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十九卷A面

(手抄稿 第三册 p75)

出家的时候,一个是亲教师,一个是阿阇黎,沙弥剃度的时候要两个,如法的是要两个。然后呢受戒了,受戒的时候是羯磨、教授,这样,所以一个是授戒的,一个是教授;还有呢,授经的阿阇黎,所以古代他要传经很慎重;还有一个依止阿阇黎,一般说有五种。真正出家,在自己没有正式认识通达之前的话,一定不能离开,一定不能离开。在这种情况之下,所以说,喏!不管这个亲教师也好,阿阇黎也好,我们就把他当作佛一样,这样地来恭敬、承事他。你能够对自己的亲教师,以及依止的阿阇黎这样的话,那么不管这个阿阇黎的情况如何,你却是在增长法身慧命,增长法身慧命。

这个世间哪,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它所有的好事当中,孝第一。然后呢,平常我们流通得最广的,像什么《感应篇》,什么《阴骘文》啦,这我们中国千百 (p76) 年来很盛行的这种。找了很多这种印证典型的故事,说某某地方一个孝子,得到天的保佑等等,实际上这是因果,凡是真正大孝的人,他得到世间最好的回报。现在我们要增长法身慧命,法身慧命从哪来的?师长,所以这个师长是自己法身慧命的父母。你对世间的父母,这养你这个生身,这是一世,你对他的伤害以及对他恭敬报恩,就产生这么大的善、恶的效果。现在这个法身慧命的父母,你可想而知,对他做任何一点善、恶,所产生的这个善、恶之果报,不得了地严重,不得了地严重啊!

所以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一点以后,不管这个老师多差,我们就会当佛这么看待。所以我们不能做的,还是我们自己愚痴。现在有很多人常常说:“他有什么了不起?我凭什么恭敬他?”他说起来好像自己很得意—那慢心很好,实际上这是最可怜、最愚痴的人!他如果真的有智慧了解一点的话,是不管他怎么了不起,乃至于起不了,一点都不行,我还是对他无限地恭敬。你能够这样地恭敬的话,功德是你的,他分不去,他分不去!这个道理前面一再说明。所以我们为什么平常的时候要多思惟、观察,就是这个道理。你不断地脑筋里把这种正知正见摆在脑筋里观察,这个正知见正在现行,遇见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这个正知见相应的事情,这个业就派上用场了,换句话说,你就造了善净之业。反过来,你心里面不在这样想,你就想啊,在烦恼上面转:“哼!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我还 (p77) 不是比他强。”你真的这样想的话,那一碰到那个事情,你一定随顺这个恶法而去,结果我们披了这件衣服,而行持是这样的话,只有一条路—堕落,只有一条路,堕落!

所以我现在非常同情很多同修们以这种眼光看人,因为我以前一直犯了这个毛病,啊!总觉得走遍天下,没有一个人当得上我瞟一眼的,不要说正眼看他一眼。现在想想、看看自己完全错、完全错,是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一直现在为了这个事情痛悔!这个习惯好难改!所以我在这里特别说明。我们能够尊重别人,这个结果还是我自己好,因为你好了,你回过头来还要还人家,那个就是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把这两件事情彻底圆满做成功的时候,你就是佛。一般人尚且如此,何况受过法恩的人,乃至于一四句偈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的师长。这个道理懂得了,下面又告诉我,还有这样的好处喔!

p. 34 (4)

Think that you will complete the collections that lead to enlightenment and eliminate the afflictions that you still have in dependence on this. 

【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

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障碍未除,资粮未聚。所以烦恼未除要除掉它,那么除掉了以后,我们得到的叫断德,断德;资粮未聚我们要想集聚,那个就是,换句话说智德跟恩德。现在呢,妙极了!你能够承事恭敬你的师长的话,以这个因缘,这个“菩提资粮”不圆满的是“悉能圆满”。这个本论的这个文字,它很多地方一点都不含 (p78) 糊,所以“圆满”的话,不是说你得到一点点,从这个上面,乃至于可以得到圆满的资粮。这个不是本论哦,是本论引那个经哦,换句话说,这个经上面说得清清楚楚的,在密教里边这一点说得很清楚,在显教里边大家不大强调这一点。实际上这一本经是我们显教的大乘经,是我们三藏—《宝云经》,你们去看。

密教里边它说“即身成佛”,这个即身成佛,平常的时候跟我们的禅宗当中见性成佛不一样。“见性成佛”是见到佛性,那个是见道的情况,见道就是当你初地见道的时候,那个佛性跟佛圆满的时候,佛性彻底相同,无二无别,质完全一样,是量是有差别的。而密教里所谓即身成佛的话,这个就高了,高很多、高很多,不一定就是我们释迦世尊那个圆满佛,释迦世尊那个圆满佛—自、他都圆满,实际上他密教里所成的佛是自圆满。譬如说《法华》上面说:释迦世尊无量劫不晓得多少以前,就已经成了佛了。那个时候成的佛可能就是自圆满,换句话他自己的二障已经断尽掉了,可是度人很多功德,的的确确那个时候不一定是为圆满。从此以后他一直不断地在生死当中,佛永不涅槃,永远度生死。当那些人的因缘具足的时候,他又示现一次又成佛,完了以后再来,又示现再成佛,就是这样。

那么这个密教里边,它为什么这么容易呢?就是从那个承事善知识上面,这个经上面 (p79) 就很明白地给我们说明。所以《密勒日巴尊者传》上面这一段公案,它就说明这个。这一种情况在密教里边说得比较详细,有这么大的好处啊!这个好处之大是不得了,要我自己去做的话,唉呀,不晓得多辛苦啊!要舍多少头目脑髓等等。当然这个不是那么简单,不要就是我们听见三两句话以为内涵就在这里了。你真正把本论完全学完了,进一步,如果自己觉得力量够,那个时候再向上谈到密,那个时候才真正圆满了解这几句话。不过眼前我们先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依止这个善知识有这么大的好处!除了这个《宝云经》以外,《华严经》是最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乘经典上面,都有这种类似的说明。可是因为平常我们没有深入经藏去研究,所以这里特别说。然后烦恼没有断除的“悉能断除”,能够完完全全地断除。啊,这个好处之好是不得了地好啊!所以

Then you will obtain pleasure and joy. With respect to virtue act in accord with the gurus' words, but do not act in accord with the gurus' words with respect to nonvirtue. 

【如是思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上面这一个你能够了解了以后,那好!哎呀,我们“欢喜”得不得了!当你心里欢喜得不得了,你情不自禁地“踊跃”—手舞足蹈,是这样啊!情不自禁地无比地欢喜,真实地欢喜。我们现在所以不得欢喜的话,就是内心当中都是烦恼,跟法不相应。因为跟烦恼相应,所以一点的……本来是很好的好事情,你把它看成坏事,害了,所以我们都随顺不善之法!他现在了解了这个以后,随顺这个善法,不善法是不随顺;现在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随顺 (p80) 不善法,我们都是随顺那个不善法。而这个不善法究实说来是什么啊?就是我们的知见,就是我们的无明,我们还觉得很对咧,“欸!这个家伙莫名其妙,我凭什么要恭敬他?”唉,阿弥陀佛,我要学佛啊!不恭敬他恭敬谁啊?人人都要恭敬,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一点。

说到这里这个地方也顺便提一下。说真正的善巧好的教授,它就有这样的好处,它不是说强迫你,让你做一个很难做到的一个理论,哎呀,这个很艰深的一个事情要你去做,不是的!把要你做的这个事情的道理,事先先告诉你说:“你这样做你有什么好处,你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坏处。”当你道理即了解了,又了解这样做了以后的好处,不这样做的坏处以后,自然而然,教你做起来就轻松容易得多!然后你去做的时候呢,它层次又很分明,不是一口气教你做最难的,教你做容易的。等到你容易做了以后,你真的是体会到:“啊,一点都没有错,原来千真万确!我以前的了解是不正确的,现在得到了这个正知见,原来有这样的好处啊!”你是越做是越欢喜。

那时候心里产生一个什么现象?喏,自然而然对你以前错误的这个见解,或者不认识的这种状态改善了。那个时候你就觉得:“哎呀,真颠倒啊!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样对、那 (p81) 样对,原来是我的见惑、思惑在无明当中啊!”第一个你对自己的信赖可以慢慢地净除、减少,而这个我是生死的根本哪!平常的时候无缘无故教它拿去,绝对拿不掉的,可是是现在非常善巧。不懂道理的时候去拿时的话,逼着你是痛苦的,欸,你懂得了道理去拿的话,你很辛苦当中,但是你觉得这个里边有甜头,是越吃越甜哪!这样。在这种状态,障碍渐渐减少,然后你的能力是渐渐增高,这样的呀!所以一步一步上去,在不知不觉当中,你跟佛法就相应了。

所以如果得不到这个,什么现象呢?平常我们总是说一个很高的理论,讲起来大家都知道的:“哎哟,佛!”什么叫佛?“自利利他,然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嘛!”嘿!两句话说完了。等到做的时候,总是:“哎呀,阿弥陀佛!我是凡夫,教我怎么做得到呀?”一点小事情都是好像太空火箭一样,推得远远地。所以尽管你讲得头头是道,始终在原地踏步,一动不动。原地踏步还算是好的,他还是肯去踏哟!或者是去拜佛,或者是念佛:“哎哟!我一天拜多少佛,我一天念多少佛,念多少经,我怎么怎么……打坐可以打一个不倒单。”嗯!烦恼是一点都没有动。

现在这里不是,现在这里不是,还很清楚、很明白地告诉你这些道理、那些次第。也许你并没有不倒单,乃至于佛都没有拜一拜,但是你心里面清楚明白了,到那个时候你发 (p82) 自至诚恭敬地,啊,对这个佛的无比地敬仰,无比地赞叹!如果你看见佛像,你跑得去啊那个一拜,这个力量不得了地大,到那个时候你自己会晓得。不要等到你拜佛,你心里就欢喜呀!然后你住在这个僧团当中,你处处地方感觉得僧团之美,没有一个地方例外的,都在给你机会净除你的烦恼,增长你的功德,从哪里开始?就这个地方—正知见。所以目前我们真正重要的,要摸到这个东西,下面继续看:又引经

Also the 《Questions of Householder Ugra Sūtra》 says: O householder, some bodhisattvas strive diligently at receiving oral transmissions of teachings and doing recitations. They might have masters from whom they have heard teachings, obtained oral transmission, or absorbed a verse of four lines that contains a teaching on generosity, ethical discipline, patience, joyous perseverance,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wisdom, or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collections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They should respect them because of these teachings. 

【《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

又引一个经,说现在这个菩萨,修学菩萨的人要求“圣教”、要“求读诵”—读诵就是先要懂得怎么念,然后就这个道理。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从哪一个人那一方面听到的,不管他告诉你的是什么内容,布施、持戒……六度等等,总括起来,这些无非都是积聚菩萨的“正道资粮”。不管内容是什么,只要跟这个法相应的,少到“一四句偈”—通常所以说一四句偈,它有一个原因的,就是说一个偈子当中,它就能够包含一个完整的内容,他只要是听到一个完整的内容的话,那就对了嘛!那就是让你积聚菩提资粮。

(p83) 所以这一四句偈,也不一定是说一定要四句,一定要四句,也不一定是这个情形。譬如说:我们中国祖师,随便普通的话,三句也好、两句也好,但是他的确有一个真实的内涵,使你能够开窍,把你引导上去,就是这个道理,这样。有的时候乃至于话都不讲,拿起个棒大喝,把你大喝一声,一棒打下来,欸,你开了个窍了,就对了嘛!最主要的是指这个而言。那么在这种情况,“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要恭敬、尊重,要什么?如法,这是唯一的报答的方法,唯一的报答。你能够如法地去恭敬尊重,妙了,却是增长你自己法身慧命,增长你自己法身慧命!

所以现在处处地方我总是要特别提醒,我们一开始的时候,虽然目标晓得佛,佛要彻底去掉这“我”,但是我们学佛的时候,不是说把文字上面的“无我”两个字盘着个口头。把那个无我盘着口头,你心里害怕得要命,唉,这个我这么大,叫你拿掉这个我,痛苦不堪!不是的。刚开始的时候,是目标放正了,然后处处地方还是为你着想。嗨!你如果得到了正知见的话,你会发现真正为你着想,这样做最好,于是你越做越起劲。等到你越做越起劲的话,那个我相对地渐渐在减轻当中,然后你跟法相应的能力渐渐增长当中,到那个时候拿掉这个我,轻而易举!所以说正确的教授,都有这个特质在里头。所以我们平常的讲、听等等,如果说结结缘,哪一个都非常好、非常赞叹,如果从这个里边深入的 (p84) 话,这个是抉择的标准。那么下面再看,说:

The bodhisattvas might serve and venerate these masters without deceit. They might do so with all forms of gifts, respect, and worship for eons equal in number to the words, sentences, and letters in the verses that they were taught. Yet, still, O householder, they have not developed the respect for these masters that a master deserves. Since that is the case, what need is there to mention improper expressions of respect? 

【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说,看那个阿阇黎给你多少开示,假定说以那么多开示,你就把……譬如说跟我们讲一段话,那么你就要一劫,假定讲两段话或者这个时限来看,假定跟你讲这么一点东西的话,你就要拿这么长的劫数,干什么?去供养、承事他。而这供养承事要什么?“无谄心”、“一切种”。这个无谄心就是心里面,的的确确不是委委屈屈的;而这个“谄”的真正是,表面上面做得恭恭敬敬,心里面不晓得打什么鬼主意,这个就是谄。不!你就从心底正直地觉得,一心一意要去恭敬供养,这是心理上面。行为上面呢,“一切种”,在任何情况之下,各式各样的事情去供养他。你这样供养、恭敬还不圆满,为什么?跟这个法还不相应,还不足以还报这个阿阇黎对你的真正的好处,何况你非法!现在我们不要说非法的就恭敬哪,现在我们恭敬根本谈不到,我们却是如法地去毁谤,如法地去损害我们的师长,是这样啊!那个真是绝大的错误。所以现在我们常常自己觉得:“哎呀,不理想啊!” (p85) 没有别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恶因,感得现在的恶果。

可是我们很幸运哪!尽管哪,尽管比之正法的时候、像法的时候不如,可是我们在末法当中还是第一流,最好的佼佼者,这是千真万确,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这一点我们自己还要自庆、自幸,努力啊!趁现在在末法,尤其是在末法的条件之下,不但出了家,而且能够听到这么圆满的教授。我想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觉:“有很多听尽管听得高明,做也总归觉得做不到呀!”现在这个地方,好在什么地方呢?欸,这个道理听起来是头头是道,然后做起来的话呢,却你可以一步一步地踏上去!然后呢,还有这么多事实的证明,经这么说,祖师这么讲,祖师的行持摆在那里,每一个地方给你一个千稳百当的证据、理路以及走法。所以在这一点上面,我们要感到无比地庆幸,然后努力去走!

这个是我们亲近善知识,应该有什么心理上的认识,心理上准备,以及修持这个内心上头的状态—心相。怎么样把以前错误的改正过来,怎么样把错误的习气消除掉,怎么样把正确的认识增长它,使它从现行不断地增长。第二段当中说修信,

c) Remembering the teacher's kindness and being respectful. 

【◎ 第三随念恩者。】

(p86) 他除了上面说对善知识要修那个信心以外,下面还告诉我们念他的恩。它一个特别的好处,当你一想到念他的恩的话,你自然而然对他的感激、恭敬、信心都起来了。所以世间事情为什么讲那个孝的时候,孝当然有种种的好处,他有两种方式来策励我们:一种呢,就说父母对我们的恩有这么多的好处,哎呀!你想到这么多的好处啊,你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会对他一心地无比地爱、戴、敬仰,这是一种。还一种呢,把世间因果告诉你,说你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啊,对你有这么多的好处,总归是这个!所以我们常常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个才是真正的先以欲钩牵!但是这个有次第的,第一步的欲钩牵是世俗上面的、看得见的,现在这个地方是精神上面的、心灵上面的欲钩牵。佛法是从这个地方来的,对不对?那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听,很清楚、很明白,啊,原来这样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啊!我们不要随便看那欲钩牵这个字,它还有这么深的意思,所以念他的恩,念他的恩。

下面他讲的这个念他的恩,我们现在这个地方,下面的文不详细讲,总共的从两点上面来说。一点,我们眼前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譬如像自己的父母。哎呀,我们也不妨去看一看:现在要我们自己把一点好东西让给别人,喔,心里面不晓得是多少地一百二十万分地不愿意!不要说自己东西让给别人,看见旁人多拿一点,自己心里还在嘀 (p87) 咕。那个父母怎么样啊?嘿!他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省下来给子女吃。哪有一个没有父母的?你想到这里,你能不感激自己的父母吗?然后我们做一点小小的事情,哎呀!总觉得我已经做得太多了—他在那里玩;父母可不是,那子女让他玩,什么苦事情都是他做,他做完了还专门赚了钱,哎呀!赶快买一个玩具来让那个宝宝去玩一下。想想我们呢?这是一种念恩的方法—从眼前的果地上面去看。

另外一种从因地上面去看,我们看,当你能够对自己的父母感恩、报恩的时候,你种了这个因,将来得到那个果报,是不得了地大!现在我们人人不是要去赚钱吗?要赚这个地方赚的法财。所以你平常做一点事情,积累功德是千辛万苦,但是如果说你能够报父母的恩,然后这样去做的话,哇,那是不得了的果报呀!现在报法身父母的恩,那更是无量无边,这个法身父母谁啊?师长。所以经上面太多地方告诉我们,你供养师长的这个福报,没有一个人能比的,供佛的这个果报不如供师长,尤其大乘经典里面。

我们都想它不懂:“这个佛是个圆满,那这个师长他是一个凡夫乃至于,怎么会供养那个师长功德比佛还要大呀?”比佛还要大!这个要说一下。假定你没有正确的认识,你拿凡夫的心情去供养的话,那个没有用。那个当然还是有好处的啦,不会比佛来得大,如果说你有了正确的认识,你把他看成佛,而这是个你的师长,你这样去供的话,的的确确 (p88) 这个功德比供佛还要大。而且这个话,不是普通的经典,是大乘圆满了义经讲的,后面会引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