面所说的对象。这个才是值得我们皈依、赞叹、恭敬的。然后呢,皈依了他,就依靠着他,安住在他告诉我们正确引导的方法当中。而这个才是绝对不会错误的,所以无欺诳的,这个一 (p82) 定是佛,薄伽梵。“薄伽梵”是印度话,翻成功我们中国有好几个特别的名字,平常我们都用的其中一个—尊贵,就是世尊,就是佛、世尊。那么因为我们要一心皈依他,那么跟他相应的法及僧宝,也是我们皈依。所以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一心一意地皈依佛。所以下面有另外一个颂,另外一个论上面告诉我们哪,所以这个“佛、法及僧伽”,是真正求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者所依靠的地方,这个是正确地来告诉我们。那么,

There are four reasons why the Buddha is worthy to be a refuge.

【◎ 应归之因相分四,】

为什么要皈依他呢?这个里面就分四个项目来说明它,分四个说明它。

First, he has mastered himself and attained the sublime state of fearlessness. If he had not attained this, he would not be able to protect others from all fears, just as a person who has already fallen down cannot help up someone else who has fallen down.

【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

第一个,这个所皈依的对象,他自己一定“极调善性”,他已经调伏了所有的他的问题,然后安住在最圆满的善法当中;他已经得到了,再没有任何怖畏的,所以唯有佛,是十力、四无所畏。他假定没有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的话,他自己都倒在地上,弱不禁风爬都爬不起来,他能救你吗?当然不可能!所以这是第一个,他一定自己把自己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他虽然解决了,他自己解决了,但是假定他不善巧怎么帮忙你的话,你去求他, (p83) 他没办法,他会说:“我倒的确不生病,但是我不懂怎么医你病欸!”那个没办法呀!所以他,

Second, he is in all ways skilled in the means of training disciples. If he were not so, he would not be able to fulfill your needs, even if you went to him for refuge.

【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皈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

在任何情况之下,他懂得怎么救度所化—就是求他的这些人。不管任何人,所化的机,他都能够善巧方便晓得怎么去救度他们。假定没有这个条件,你虽然去求他,他不知道怎么救你,这个也办不到呀!这个也办不到呀!所以从这地方我们也不妨说一下,佛跟声闻二乘的不同。声闻是自己绝对解决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要轻视他,我们没有解决我们怎么可以轻视声闻!所以这个经上面处处地方告诉我们,我们能够恭敬尊重声闻、缘觉,得到无量无边的福报;但是呢,我们所以宗仰佛的缘故,因为他自己虽然解决了,他不一定能够彻底圆满地帮助一切人,那么这一切人就包括我们。所以这是我们正皈依的时候,是皈依佛的原因在这个上头,这个要分辨得很清楚。这个就是第二个,他在任何情况之下,任何人懂得如何去救他,你只要去找他,他一定救你;你不找他,那是他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个我们要了解的。

Third, he has great compassion. If he did not have it, he would not protect you even if you went to him for refuge.

(p84) 【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皈依,不救护故。】

第三个呢,还要有个条件,他虽然懂得,你去找他,“对不起,我懂是懂,今天我不想帮你忙,我自己要玩玩。”那个不行啊!所以他还要具有一个特质,具有大悲心,大悲心。虽然他有这个,譬如我们现在找医生,明明这是个本事好极了好医生,但是这个医生又忙不过来,他医生哪自己还有他的……唉,对不起!他不想看病,他要出去渡假,他要旅行,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他还要有个条件—大悲。大悲的行相是什么?他平常所为、所想只有一件事情—救度一切众生就像自己的爱子一样。单单这个够了吗?欸!还要有一个条件。

Fourth, he is pleased, not by material offerings, but by offerings of practice. If he were not, he would not act as a refuge for everyone, but would help only those who had previously helped him.

【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

看看还要第四个。他虽然大悲,但是呢,他心里面还要产生绝对等舍这个心情。说:“你们任何人来找我”,如果是他有差别,“虽然我有大悲心”,可是这个人对他好一点,“我先救你”,这个人对他不好的话他慢一点,这个还不行,还不行!要具什么条件呢?第四个,他说不管你给他财物、对他多好,他并不重视你给他的这个,要什么?“正 (p85) 行”。但是他还是重视一个—重视正行。那我们会说:“他不是还是要重视嘛!”欸!这个啊,因为他之能不能救你,不在乎你送他不送他财,就是你能不能听他如法去行。你如果不听他,不如法去行,虽然你抱着他的脚,他也没有办法救你啊!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