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40卷B面

p. 328 (6)

(手抄稿 第十八册 p123)

Thus you must be convinced that wisdom and the study that causes it are indispensable for proper practice. 

【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闻,不容或少,应获广大定解。】

所以呀要晓得,真正如理修行的人,说这个必须要的─得到智慧;而得到智慧一定要得到智慧的因,这个都从哪里?多闻开始的,这个是绝不可以少的。关于这个道理啊,一定要获得定解,而且是“广大定解”哦!

Moreover, unless you reach certainty about the need for analytical meditation when you practice, you will have a very hard time getting anywhere. 

【然此定解于未知修时,必须观察修者极难生起,】

但是这个上面这个定解,就是这个是必定需要的这个定解啊,在不了解的人啊,对于这个,说一定要怎么样呢?要观察修,关于这个概念,一定要什么?去观察修,这个认识啊,很难生得起来的哟!尽管我们现在听是听见了,但是为什么得不到定解?就是有种种(p124)原因。所以我们必定要克服前面的种种的这种障碍,然后净除种种的罪障,如理去思惟,得到了相应的认识,那个时候净信心有了根了,那个时候才慢慢从这个上面。所以说对于这些道理呀,真正修行的正确的内涵,一定要什么?观察修。不是说,啊,你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或者做其他的。关于这个道理是很难生起哟!因为很难生起,所以特别告诉我们,我们要很认真地去做哦!的的确确要相当勤勤恳恳的。至少我们现在心理上面,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以后,要努力去忏悔,要努力地深发大愿,说:“我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做到!”然后用种种方便。

千千万万不要用种种方便保护自己的坏习气,保护自己的大痴、大邪见。还种种的理由、种种的藉口,哎哟!总觉得这个也不能少,世俗的固然不能少,进入佛门当中这个还是不可以少;等一下还更说起来,哎呀!等一下是这个,乃至于用种种方便。现在我们眼前太多方便,这个方便实际上啊,都把我们送上那一条窄路,乃至于死路去。这个好可惜,这个好可惜!所以本论一开头的记住,为什么一开头的时候,告诉我们一定要修的时候,先对圆满的道体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在这个上面这个构架上面步步深入。要不然你一旦走上错路了,要扭过来这好难哪!现在下面又说:

Even some well-regarded scholars of the scriptural collections claim, “Understand study to be either a mere preliminary to practice or to be a background support—like mountains at the back of a valley—but not the actual instructions. 

【虽自许为受持三藏之法师,亦多认为修之前导,或仅为佐证,非实教授。】

(p125)欸,这个真错误的根本。看看哪!宗喀巴大师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所以现在有很多“自许”,他这个“自许”两个字特别有意思。的的确确那些人“受持三藏”哦,都看过哦!但是呢他并没有真正地把握得住这个三藏的重点。是!你说看过了吗?是看过了,自己觉得:“欸!”因为他看过了,所以自认为如此。因为他没有把握得住,了解这个真正的经论的内涵,所以他认错了,也以为这个修的前导,说前面这么要引导一下,然后就佐证,哎呀,找一点证据,只是如此;而修行的时候,真实的这个教授不是这个。那些人,广学的人尚且如此,那错得不晓得哪里去了!

For this reason, you need practice to quickly attain buddhahood and study to benefit the Buddha's teaching. 

【由此因缘,说欲速成佛则须勤修,欲利圣教则须多闻,内自修与利圣教别执为二,】

因为上面这样地说啊,他说你要快速成佛,那怎么办哪?要勤修。可是你要利圣教,要想说弘广佛法,那个才要多闻,多听懂了,可以讲给别人听哪!所以他就把自修跟那个弘法,看成分开来两件事情,这样的看法。

实际上呢,这个的的确确我们很容易生的误解,好容易!那个《法华》上面就曾经说过,《法华》在〈授记品〉当中,〈学无学人授记品〉当中,授了这个阿难尊者的这个记。欸,那个时候啊,有很多这个新发意的菩萨就想:“耶?阿难尊者乃至一个学人,他(p126)怎么会得到那个授记呢?”那个时候就心怀疑了。佛就说:“欸!你不要弄错啊!我跟阿难两个人同样在空王劫的时候,就发了大菩提心了哦!我那个时候因为勤勤地修学,阿难是只求多闻喔,所以现在我成了佛了,他还没有,还在住在学人地位哦!”然后《楞严》上面,还好几个地方都这么说。所以我们哪,引为这种根据,所以前面说为什么叫“自许受持三藏”,是嘛!要我们自己不能如理抉择这个道理,看了这个经典以后的话,总归容易:“啊!对、对、对!就是这个样!”于是自以为对─错了!实际上。实际上错了!请看下面:

This is contradictory nonsense. 

【此是予盾最大狂言。】

他第一个下断语,说上面这种说法完全矛盾的,那是完全错误的,狂妄的。因为:

There are just two kinds of teaching: teaching as scripture and teaching that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以圣教中,除教证法别无圣教。】

真正的圣教只有两样东西:教跟证。前面已经说过了,教是什么?因,告诉你怎么修;告诉你怎么修以后,你懂得了如理去修,然后是证。所以这个彼此间必然因果关系,你现在不要这个教,不要多闻,没有因,有果吗?所以说:

the former makes known the procedures for practice, 

【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轨。】

(p127)是因,告诉你怎么修。

and the latter is assimilating the practice after you have understood the procedures. 

【后者是令知已予以实行。】

把你所了解的认真去做,这彼此必然的关系呀!

Therefore, doing the practice without error is the best way to uphold the teaching. 

【故修行能无错谬者,即是最胜住持圣教。】

你能够这样修行一点不错,那个才是真正住持圣教,真正利益圣教啊!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你现在修错了,自己也不知道,讲了个半天,还把错误的讲给别人,说相似法。所以佛一再说啊:“你不要大家说:哎呀!我弘法,我如法地行僧的事业。”这个佛经上面说得清清楚楚,破坏佛法最严重的,只有两件事情,一个叫说相似法,一个叫行筹。这个怎么讲?一个就是开口讲弘法,可是对不起,你对这个法的真正内涵不知道,然后文字弄懂了讲给别人听,喔唷!这个讲得是天花乱坠;啊!叫人家听得啊是动听得不得了,但是呢似是而非。

还有一种呢行筹,什么叫行筹?他不一定讲,但是你僧团当中啊,好像如法地羯磨什么等等。我们作羯磨的时候有的行筹的,对吧!现在我们不大熟悉这个,换句话说,大家有一个什么羯磨重要,你同意的、不同意的,要行筹等等。好像在那儿认认真真地做,(p128)对不起,这个是相似法。佛说外道没办法破你,别人没办法破你,那个时候就是破坏佛法啰!这很明白的,你真正要住持弘广佛法,你要什么?要如理如量地做到。然后呢就算你不开口,这个佛法是在世间。有人来问,你有机会一讲出来,那当然对;然后你处处的行持当然正确,那个才对呀!

所以我们现在动不动说要去弘法了,实际上一定要知道,你弘的是相似法,还是如理法啊?如果是相似法,你不弘啊它还没坏,一弘你就完了,就完了!这个是我们必定要知道的事情啊!

Moreover, unerringly upholding the teaching in the sense of practice depends upon an unerring understanding of scriptural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not right to forget what you have studied at the time of practice, for you must first know many teachings and then put their very meaning into practice when the time comes to do so. 

【又能无错住持修证之圣教,必依无错了解教法故。故先知多法者,修时即应修彼法义,不可忘失。】

所以告诉我们,你要想真正地住持这个圣教,这个圣教要靠什么?要靠修证而得的,如理修证的,这个要不要错哦,一错就不行哦!前面在卷十的时候告诉我们哪,修行的时候错,错了没用的。我们也一直说蒸沙煮饭,你煮饭烧了半天,一锅子沙摆在那里,啊!你把锅子烧破了,饭也烧不出来。你说一定要没有错,是!那么这个时候,“必依无错了解教法”。所以呀,先知道了以后,修的时候就把所了解的照着去做,不可以忘失。忘失(p129)了以后,你修些什么?你修你自己嘛!修自己是─不是妄想就是昏沉,增长邪见。喔唷!忽然想出一个什么东西来,然后是自己的。

所以不要说深广的地方,乃至于最起码的,我们天台的《小止观》,他就告诉我们,你一定要辨别邪正哪!有的时候走上邪路上面了,你要了解啊!那时候一定要把什么?这个不能忘失圣教啊!所以《十六观经》上面也说如此观者是正观,否则是错啦!处处地方,那个圣教是我们修行必须要的依据,告诉你怎么修也是它,修的时候验证也是它,现在居然说不要了,请问:修些什么啊?毛病都在这里。

Even if you do not understand the teachings from the outset, do not be discouraged, but strive to study them in accord with your mental capacity, as much as feasible, whether that be a little or a lot. 

【若先未知亦勿怯退,当随慧力而求多闻。】

知道了那么这样去做。假定你还没有知道的话也不必怕,怎么办呢?要随自己的力量说广求。

Do not make study and practice into separate things. Rather, the very thing that you practice must be exactly what you first study and reflect upon. Beginning bodhisattvas must depend with certainty on a single procedure of the path—a practice that is not biased toward one side but is complete in all aspects of the path. 

【复非听闻此法,别修他法,即所修处而求闻思,故又不应唯修一分,定应依止,初业菩萨所修圆满道之次第。】

下面说明了,所以说我们真正听闻是什么?听闻了道理以后照着去修。这个在前面道(p130)前基础已经讲得非常清楚,道前基础哪一部分呢?破除此中邪执,大家还记住吧!所以很多修行的人,有一种错误的执着,还以为对。所以呀,大师在这个地方特别地说明那个做错了啊!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可以重新思惟一下,了解的,只要再想一下;不了解的,切切记住回过头去看。然后呢道前基础是这样,然后到下面一步一步上来,一直有很多错误的地方。特别到上士的时候,特别到上士的时候,第十卷的时候,又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辨别,我们一定要知道!

所以我修的就是我所思的,思的就是所听闻的,这个必然是。不是说你听的是那个,讲的是那个,修的是另外一套。不是说,哎呀!现在我们要什么闻思啊,大家相应哪─不!要信解行证相应啊,要并重啊!所以嘛在这个地方讲说,讲完了跑到佛堂里面去拜佛,讲完了把书本一合,拜佛的拜了另外一套,就叫作信解相应啊,不是的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这儿坐在讲堂里去讲,讲完了去修?所以讲的时候就告诉我们怎么修,然后呢讲完了,不能停在这里说这样懂了,一定要跑到佛堂里面去拜、去坐,那个时候就把刚才讲的,这样是才叫相应义呀,否则相什么应啊?否则这是炒杂烩,两个兜在一块,那兜在一块没用啊!这样。这个要清楚啊!

两个兜在一块儿,冷水泡石头;两个相应的话,你米洗干净放了水,摆在锅子里面(p131)烧,欸,到最后这个水跑到米里面去了,然后经过那个火一烤的话,这个饭就煮熟了,这个才叫相应啊!所以你的因是什么?那因是米、水、火。果呢?饭。那个饭里边一定有米、一定有水,还有火的力量在里面,对不对?哪里说离开了这种东西,另外一样东西啊?所以我们现在修行也是一样,因地当中先在那儿讲,讲那个道理,然后照着去修,然后呢修得对。所以你成功果的时候靠什么?前面讲的、听的,然后照着修的来。请问天下的事情有一个例外吗?烧的饭是如此,做的衣服也是如此。先那个棉花纺成纱,纱织成布,布裁了穿在身上,请问这个布里面有没有棉纱?有嘛!有没有棉花?有嘛!有没有人工?有嘛!这些东西都在里头啊,那这事没有一个例外的。世间这么浅近的,何况佛法!

所以现在说,啊!不了解的人不要,固然错了;然后听见了,又说:“哎呀,我们两样都要。”结果变成功你是你,他是他,两个兜在一块儿,那这不相应嘛!这个是我们再说一遍。所以那个时候啊,一定要依止什么?“初业菩萨所修的圆满道之次第”,这个才是正确的。这是我们初修行的人,要应该依止的圆满道的次第。这个圆满道的次第必定是什么?质对、量正,然后还要次第无缺,这个三个次第,一点都不可以少。不是说叫我们一口气做到它,但是因地当中要一点都不能错,因为你有这个完全正确的因,才能够感得圆满无缺的果哦,这个是我们真正重要的哦!所以“如是二心初心难”哦,记住哦!不(p132)怕佛果难求,就怕你下的初因弄错。弄错了,那的确,弄到驴年永远没希望。你初因弄对了,你只要把这个因积累上去的话,无有不得果者。现在我们继续下去,进一步,

When their mental capacity is small, they engage in conditioning themselves to just this process of study followed by practice. If their mental capacity is great or, though at first small, has become greater through conditioning, they steadily expand upon the very stage of the path they know, proceeding in connection with all the scriptures and their stainless commentaries. There is no need for them to pursue something else to study besides these. 

【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广大或初虽微劣,由修习故增广之时,将此道次渐为增广,能与一切清净经论相属而修,亦非定须别求多闻。】

这里说了,假定说我们现在条件比较差,“慧劣弱即令修彼”。那换句话说,前面告诉我们这一个本论的道次,就是从佛、文殊菩萨、弥勒菩萨两位十地菩萨,辗转到龙树菩萨、无着菩萨,然后呢再就阿底峡尊者合并起来,这样的这个圆满道的这次第,你就从这样上面去走也就对了。说到这地方也顺便提一下啊,这个一定要两个合起来的,所以我们千万啊不要自己打架,大、小,性、相,这个千万不能分开的,一定要配合,这个才是圆满。

假定你的智慧比较广大,或者呢,下面这是我们用得上的,初初虽然比较差,因为修习了慢慢地增广,这个确是我们现在最用得上的。我们千万不要说我们差,限在这里。说我们是差,但是因为差所以修,修了就增广,增广来从这个上面慢慢地、慢慢地一步步上来呀!你能够照着这个次第这样做的话,欸!他也还是跟那个清净的经论互相配合的。所以这种情况之下,的的确确可以不必另外再求多闻,为什么?因为它的精要、纲要都在这里。

(p133)从这地方,才可以说一经通啊经经通。的确地,它们凡是尤其大乘经典,它必定是究竟这个内涵是包括圆满的。可是问题是这样,你这个大乘经典,凭自己的力量,是不是能够把它的精要全部抉择出来,这是个问题哦!所以我自己常常自己拿自己来嘲笑,也可以说把我失败的经验告诉你们,我当初听人家说,欸!这个《法华经》圆满,然后我去看。我看了半天,看不出它什么圆满在哪里,他只是说你也成佛,他也成佛,这个话这么简单法,所以我们自己的力量是看不出来的。结果拿到天台智者大师手上,他讲了一个“妙”字,讲了三个月还没讲完,哎呀!原来这个里边还有这么深广的意义啊!假定你真的能够这样通了,当然嘛!所以说这个地方真正重要的,要有传承,要有师承啊!我们千万不要师心自用啊,这文字上面看懂了,觉得以为对了,那错啦!所以他下面特别地有一个说明哪:

p. 329

Therefore if instructions are accurate and complete, then, although summarized, all of the key points of the sūtra and tantra paths and the paths of the higher and lower vehicles must be covered; once they have been explained at length, you must be able to go through all the teachings. 

【故凡圆满无错教授,略亦能摄一切经咒大小诸乘道之宗要。若广开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

这个是个重要的!所以凡是任何一个教法,它是没有错误的。是啊!所以根本因是正确的,而且是圆满的,这两样东西完完全全的话,它虽然是一个简略这个纲要,却是能够把一切佛法,从小、大,性、相,显、密,所有各式各样的这一个道的纲宗,以及它枢要(p134)统统包括在里头。然后你把这个纲要推广开去的时候,能够跟一切的教法相应,绝对不会错的!是这样,这个有它的一个特质在。

Until you reach something like this, it is possible to feel delight about just some portion of your practice, but it is impossible to become certain about the key points of practice for the complete corpus of the teachings. 

【未获如斯教授之时,于少分修易生喜足,然于圣教全体修行宗要,难获定解。】

假定你在没有得到这个东西之前的话,那不对。所以这个地方又把它狭起来,我们的的确确要求广学一切好像比较困难,那不怕,这个地方有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教授在,你得到了这个教授的话,它也能够很深广地包含了一切,就是这样。可是呢处处地方说明了,这个教授一定要有传承的哦!那不是凭空想像,或者看看文字自己看得出来。

当然你宿生有善根,那个可以,但是这个得到的也不圆满哦!凭什么说这个不圆满?我们还是从我们祖师这个典型的公案当中,我自己是个凡夫,完全不敢说,我说出来都是错的,可是我的根据都是根据这个。阿底峡尊者,印度的,宗喀巴大师、龙树菩萨,你看,那么些个大祖师,世亲菩萨等等,那都是绝顶聪明啊!他看了哪一个,啊!一下就看懂了。他假定凭自己看看,看懂的话,他要不要上山下海到处去求啊?现在我们这个时候,那飞机、汽车、轮船方便得不得了,那个时候完全靠着两只脚跑啊!印度地方热成这个样,啊!他只要听见那个地方善知识,去求,那没有一个地方不求的。

(p135)阿底峡尊者接近过这么多的大善知识,性宗、相宗、显教、密教、大乘、小乘、十八部,没有一个,乃至于到后来到金洲大师。金洲啊,据说是现在的锡兰,他是一个东印度孟加拉湾的,从孟加拉湾要到锡兰去的话,那不晓得要跑到多少路啊!为什么啊?找了半天说两个字:教授。喏,就是这佛传下来的,这要那个时候才晓得这宗要。而且他不是得到了一个哦,所有的那些没有一个没有教授的哦!欸,他还不以此为满足,所以才能够把这个圆满哦!

所以我刚才说,不是说……就算他那个过来人,他是个─啊!开悟了。对不起,你从他的路上,走他那一条路摸上去,摸进去,是,错是不会错的,但是圆满,对不起,还在后头。所以我们现在念佛也是如此,的的确确我们要记住,不要说:哎呀,代表了一切。这个代表的意义什么呢?你呀现在不管它,你到了见到了佛,那自然而然后面的来了,这一个的意思。如果你眼前要想得到这个圆满的教授的话,那非要像这样的,这样的教授,那可以了。否则的,凭我们自己说看看经,那开悟了,或者得到一心不乱了,把这个经验告诉别人的话,是,你就你这一点来说,是容或不错,可是对圆满的教授─那两件事情!这我们应该清楚的。

所以他告诉我们哪,我们没有得到这个正确的教授的时候,“少分修”哎!“便生喜(p136)足”。前面讲精进的时候特别说明,得少为足、得少为足,我们这个毛病实在好严重啊!现在真正可惜的还不是得少为足耶!你得到了少,沾沾自喜的话,常常走上面就走错了;小的走错只是在门外空转,大的走错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啊,那错得好可怕!这种情况我们真正要了解的。像这种情况啊,“于圣教全体的修行宗要,难获定解”。因为你自己觉得对了,然后呢自己觉得沾沾自喜呀!那个时候,唉!对真正的修行的全部的纲要,就你自己限掉了自己,“自画”莫甚于此!现在人家谈起来,“哎,这个我懂;哎,那个我懂。”就是这样,就是犯的都是这个毛病。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多看那个古德的传记,像那个宗喀巴大师,像印度的当年这种大师。哎呀!那个像那诺巴尊者,白教的,现在我们譬如说,哎!常常人家说白教最好。实际上你看看白教的祖师看,他怎么做的?哪像我们现在这样啊!那个那诺巴祖师他是自己是国王,从小绝顶聪明,在五印度,在世间学问没有一个不通,然后跑到佛教里边,也是大小、性相、显密没有一点不通。他凭什么啊?他不是坐在那里看懂的耶,还要广学一切。然后还碰见了最后碰见那个人以后,还告诉他:“哼,你要讲道理可以,真正修行还不对。”他一下还觉得不服气,“嗯,对呀!”喏、喏、喏,这个基本精神很明白摆在这个地方。所以现在你不管你学是哪一教、哪一派,你要如果真正想学成就的话,我们即使(p137)不看佛,看祖师─那个每一个祖师,没有例外的,都是这样的哟!所以这一点哪,我们先摆在心上面,那这就对了,这就好啰,这就好啰!

所以就算我们现在的净土,净土为什么把慧远大师摆在初祖,它大有道理。在那个时候他也是独步河朔的哦!他的老师,啊!那的的确确,你们看看慧远大师在那个时候,东晋时代,是那个地位,世间、出世间的学问,天下找不到第二个,他可没有说:“哎呀,只要四个字就够了!”这个很明白啊,很清楚摆在这个地方。然后我们看禅宗,禅宗的达摩祖师初祖,你看看他在印度那个当年的情况,他也是这个样啊!这不管是哪一个。所以我们现在说,不要说学佛,那看看学祖师,不管你哪一宗、哪一派,对呀!要记着,这个是我们愿处。记住!不是说叫我现在一口气要这样,这个倒不是,我们必定要注意─因!你下第一个因,下对。那么下面又告诉我们啦,欸,最后结论是

Consequently, rely upon excellent teachers and companions. 

【故应亲近良师。】

这个就对了!你只要这一个真正的善知识靠对了,他一定会把这个圆满的教授告诉你。第二个:

Make a foundation of pure ethical discipline to which you commit yourself. Listen again and again to the instructions,

【净持尸罗,数闻教授。】

(p138)真正靠近了他了以后啊,一定要照着这个规矩来哦!我们千万不要把那个尸罗两个字,看得太狭义哦!前面已经一再说过了,就是我们起心动念的行为等等,都是跟着凡夫走的。你一定要晓得自己在凡夫,所以你一定要跟着他,以他的知见为知见,以他行持的方法为行持,这个才是尸罗的本质。尸罗─戒,绝对不是说,哦!我这件衣服该怎么穿才如法,你这个不如法,绝对不在这个上头哦!不在是我这个板打几下,他讲的那个所谓是这个时间怎么弄,不是哦!正知见,这是根本!然后呢根据这个,而从身口的行为哦,这每一个地方都说得清清楚楚哦!尤其是大乘教法。

不要说大乘,就算小乘的教法当中,你看好了!南传的《清净道论》,你仔细看看它,它一定是为正见为宗要的。这个正见说明什么啊?不要说我觉得、我想,你就错到不晓得哪里去了!然后这个第一个,“见”一定不能拿我的,然后呢“行”一定不能拿我的;他告诉你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所以亲近了善知识以后,开始要接受他这样的。所以那个时候,一方面听闻这个教授如理行持,这样,所以“骑在马上找马”就是这样。听闻了教授以后,照着这个次第去做。

do four sessions of meditation, and then sustain the object of meditation and its subjective aspects. 

【每日四次修习所缘,】

(p139)这个是正规的修法,它那个四次是这样的:早晨一大早起来,平常照着那个佛世的规定啊,早晨两点钟就起来,现在我们就算做不到嘛,三点钟起来,然后呢第一座;第一座早晨完了以后,就早斋,早斋完了是第二座;午斋,第三座;然后呢晚上。这是每天是这样的四座。至于所缘他并没有特定,就是看你的层次的高下。那么虽然没有说特定的、特别的,可是内容大纲却在下面,做些什么?

After you have made fervent supplications to the deities and gurus, 

【至诚祈祷师长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