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八十九卷B面

(手抄稿 第十二册 p19)

p. 206 (10)

If, in this way, even the wisdom that knows emptiness is not a specifically Mahayana path,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re are other shared paths as well. 

【如是证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况诸余道。】

从这地方就可以看见,证得空性,换句话说大彻大悟这件事情,这样达到这样高的程度啊!我们现在不必说大彻大悟,因为往往有的人不了解,我们就是啊,就算是这样吧!就是说:“哪,你证得空性了!”因为关于大彻大悟这个境界啊,我自己也没大彻大悟,所以并不究竟了解。不过我所了解就是这样,你真正发了心以后,要想上去的时候,那个时候第一件事情啊,的的确确要大彻大悟,那是千真万确,决必不可少,像母一样。但是它并不是这个种姓决定的因,这一点并不是忽视这个大彻大悟,绝对重要,必不可少,这一点这个地方说明。那么当然这个见解是以中观来别,而其他的别的宗派见解不同,这个地方,我们暂时不太讨论它。

(p20) 就是达到这种状态,这个还不算是“大乘不共之道”。这句话是说:这些是大乘道,但是并不是它的不共道,现在大家分得清楚吗?就好像我们前面比喻当中,你要长一个东西的话,是要种在土里,要灌了水,又加肥料,还要太阳晒,还要种种的培植才长得起来的。但是所以长得起来,你要的东西长得起来,是要那个种子种对。如果你要苹果,结果你种个麦子种下去,长了半天长出来个麦,你的苹果啊不行,就这样。你把那苹果的种子种下去了,有了这个种子以后,不是说就能够长出苹果来喔,你还是要其他的,哪,水啊、土啊、太阳、肥料,这些东西叫共因。所以这个共、不共我们要分别得清楚,不是忽视其他的,而是说我们进去的时候,要了解把握住根本的主因。然后呢,跟这个相应的其他的辅助的,怎么使得这个能够圆满成就的辅助的缘,一一加上去。现在我们是辨别这个主因,跟其他的“余”、所余的助因。

呃,那么证空慧尚且不是,何况其他的呢,何况其他的呢!所以这一个“何况其他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一层,深一层啊!现在连它证空慧,拿我们现在说,达到这样的情况,尚且不是,大乘的“余道”,现在我们连它这个其他的,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啊,所以更应该注意啊!更应该注意啊!所以我们第一个,首先在见解上面要一定要认识这个!

Hence it is a clear indication that you have very little familiarity with the teachings when, after you have taken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to be the crucial instruction, you do not practice it, but, after recalling it at the beginning of a session only in words, you intently make great effort at some single, small portion of the path. 

(p21) 【故若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正修习,仅于起首略忆文句,而于余道微细一分多殷重修,显然于法知见太浅。】

下面就告诉我们了。所以我们现在真正重要的,应该把菩提心作为我们修学的中心,努力去做。不是说刚开头的时候“略忆文句”,像平常我们一开始念的时候,都是念几下,我们早晚课也是一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等四句。然后呢,在我们修密宗的仪轨当中,开头的时候也这么念几下。很多地方就这样,就是啊“还算好咧,还略略至少一些文句咧!”欸,这个不对,这个不对!而我们真正主要的修习是这个才对。

所以说你略略把这个文句念一遍,而于其他的“余道”,这个余道不是非道喔,是道,但是它是什么?“微细一分多殷重修。”哎呀,努力忙这些东西啊!那个很明白的,你对佛法认识得太不够,认识得太浅,认识得太差!我们一定先要把那个根本的主因把握到了,然后呢尽你的力量,随分随力,你做哪一个都可以。你念佛,念佛好;参禅,参禅好;学教,学教好;显教也好、密教也好。然后呢,你在这儿坐禅以外,不管我们所谓出家人有三件事情─行福、坐禅、读诵、诵经都可以,在家人也可以,就是再结其他的因缘。这一点,是这个地方特别需要了解的!

In general, just as both father and mother are needed to have a child, you need the entire complement of method and wisdom to have a complete path. 

(p22) 【总如生子俱须父母,道支圆满亦须方便智慧二品,】

就是这个比喻当中告诉我们哪,我们一个孩子的出生,一定要父母两样。那么现在你圆满这个道的道体,一定还要什么呢?也要两样,一个是方便,一个是智慧。方便是父,智慧是母,这个两个是最重要的,不能合。

In particular, you need the main method-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main wisdom -the knowledge of emptiness.

【特须方便上首发菩提心,智慧上首通达空性。】

我们一般说起来两样东西,那么这个两样东西的两个呢,有两个主要的:方便的这个、这个主要的上首是发菩提心,智慧的上首达空性慧。这个说明了,那这两样东西啊,还有其他的眷属各方面地配合。譬如我们现在说钢筋混凝土,是的,要混凝土跟钢筋,好像说起来要两样东西。其实呢这个混凝土,喔唷!还牵涉到很多啊,还要模板,还要这个,还要一大堆,是啊,都不能少啊!当然同样地,这个我们要把这个根本认识了,然后慢慢、慢慢地,从那根本上面探索,进一步去修习。

If you only meditate on one of them, 

【设修一分而未全修,】

假定你单单这个修里边一部分,而并不全部修的话,对不起,你要求的这个圆 (p23) 满的结果,一定得不到,这个是我们必定要了解的。所以从这个地方,现在我们可以返回头去,为什么它本论一开头,并不直接告诉你怎么修,一定把那个次第让你认得了清清楚楚,然后了解了再去修。就是你因地当中,必定要把你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呢,本末在哪里,次第如何,一点没有错了,然后你做下去的话,欸,非常省力,很快得到。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的的确确,是看起来比别人比较慢,也许是慢的时候,你慢了三年、五年,乃至于三生、五生,可是最后的结果啊,比别人快!快到什么?快无量阿僧祇劫,这个里边完全不能比,完全不能比哦!

所以诸位,如果说大家对这个概念弄不清楚,首先要弄清楚。弄清楚了以后,你们有时间的时候,譬如说今年,或者等《广论》完了,或者假期里边,你们可以把好好地,《法华》、《华严》这种大经大论约略地看一看,那时候你就很清楚明白了。那时候你才会知道,为什么善财童子一生取办,为什么大智如舍利弗,乃至于这么多的大了不起的大圣者,没有一个例外的,都要转无量阿僧祇劫。而在这个里边佛一再说:“哎呀,我出世只有一个目的,就把佛的圆满的这一个教法给你啊!我的目的就这一个啊,而且多生多劫就告诉你们哪!但是你们偏偏就没办法听我的啊!”拿我们平常常常说的,我们不是来这里学佛,来学“我”啊!那你怎么用呢?所以佛尽管跟他讲了,但是他只选他自己愿意 (p24) 的,其他的他听不进,那就害了!

拿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我们眼前就可以看得见的,眼前就可以看得见的。平常我们在圆圆满满地讲那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如果正规地学的话,我们一定把自己心里那些东西拿掉了以后,然后一步一步要了解说,它论上告诉我们的什么。就这样!这个是正规的。所以一开头的时候,告诉我们什么?要除掉我们自己内心的三过,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样。除了三过还够不够?不够。下面还呀,学的时候还要具三相。那个三过,第一个覆盖固然不行,第二个呢,内心的等起有问题。现在这地方又可以重新温习一下:覆盖,不管你什么,你没有真正地能够听。第二种情况呢,你心里面,你有你的这种相应的这个东西,听见这个觉得欢喜,其他东西就算你不排斥,你听了以后当耳边风听过了,所以它那个整个的全貌,你把握不住。乃至于弄得不好的,听到其他的,你心里面以你的概念排斥掉了,结果不行,这个圆满的教授你就得不到!

所以今天早晨,还有一位同修跑得来问我,他听了这个以后说:“其中有一段我以前用过功,一天这个用多少功……。”他要问这个方法。我可以说用两种心情:一个,很欢喜他来问;一个我自己觉得,就像刚才提这问题一样,啊,他就完全弄错了!欢喜是什么呢?欢喜他肯来问,肯来问才能够把问题指出来。他好的是他听过以后,他很高兴觉得: (p25) 啊!现在了解了。如果他不问的话,他就是执着在这个他的问题上。他问什么问题啊?哎呀,说:“你以前哪,一天念几万声佛,怎么个念法?”这那时候我就了解了,他心里面哪,他真正的心里面就是什么?他的等起呀,他自己有他的偏好,他跑到这里只想念佛。听见你说,喔!你一天念两万声佛,他学到了,好了!其他的脑筋里面耳边风,就这样。所以尽管有圆满的教法摆在那里,不行,眼前的事实就是这样。

然后我们引到经证上面呢,你就立刻了解了。那《华严经》上说得清清楚楚嘛,佛无量劫来就告诉我们这个东西,但是我们哪,心里就只听见、欢喜这种东西。如果你要参禅的话,你只听见这个,然后你去参,别的你就听不见!不但是《法华》,《华严》上面怎么说?《华严》也这么说嘛,说大智如舍利弗尊者,坐在那里如聋如哑,为什么如聋如哑?大家我们说:“啊,我们相信他。”这个不够的呀!他后来又说得清楚,因为你因地当中啊,你没有学这个东西,心里跟它不相应。我们好像看那文字信得过,但是真正的行相不一定懂。

现在马上把眼前的状态指出来,就是我们现在的学那个《广论》,但是因为我们心里呢,真正的心里面所执着的什么?你好参禅的,你听见禅,听得很来劲,别的东西你不排斥已经算满好的。或者你在这儿想念佛,你又想念佛,听到念佛的时候满来劲。如果有 (p26) 地方不对劲的话,你听不进,乃至于你排斥它,或者你心里面更忙你的事情。喔哟!你正在一天到晚想着,叫你坐在那儿听那个东西啊,你越听越烦,对不对?所以说,这个不但《法华》,《华严》上面也说,说你本来的因地当中,你在这一方面,你就没有在下那个种啊!你种子没有的话,虽然那个土很肥沃,水、太阳摆在那里,长出来的没有用,长不出这个东西来,只是你以前下的东西长出来了,对不对?

所以到这个地方,我们不但那个经文了解,而且内心的行相:啊,原来这样啊!你就很清楚、很明白了。所以这个地方,大家特别说一下,记住:大家跑到这地方来,你们一定要把以前内心那个垃圾,拿掉它!说我现在跑到这地方来的,先自己抽空,自己抽空。所以那个过失一样,你不要把它这样放,倒盖不行,要仰上;然后里边我们的心里这种东西啊,把它拿掉;然后记住它。那你就有用,那个时候有用了!眼前哪,花不了太大,将来是毕竟能够快速地成就,完全靠在这里。诸位呀─欲速,好啊,我赞叹!但是欲速要有速的方法,你如果要求快,而得不到快的方法的啊,结果下面什么?欲速而不达。啊!可惜啊,可惜啊!所以在这个地方要告诉我们,单单修其他的一部分,这个不行的!

and diligently seek merely to be liberated from cyclic existence, then you have to meditate the meaning of emptiness-selflessness- without mistaking meditative serenity for insight. 

【若唯希求解脱生死,于奢摩他须莫误为毗钵舍那,善修无我空性之义。】

(p27) 就算,上面是大乘佛法固然如此,就算小乘吧!小乘人他不要求圆满大菩提,只求自己解脱生死。要求解脱生死,要学两样东西,什么?定、慧。戒是定、慧的根,你就算是要得到解脱生死,这是二乘之果,也一定要了解内容是有两样─定跟慧。你绝对不能把定误会以为是慧。这个慧的特质是什么呢?是了解“无我空性之义”,这个才是慧,定只是作这个的根本。这个差别到后面详细地讲,眼前有个实际上的例子,我可以告诉你们。

以前,很多年以前我遇见这样,以后又遇见,遇见好几个人。有的人在文字上面,只是玩一点文字游戏,有的人真的倒下一点功夫,得了一点定功。然后呢坐,打坐的时候,哇,那真精采喔,一坐几个钟头!然后在坐当中的话,心念一念不起。然后呢他觉得定当中,好像刚开始的时候啊,如云如雾,现在实际上呢,这种实质的东西,它慢慢地微薄、轻微了,到后来觉得空空洞洞。啊!他觉得证了空了。以前我的确不懂,现在我完全了解了。我这个了解,不是修证的了解,将来你们只要如法地去学的话,你就指得很清楚,像这种啊,连他的根本定都没得到。

我们真的学定的时候,有几个次第:第一个叫住心,住心又分粗细,心住,然后呢,住了是安住。平常我们的心散乱的,不是昏沈就是掉举,你要念佛,它就不听你招呼;你要数息,它就胡思乱想,就是这样。所谓不听你招呼的话,不是胡思乱想就是昏沈。到那 (p28) 时候,欸,那内心安住在这个上头,那时候有种种的相应的、很微妙的境界出现。更进一步,他心慢慢地越来越宁静了,到后来他得到所谓“欲界定”。这个欲界定的状态,他那时候已经心里觉得,就刚才这种状态,实际上只是欲界定喔!再进一步叫“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的时候,觉得眼前那种身体的珍爱的东西都不见了,好像空掉了,实际上呢,连它根本定都没得到。然后呢,从这地方还要超越,才得到根本定。这样欸!这个完全是共凡夫的欸!

他说:“啊!他已经见到空性了。”实际上他不是说平白地说空话,因为平常我们在这个地方,眼前的感受到身心上那个心里的烦恼,身上的粗重,他那时候在定当中慢慢一一消失掉了,到最后觉那身体的形相不见了。对嘛,空嘛!实际上呢,这个定的境界都没有啊,所以好可惜!除非你有善知识在旁边,他过来经验人告诉你这个错了,再不然你一定要圆满的教授。你没有这个东西,你自己觉得很对啊,走上了错路都不晓得,走上了错路都不晓得,好可惜、好可惜!这个地方啊,我们千万不能误解。所以,“然”,继续下去:

p. 207

Nonetheless, if you claim to be a Mahayana practitioner, then you must be practicing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s well. 

【然若自许是大乘者,是则必须修菩提心,】

(p29) 所以说,你小乘尚且要如此,如果是大乘的话,那么也两样东西千万不要误会,一分是不够的,而这个主要的,刚开始是菩提心。那么,

【如慈尊云:】

这个就是引,我们的这个慈尊就是慈氏菩萨。

Why? You need wisdom to prevent falling into the extreme of cyclic existence, and you need compassion to prevent falling into the extreme of peace (nirvana), 

【“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

实际上呢,所有的大乘经论上面,都告诉我们清清楚楚,大乘的行者要圆满两样东西:一个是悲,一个智;一个是方便,一个是智慧。因为你有智慧,所以能够“不住三有”,“三有”,我们生死轮回。所以你不被生死轮回所困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你的智慧,了解这个空性。但是了解了空性以后,没有大悲方便的话,你就安住在这空性当中,你就没有办法广行利他事业。那么这一个用什么东西提起来呢?这个要悲,悲所以“不住寂灭”。下面的解释,

so wisdom does not prevent you from falling into the extreme of peace. As the venerable Maitreya says in his 《Ornament for Clear Knowledge》:

【以慧遮止堕生死边,以悲遮止堕寂灭边,】

因为你有智慧,所以你能够从生死苦海当中跳出来。所以悲把你堕落在生死当中的缺 (p30) 陷遮止了,能够消除了。还有呢,你虽然了解了生死的空,但是你安住在空上面,安住在这个寂灭当中,不能广行一切利他,有大义的事情,这个靠什么?靠悲。又

Through knowledge you do not abide in cyclic existence. Through compassion you do not abide in peace. 

【慧不能遮堕寂灭故,】

单单那个智慧,没有办法遮止、没有办法防止这个毛病,什么毛病啊?你“沈空滞寂”。你见到那个一切都是空的,是嘛,见到了空你还有什么?没什么好动的了,就是这样。所以你自然不愿意,这原因。说:

【不堕有边小乘有故,】

要晓得你不堕在三有苦海当中,不单单是菩萨啊,二乘他也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个能力。所以你真正的大乘行者,不是在这个上头。大乘的真正的行者跟二乘不同的地方,不是说你能够跳出生死轮回苦海,而是说你有跳出来的本事,而还能够进去救他们,这个才是。

【菩萨道者,正所断除堕寂边故。】

真正修菩萨行者,他最主要的一点,这个主要的一点,不是共凡夫的,是共三乘圣者的,这个我们要了解喔!他这个每一个地方的界限,分得很清楚,你弄错一点点就出毛病 (p31) 的。所以他正所断除的,是不堕在这个寂灭边,他不会安住在这个寂灭边,他会在三有当中,这样。这个意思是说:他有这个证寂灭的能力,但是呢不堕在这个地方。

这句话特别说明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凡夫也说:“对啊,那么菩萨道他不堕在这个里边,我们凡夫我们也讲救人,我们说起来,我们学菩萨,我们不堕寂灭边。”你谈得到堕寂灭吗?你有本事堕寂灭吗?他是能够证得寂灭,但是他不堕在里边。你真的有本事堕在里边,我还佩服你咧,你还成个圣者咧!现在我那个寂灭是什么,知道都不知道,然后呢拿这个菩萨的,作一个藉口,自己骗自己,还是哄别人哪?这一个要分别得清楚,这个顺便一提,针对着有一些人的误解,所以特别加上末下、末后一段话。

When the conquerors' children, who validly interpret the commentaries on the Conqueror's intended meaning, generate just this precious spirit in their minds, they are amazed and think, "Such a marvelous path has arisen." However, they do not have this same feeling when they attain a slight good quality pleasing to ordinary persons.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aya: 

【◎ 解佛密意堪为定量诸佛子等,若有如此宝贵之心,于内生起执为希,有叹生如此希有妙道,】

这个对佛的真正的、深密的、内在的意趣,能够不错地、如理如量了解的那些人,这个才是真正什么?佛子,佛子。如果说这个有了,这样地生起了,这个是最最宝贝的菩提心宝,那个时候,应该“执为希有”。啊,这个才赞叹哪!这个才好啊!这个才是真正的无上深妙的大法啊!所以前面是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真正修学的根本在哪里,指出来。指 (p32) 出来了以后告诉我们,我们全部精神应该努力在这个上头,这个才是对的。如果说我们对这一点不认识呢,就犯了一个毛病,什么毛病?下头说,

However, they do not have this same feeling when they attain a slight good quality pleasing to ordinary persons. 

【若内心生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则不执为如是希奇。】

一般人是怎么呢,他也……要嘛不修行,修行一定马上见效,但是这个什么?“微分功德”。这种微分功德是“愚夫所爱”,愚夫所爱,这个愚夫是对了这个会执的。但真正能够了解佛陀密意的,如理如量的这些称得上佛子的人,对这些微分功德,他不会觉得稀奇,不会觉得稀有,不会的。这个平常啊,所以我们现在要了解一个道理:譬如说,我们不要说,哎呀,那个开悟了,不要说念佛得到三昧了,不要说这些吧!现在我们随便做一点小小的小事情,这么一点点,哎呀,觉得很欢喜,就这样。今天拜了一下佛,平常的时候,就是妄想啊、就是昏沈,今天拜了一下佛,欸,觉得心里面很宁静,大家就,哎呀,欢喜得不得了,觉得这个拜佛啊!那个实在是啊,连它功德都谈不到。或者是做了一点点事情,哎呀,那就欢喜呀!这个都是什么啊?愚夫所执的微分功德,微分功德!但有没有?有的,所以他还是叫它功德啊!

所以现在这个圆满的教授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在这个地方。乃至于我们外面去看 (p33) 看,哎呀,看见这个、看见那个之后,觉得这个也要做,那个也要做,这个也要做,不晓得有多少事情要做。但是你在这些事情当中,你一定要分辨得出来本末,本末最重要。还有呢就是不要停在这里,就算是正确的这个得到了以后,还要从这个上面步步上升,千万不能停在这里。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aya: This altruistic spirit which is not born in orders even for their own sake, is a specific jewel of the mind, bringing an unprecedented wonder. 
And also: Is there any virtue equal to this? Is there any such friend? Is there any such merit? 
And also: I bow down to the body of anyone who has generated this sacred jewel of the mind. 
And: it is the quintessential butter churned from the milk of the sublime teaching. 

【《入行论》云:“余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胜心宝,先无今得生。”又云:“岂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识,岂有如此福。”又云:“谁发胜心宝,即礼彼士身。”又云:“从摇正法乳,出此妙醍醐。”】

那么把这个《入行论》上面一段一段,它这个地方特别,就是说这个论本身叫《入菩萨行论》,你要修学菩萨,就从这个地方进去的。它前面一开头就特别强调,其他的那些单单求自利的,只管自己的人,他生不起这样的这个利益有情之心─广利一切有情。前面已经说过了,真正要自利,必定要从利他起;反过来你真正利他,是真正是利你自己。这个才是什么?稀有的,才是殊胜的,我们心学之宝。现在啊,由于修学了如理如量的佛法,了解的,修行了,以前没有现在得到了,欢喜呀,高兴啊!

觉得:哪有比这个更好的啊!“岂有等此善”,的的确确这个才是好的啊!以前那 (p34) 种微分的功德,是愚夫所爱,这个实在是错啦!天底下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跟它相比的,所以说“岂有等此善”哪!你怎么得到的呢?哎呀,这个要真实靠善知识,大善知识啊!没有大善知识的引导,是绝无可能哪!“岂有如此福”,得到了这个东西,这一个东西的福德是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啊!下面会详细地说,这个的确是菩提心宝啊!所以我们经常要思惟,哪怕一个很小的小地方,你心念一动,哎哟,一个证果的罗汉马上就把你、把你恭恭敬敬地。那个时候,这个种子才有一念这么落下去喔!这样殊胜啊!就因为什么?就因为这个东西真正宝贝啊!所以我们现在,在这一点上面才是修学佛法第一步。如果你只求解脱或只求自了,那不必忙这个;你要想谈佛法的话,这个才是它的真正的中心,最重要的啊!

所以说,下面又说“谁发”,不管是哪一个人,他一旦发起了这个殊胜的心宝的话,那就是我们真正应该恭敬的,“即礼彼士身”啊!这个才是真正珍贵的,这个才是真正珍贵的!所以《华严经》上面说嘛,《华严经》上面叫“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