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05卷A面

(手抄稿 第十四册 p3)

p. 245

【仅加取舍白黑八法,定非完足故不应理。】

这个地方说的这个学处啊,这个有很多有问题的。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学处实际上呢有两种:一个是愿心的学处,一个是行心的学处,这样。所以我们往往把这两点混淆不清,所以就产生了这个问题,所以他辨没有辨明得很清楚。从前面我们刚开始讲那个愿心的时候,他已经说得清楚了,这个原因在此。那么在学处上面,又说这个、说将我们发心的这个愿心的学处上面,“皈依学处仅加取舍这个黑白八法,定非完足故不应理。”平常所说的,前面说的简单地说,这个学处就是前面这几样,这个显然不合理的。

If you take "generation of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to be only referring to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then when it comes to the precepts of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train in every precept stated in the Sūtras, nor in the precepts for everyone up to and including those who are engaged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p4) 【故若单取愿心者,则其学处不须俱学经说一切,及入行以后所有学处。】

所以现在他辨明,发心发的愿心还是行心?假定是你指的这个发心是单单说愿心的话,那个,这个愿嘛!的的确确不要经上面所说的一切学处。它前面这个不是什么?有许为初发心啊就要所有行一切学处等等,那个不是、不是愿心而是行心应该的。所以这一点哪,

Otherwise, the precepts of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would be the same as the precepts that come with the bodhisattva vows. 

【若非尔者,则与律仪学处,无差别故。】

假定说这个愿心就是行心的话,那对不起,这个两样东西没差别了!实际上愿心是愿心,行心是行心,两者当中是不一样的,这个所以我们要分得清楚。这一点呀,大家回想一下,说你呀假定不能真正去行那个菩萨戒的这种行持的话,你可以发愿心,但是不能发行心;换句话说,我要发大菩提心,但是我不受戒。受了戒以后开始,你一定要照着这个律仪去做,这个叫作行心。所以真正受了戒的话,一定要经上面一切都要学。你辨别了这个以后,然后呢上面那个各派的传承,你就可以晓得怎么办。当然你自己来说,如果你老师告诉你怎么做,你听他总没有错,但是你要辨别彼此之间的这个是非曲直等等的话,那个是一个最好的标准。

了解了上面所说的,我们必定要分辨得清楚,行心是什么、愿心是什么,这第一个。 (p5) 第二个呢,这个行心里边差别比较少,实际上呢换句话说,就是行心他还是……行心有很明确的根据的,譬如说瑜伽戒就是《瑜伽戒本》,梵网戒就是《梵网戒本》,只是各家注解的时候,这个松紧开合稍微有不同;这个愿心就差很多了。那么在这个地方,大师加以辨别,除了辨别以外也特别说明一点,这个就是你的师承哪来的,你就根据那个师承去学,这样总是没有错,总是没有错。

所以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平常啊,根据我们师承,到那时候你只能说:“欸,我的老师所传的是这样,他这个,哦,我不知道。”我们注意呀!千万不要说他这个不对,千万注意这一点事情,这一点要避免。在不但是大乘,小乘也是如此,所以十八部当中啊,它明明白白,佛亲口交代。乃至于到后来像这种阿底峡尊者这种大善知识等等的话,他很明白地说明了、示现了一个事实,他广通所有各部,假定说有一部不对的话,依他们这种人难道辨别不出来吗?而且他这个不是根据学理呀,他亲身验证;不但亲身验证而且得到本尊许可,换句话说,亲自见到佛菩萨,然后告诉他。

不但是在当年印度,依我们中国南山道宣律祖来说,他十世为高僧,最后那一世就是唐朝的道宣律祖,然后呢他因为持戒精严感得那个天人下来。那个天人都很长寿,亲自看见佛在世的时候制戒的这种,他都了解,所以稍微一点错误,那天人就告诉他这里要怎么 (p6) 修改,哪个地方对的,那很明白。所以我们这一点注意啊!我们要一直常常提醒自己,这个常常不是说今天提一提、明天提一点,要恒常。哪一个东西来提醒呢?就是我们在长夜无明当中,所以你不作意对治的话,这个毛病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而且不知不觉出来了,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的,要特别注意的!现在我们继续看这个文¨

All the aforementioned precepts (except for the two precepts on the light and dark practices, which follow the Kasyapa Chapter) follow the 《Lamp for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and the 《Ritual Procedures for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Bodhisattva Vows》. 

【除前所说二学处外诸余学处,是如《道炬论》及《发心仪轨》所说。】

除了像前面这两种学处,就是愿心学处、行心学处等等,还有的其余的都是呀根据什么,这个上面的分别等等,那这是根据《道炬论》及《发心仪轨》。

There is a statement that says to train in the precepts in the Seven Dharmas, 

【须学《七法经》者。】

另外有一个地方,这个上面怎么说?这个上面另外告诉我们一种办法,这个办法什么啊?

but since it says, "One who wants to quickly attain the superkhowledges should observe the precepts," these precepts are not specific to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so I have not written about them here. 

【说是欲求速发通者所应修学,故非发心特别学处,此中不录。】

这一个特别的方法,说你要学了以后啊,要很快地学,修神通,那么你就要照着这个。这个地方现在的不是放在发神通上面,所以呀不谈这个。

Thus, my own position is that,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precepts not to relinquish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not to mentally abandon living beings, breaking the precepts does not constitute a transgression relative to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until you receive the bodhisattva vows. 

(p7) 【如是自宗除舍愿心,心舍有情犯余学处,乃至未具菩萨律仪,无依菩萨之罪犯。】

现在最后呢,所谓出自宗,哪!换句话说,宗喀巴大师所认定的最主要的什么?就是舍愿心,舍救济尽法界、虚空界一切有情这个心,这个是,舍─哦,不!下面说舍有情以及舍愿心,愿心是愿成无上菩提,就是说这两个心一舍,那犯了,那犯了。所谓其余的学处,其余的学处是什么?这是具菩萨律仪,像上面的说,经上面说的一切律仪呀什么等等啊,那个是行心律仪,不是愿心律仪。所以呀并没有依菩萨之罪犯,并没有。只是说犯的因是有的,这个不会失掉这个愿心,这个我们要了解。

Nevertheless, if you break the precepts, you break the precept that comes with your commitment to virtue in the interim before you take the bodhisattva vows; you therefore commit a misdeed, and you should make a confession with the four powers. 

【仅违所受中类善性学处,故是恶行应以四力而悔除之。】

所以呀像这种情况之下,你并没有失掉你的菩萨的愿心,愿心,而只是什么?失掉了,犯了这个恶法了。这个非善法,这个非善法不是最强有力的,最强有力一定是律仪戒,这个是最强的。现在既然你没有受那个律仪呀,所以只是中类的,这一种,这个也是个恶行,那么这个恶行呢就是照着这个四力忏悔就可以了。

After you receive the bodhisattva vows, breaking these precepts is a transgression that now breaks the precepts which come with these vows. Since it is a transgression, it is sufficient that you repair it in the manner in which you have been instructed, a procedure that is included in the precepts for the engaged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nd not anywhere else. 

【从得菩萨律仪之后,即犯违越律仪学处,如论所说还出罪法,依行即可,故即摄入行心学处,非为别有。】

(p8) 当你进一步有了愿心以后再受行心,那个时候开始呀说得了菩萨戒了,律仪就是。那个时候如果你毁犯了这个菩萨戒的话,那就要照着这个《菩萨戒论》上面告诉我们的还出的方便。这个时候啊不但是四力忏悔,还要一定有仪轨的,譬如我们现在僧团也是一样,半月半月诵戒羯磨,那个时候还要如法忏悔,忏制戒之罪。还要四力忏悔,忏那个“性”,所以性罪、遮罪是要各别如法忏悔,你只要照着这个去做就可以了。所以关于这一部分是在行心学处当中,行心学处就是菩萨戒,不是另外有别的,这个我们要分别得清楚。

However, generating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six times a day is the one precept specific to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然六次发心,是为愿心不共学处。】

最后总结起来的话呢,就是真正愿心的不共的,它的特质是什么?那就是六次发心。所以前面所说的舍愿心及舍有情啊,就是六次发心的恰恰相反,这个六次发心当中说“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一句话说得很明白,这个才是愿心的不共学处。现在下面,发了心了,照着这个次第一步一步来。上面是说,上士道修心的次第当中分成功什么,说先是如何发心这个道理;现在呢,已经发了以后,然后呢怎么样去修学,所以:

C. How to learn the bodhisattva deeds after developing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has three parts: 

【第三既发心已于诸胜行修学道理分三。】

这个就是发了心以后,正式修菩萨殊胜行这个道理。分三部分:

1. The reason why you must learn the trainings after developing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p9) 【① 发心已后须学学处之因相。】

发了心以后为什么要学那个学处?换句话说,要受那个戒。

2. Demonstrating that you will not become a buddha by learning either method or wisdom separately

【② 显示学习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现在我们要学,第一个,懂得了发了心以后还要学、还要行,单单发心不够。那么要学习什么内容呢?有两个─方便跟智慧。这两者当中单单一部分是不能成佛,所以要圆满两样东西。这个都辨清楚了、了解了,

3. Explanation of the process of leaming the precepts. 

【③ 正释学习学处之次第。】

到那个时候才正式讲─现在呢,好!我们来开始学了。那前面是辨别得清清楚楚,一点遗漏都没有,一点错误都没有,既不多、既不少,然后呢,这一个路弄清楚了你再去走的话,对!

It is indeed the case that great benefit comes from mere development of the aspirational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without learning the trainings of generosity and so forth. Consider in this regard the passage from the Life of Maitreya cited earlier. However, you still have to practice the bodhisattva trainings. If you do not emphasize this practice, you will never become a buddha. So learn the bodhisattva deeds. 

【今初,如是发愿心已,若不修学施等学处,虽如前引慈氏解脱经说有大胜利,然不修学菩萨学处定不成佛,故于胜行应当修学。】

(p10) 前面哪,发了心,是的,发心是有大的殊胜的利益,但是你如果说不进一步地去学应该学的这些,那么这个真正的圆满的、伟大的、殊胜的利益呀得不到,成佛不可能!经上面这么告诉我们。所以呀,我们那个时候应该学菩萨殊胜之行。

Thus the Foremost of Gaya says: Enlightenment is for great bodhisattvas who take practice to heart, but not for those who take a wrong practice to heart. 

【《伽耶经》云:“菩提是以正行而为坚实,诸大菩萨之所能得,非以邪行而为坚实诸人所有。”】

这个菩提的果,那是要如理如法地这个如法行啊,来慢慢、慢慢地坚固、增长得到圆满的如实之果。这个就是正式的修行者大菩萨所得到的,不是以邪行─这个邪行啊,就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这种行为,所能得到的。

所以这个地方特别告诉我们一点,从一开头其实就说明了,不过刚开头的时候呢讲小的,所以讲一部分,刚开头怎么讲呀?就算你懂得很多道理,讲的时候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你行的时候不相应啊,没得用!反过来,就算你懂得很少,如果你能够行持相应,这就对!那指什么呢?那个是就是说,你真正要想得到这样的果报,那你要跟这个相应的行持相应,如是因感如是的果这一点来说,说明了这个。

那么现在这里呢?就是说你现在要得到的圆满的果报,所以呀要广学一切,而且要如 (p11) 理如法地去广行一切,这个我们要分别得清楚。而不是说现在我们学菩萨行了,也什么都不要去学它,只要做一个小小的事情做对了就可以,不是这样,不是这样!我们要广学一切,了解了;那广学了一切了解了,你真正行持的时候本身那倒是千真万确的,不是叫你一步呀一跨,跨得成佛,不是,你走的时候还是走你眼前相应的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所以真正修的时候说“一门深入”,不同的呢?平常晓得是只深不广,现在菩萨是渐深渐广,他走的次第始终还是在眼前该走的那一步,这我们要了解的,这种地方也应该分别得清清楚楚。

And the 《King of Concentrations Sũtra》 also says: Therefore take practice to heart. Why? O Prince, because when you take practice to heart, perfect enlightenment is not hard to attain. 

【《三摩地王经》亦云:“故以正行而为坚实,何以故,童子若以正行而为坚实,无上正等菩提非难得故。”】

这个经上也同样地说这一点。它很多地方讲童子、童子,譬如说《华严经》叫善财童子,这个童子不是叫一个小孩子,这个童子啊有一个特别、特别的地方。他“正增长”第一个,第二个呢心纯洁,第三个呢心里面没有啊这种各式各样歪歪曲曲的坏习气,这个。然后呢勇猛、坚强、精进,这个都是呀他所谓特质。所以平常我们说青年、青年,就是代表这种心理状态。所以菩萨现的相啊,你看,哪一个菩萨现的相都是十六童子妙龄之相, (p12) 就是盛壮之年,发育到最完整的时候一直保持这个相,一直到成佛。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指我们的心理行相。实际上呢假定你心里真的做到了,那个行相就是这么个行相,就是这么个行相。

"Practice" means the method of achieving buddhahood, 

【言正行者谓成佛方便。】

喏,就是这个!

i.e., learning the bodhisattva trainings. 

【即是学习菩萨学处故。】

那个内容就是菩萨该学的。

The《first Stages of Meditation》also says: 

【《修次初篇》亦云:】

所以这个菩萨学处该学的,我们也可以说是菩萨戒。所以这个地方,将来你们学的菩萨戒论,你看那个瑜伽戒,它所以好的地方,就是我们晓得,菩萨常常说六度万行、六度万行,这个《瑜伽戒本》,那个戒制的次第,就是照着这个次第来说的。它每个布施是哪几个项目、怎么样,一步一步分得清清楚楚,就涵摄了菩萨所应的全部的内容,而且纲要次第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那么这个《修次初篇》说:

The bodhisattvas, who have thus developed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understand that without disciplining themselves they cannot discipline others and so involve themselves in the practice of generosity and so forth; without practice they will not attain enlightenment. 

(p13) 【如是发心菩萨,自未调伏不能伏他,如是知已自于施等极善修学,若无正行不得菩提。】

这个上面就告诉我们,我们发了这个愿心的菩萨,第一件事情要什么呢?为什么要举这个六度?六度正说来是自己调伏,然后呢四摄是利他。你不是要利益别人吗?你自己都不能调伏,你怎么能调伏别人呢?所以了解了这个道理啊,对于这个布施等,要很努力地。所以前面我们一再说,当你看见客观的环境对象不理想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说,唉呀,这个不对。你立刻看看你自己内心的行相,你现在是调伏相?由于调伏而推己及人的怜悯大悲相?还是你看见了这个对象不同,心里面先烦恼了,“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那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说自未调伏而能调人者、而能助人者、而能度人者啊,无有是处!这一句话,这个原则啊,我们要牢牢把握在心里!所以正规地去行是这样的,你能够这样去做就得到果,不这样子做的话,就得不到果。

p. 246

And Dharmakirti's 《Commentary on the "Compendium of Valid Cognition"》 says: In order to destroy suffering, the compassionate work at actualizing the methods; It is hard for them to explain the methods and their results when these remain hidden to them. 

【《释量论》云:“具悲为摧苦,当修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

这个一个偈子呀,前面在《阿底峡尊者传》当中─噢,介绍那个作者殊胜当中已经说过了。现在说,你学大乘的行者,然后呢发了大菩提心,发大菩提心是为什么?要救 (p14) 济一切众生脱离苦海。所以你具足这个大慈悲心,要摧毁尽世间、尽法界一切有情的众苦的话,你必须要自己调伏,如理去行持。对于这个你能够了解了、做到了,然后你能够帮助别人。所以这个“方便”就是刚才学处这个方法。这怎么来的呢?那就是啊,你自己如法去做,然后呢一一了解乃至现证。当然这个一定是什么?从闻、思、修。如果这个你呀不了解、不认识、不现起─这个现起也可分三个次第,第一个是闻,第二个思,后来修。假定是说这个而没有的话,请问:你怎么能告诉别人,怎么能帮助别人,能不能劝说别人?

平常我们讲的总是讲证,这个就禅宗来说的的确确是要证得才算,所以在前面不告诉你道理;可是教下的好处呢,就是一定有这个次第,当你闻的时候,相应的状态是什么;思的时候,相应的状态是什么;修的时候,相应的状态是什么。这里简单地说一下,还是我们拿刚才这个烦恼说一下。譬如说当你听闻的时候,啊,真正你听懂的时候,什么叫听懂,就是说,平常呀你看见客观的环境,一看见这个觉得这个不理想、那个不理想。欸,现在你听懂了,晓得了:喔!原来真正不理想的地方,不是外面的环境,而是看见这个环境以后,你内心当中是否真正调伏。这一个状态认识了,“啊,对呀!一点都没错!”虽然听懂了,但是啊,等到书本合回后碰见那个境界的时候啊,对不起,你又看了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喔唷,这个样心里面又烦,你要想改它嘛又改不过来,跟他嘛又不愿意 (p15) 跟,实际上自己心里面嘛到处烦恼嘛也不知道!本来教我们是降伏烦恼的,要共同和合的,结果弄得大家,自己也烦烦恼恼,弄得大家也烦烦恼恼,不能和合,还讲道理,这不行!不懂道理根本就跟闻不相应,懂得了道理以后不一定做得到,那个时候是闻的阶段。

然后呢你根据这道理呀去不断地思惟观察:为什么我做不到?要如何去做到它?做到有什么殊胜的利益?做不到有什么大的祸患?这一种胜利跟祸患推动你的力量,然后呢策励你告诉:怎么才能做到它?然后照着这个办法不断地思惟观察,这个包括在前面的忏悔、集资,就是因为现在的现行啊以往的恶习使然,就这样。那么这里面包括很多东西啦─亲近善知识啦,然后呢要听闻经论啦,然后呢不断地的思惟观察啦,然后呢不断地忏悔啦,用种种的方法。到那时候你心里面,嘿,碰见事情啊,譬如说刚才,听懂了道理,听虽然听懂了,想想道理是不错,可是心里面那个结,就是解不开。欸!当你真正这样去做的时候啊,你一定会自己有很明白的感触,“哎呀!”一下这个心里面就打开了,“啊!原来这样啊!”你那个时候觉得跟法相应,这样,这个刚刚开始跟思有相应了。

然后呢你把这个道理呀,用不同的方式去坚固、加强。如果说你真正坚固加强得来,你随便看见一个,不管它理想不理想,再不理想的环境,它不理想它的,你心里面啊,自然而然平稳得稳如泰山不为所动。乃至于你说那个时候,正因为看见它不理想啊,所以你 (p16) 觉得:啊,那个就是你的菩提资粮啊!你的成佛就靠那些不理想的环境,你救度他们啊,在积聚你的福德资粮啊!你假定说这些都成了佛的话,还要你来忙吗?你没有的话,你怎么能成佛?所以那个时候对着这个烦恼境界,你不但不烦恼而且欢喜呀,这个就是跟思相应的喔!所以它每一个地方有它的自然的量,而这一种现起了,你心里很清楚。

然后呢根据这个东西,然后你呀因为心里面善调,然后你那个深入的定慧当中去观察,证得胜义菩提之心,那个时候才是闻相应的(编者按:疑师口误,应是“修相应的”)。而每一个部分你必定要自己的如实地认识,如量地现起,那个时候你才可以告诉别人,所以说自未调伏而能调伏者,无有是处。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你要开口劝人的话,要嘛不开口,开起口来都是是非,开起口来都是诤论。

所以我们现在修学佛法第一点必定要知道这个道理,不管是下士,是中士,是上士。了解了,你尽管做不到,欸,这个时候有好处来了,什么呀?就是我们是个凡夫呀!所以了解了以后就靠着这个所了解的净化自己呀!既然是凡夫当然有各式各样的烦恼,可是现在好的呢,正因为我是凡夫,所以要学,然后呢学到了正确的方法,在这个环境当中啊,越来越调柔,越来越干净,就像洗衣服一样呀!所以这正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真正重要的,贯注在哪里?贯注在学这个─从文字上面的认识,到文字所指的心理跟境相应 (p17) 的是这个状态,如何把这个道理呀,来自己调柔自己,进而帮助别人。继续,

Those who have great compassion for others feel the need to relieve others’ suffering. To relieve it, the kind thought, "May they be free of their suffering," is not enough; they must engage in the methods that will bring it about. 

【谓于他所,若有大悲须除他苦。又除彼苦但有善心,愿其离苦犹非满足,故应转趣除苦方便。】

就是解释这个。说你不是修大菩提心吗?以大悲,大悲是什么?要帮助别人,除掉他的苦恼呀!但是,你单单有这个善心不行啊,所以你一定要有实际上的行持,进一步啊要去做这个除苦的方法。如果这个,

Now, if they do not first engage in those methods themselves, they will be unable to free others. Therefore, if you want to work for others’ welfare, you must first discipline yourself. 

【又若自不先趣方便,不能度他,故欲利他当先自调。】

就是这个话。

In reference to this the 《King of Concentrations Sũtra》 says that you should "take practice to heart. Practice is said to be learning the training in the pre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 bodhisattva vows after you have taken them. 

【又于自调,经说“正行而为坚实。”其正行者,说“受律仪已,学其学处。”】

所谓“正行”是什么呢?就是呀,受了这个律仪,受了戒以后努力去学。这个学不仅仅是坐在这个地方学书本上的学,把这个道理……实际上呢这个学是这样的:受了愿心以后啊你就去努力地学,照着去该学的,乃至于受五戒也是这样。学了自己处处地方觉得可以了,然后呢自己只要勉强一点自己呀,大概已经可以做到七分,那时候你去受。就是不 (p18) 必,绝不是等到做到十分才去受,也绝对不是说一点样子都没就受。一点样子都没有受的话,绝不可能,一定破戒!等到你学圆满了去受,也不可能,学圆满了你还受它干什么?所以说这个我们要了解的。所以这个所谓学的话,是从文字开始,而的的确确不单单停在文字上面,这个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所以这个所谓行的话,是指我们的心理的行相,当然这个心理的行相一定是啊,当你根、境相应的时候,它不离开境的,实际在事相上头。那么,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are not mistaken about just what is entailed in taking practice to heart. 

【故以正行为坚实者,于所行处无错为要。】

所以你真正的成就要靠什么?如理正确的行持。既然是这样的话,你对所行的你先要,要认识得正确,错了不行,错了不行。好,下面是卷十,这内容是继续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