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37卷A面

(手抄稿 第十八册 p3)

如果单单安住在那里不动的话,那个是世间道。得到了所谓初禅、二禅、三禅,乃至于无色定,将来这一身报满了以后,你就生到那个天上去,多少大劫安住在那里一动都不动。那然后呢,“毗钵舍那品”,是观,这是观察,一定要用我们的思惟的这个观察,这个,或者世间的是非,或者出世的,如理、非理,就是这样。

当你观的时候,那这个心就不能集中起来,因为不能集中起来,所以你的观的力量也就不够。现在双运道呢是这样的,欸,你定越强,那个观力越强;反过来,你观越强,那个定越强。我们说:这两个有矛盾的,怎么可能碰在一块儿来呢?这个就是要如理的教授。它修学有一个次第,预先一定先得止,可是不必深的定,然后呢在这个止上面去练那个观。当你有了那定了一观的话,那个心散乱了,散乱了,然后你再把它,欸,放缓,再(p4)去止;止了以后呢然后再去观。不断地练习,练习到后来的话,当你这个定心跟止相应的时候,观力也跟着增长;反过来,当你观的时候,那个止也越来越深入。就因为这样啊,所以当他得到了这个双运以后,他要提起来这个观察的时候,那个定力非常地宁固,非常地坚固。而且因为定心坚固,所以他那个观力也敏锐,能够把世间的一切真相,才能够真正地看透。这个修学出世的这个,不管三乘是必须要的,必须要的,这个详细的在后面再说。

p. 322 (3)

And《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also says: Having thus generated joyous perseverance, Set your mind in meditative concentration....

【《入行论》云:“既发精进已,意当住等持。”】

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个是资粮,然后呢这是方便,后面真正重要的─智慧资粮,然后呢就是定慧。换句话说三学当中前面属于戒,现在这个地方是真正的定、慧。

(b) How to begi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 第二修彼方便。】

那么修学的方法是什么呢?

Think over the benefits of cultivating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nd the faults of not cultivating it. I will explain this in the meditative serenity section.

【谓当思惟,修习静虑所有胜利及不修过患,奢摩他时兹当广说。 】

(p5)就是这个呀!什么的修的方法呢?还是跟前面一样,说修学这个的殊胜的利益,以及不学的它的缺陷,这个在后面的专门讲止那个时候详细说。

(c) The divisions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In line with the above citation from the 《Bodhisattva Levels》, if you subdivide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according to nature, there are two kinds: mundane and supramundane;

【◎ 第三静虑差别。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谓世出世。】

如果就那个定的自己的特质来说,世间定跟出世间定。

and if you do so according to orientation, there are three kinds oriented toward serenity, toward insight, or toward both conjoined. If you subdivide it according to function, there are three types: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that stabilizes the body and mind in bliss within the present life,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that achieves good qualities, and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that carries out the welfare of living beings.

【就品有三,就作业分,谓身心现法乐住静虑,引发功德静虑,饶益有情静虑。】

然后呢是另外一种分类,分成功三类,怎么分法呢?就看它的作用、功效,你为什么这样的。那么这样的话分成功三个:第一个呢,就是“身心现法乐住”,这个定以后使得你身心,眼前当下安住无边快乐,这是第一类;第二呢,由于这个境,由于这个止,由于这个定哪,能够引发种种功德;第三类呢,在这个定当中能够饶益有情。可以从这样的分法,当然也可以各式各样地分,不过呢真正它分总有个它的特质,我们不必就是无义地去分,就不去管它!

The first,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that stabilizes the body and mind in bliss within the present life, is all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s that generate mental and physical pliancy when you enter them with equipoise.

【初谓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轻安所有静虑。】

这是现法乐住。

The second,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that achieves good qualities, is all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s which accomplish good qualities

(p6)【二谓诸静虑能引神通解脱遍处及胜处等,】

这个都在后面那个奢摩他当中讲。

shared with Śrāvakasthe super knowledges, liberations, totalities, masteries, etc.

【共诸声闻所有功德。】

这些。

The third,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that carries out the welfare of living beings, is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that accomplishes the eleven activities for others' welfare.

【三谓有静虑能引十一种饶益有情事。】

就这个三类。

(d) How to practice?

【◎ 第四正修彼时应如何行。】

正修的时候怎么学呢?说

Whenever you practice any virtuous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you do so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six supremacies and all six perfections. The generosity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is maintaining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yourself and then establishing others in it. Understand the other perfections from the earlier explanation.

【随修何善三摩地,皆当具足六种殊胜,六波罗蜜多。自住静虑亦安立他,是静虑施,余如前说。】

这个第四,跟前面的每一项的第四一样。

(e) A summary. The recol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the basis of the bodhisattva deeds—

【◎ 第五此等摄义。随念发心为诸行依而正修习,】

(p7)这个地方我们学的静虑波罗蜜多,有一个特质,什么特质啊?我们一定要了解,实际上呢不单单是了解,就是发了这个菩提心,由于这个心而随行,跟着这个心而来的这个行为。所以呀,你发了菩提心,这个作为依据,一切诸行之根本,现在学静虑也是如此。

is what inspires you to train in order to set all living beings in uncontaminated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则于无漏静虑,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励修学。】

所以我现在自己学的是无漏,换句话出世的;同样呢不但是为了自己求出世,而且要使一切有情啊,也同样地得到这个无漏相应之定─无漏相应定那出世间的,换句话说是解脱生死、成佛作祖乃至。

After you have increased the stability of this spirit, aspire to the high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s and train in these.

【此坚固增长已,以地上诸静虑作所愿境。】

那么把这个概念,这个发的心,然后随分随力地能够发起了、坚固了、增长了。然后呢正式学的时候啊,不是普通一般世间的,而是以大地菩萨所行的种种静虑,作为我们的愿望而去努力。所以在这个地方,这《华严》哪,我们应该有机会必然要看,看看那个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就从德云比丘第一个,一直到最后开弥勒楼阁,参那些大善知识。每一个善知识告诉他,“欸,我得到什么的三摩地……”这种三摩地都不是定哦,不是普通定,都是什么?无漏,而且大乘不共的,而且必定是定慧双运俱转的,这个才是真正的特(p8)质。这一点我们必定要了解它,这个是我们现在的愿境。所以我们常常说:我是凡夫,所以这个我要目的啊,学这个!如果我是成佛的话,那我要救众生了,我不是去学了,这个要了解啊!那么以这个作为的愿,因为这样的愿,所以

Even if you are unable to fully develop the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s, you must strive to train from time to time in one-pointed concentration to whatever extent you are able.

【虽未能生圆满静虑,亦应时时精进不舍,随力学习心一境性诸三摩地。】

在这种情况之下,是的,我们在因地当中,所以并不是真正能够做到。所以说,虽然没有能够真正圆满这个静虑波罗蜜多,但是要想学的时候啊,一定要精进。学定那非精进不可,没有精进绝无可能,绝无可能!所以现在很多人说,哎呀,学学定啊!那实在是……。我们普通也只是说,哎,看见他难得啦,有这个心,给他种一个善根,好、好、好、好,教他一下啦!那都是跟小孩子、像幼稚园小孩,来来来、排排坐、吃果果,大家这样。哎呀,这高高兴兴,高兴完了以后回去了,就是如此而已。这是千真万确的,真正要学定的话,不要说这种殊胜的大乘的定啊,那没有精进是绝无可能、绝无可能的!

有了这样的情况,那个时候“时时精进”啊,随分随力地学这个“心一境性诸三摩地”。在座上固然是,下了座何尝不然,这个千真万确的,千真万确的。现在我们不妨看看眼前的事实,那禅宗的祖师们那是典型的就是这个样。上座的时候固然,下座的时(p9)候,你问他在干什么啊?对不起,还在那里啊,千真万确的。所以一切时处都在那个地方,嗯,就看一个。赵州,有人问他:“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说个“无!”就这样。当然,当初赵州老人他没有说这个,一直等到南宋大慧宗杲禅师以后才学这个,因为那个时候的人根性慢慢地钝了,说全部精神贯注在这个地方。那么后来又转了一个,说参“念佛是谁?”那都没关系,真正重要的,他什么时候一切时处就摆在那个地方。

啊!古来的人有各式各样的人,形容这个东西,或者说如丧考妣,像父母死了以后全部的精神啊忧心焚焚。或者是说像欠人万贯钱财,唉呀,以前的万贯以现在来说,是欠人家几亿的财产,这样啊!啊!那个心里这个债主逼在那个地方。或者像前面那个经上迦旃延那子的因缘,啊!那个刽子手在后头,你一心一意地是摆在那个地方。吃饭你也不晓得吃些什么,睡觉也不晓得睡些什么,拜佛也不晓得拜些什么。所以这个是千真万确的,所以很多古代的那个禅宗那个大德们,依现在都是如此,欸,他等一下上厕所,跑到厕所出来了以后啊,出来了裤子忘了穿。绝对不是笑话哟!他全部精神摆在那地方,这样。乃至于吃饭了,拿着个饭碗拿了个半天,他不晓得干什么,忘记掉了。精神一直住在、住在这个地方,这样的啊!这个才是真正啊,真正学定的这个样子。

你不要看这件事情很难哪,你得到善巧的话,这个事情倒还千真万确还不难呢!最(p10)最主要的还是什么啊?就是前面这个方便。所以一直说呀,你学这个东西要闻思为先,一定要如理听闻,了解了这种;而这个开头一定是胜利、过患,一定说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多大的好处。所以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总觉得:哎哟!要放掉这个要这么难做。他不啊!修学佛法真善巧,就告诉你,你这样做对你有多少好处。千真万确,你把这个念头认识了,然后呢反过来说,你不做有多大的祸害。这种心情提起来了以后啊,修学佛法的的确确并不难。这个就是什么啊?我们必然应该了解的次第。那么现在说,好啦!这个有了以后啊,然后随力地去学。是

For, if you do not do so,

【若不尔者。】

如果不这样的话呢?

you will be continually stained with the fault of breaking the precepts, and in other lives as well you will find it most difficult to learn the trainings for entering the many doors of the bodhisattvas'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s.

【恒违学处罪所染着,于余生中亦极难学菩萨等持所有学处。】

你不这样努力的话,眼前也是在罪染当中,将来呢也很难学这个。

p. 323

Whereas if you never give up your effort, even in this life your mind will become steadily less distracted, making your accumulations of virtue very powerful.

【若能学者,即于现法亦少散乱心,所修善行势力强盛,】

能够学的话,现在心就少散乱,而且呢修的势力越来越利,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越(p11)来越好。“当来”,更好的将来,就像经上面说的:

In future lives, as the《Questions of Subāhu Sūtra》says, you will have physical and mental bliss and a joyful mind, thereby easily completing the perfection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

【当来亦如《妙手问经》说,身心喜乐,静虑波罗蜜多极易圆满。】

将来很容易!所以有很多人的的确确,我们往往看见,欸,这个人一学就会了─不是这一生学会的啊!宿生就有啦!念佛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现在常常说,我一再说:欸,不要说看见,喔唷,他念佛很容易,他宿生早就有过了。假定你看他这样容易,你也学他的话,我始终觉得这个太没出息。如果从现生可以看得见的话,我想我一再说,今天再说一遍。嗯,那些念佛一下就得到了,我觉得学他们好没出息;而这个人─六祖,我也觉得好没出息。我只有学一个人,学释迦世尊!然后呢跑到尼连禅河边上面,前面那个六年苦行我觉得也毫无意思;我一定学最后那一晚,坐在那个河边上面,抬起头来看月亮,一看!成了佛了。这个才是我们该学的啊!我们必定要了解,所以这个因果的关系在这个地方。你认识了这一点的话,你自然会了解了:啊!他是他的,我现在看看我什么。你要了解这个,还什么?喏,这样前面的照这个次第正确,这个佛法的特质在这里。所以说:

I will not elaborate further here as I will be explaining this at length in the meditative serenity section.

【于奢摩他时当广解释,故此不说。】

那么你能够这样的话,很容易圆满。关于这个详细的道理呀,在后面别学奢摩他的时(p12)候详细说,这个地方就暂时不提。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323页,那么说我们发了菩提心,由愿心而进入行心;所谓行心就是说有了这个愿,要满这个愿一定要跟这个相应的因行,因行到了,果就圆满了,这个就是无上的佛果。那么前面的五度当中已经都讲完,讲到最后般若,现在我们看:

(vi) How to train i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has five parts:

【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分五。】

学这个也分五部分,第一个:

1. What wisdom is?

【① 慧之自性。】

我们了解智慧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呢,

2. How to begin the generation of wisdom?

【② 生慧的方便,】

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启发智慧。

3. The divisions of wisdom 4. How to practice? 5. A summary.

【③ 慧之差别,④ 正修慧时应如何行,⑤ 此等摄义。】

(p13)要启发的智慧,这个智慧有什么样的不同,每一种有它何等功效,这个功效对治是什么毛病,然后呢产生圆满什么功德。了解了这个,下面正修是怎样修法。然后呢,还有最后一点重要的关键性,再总结起来说明一下。

What wisdom is?

【今初】

说慧的自性。

In general, wisdom is what thoroughly discerns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the object under analysis,

【◎ 慧谓于所观事能拣择法。】

嗯,一句话。智慧是什么?就是对于我们所看的事情,能够选择如理、非理,能够晓得这件事情如是因感如是果,这个中间的种种必然的关系。事理之间的所有正确的、真实的内涵,你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的话,那么自然你呀,做起事情来会一点都不错,因此你得到的结果能圆满无缺,这个完全靠智慧来辨别。所以做事情尽管是手脚去做,可是判别─告诉你是非、应取舍,却不是手脚的能力。就像我们前面常常说的,“五度如盲,六度如导”,是,五度就是那就相当于手脚去做,但是做得好不好,怎么做法等等,那、那是引导者。

but in this context wisdom refers to proficiency in the five topics of knowledge and the like.

(p14)【此处是说通达五明处等慧。】

现在这地方总说,把五明,这个五样我们应该了解的能够完全地了解。实际上这个五明,就包含了我们眼前所对的一切内容,一切内容。你对这个有了正确的了解,自然你处理任何事情的结果得到圆满。修行更是如此!你对你修行的方法,如果没有正确了解,尽管我们有很好的心,很想去学,却是盲修瞎炼。

The《Bodhisattva Levels》 says: Know that the bodhisattvas' wisdom is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phenomena that engages or has engaged all of what is to be known and that operates through focusing on the five topics of knowledge—Buddhist knowledge, grammar, logic, technical arts, and medicine.

【如〈菩萨地〉云:“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二因明,三医方明,四声明,五工巧明,当知即是菩萨慧之自性。”】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引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所说的。就是说,慧是什么呢?就是你凭这个东西,能够由此而了解,“悟”是正确地、如实地了解我们所对的一切,所应该所知道的一切,以及已经由此而步步上升,已经所了解一切。这个一切的法是、非,是的该取,非的该舍,这个都要用智慧辨别知所取舍。然后我们的行持跟着去做,那么就得到圆满的结果,这个是它的内容。

Here, the wisdom that "engages" refers to wisdom prior to attaining the bodhisattva levels; wisdom that "has engaged" refers to wisdom after attaining such levels.

【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定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

至于说“能悟入一切”跟“已悟入”两个什么差别呢?一个是还没有真正见到(p15)实相的时候,通常我们说“地前”,或者另外一个名词,就是闻、思相应之慧;已悟入,说“地后”,登地以上,登地以后。就是经过前面由于闻、思,把握住、了解了修行的法则,照着这个次第如法修持,而得到实际上的验证,彻底见到一切事相的真相,包括真、俗二谛。在这个不管是真、俗当中,它内涵你能够彻底圆满地了解,辨别它是、非,所以这个就是慧。那么,而这个智慧,它的所观照的对象是普遍一切,把这个一切总摄起来,说五种明处,那是在这个里边。所以啊,这个智慧是普缘一切我们所对的这些事情,这个分成功五个内涵,这个我们该明白的。

说“内明”就是佛法,佛法,这个我们了解。它为什么叫内明呢?就是平常我们观察世间都是观察外面,我们现在非常简单地说明,也不必用佛法的定义。实际上呢应该说,喏,这个佛法本来就是说世间现象,我们就用佛法以世间的名词来说明,这个大家就很容易了解。比如我们现在讲科学,大家就赞叹科学,科学的确也对世间有相当的贡献,但是它所明的却不是内明,只明外面不明里边,这我们大家都了解了。说宇宙的一切万物什么等等,那么拿什么东西来观察呢?每一个人就是拿我。这么“我”到底是什么呢?这个他却不一定真的知道。实际上“我”这个东西,我们现在也不必深深去说它。通常我们指的,那就是从透过我们眼睛所看,耳朵所听,身体感受以后呢,然后这个真正地领纳。换(p16)句话说,我们拿世间来说,就是我们的知识、知见,说拿这个东西去观察世间万事万物。可是我们平常世间万事万物来看,你的眼睛这个样,我的眼睛不一样,耳朵,各人等等,标准不一样。

所以科学家很精采,他想出一个办法来,说现在不是用你的眼睛、我的眼睛看,我们共同定一个标准,共同定一个尺度。于是在这个世间的衡准的当中,他就定了几个标准,所谓时、空。你的时间也许讲一天,什么一天分成功昼三时、夜三时,现在他共同的标准,说这个叫作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多少分、多少秒,这个时间的标准,有一个客观的标准。那空间,我们也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然后呢所衡量的客观的东西是物质,也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不管是你英制,说公制,乃至于大家彼此互通的,所以这个制度建立起来了。换句话说一个共同的标准,然后在这个标准上面,去衡量这个事物的内容的话,你才能够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有共同的共识。在这个里边,你就能够认识它的内涵。

这个所以科学之比平常来得正确的原因,就是平常常常说很主观的,现在我们把那个主观的因素把它拿掉。对呀!所以它发现了很多真相,以前人所不了解。以前的人因为凭着自己的眼睛来看,所以觉得:啊,地是不动的,太阳在转的,这些现在发现不对,太阳不动的,地在转。啊,以前的人发现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现在也觉得不对,天根本(p17)没有这样东西,地却是圆的。那是凭什么呢?因为它有这么一个客观的标准,先把那个标准确立了,拿这个标准去衡量所衡量的。换句话拿这个标准去观察所观察的,那个时候就可以观察得出一个共同客观的标准来。

可是里边有一样东西他遗漏掉了,我们每一个人拿“我”来去看。那么刚才说的不管“我”是眼睛、耳朵,我的身体,各人的,的确能力不一样,然后呢你的概念也不一样,这个东西是什么?谁也不知道!结果拿这个东西去看的话,这个里边就问题来了。实际上呢,科学家的的确确拿他的方法去找的话,没办法去找,而且绝对没办法找到。其实这个道理说起来非常简单,佛法里面常说“指不自触,火不自烧”,那个手指你摆在这里,它手指摸,摸一样东西,可以摸到这个什么感觉;可是它手指能摸别的,它不能摸自己。所以你两个手指摸,摸到了,那个是什么,这个手指摸到它,这个手指摸到它,对不对?不是说我自己那个手指、手指摸到我自己;同样地,我坐在那个桌子上连为一体的话,我就没办法把那个桌子……我坐在椅子上,没办法把那个椅子搬动。现在“我”,“我”这个东西本身是什么东西,我自己没办法来找到它。结果呢,这个东西本身是不是一个可靠的标准哪?那有问题!

所以我们最常用的一个比喻是说,比如你现在衡量一样东西,我们大家说,哦!我们(p18)要去买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多少钱?三块钱。那我们当中大家说三块的话,那大家没有什么诤论、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我们在这里,当然大家用的是新台币。结果啊,偏偏我们的心识却不是有这样的共同,你是你的,我是我的,就相当于说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法国人,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一个香港人,一个什么─日本人。然后呢各人跑得来,他说的一块是一个法郎,他说的一块是一个英镑,你说的一块是港币,我说的一块是台币,他说的是日圆,那这个比例之间差得个十万八千里,你就没办法大家来衡量,那是各是各的,对不对?这是个很明白的事实。

所以我们从这一点,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尽管客观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但是对这个共同承认的客观的标准当中,却还有各人各人的想法。是,你看这样也是桌子,我看这张也是桌子,可是你看的这张桌子的话,你会有你的想法,我看,有我的想法,这个想法绝不统一的,这第一个。不要说我们各人不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在不同的时候,去看它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同样地进一步用一个比喻,譬如说我们刚才要衡量任何一样东西,你说,欸,我坐在那个桌子上面,这个桌子上有多长多宽啊?拿根尺量量它。那个尺本身是固定的,你说你用台尺也好,台尺我们中国以前叫老尺,现在呢叫市尺,哦,这是公尺,那没(p19)关系,你总是这么一个单位固定的。那么一尺、两尺、两尺半或者两尺三寸五,那没关系。现在量的东西,不是那根固定的东西,拿一根牛皮筋。然后呢你绷得这么……它也叫……欸,怎么,你说它一个单位长度吧!绷得这么紧也叫一个长度,绷得这么紧叫这么长度,这么松也叫这么长度。结果呢你这个时候绷得松一点,一量,量、量、量这张长度的话,说有几个?有二十几个单位;然后你拉得紧一点,说这张桌子还不到一个单位。为什么原因哪?这个桌子没变,只是说你自己那个牛皮筋拉得紧一点、松一点,是不是这个样?对嘛!然后我们不检查则已,看看我们的心─今天哪,很高兴心里面,哎呀,欢喜得很,那好像放得松松的;今天心里面不高兴,拉得紧紧的,绷得紧紧的,这样。那么这个时候,你对这件事情的衡量,又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