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二十二卷B面

(手抄稿 第三册 p197)

老婆心切!我经常犯的,这个地方经常犯的就是这个。嗯,仔细翻翻、仔细地翻翻看!所以

Thus, after you have understood the benefits and faults as previously explained, reflect on them repeatedly.

【故应了知如前所说,胜利过患,数数思惟,】

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前面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要看那个道理,这个道理究实说来,就是对我们最切身相关的,最切身相关的。照着去做,对你有这样殊胜的大利益,不照着去做,对你有这样地严重的害处。那么为什么我们了解了以后做不到呢?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业力很重。所以他下面告诉我们,我们真正重要的应该什么?“数数思惟”。这个“思”就是我们的业流,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业流非常强,所以听的时候尽管 (p198) 很好,听完了,这个业流又来了!那么你唯一的办法怎么办呢?就是听完了以后,马上去思惟、观察、深入,那个才是真正产生功效的。

所以以前最早的时候我曾经说过,我们现在往往有这个感受,说这个佛法上的道理是明明知道了,但是呢就偏偏做不到。为什么?跟大家提过这个事情,我想在座的一定有同修有这个感受,原因在哪里啊?就是这个。对治它的方法呢?“数数思惟”。第一个,不懂,固然一点办法都没有;懂了以后做不到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如法地修持。

所以这个地方,现在的修持是指思惟、多去思惟。思惟说,你做的有什么殊胜的好处?不做有怎么严重的害处?欸,有了这个,你会心里想:哎努力去做了!那么进一步,你就觉得如何做法?然后你这样去做,那就—知道了,你也做得到!所以我们前面说的明明知道了偏偏做不到,实际上,没有正确地如法地知道。现在我们动不动说,啊!你就不要妄分别,你不要分别就行了嘛!好像这一句话说起来好简单,结果真的做到了吗?对不起!一百个人,是一百个人做不到,说实在话是这样。为什么原因?就这个次第,你根本……就是把持个大原则,我们就像看那个太空上面的人造火箭,啊,说人造火箭,大家知道了!知道是知道了,它在天上,我在地上,相去十万八千里,了不相干。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每一个地方的次第告诉我们,我们就可以如实地走上去啦!

Those whose practice of relying on the teacher was improper in previous lives should achieve an attitude of confession and restraint from the depths of their hearts. Exert yourself in the practice of those teachings for which you are suited as a recipient, and repeatedly contemplate the complete qualifications of your teacher. Make many aspirational prayers and accumulate the collections of merit and sublime wisdom as causes for having such a teacher to look after you until you attain enlightenment.

(p199) 【于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诸罪,应由至心而悔,多发防护之心,自应励备法器诸法,数思圆满德相知识,积集资粮,广发大愿,为如是师,乃至未证菩提以来摄受之因。】

说我们以前无始以来,没有如法依止,那些罪过现在了解了,第一件事就把它忏悔,以往的忏悔;然后呢,以后千万不能再做,所以防护以后。罪障消除了以后,自己努力去修习,使自己成一个法器,成了法器才能够接受佛法,能够接受佛法如理修学,才能够成就,那个完全靠善知识。所以我们现在真正修行的是怎么办?是这一件事情,然后“数数思惟圆满善知识德相”—啊!这样。现在我们偏偏没有,为什么?很简单,业感缘起、障碍重重!所以因为这样了解了,只要你肯努力,于是罪障除掉了,资粮积聚了,你只要下这个因,将来一定感这个果。

那你现在忏除罪障、积聚资粮,为什么?说目的是为求这个。所以他说“积集资粮、广发大愿”,啊!说我要成无上菩提;要想成无上菩提,必定要走这个路,这就是我们现在发的愿。你能这样做的话,那么种了这个正确的因,因为得到了这个正确的因,所以你将来得到这个果。所以,在你还没有证得无上大菩提因之前,你一直这样子努力,这样努 (p200) 力有这个因,将来自然感这个果。所以我们现在真正要忙的就是忙这个。你有了这个因种下去了以后,自然而然,将来文殊师利菩萨,也会跑到福城的东边跑得来说:“某人啊!现在你要求了,你要怎么做啊!”五十三员大善知识都等在那个地方,他已经等了无量无边劫了,我们就是不成气候。这个话,我想我们大家了解,没有一个佛菩萨例外的,他要救我们,无量无边劫都等在我们,就是我们没有这个条件,没有成就这个法器。一生取办不难哪!关键在哪里?就在这里。

Once you have done this, you will quickly become like the conquerors' child Sadaprarudita, who had perfect courage, and the youthful Sudhana, who knew no limit in his search for teachers.

【若如是者,不久,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

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欸,不要多久!为什么?罪障清除掉了,资粮集聚了嘛!你有这个因,当然马上就感得这个果,这不简单嘛!所以我们想,喔唷!成佛遥远得不得了,不遥远!善财童子一生取办,你只要因地做对了,就是啊!那么这两位是,一个是《大般若经》当中的常啼菩萨,一个是《华严经》当中的善财童子,这个公案在这里不详细说了。常啼佛子就是《大般若经》当中的,为什么叫常啼?他为了求善知识痛哭流涕,乃至于他自己把那心都挖出来给人家—求善知识,这样艰难法!善财童子,那我们比较更熟悉一点,你能够这样做,不要多久就可以、就得到。

(p201) 那么这个是善知识那方面。我们现在晓得了,喔!原来修学佛法从这里上去,我们要感到庆幸啊!真正难的,你找不到这条路,现在找到了,走起来是容易的。将来你如果正确地了解的话—我现在的认识,不走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走啊!是一件很省力的事情。我们大家会想:那个修起来这么个难,你怎么说这个不走是难,是走反而是容易啊?欸这个道理说起来真简单哪!我们人人都可以体会得到,就这样。平常我们修行,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业障在这里,所以这修行的真正很多状态、障碍没除。重重障碍,你当然没办法嘛,资粮没积聚、路途不晓得,所以难。等到你真正了解了以后,为什么容易?清除掉了,当然容易!

譬如我们现在来说,世间的很多好的事情,哪有一个人不想的?人人想,叫你不去做,欸,谁都不愿意。有一个好东西摆在那里,叫你说坐在那里,你慢慢地去吃,你受不了耶!为什么好东西在那里的话,叫你不去吃?我们的的确确,就一个劲儿叫你坐在那里,坐不住,站起来去走是远比坐在那里来得容易,那我想我们大家体会得到的,对不对?为什么?那就是你内心当中,如实地了解这个对你有好处,然后生起来推动你的力量,那个时候做起来就很容易了。佛法也是如此。现在我们脑筋里都有的染污,等到你真正认识了,我们真正要求的一切好处,都是靠什么?这个法财,佛法之财,那时叫你不做 (p202) 是难的,叫你做是容易的。我想这个大家可以体会得到。

最后,说一个最切实的一个例子,那现在我们大家坐在这个地方,忽然之间大地震了,人人脱门而出,叫你坐在这里真难啰!要有一点本事喔!你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还坐得住,否则的话一定逃出去。是不是逃出去比坐在这里远来得容易啊!所以我们不能做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如实地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所以真正难的话,还是在正知见,你正确地了解了以后,人人都是这样的。所以说修行真容易啊!现在的难关就在这里,他一关一关给我们突破,每一个地方指出世间的真相来。

好,我们继续下去。说现在晓得了这个亲近善知识,那么善知识就要修,所以前面、后面都要修。所以这个修的时候,把那个修的道理,这里简单说明一下。现在我们很多人动不动讲修行、修行,说起来怎么修行都不知道,我们把下面这个简单的这个道理一看,我们那时候才晓得:喔!修行原来要这样的。那个时候再谈修行,不晚哪!下面看:

2. A brief indication of how to sustain the meditation.

【略说修习轨理,】

只是把它修行的纲要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方式是怎么样的?道理是什么?说修行的道理是这样的,应该如何的方式去做。现在我们看,

How to sustain the meditation has two parts:
1. The actual way of sustaining the meditation
2. Refuting misconceptions about meditation.

(p203) 【① 正明修法,② 破除此中邪妄分别。】

第一个呢,先正明修的方法,第二个,有很多错误的,这个错误的一定要拿掉,这个非常重要,那个错误的不拿掉,你弄不上去的。譬如我们现在烧饭也是一样,烧菜也是一样,你泥巴、毒药,你不拿掉去烧的话,对不起!这个吃下去把你吃死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修行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太多的这种错误的概念梗在那个地方,弄了个半天,哎呀!不得进步。真的说起来,不得进步是大幸,实际上你进步了—堕落,因为是错的嘛!就像刚才说的那个比喻当中,你那个菜,农药没拿掉,泥巴没拿掉,不烧摆在那里还好,烧好了吃下去的话,不死也得大病一场。所以他下面这个破除邪执非常重要的!那我们一条条看下去,那个正明修法分成功两样:

The actual way of sustaining the meditation is explained in two parts:
1. What to do during the actual meditation session .

【① 正修时应如何,】

正确修的时候怎么办?

2. What to do in between meditation sessions.

【② 未修中间应如何。】

在没有修的时候如何?平常我们讲修,譬如说我们讲早晚殿、礼佛、念佛、打坐。 (p204) 那么早晚殿下来以后怎么办?打坐完了又怎么办?他这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告诉我们。你真正了解了,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一点都没有错,啊,二十四小时,所有的时间都可以利用。时间是这样,做事情呢,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在修行。这么好法啊!打坐的时候固然是,下来还是;吃饭的时候固然是,睡觉也是啊!现在我们真可怜啊,不要说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不行,就是打坐的时候也不行,打坐打妄想,然后上早晚殿也不行。唉,真是可怜哪!现在看看他怎么告诉我们的。好,我们现在继续下去,说这个正修行是先讲,分成三部分,

1) What to do during the actual meditation session. The actual meditation sess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1) the preparation; (2) the actual session; and (3) the conclusion.

【① 加行、② 正行、③ 完结。今初,】

说做的时候前面要有什么准备,有了这个准备,正式做的时候如何做法,做完了以后,应该怎么样来回向。他每一个地方非常清楚!其实我们中国的祖师,没有一个例外的,不要说很深的大经大论,天台的《小止观》,这个我想最简单吧!他也说得很清楚耶!你还没打坐的时候,前面应该怎么办;做完了,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坐完了以后,说入、住、出,三个很清楚嘛!“入”是前面的加行,“住”是正行,“出”,出的时候就是这个地方结行。

(p205) 所以凡是正确圆满的教授、无垢的教授,一定这个次第,完整的。绝对不是我们现在修行了:“啊!你不要分别,如如不动就好了。”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佛陀—已经是十地菩萨了,最后生菩萨,不是十地菩萨啊,等觉上面,他还要修了很长一段时候,要这么苦行耶!那我们就是一句话,居然就把事情弄了结了,那不是一个大误解吗?这很清楚。我们现在看下去,说这个地方,现在正修的加行是怎么样的。

a) Preparation.
The six aspects of preparation are the activities of Ser-ling-ba.

【◎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师传记,】

这个有六个。下面这句话记住哦!凡是这个地方,表示我们现在这个地方的教授有圆满传承,绝对不是现在我们乱来的。同时,我们听见了这个以后,要晓得,说有的人告诉你这样,有的人告诉你那样,你看看他告诉你的传承如何。所以我当年去学的时候,刚开始的讲一般道理,他没有;正规讲的时候,这个老师一定说的,我这个师承哪里来的,说得很清楚,说我的老师谁,老师的老师谁,然后追溯上去的时候,阿底峡尊者、什么,上面大家晓得就不谈了。这个地方你别小看他一句话!所以以后我们真正学的时候,你了解 (p206) 一点普通知识没关系,反正随便谈谈,你要真正地摸进去的时候,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看下面的这些条件:

Therefore, (1) clean well the place where you are staying, and neatly arrange th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uddha's body, speech, and mind.

【谓善洒扫所住处所,庄严安布身语意像。】

那个就是净地跟奉圣,我们把佛的坛场弄弄干净,弄得非常干净,然后把佛像安布起来,就是第一个。“身语意像”,“身”像就是现在我们的,或者是雕塑的,或者是画的;“语”就是经典;那么“意”是什么呢?“意”就是在我们自己了。真正说起来,这个身语意像,“意”就是教授,这个善知识的教授,供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意也可以说就是亲近的善知识,才能够把真正的宗要,能够传递到你心上去,第一个。第二呢,

(2) Obtain offerings without deceit, and arrange them beautifully.

【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端正陈设。】

供养,第二个。所以种种的庄严。这是为什么?譬如说像小乘当中,喔,这个破坏鬼神村(编者按:指草木等)不可以,乃至于唱念等等不可以。但是在大乘当中,现在这里我们这个地方要供养佛,这些都可以了,这是庄严供养,第二。第三呢,

(3) Situp straight upon a comfortable seatin a suitable posture, your legs either in the full or half-lotus position, and then absorb yourself in the practices of going for refuge and developing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sanga's Sravaka Levels says to sit in the full lotus posture upon a throne, low seat, or the like in order to clear away obscurations such as longing for desirable objects, and to walk back and forth in order to clear your mind of the obscurations of sleepiness and lethargy.

【次如声闻地中所说:“从昏睡盖,净治心时,须为经行。除此从余,贪欲等 (p207) 盖,净治心时,应于床座,或小座等,结跏趺坐。”故于安乐卧具,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随宜威仪。】

第三个呢,就是正式开始修的时候,一定有姿势的。那么姿势怎么办呢?他就告诉我们了,假定说你昏沉重,那么经行。平常的时候呢,主要的是打坐,除“贪欲等盖”的话,那么应该打坐。这个打坐的时候,怎么办呢?他不要求我们苦行的,“安乐卧具”,坐得越舒服越好。不过不要贪舒服哦!他所以舒服就是不要你心里面,真正坐时他有一个原则,就是你全部的精神对注在你这个心念上头。现在很多人家,刚刚修行的时候,他先不讲心里怎么用这个功,他先讲怎么打坐,然后学那个不倒单,哎呀!弄得个苦不堪言,就是这样,那真自己跟自己做冤家,这个是很大的损失。

所以当年我的老师刚开始的时候:不要管那双跏不双跏,你能坐固然好,不能坐,两脚伸开!当时我听了:别人告诉我这么认真坐,他怎么告诉我这样的?欸,后来真正的好处就是这样,所以有一段时候专门跟他去坐的时候,他乃至于说:“好,你睡下来。”欸,妙啊!你照着他办法去做,怎么做就怎么得到好处。但是正规地来修的话,最好是打坐,那是千真万确的。其他的,就是这种情况下怎么调治你的,在这里现在我们暂时不 (p208) 谈,只是告诉我们的这个理路。就随自己的相应的为宜,所以说你拜也可以,是行也可以,乃至于睡也可以。后面就告诉我们,睡觉的时候该怎么用功,吃饭的时候该怎么用功。当然这个这是“修理余”,正修的时候主要的是打坐。那么再下面这个,第四个:

(and then absorb yourself in the practices of going for refuge and developing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

【既安住已,皈依发心,】

下面是皈依了、发心了,皈依跟发心是两件事情。

【决定令与相续和合。】

这个皈依也好,这个发心也好,要怎么办啊?这句话注意!要跟“相续和合”,而且决定要做到!什么是“相续”?身心,就是我们的身心。为什么叫“和合”?或者说什么是和合?我们现在说皈依佛不堕地狱,然后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念过了。请问这样的皈依和合与否?跟身心和合否?不和合;跟嘴巴和合的,耳朵和合的。所以祖师告诉我们,这个叫入耳出口之学。他下面说得很有意思,“口耳之间短短数寸,曷以美堂堂七尺之躯?”我们这个身体堂堂七尺,你耳朵听见了,嘴巴里念出来这么一点点,这个一点点东西,没办法对你真正地身心有好处。实际上呢里边意思就说,你真正要皈依的话,身心要和合,那个时候你会感觉到,一心一意皈投依靠,你没别的了。

(p209) 现在我们皈投的、依靠的什么?无明相应的东西,无明相应的东西,平常的时候痴痴呆呆,睡觉,这是我们要皈投依靠的,吃饭,这是我们要皈投依靠的,聊天,是我们要皈投依靠的,我们都在这个里边。碰见一点小小的不如意,大家起诤论,就是这个。当你真正皈投依靠的话,那些东西都不要了,一心一意抱着这个三宝。如果说你现在念佛的话,你的确会这样的,哪有一点闲功夫,这个是真正跟身心和合的时候。所以这个皈依也好,发心也好,决定要做到这一点,这个是原则。那么他现在的皈依怎么办呢?现在说:

(4) Imagine that seated in the space before you are the gurus of the vast and profound lineages,

【于前虚空明现观想,广大行派,及深见派,传承诸师。】

就是说教我们观想,说前面的上虚空当中,观想要观想到什么?“明现”,而且很清楚地显现。显现些谁啊?这个传承。这个传承分成功两部分,一个是“广大行派”,一个是“深见派”;一个是代表方便、慈悲,一个是代表智慧;一个就是弥勒菩萨所传的、无着菩萨这样下来的,一个就是文殊菩萨、龙树菩萨传下来的。从佛开始传到这两个菩萨,然后每一个传承,代代不断地,一直传到你的老师,这样,老师传到你身心上面。还有呢,除了这个,

p. 42

as well as immeasurable buddhas, noble bodhisattvas, pratyekabuddhas, Srāvakas, and those who abide in the Buddha's word. Then visualize the field for accumulating the collections of merit and sublime wisdom.

【复有无量诸佛菩萨,声闻独觉,及护法众为资粮田。】

(p210) 就是这个。这个传承,从佛菩萨开始一直传下来、传下来,周围上虚空当中,无量无边的佛菩萨,还有声闻、缘觉及护法,这个就是你要皈依的对象。正式我们修行从哪里?从皈依开始,发心等等。皈依,皈依谁?皈依这个。所以平常我们真正真地念佛、念佛,什么叫南无?南无就是皈依嘛!就是这一个,真正要念就是这个。这个是完整的教授,在这个完整的教授当中,我们修的就我们相应的各别的法门,那你说一心南无阿弥陀佛!你就懂得怎么去念这个。懂得了这个总则以后,然后用那个总则当中,修你的特别法门,就非常容易。关于皈依的道理,后面也有详细说明,假定你真实懂了,照着去做,就对了!万一不行怎么办呢?欸,他下面告诉我们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还不够,说:

(5) The cooperative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ath in your mind are (1)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collections, which are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2) the purification of your mind from obscurations, which are unfavorable conditions. If you lack these cooperative conditions,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produce the path, even if you take pains to sustain the meditations that are the substantial causes of the path.

【又自相续中,若无能生道之顺缘,积集资粮,及除逆缘净治业障二助缘者,唯励力修所缘行相之正因,亦难生起。】

假定我们自己的身心上头,这样子话,我们没有这个善根,这个善根需要什么?要罪障净除、资粮集聚。这个资粮是生道的那个顺缘,所以能生起的这个顺缘是什么?积聚资粮。还有呢?障碍要除掉,所谓逆缘就是障碍。如果说,障碍没有净除,资粮没有积聚,这个两个不具足。这两个是什么?修道的助缘,如果是没有这个,你拼命地虽然去跑到那 (p211) 里要想观想什么,没有用!所以,如果说你没有两个助缘,努力去修这个行相的正因—所谓“正因”,就是现在你因地当中努力观,观了半天嘛积得那个果,就观起来了—如果没有这两个助缘,你怎么弄也弄不起来。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Now you must purify your mind with the seven branches of worship, which comprise the crucial points for accumulating the collections and purifying the mind of obscurations.

【是故次应修习七支以治身心,摄尽集净诸扼要处。】

那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下面这个七样东西,来调治自己的身心。这个怎么调治呢?就是净除罪障、集聚资粮;这个七样东西,包含了所有的净除罪障跟集聚资粮的宗要。实际上,这个七样东西就是我们的十大愿王。所以,我们现在看这个十大愿王,好像是善财童子到最后导归极乐,现在我了解,是的,最后是拿这个导归极乐,千真万确。请问现在你下脚第一步,我们绝对不是凭空,你下脚第一步因地当中走对了,始终走这个走上去。假定你因地当中把这个拿下去,现在做对了,你就走这条直路,最后你拿这个功德圆满的时候—成佛。为什么?成佛没有别的嘛!把那个障碍彻底净除,把那个功德圆满地集聚。现在这两样东西—这个七样东西也好、这个十样东西,包含了所有的净除罪障、积聚资粮,当然嘛!

所以你因地当中第一步是这个,到最后一步还是这个,圆成佛道。这样地好法,这么 (p212) 地简单哪!现在我们往往说,唉呀,这个十大愿王好像善财童子到了那个时候才修的。不是的,现在下脚第一步修,你能下脚第一步修,你就走这个直路,如果说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要求往生的话,那上品!

关于这一个十个内容啊,这里不细细地讲,不细细地讲。我这是比较简单一点地说明,他为什么说成七支呢?说成七支不是十支呢?这个地方有几个开合不同,我们现在这个所谓礼敬,是礼敬一支,然后称赞是一支;他那个礼敬哪,并在一块的,所以并掉一支。还有呢?他后面那个回向啊……我们这个回向,从“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以及“普皆回向”,三支,分三支;他现在这个里面三支并成一支,又少掉两支。所以这个前面少掉一支,后面少掉两支,最后合成七支。而这个七支的内容,跟我们的十大愿王,完全一模一样,你们不妨把那个先看一看。

《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十二页,关于这一部分,现在就讲关于正规地修习,现在我们讲修行、修行,他有他的原理,有他的方法。那么平常的时候,广泛地来说,那么二十四小时—时间;事情呢,任何事情没有一个不在修,乃至于吃饭、睡觉。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原则,把握不住这个原则去修的话,那尽管形式在这个地方,实际上内涵不是。所以 (p213) 我在这个黑板写这句话,“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太多的人,不管是打坐、参禅、拜佛、念佛,为什么修了半天,效果不太明显,或者不大。效果是毕竟有的,这一点我们是肯定的,所谓“不大”的意思怎么说?你学禅,希望开悟,弄了半天,没有消息;学净,希望往生,弄了半天,没有消息;学教,亦复如是。

所以这个道理我们应该了解,了解了这个道理,照着去做的时候,那么你行、住、坐、卧随宜威仪都是。当然最主要的是在做的时候,乃至于做了以后怎么办,他都有完整的理论,以及正确的方法。我昨天已经简单地说了,一共有六个步骤,实际上昨天已经说了五个,那个地方到这里为止,只是讲皈依,实际上我们修学佛法,整个的就是皈依开始,这个是一个关键所在。谈到皈依,我们想像当中,好像很简单嘛!跑到庙里边跟一个师父,然后呢受个三皈依,磕几个头,然后有的时候送一点供养,一个红包,好了,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