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46卷B面

(手抄稿 第十九册 p59)

p. 570 (4)

【能对治彼,心轻安性即先生起。】

当这一个轻安的前相,就是刚才说的这个八触动相一来的,紧跟着那个心的粗重性,慢慢、慢慢地就消失掉了,慢慢地消失掉了。对于这个身心粗重的对治的这个轻安,那个时候就生起来了。

【依此轻安生起之力,次有随顺身轻安诸风大种来入身中,】

前面是心轻安,因为这一个的话,于是紧跟着身轻安。那个所以“身轻安”是什么?风大种。我们说地、水、火、风,我们平均一般人,人哪,那个四样东西,这个是欲界,欲界的这一种四大。得了根本定以后啊,他转化了,就是把那四大跟我们身心相应的四大也转化了,那风大这个是特别地柔细,这样。所以那个时候,就是色界相应的那个四大,(p60)那个时候特别那个风大的力量来得强,那个地大慢慢、慢慢、慢慢地退,地大比较凝重,风大是轻安。那个时候它会进入到我们身。

【由此风大遍身转故,身粗重性皆得除灭,能对治彼,身轻安性即得生起。】

因为这个心轻安为先,那么然后呢这个风大而来,“风大遍身”。所以平常我们说:气、气、气,什么,那个地方就是这个,所谓风大。那气息是非常调柔,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个身粗重也消除掉了。什么消除的呢?就是身轻安,身轻安是对治这个身粗重性。

【由此力故,身极快乐。】

那时候得到无比的快乐。

【由身乐故心轻安性转复增长。】

那个身心是互相相待增上的,由于心轻安所以身轻安起,由于身轻安也就心轻安,也这样地辗转地增上。

【其后轻安初势渐渐舒缓。然非轻安永尽,是由初势触动内心,彼势退减,有妙轻安如影随形无诸散动与三摩地随顺而起。】

(p61)当这个起来了以后啊,那是最快乐的时候,以后慢慢、慢慢地这个轻安的这个力量慢慢地减缓了,也更舒畅了。那个时候感觉到好像慢慢地减退,实际上呢不是消失,而是说刚一碰到的时候啊,那种特别的这种感触、强烈的感触,慢慢地也跟着凝细下来了。当这种刚刚开始的这种凝细下来的时候,那个轻安实际上更深细、更妙,所以叫“妙轻安如影随形”,就跟着你来。只要你有多久的三摩地,它那个妙轻安一直跟着你,那个轻安一直跟这个三摩地随顺而起,这个两样东西相互来的。

【心踊跃性亦渐退减,】

刚开始碰到的时候,哎呀,欢喜啊!那时候那个喜还是会动的,还是会动我们的心的,所以那个喜心慢慢地也退。

【心于所缘坚固而住,远离喜动不寂静性。】

那时候心是越来越坚固,那个欢喜的这个心态,对心里面还是会影响的,它慢慢地也减少了。到这个时候,

【乃是获得正奢摩他。】

(p62)那是的的确确得到了根本定了。

【亦是已得第一静虑近分所摄少分定地作意。】

那个是真正得到初禅,初禅。这个初禅是什么呢?这个才是定地所摄的少分哦,少分哦!这个初禅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时候才一步一步上去。说:

【外道诸仙修世间道于无所有以下离欲,及修五种神通等,皆须依止此奢摩他。】

这个是共世间的,所以外道那些仙、诸仙,修世间道,乃至于无所有以下─这个就是这个无色界的,所谓识无边处、空无边处,无所有处以下的─这离掉那个下面粗重欲界之欲,乃至于修神通等啊,都要依这个,这个是根本定。

【内佛弟子,以出离心及菩提心之所任持,修无我义,证得解脱,一切种智,亦要依止此奢摩他。故是内外所共之道。略说奢摩他建立竟。】

对于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来说的话,佛法的人也要这个,不过修学佛法的人跟外道不同的一点,佛法的人主要的是什么?以出离心跟菩提心,这样。佛法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就在这个上头,就是说你有出离心那个就是佛法,没有出离心,那个就不是佛法。(p63)至于说出离心的内涵:只管自己,这个就是普通的二乘行者;如果说你能够把这个出离心推己及人,然后呢策发大菩提心,那就是大乘。

所以出离心跟菩提心,东西虽然是两样东西,它的特质还是─一定地,对于世间的真相了解了以后,晓得它的过患,不再贪着;不管是见上面,不管是情上面,然后呢一心厌患求出离,这一个。因为你要求出离,所以找到不出离的原因,绑住你的根本,那时候你找到原来绑住你的根本什么?在执着。所以由于这一个出离心、菩提心,然后呢找到了绑住我们的原因,“修无我义”,那个时候才能够“证得解脱”或者“一切种智”。是什么呢?就是单单求自己出离来说,通常我们是叫解脱;由于菩提心任持,那能彻底圆满解决,这一切种智。不管是外道也好,现在佛弟子也好,你要修这个,那个也是依止这个奢摩他,换句话,我们上面所说的,所以这个是内外的共道。所以我们说定本身是共世间的,主要的原因在这个上头。

所以不是说得定就算,而是说你学定之前的动机,你的认识是什么?这个是它最重要的,推动我们的原因。换句话说,大乘佛法的不共之处是在哪里?小乘的不共之处在哪里?佛法跟外道的不共之处在哪里?你先把握住这个,那个时候才一步一步地进去,学那个定;那么这个地方当然主要的是特别地讲定。

(p64)所以现在到这地方呢,关于定那一部分把它说清楚。可是这里现在说的只是属于《略论》,《略论》上面把那个纲领;你正规要学的时候啊,那个必定要把《广论》上的内容要有正确的认识。当然一再说过的,如果说你有一个善知识作摄持,他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以他的经验来告诉我们,这个没问题。不过这个经验的话,要看哦!他有多少经验他就能够给你多少,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我们这一点哪,必须要了解。诸位,如果说自己觉得力量不够,那么就在这个上头啊,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有了这个大概认识,有一个很大好处,我们不会要误解。现在是太多的人,哎哟,碰到一点影子,然后呢就以为这个叫作定,乃至于学错了还不知道。如果力量够,真的想深入的话,那么关于这一部分的话,还一定要在《广论》上面。同时你以现在这个基础,再去看那个《广论》上面的话,条件够的人,他就也容易了解,可以深入。

到这里为止,把止,别学当中的止有一个大概的概念,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固然我们这个大概的概念,一开始的时候虽然我们还没到这个时候,但那个大概的概念,一定要有很明确的认识。而这个里边我特别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修止的资粮,换句话说,要了解在你学定之前,应该有什么准备。他前面是三两句话就说完了,实际上那个本论的次第啊,前面这么长、这么多的东西都是修止的资粮。所以如果你前面(p65)没有这东西,学定的话,那这个定啊,那都是鸦鸦乌─戏论、玩玩,只是如此而已,这个我们必定应该清楚明白的。

或者我们简单地来说─戒。不过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戒的特质是什么,前面已经说过很多次、很多次很多次了。绝对不是了解这个戒相,乃至于了解了这个名词,大家说我的对,你的对;要这种状态之后啊,你的这个戒是越多,这个定是越学不成功。所以必定是了解了这个道理,来净化自己的内心的烦恼。这是见上面哪,是不要让那个现行继续地增长,破这个现行,这个是戒学的特质。然后呢,到那个时候才由定来降伏它。所以习性特强,或者是知见特强的这种情况当中,刚开始的是一定要以戒的力量来对治它。

在前面有辨,后面又有辨,所以我们辩论什么,就是一定要说明它每一个烦恼,每一种身心的病态的不共对治是什么,换句话对症下药是什么。因为这一次讲的是《略论》,在《广论》上面这个就说得很清楚、很清楚。譬如我们前面说,欸,尽管你现在五停心观哪,贪心,的的确确你对治贪,如果修不净观的话,一方面贪心对治,一方面可以得到绝对宁静的身心相,乃至于得定。但定虽然定了,你坐在这个地方可以,出来了以后这个烦恼的根本没有动,没有用!一定还在这个上面,要把握住这个不共的对治。这个关于不共的对治那一点,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前面已经说过很多,现在再继续学观,那么(p66)特别地就讲这一点。那么下面呢?

【丑三学观法分二:寅初总明观资粮,寅二别明决择见。今初】

最后呢就是讲观。同样地先要了解学观之前,要有一些什么准备工作,所谓资粮;有了这个资粮,下面就谈怎么去学这个。先:

【◎《修次中篇》说,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三种资粮。】

所谓资粮,这三样东西。那么这个我想我们前面一而再地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解了。所以第一个一定是亲近,善─所谓善巧方便的、一点不错的,绝对不是在文字上面转的,而是由文字所指的内涵,不但这个内涵有所了解认识,而且应该有所修证。结果他亲身验证了以后,然后把他验证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完整的─佛,其次是菩萨、祖师等等。那么,我们跟他的真正的原因是干什么,也要知道。所以前面告诉我们哪,说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不是说,哎呀,那个地方啊,住得好、吃得好、不是,他有法。然后呢,跟着他去听闻正法,听懂了以后你还如理思惟,这个“如理”两个字是贯彻全部的,这个就是我们的前面的基础。

(p67)【意谓依止彼资粮,决择了解真实义之正见,引生通达如所有性之毗钵舍那也。】

那是说,依这个前面的准备的资粮,那么那个时候啊,就能够分别观择,去了解真实正义的正见。一定要通过这个得到了正见,然后呢,由这个正见如理正确地认识,如理去修行的话,才能够真正通达如所有性,换句话这个一切法的共相─空性。这个要靠什么?靠观。

p. 571

【如斯正见,要依堪为定量论师所造之论而求。】

关于这一个正知见哪,一定要依靠什么?足以,“堪”是足以,能够依靠的,这个“定量”啊,是正确无误、确定不疑的这个量。在这个印度这个论师,换句话,佛菩萨说明的一个特质,这个量是正确无误的。平常我们世间讲的这个量啊,它不一定;所以在法相上面告诉我们:非量、比量跟现量。眼前我们脑筋里边所思惟观察、所看的都是非量,相似的量,而实际上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量,这个不是。所谓定量的话,是确确实实的。那么这个呢,对我们现在来说我们了解的是比量;由于这样的正确的引导,然后照着去做,才能够亲证那个正确的。所以凡是可以作为我们依靠的,他一定也照着这个正确的亲身验证,然后呢如理地告诉我们,引发我们正确的认识,说这个不对的,那么这样走才能(p68)够对的。那么这一种对我们的指授、教授就是论。

论跟经的差别同样的还是佛、菩萨,佛讲的叫作经。那么经呢,因为我们眼前不一定能够直截了当地认识它,这个一开头的时候讲过,他一定针对着这个机,说这个人这样的病,然后呢看这样的。那么既然我们现在不是正对着佛,所以他说的大纲虽然是对,可是里边深细的内容不知道,所以还要经过菩萨,将它解说抉择,一点不错,那个时候才对我们用得上,这个就是论。

【其能远离二边,解释佛经甚深心要义之论师,显密经中多授记龙猛菩萨。】

这个经真正的目的,就是把佛的最重要的中心的要义告诉我们。那么佛跟世间不同的是什么呢?他指出那个中道正见,普通世间都犯的是常、断二边。那么对于这个佛经上面所说的离开了断、常二边,真正能够把他最重要的精要的要义,能够给我们说明的,谁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呢?这个上面特别说,“经中授记”,还是佛亲口讲的。说将来慢慢地、慢慢地,我走了以后,佛法衰颓的时候啊,那个时候有这么一个人,说龙树菩萨,他会出来把佛所说的真正的深奥难懂的─所谓这个密意啊─如理地说明,不管显教、密教,所以这个也等于是佛亲口讲的。所以,

(p69)【故当依彼论而求正见。】

所以现在我们信佛的人,是必定的依靠就是他。

【印度诸大中观师,皆推崇提婆菩萨,与龙猛菩萨相等,咸依为量。】

出了龙猛菩萨以后,龙猛菩萨的下面一个弟子就是提婆菩萨。说当年在印度的那一种大中观师,通常在那一个他们说中观是最究竟的。现在本论也是依止阿底峡尊者等等,这个传承都是说,换句话说,喏!那最究竟圆满的这些论师,他们修行共同得到的结果。说:是的,龙猛菩萨固然是佛授记的,而能够把龙猛菩萨真正的内涵,能够完完全全传承下来的,谁啊?是提婆菩萨,提婆菩萨。所以大家觉得,他提婆菩萨所说的,也是能够作为我们正确依止的。

【其能无倒解释,圣父子意趣,为随应破中观者,则系佛护月称二大论师。今当随彼而决择圣父子之清净意趣也。】

前面是说当时在印度啊,真正能够圆满说明佛的中心中道意趣的,就是龙树、提婆两位菩萨。那么再下面他能够一点不错,而把他们两位圣父子,就是佛法里边讲的,这(p70)个是谁呢?叫“随应破”,我们另外一个地方叫作应成派─中观也分成两派,叫自续跟应成─这个地方解释叫随应破。那么对于真正继承龙树、提婆两位大菩萨完整无误意趣的是谁?是这个应成派,是随应破那个中观师。那么这一个里边是哪两位呢?是佛护、月称两位大论师。现在呢,就根据他们所说的内涵,来作为依据学习,学习怎么样去抉择这个清净的正见,这个就是我们所依止的资粮,是我们必须具足的条件。那么有了这个,根据这个下面就来说明,啊!怎么认识这个正见。

【寅二别明决择见分二:卯初明染污无明,卯二寻求无我见。今初】

我为什么错误的呢?那错误的话,因为是无明,这个被染污了。那么现在是什么是这个错误的呢?那么如何会错误法呢?这个就是第一个说明。第二个就从这个上头再找到错误在哪里,再找到正确的内涵。现在,

【◎ 《四百论释》云:“所言我者,谓诸法不依仗他性。若无此性即是无我。此由人法差别为二,曰人无我及法无我。”】

那个《四百论》哪,实际上呢,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有本叫《百论》─广。(p71)那个《四百论》,那么这个都是啊,是龙树、提婆,我现在一下记不清楚了,这可能是一本,可能是两个不同,只是说转从印度到经过西藏,以及到我们。那么总是这些论,都是真正能够代表龙树、提婆,佛的无倒的正知见的说法。这个地方首先说“我”,我是什么?我的特质应该是什么?就是这个“不仗他性”,不靠别的这个叫作“我”。换句话说,它本来就是如此的,不是因缘所生起的;假定没有这样的一个特质的东西,那就是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我”。所以我这个特质是什么呢?不凭其他的因缘,它自己本来如此的,这个叫作“我”。假定说,没有这个本来如此,而一定要由它的因缘生起来的话,那么换句话说就没有这一个东西。

关于这个东西,在不同的方式上面产生我们不同的执着,在我们人上面我们叫作“人我”。在法上面是除了我以外,譬如说其他的桌子啊,什么东西啊,那么这叫作“法我”,叫法我。首先确定这个东西,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所执着的一个对象,我们总觉得有一个“我”,好像这个我天生来就是如此。实际上呢,这个我是真的吗?天生来这样东西,有这样东西吗?一切东西都是依着因缘而现起的,没有这个不仗因缘生起的东西。那就是没有我们所以为的本来就是如此的,那么这个东西我们叫它─我。

【此中所破之实执,谓觉非由无始分别增上而立,执彼境上自体成就。】

(p72)现在上面所说的我们要破的那种执着,这个执着叫“实执”,就是说它实在有的。实际上这个东西并没有真的有,只是因为我们不认识,错误了,觉得它以为实在有,乃去执着它。那么这种执着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觉得这个东西不是由于下面这个东西而来的;如果是由于下面所说的来的话,那个东西啊,那就不是这个实执。那么下面是指什么呢?就是“无始分别增上而立”。无始以来由于你虚妄的分别─分别的话就是说我们那么就分别心,换句话说它本来好好的一样东西,你这样去、这样去想所以产生的。 我们常常说的眼前任何一样东西,你看见了他好端端在这里,你去想他:喔唷!他在那儿干什么?于是你就想出你那一套来,这个就是我们的分别。说现在这个分别不是眼前就有的,从无始以来就有的。这个无始,又分成两部分:粗、细来说。粗的来说就是这个时间是无限的,根本啊找不到什么时候开始,啊!久远得不得了。这个进一步来说的话,它本来就是如此,根本就没开始,因为你虚妄颠倒了,你觉得好像有一个,它本来就是这样嘛!就这样,是这样的。

所以因为所以这样的关系,所以它本来没开始,因为你虚妄啦,虚妄了所以你妄分别。平常我们常常举的例子,嗯,譬如说那两个人,这两个人我跟他有一点心里过不去,他好端端地站在这里,咦,我就想:这两个家伙站在那儿在骂我吧!其实他根本站在那里(p73)跟你了不相干,他并没有骂你,只是你自己心里面自己觉得,只是你虚妄分别,他本来就没骂你呀!所以叫无始,他本来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你的妄分别而增上的,这种心。而现在实际上呢,我们由于这个心情,一直在这个当中流转。真正说起来,由于这样的流转产生时间相,而那个时间相对我们看起来,也的的确确长得你根本就无法算,就是这样。所以由于这个的原因,所以产生了无比长远的时间相。由于这样,那么妄分别,在无中生有,明明没有的就“增益”,在这个上面增加而安立的。

现在呢我们感觉到,如果说你觉得这个东西不是由这样安立的,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它本来自己的的确确在这里的。前面这种情况是你自己的妄分别安在上头的,对吧?而现在这个地方说,它自己本来的的确确有这个东西,所以它自己本身有的。现在呢我们觉得“执彼境上”有它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叫实执。这个东西是没有的,那么现在我们要破的就是说,所破的就是破这个。那么现在那个实执的这个,

【其所执之境,即名为我或名自性。】

关于这个东西我们叫它什么?叫它叫作“我”,或者有一个真实的它自己的性的话,本来如此的,它这个东西自己本身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