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六十一卷A面

(手抄稿 第八册 p149)

他做对了,哎呀!赞叹哪,欢喜啊,随喜啊!勤修随喜。

随喜这个事情是美不可言哪!你在任何情况之下,你都可以随喜。吃饭,你也可以随喜,睡觉你也可以随喜,你看看别人坐得端端正正,“啊,好啊!”你赞叹。然后你看看你自己,“以前我在家里面的时候吃了这个饭,造那个染污之业,今天跑到这个地方来,是出世间。”你又随喜,所以随喜自、随喜他。平常睡觉两脚一伸,躺在那里像猪一样地,不晓得睡到……“今天我在这里忙了一天,为了明天的精进,好好地休息,啊,高兴啊!”睡在那里也随喜,就这样。然后你任何一个地方,就像刚才那个,这个为什么?因为你看见别人了,这样。

所以在这种地方,自然而然你能够这样,是团体也和睦,你功德也增长;然后因为这样的关系,将来你因地当中这样,你感得的这个果报自然美。我们现在不要怨说 (p150) :“唉呀,现在这个环境这么恶劣啊!”要怨自己:“唉,宿生我以前一直又造那种恶因啊!”同样反过来,你现在看见这么个不理想的环境,你就欢喜!“那有什么关系,他做他的,我做我的。做完了,这一世我把我的这个前面欠的还掉了以后,下一世,我们各走各的,我上我的天堂,然后等到我上完了天堂,再来救他,那个时候正好啊!”你想到这里好高兴喔,绝对不会抱怨,这个就是这个“观待于他”耶!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他做好,你也不嫉妒;他做坏,你也不嘀咕,很清楚、很明白啊!而你自己呢,一直在高兴,功德是一直在增长,眼前欢喜,将来果报是圆满,天下哪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其次,

p. 141 (11)

(2) even if you are unable to do the above, discerning many times every day that you must do it. 

【设若不能如此而行,亦应日日,多次观择所应行事。】

假定这个做不到,怎么办呢?喏!我们时时刻刻在观察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前面记得四种资粮吧?四种资粮当中,密护根门下面是告诉我们怎么样应行,做我们所有的行为该怎么做。因为你懂得了,照去做,万一不懂得,那么观察一下,然后你看懂了去做,自然而然起心动念都相应,那个“心清净”。第一个你内心清净了。第二个呢?加行清净—三轮当中的第二轮,怎么个清净法呀?说: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ure application—self-directed and other-directed. 
The self-directed pure application is applying yourself to cultivating virtue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interruption, and with great intensity. 

【加行清净中,观待自者,谓于长时无间殷重,】

(p151) 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间—不间断,第一个,而且长久,两样东西;不间断是做的前后,“长时”,做任何一件事情是越长越好,这个对时来说。然后对量来说“殷重”,很认真地去做,很殷重地、认真地去做。你同样地做一件事情,你可以马马虎虎地做,也可以认认真真地做,这个有很大的差别,很大的差别。这个就是“加行”。

The other-directed pure application is causing those who have not adopted vows and other commitments to do so, praising those who have made such commitments so that they may delight in them, making them continue, and making them not abandon them. 

【观待他者,谓未受行赞美令受。已受行者,赞美令喜,恒无间作不弃舍作。】

前面是完全对自己来说,后面是对他来说,说如果说他没有接受这个正确的概念,那么没有照着正确的行持去做,你赞叹、称赞种种,使他接受,使他如法行持。已经接受,已经行持了,你赞美、随喜,也是无间;还有呢,帮忙他绝不弃舍。

这个里边虽然说“观待自”、“观待他”,要知道,这个观待他当中,一定有观待自里头,换句话说,所谓观待自是什么?就是完全是你自己的起心动念。那么,当这件事情也牵涉到对方的时候,那个叫观待他。所以当牵涉到对方的时候,你自己的那心情还是用得上的,对不对?所以有一种情况之下,的确没有旁人,你自己坐在这个地方,那纯粹属于观待你的;还有一种情况之下,他对方在的时候,那个观待自、观待他两个心情要同时用,这个我们要了解的,这些事情都不是分开的。你了解这个道理所指的心理行相以(p152) 后,你自然而然会认得得清清楚楚,那个时候你做起来是得心应手,那么这个是“加行清净”。三轮当中第三个“田清净”,他下面说:

Pure field is so called because those two—attitude and application—are similar to a field in that they give effects that are numerous and good. 

【田清净者,谓由彼二意乐加行,能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

你只要前面这个两样东西—“意乐”就是你的心,“加行”就是你的行为,这个两样东西好的话,感的果是一定微妙,所以等于这个田美一样。现在三样东西当中,两个已经无限大了,第三个不管它无限大不无限大,一定无限大。只要有任何一个无限大,乘上那个无限大,一定是无限大,现在有两个无限大了,第三个是不是都没有关系。

佛就是这个公案,佛啊,他的心清净,他的加行清净,他真正的成佛是什么?他就是舍头目脑髓,他舍的对象,不是舍给佛耶,这个很明白!他舍的头目脑髓,舍给谁啊?舍给那个是六道众生。所以那个六道众生,田可不清净哪,但是他的心、加行两样清净了,他不是成了佛了吗?所以理路上面已经告诉我们,实际上面公案也是如此,对不对?那这个明白的事实。而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例外的,哪有一个佛舍的头是舍给另外一个佛的?没有耶,这个很清楚耶!然后呢罗刹来跟佛说要什么东西,然后老虎饿了以后佛也给他,都是这个样的。所以你看佛在因地当中,找不到清净的田啊!只有佛在刚开始的 (p153) 时候是有的,到后来真正行菩萨道的时候,佛因地当中这个田,不是田清净,而是心跟加行清净。对不对?喏、喏、喏!现在这里。

所以你们要求三轮空,从这个地方求起,求到了。所以大家一直说:“哎呀,《金刚经》好啊!”我觉得这个不比《金刚经》坏喔!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啊?而且真正《金刚经》的钥匙在这里哦!不但《金刚经》、《弥陀经》、《圆觉经》,不但大乘经、小乘经,不但经,而且戒,你这个钥匙有了,你开到哪里,哪一个就开。开经藏,经藏开,开律藏,律藏开,开论藏,论藏开,这么美!清楚不清楚?现在因、缘都具足了,果要不要问哪?不要问了,果不要问了,果也不必问!这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p. 142

I have explained these three by way of a commentary that supplements what Asanga says in the 《Bodhisattva Levels》. 

【此等是如菩萨地说,以释补满而为宣说。】

这个〈菩萨地〉上当中讲得很清楚的,来解释那个满业的这个道理。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啊!那是菩萨、祖师的悲心啊,那个修行的方法,告诉我们这么彻底、这么圆满哪!你这个基本精神能够认识了,然后你在行相上面一配合的话,哇!马上好。这个像引擎一样,这个引擎样样都弄好了以后,然后你把它轮胎、壳子一加上去的话,嗨!走得个快,走得个快。你们有没有看见马路上,有的时候那个车子出来的时候,单单一个车子的 (p154) 头,然后呢坐在这地方一个驾驶,那个车身都没有的,它为什么啊?先试一下,只要那个车身好的话,然后把那个……不,不是那个车身,就是引擎如果好的话,把那个车身装上去,马上成功,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啊?那么对嘛!现在我们就是这样,你只要把这个东西弄好了以后,然后你的行相一安上去的话,要学戒,戒马上圆满;要学定,定马上得到,前面已经告诉我们很清楚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学定学不到的?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在正修行当中,破除邪执当中说得这么清楚啊!

现在还有人问我说:“唉呀!我这个念佛怎么老不一心不乱,该怎么办哪?”不在这里的,我会详详细细告诉他;如果在这里的人还问出这种话来的话,唉,这个人实在是没救药!或者他没听,是可能的。所以你只要回过头去看看,得到三昧尚且这么容易,何况你念个一心不乱呢!每一个地方,他内容已经告诉我们这么清楚,次第这么明白。好!现在我们了解了,哦,业的整个的原则;然后我们了解了以后,我们要求的是什么,这个是特别我们应该知道;然后呢这些了解了以后,第三步应该:

How you engage in virtue and turn away from nonvirtue after you have reflected on karma and its effects in general and in detail

【第三思已进止道理中分二:】

了解了这个,那么我们怎么照着去做了,怎么照着去做。

1. A general explanation. 
2. In particular, the way of purification through the four powers

(p155) 【① 总示,② 特以四力净修道理。今初,】

第一个呢?了解了以后,整个地告诉我们,现在进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第二步特别是要忏悔。平常我们忏悔,中国平常一般讲的,不管天台、贤首,是用十个次第,十门来说,现在他用四门来说,开合虽然不同,内容是彻底圆满,这个讲下去的时候,我们会讲到它。现在先看一看,“总示”,说了解了这个,现在该怎么办。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From nonvirtue comes suffering; How can I truly be free of this?" It is fitting that at all times, day and night, I think only of this. 

【◎ 如《入行论》云:“苦从不善生,如何定脱此,我昼夜恒时,理应思惟此。”】

哦!现在晓得了,苦是从恶业所生起的,那么怎么样要想,怎么样才能够从苦当中透脱出来呢?他没说快乐,实际上,苦透脱出来嘛就是快乐了嘛,对吧?所以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事情包括了的全部。我们现在真正要求的什么?要求的就是这个嘛!所以我们昼夜 (p156) 应该思惟这个道理,这才是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呀!

And also: For the Sage has said that conviction is the root of all virtues, and to constantly meditate on fruitional effects is the root of this conviction. 

【又云:“能仁说胜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之根本,恒修异熟果。”】

佛就告诉我们,说“胜解”—什么叫胜解啊?就是殊胜的见解,这个见解是,不是平平常常,平常我们的一种见解被人家一说,“对啊!”我本来想这样,被人家一说,“对呀!”这样,心里面就动摇了。有人告诉你,这个地方好,你就到这个地方;有人告诉你,那个地方好,你就到那里去;有人说念佛好,你就念佛;等一下告诉你参禅好,你又参禅;到那时候告诉你学教好,你又学教,那你完了!不晓得弄了半天是一无是处。什么叫胜解呢?就是你对这个道理,产生了决定正确的认识,不管他说什么,绝不动摇,这个叫胜解。

这是个心理状态,这个心理状态对善法也有胜解,对恶法也有胜解的。世间也有很多人喔,世间也有很多人,譬如说科学家,科学家他这种见解很强的,这个有他的道理。因为他认识的那个事情,都不仅仅说人家告诉他,而且他告诉他的这个理论,他了解得很透彻,不但理论很透彻,经过实验,验证这个理论的确实性,所以那个时候,他坚定不移的信心。

(p157) 那我们说起来,那这样科学对了吗?对相对的状态当中,对的,因为他研究的时候,所研究的范围,是在他那个范围之内。所以科学所观察的那个范围之内,对的。超过这个范围对不对?对不起,他没有观察到,科学之真正缺点在这里。所以科学那个方法本身是正确的,这个跟佛学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佛学的真正可贵,是用的方法本质上面完全一样,但是它的内涵却有绝大的不一样—深、广,完全不同、完全不同。这科学就像大海里边,丢一颗网下去,这个大海这么大,你丢一颗网你能够捞到多少?佛法不是,佛法像太虚空,把那个大海—不要说大海,把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太阳系,摆在太虚空当中,一点点哪!这个佛法的真正的深广的量,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它在这个量当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清楚、不明白,那何况一个大海,何况一个地球,何况太阳系,何况银河系!

所以《楞严经》上面说,“空生大觉海,如海一沤发”,我们说十方虚空,这个十方的虚空是不得了啊!现在我们抬头天空一看,说这个银河系,这个银河系,啊!可是在虚空当中,你只见到一点点,小得一点点对不对?所以那个虚空多大!可是在那个大觉海当中,这个觉性当中,这个空,在这个里边只是大海当中一个小泡泡。喏,佛法的深广的程度是这个样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们真正能够有幸而认识了佛法以后,哇!那这个时候对它产生的胜解,绝不动摇,这样。

(p158) 可是佛法运用的时候,是有两个面,一个是胜义谛,这个就是它最深的那一方面,另一个是世俗谛,世俗跟胜义分不开的喔!这个到后面再讲。那么它这个世俗,眼前我们引导我们的是什么?从世俗谛上面引导我们,让我们了解那个胜义。那个世俗有两个,一个叫正的这个世俗,有一个呢……所谓世俗共同无错识所承认的世俗,比如说,我现在看见这个,我眼睛好的,你眼睛好的,这个大家都看见,这个共同承认的,佛法讲的世俗谛是根据这个来讲的。然后呢我眼睛有毛病,那什么色盲,你看见这个黄的,我看见那个青的,你们大家看见的都是青的,我看见黄的,那个对不起!我这个就是错误的,这个不对的。关于这个道理,我们以后慢慢地去讲,慢慢地去讲。这个地方只是说明了什么?我们真正信解认识的道理,对它产生决定不移的正确的认识,不被其他一切动摇。现在这个地方要胜解的是什么?业感缘起,如此业因感如此果报,彼此之间种种关键,这是前面整个的所讲的。

你了解了这个,什么?“一切善品本”,这个道理就很清楚、很明白了,所有的善法根本。因为你要求好嘛!然后呢因为你得到了胜解,你晓得这个好怎么来的啊?有这样的因嘛!你看得很清楚。所以到了那个时候,叫你讨一点便宜,你绝不要讨,“哎呀!不要讨,讨它干什么?我讨到了一块钱的便宜,赔出了一万块钱,谁愿意做这个事情啊?”反 (p159) 过来说,人人愿意去尽力,你很清楚明白,今天我尽了三分的力,或者说是付出了三块钱的代价,将来进来三亿块钱,大家拼命去争都来不及。现在那个商场当中稍微有一点的好处,大家打开头了,现在这个好处是无量无边哪,那自然人人好啊!

不过这个地方也许有人说:“喔唷,这个样的话,大家打开头的话,怎么办哪?”你不要怕,佛法的妙是妙在这个上头,你布施的话,人家也得到好处,你也得到好处,跟世间完全不一样的。世间的事情,你得到了好处,人家没有的,这样。所以这个非常简单,你只要照着佛法去做的话,一定是自他共同越来越圆满。尽管说这个布施让给你了,那我得不到了,我随喜呀,这不是一样吗?反过来说,我做了,你随喜呀!那的的确确,绝对是没有一点点亏欠,你做也好是你不做也好。所以他说,心清净、是田清净、是加行清净,而清净当中每一个地方,告诉我们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楚吗?

所以这个地方说,佛告诉我们胜解是一切善品本哪!那这个胜解怎么来的?嘿!“此之根本”是“恒修异熟果”。哦,就是这个,就告诉我们不断地去修习这个道理。异熟果是什么?这个因感得这个果,就是这个道理。要怎么办呢?“恒修”。现在我们才了解了:噢,原来这个才是我们真正修行的啊!所以一天到晚思惟观察,起心动念无非是如此,这样。哪怕你休息了,他后面告诉我们的,休息了,你想了一下:“咳!我已经想了 (p160) 半天了,精进,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精进,现在呢想过了休息一下,这个是精进当中必须要的。”所以你脑筋停下来的时候,它还在精进当中。然后停下来,紧跟着又再修行,还在精进当中。所以一天到晚在修习,所以这个进步是自然神速。到那个时候,你说你脑筋里一天到晚这么思惟,一天到晚欢喜,还会有苦恼吗?当然没有啊!

所以我们现在所以苦恼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没有这个。不要说胜解没有得到,正知见都没得到。正知见都没得到,那你怎么去想些什么?空打妄想,打得无聊,然后最好找一个人聊聊天,害了。然后呢,张三长,李四短,专门说那种事情,难得得到的这个人身,说完了下地狱,唉,这是最可惜的是莫大于此啊!现在我们好高兴喔,懂得了,现在就步步可以上升。

Thus, having understood virtuous and nonvirtuous karma and their effects, do not leave it at just an understanding but meditate on it over and over, because this is a very obscure subject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cquire certainty about it. 

【谓既了知黑白业果,非唯了知即便止住,应数修习,以此是为极不现事,极难获得决定解故。】

所以这个大师这个地方特别告诉我们,说,哦!我们现在前面了解了,这个黑业白业感这样的果啊,但是不是说你懂得了就停在这里,应该怎么样?数数修习。这个地方讲的修习,怎么修习法,你们现在了解了吧!所以说凡是前面没有补听的人,非听不可,要不 (p161) 然你还不晓得什么修行。他前面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了解吗?这是我为什么上一堂我特别告诉你们的,你们赶快把它听。你们不想学的人,那没关系,反正是意思、意思,如果你们想学的,前面这个根本没有的话,根本谈佛法始终在门外,这个要注意。他告诉我们每一个地方的修习,什么条件,什么程度应该修的,说闻的阶段如何,思的阶段是如何,闻又是怎么样从闻得闻慧,从思得思慧,它那个次第是一点都不可乱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呀?以这个事情“极不现事”,它不是你眼前可以观察得到的,不是眼前可以观察得到的。其实这件事情很容易,我们不要说佛法上面的确,这科学上头的事情,为什么科学家会这样值得我们的赞叹?他就是能够把不眼前—眼前看不到的事情,他能够看得见,而且说得清清楚楚。我们人人在这个地方大家透气,空气你看见了吗?你看不见,欸,但是他看见了,所以让你服服贴贴喔!你生了病,他说有细菌,你看见了吗?你看不见,欸,但是他有,他看见了,所以那个药给你吃进去,那个针打进去,弄好了,你就对他服服贴贴,对不对?只是看见这么小一点点哦!他为什么得到?数数修习呀!

你们没有看见那个世间真正念书的人,实际上所以啊……其实我们还是看见了,说现在这个地方很竞争,我们常常说:“哎呀,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的竞争啊……!”就好像只有我们这里的,其实你们没有到国外去,你如果一去的话,你晓得:啊!这个纽约,(p162) 那个时候我头上那个时候,一段时候在纽约。我虽然没念书,后来我看见了,我听他们说,他们那个竞争的剧烈是不得了地厉害啊!

所以有一件事情,不晓得你们听说过,爱因斯坦,你们大家听说过对不对?他发明了相对论以后,他自己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他觉得犹太人最怕的—中国人,这个有道理的。的的确确千万有道理的,不但人口多,而且聪明才智之士非常多。这个话,爱因斯坦我也不认识他,我也没有看见过他,但是我在纽约那一段时候,那儿有很多信徒,有的中国人,有几个非常用功的念书的人,他就说在学校里面的竞争最强烈的对手,都是那些犹太人,犹太人最怕的是中国人。他说那美国大佬通常都是不大用功的,然后他告诉我,我一听他们用功的情况,我真是吓了一大跳,我已经觉得在我们这地方这是用功的情况。他也是个非常虔诚的信佛的佛弟子,他每两个礼拜还要到庙里来一趟,他庙里来了以后,一定还拿了几本书,弄完了以后,他自己一定跑到阁楼上去忙看着这个书的。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真正这样分秒必争的人,就是这样,然后他就告诉我那地方的竞争的情况。

以后有一次我到波士顿去,这个麻省理工学院,不晓得你们听说过,这个世界最精彩的第一流学府,在座的如果念过书的人,或者尤其是理工的大家都晓得。那一次,我去的时候,住在那个麻省理工学院的宿舍里边,隔壁房间里边有一个中国人,我难得的看见一 (p163) 个中国人,我倒想去打一个招呼,后来始终不敢进去。他的门开在那里,我偶然跑过去看看他。他一个人,他们那个设备很好,那个学生一个人一个大房间,几张桌子,他那个桌子上也摊满了图,他拿了笔……我在那儿住了个一天一夜,我就是除了吃饭以外,我没有一个时候看见他不在那用功。他忙累了,然后呢跑出去,他们是运动,奔啊、忙啊,这样花这么大的精力啊!所以那个时候我想,哦,原来世间样样东西的成功有它的条件哪!

各位都是作在家人过来的,你们不妨现在看看那个在家人忙得什么程度。现在我们出了家了,说将来我们要做人天师范,然后呢,我们说起来,说:“喔唷,我们早晨一大早起来!”然后起来了吃过了早饭,在那里睡大觉,不睡大觉在那儿说闲话。这个不相应,这个不相应啊!这是我这个地方特别说明。

所以说世间这么简单的事情,你要他发明的时候,尚且要花这么大的努力,何况是佛法的三世因果,它不是那么容易明白地现起的,所以它要不断地数数思惟修习。你能够这样的话,你一定能够获得决定的见解,这个你不要怕,这个都是经验,这个都是经验。所以,马上下面会告诉我们就忏悔。它为什么我们得不到呢?因为以前的习性,留在这个地方,它那个习性、惯性它有一种力量,这样。你一定要努力去把它那个惯性的力量对治,挡住了,那个时候,你可以扭得过来。真正扭过来的时候还很有意思,你前面自己觉得好 (p164) 辛苦喔,不晓得什么时候;但是你一旦真正净化的时候,它会有豁然、豁然开朗之感,那么这一点,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这几句话,大家牢牢记在心里面,趁现在难得这个暇满的人身,要如理思惟,包含两样东西:第一个如理,第二个思惟。不如理你还是少想为妙,想的都是打的妄想,越想越错,你还觉得我有道理,他没道理,一天到晚在想那些念头,你是越想越糟,你增长这个业都是可怕的堕落的业。虽然你不想的,含含糊糊,将来像堕落畜生一样,猪、像蚌一样,但是比下地狱还要好一点。所以这个里边要两样东西—如理、思惟,而如理是根本因,然后呢不断地思惟是圆满因,这两样东西,那就成了,你就可以对于这个产生决定的胜解。

Further, the 《King of Concentrations Sũtra》 says: 
Were the moon and the stars to fall from their place
And the earth with its mountains and cities to perish
Or the realm of the sky to completely transform, 
You [Buddha] still would not speak a word of untruth. 

【此复如《三摩地王经》云:“设月星处皆堕落,具山聚落地坏散,虚空界可变余相,然尊不说非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