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43卷B面

(手抄稿 第十八册 p229)

今天请翻到本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后面的附录,第562页,这是这个,这是简略地说明,《略论》当中止观二法当中。那么关于为什么要特别讲止观的道理,以及先讲止,那么要止就是学定,那个定一定要定的资粮,没有定的资粮那不可能。换句话说,就是你必定要有这样相应的因,那么才能够感得相应的果。这个讲起来道理呀,好像两句话就简单地交代清楚,真正修起来非常不简单,真正修起来非常不简单。

我们现在通常有两类人,说过犹不及;大部分人呢─不及,哎呀,说:“这个东西呀,我们怎么可能哪!我们是不行啊!”对在家人来说,以现在的情势,这个也倒是事实。以现在,现在一般的在家人,要想学止很难,那不是不可能,很难。但是对出家人来说,这个并不是不可能,你只要肯如理地去做的话,一定做得到。

(p230)这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前面那些,你必定要深深地照着个前面那个道前基础,共下、共中这个两部分。如果对这个两样东西你能够善巧了,前面所说的少欲知足等等,你的的确确能够做到了,那个学定不难!因为共下、共中的告诉你,现法固然很快地过去,使得你对它不但一无贪着,而且会:唉呀!感到恐怖、害怕。然后呢就算求后法,你也了解它不究竟,一样的,那个时候自然而然你只有一条路,全部精神去修持。那个时候,你有了这个前面的推动的力量,按照着修持的次第─学戒。那个时候一方面嘛,你的行为慢慢、慢慢地调柔、相应,一方面由于学戒的正见的提持,这个实际上也是调练你的心,所以我们必定要了解它戒的真正的定义,调这个。那个时候你坐下来学定的话,很容易,很容易!这样。

所以在这一点啊,我们不必害怕,但是也不要狂妄。狂妄的人,现在我们通常大部分念佛的人哪,是属于前一类;学禅的人,往往是容易偏于后一类。不是说这两类人都是这样喔!比较起来,比较起来。所以念佛的人,觉得:“唉呀,我不行啊!”就这样,那么只有说念念哪!那因为这个心里边,所以他先已经挡住了自己了。不要说正规地念佛,实际上,他这个前面的准备什么等等,一碰到真正要如理修学啊,他自己先把这种概念挡在那里。结果呢就这么简单的修学的方法,他也摸不透,没办法进去。

(p231)而狂妄的人呢,是这样─啊!看见那个禅是这个样的,他总觉得一步登天,“这种东西只要一来的话,这样弄的话,就不是简单了嘛!”那个时候我们要了解,你真正看那个禅师,不管你学哪一个,他当初开始学的时候,那个精神哪,绝对不像我们现在这样的。然后我们常常举那个例子,譬如说,说牛头法融,乃至于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乃至于憨山大师遇见的那个人。他在山里边几十年,没有一个人讲话,你不管你去了以后,他绝对不会跟你说一句话,除非看见你相应了。换句话说,他心里上面这个远离、少欲知足啊!

说我们现在这种情况,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唉呀,那像个那个大草包一样,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然后因为这样的,所以狂妄得不得了,自己觉得:欸,这个就行!那个是没有真正了解,根本没有衡量一下自己的内情,没有衡量一下内情,这个我们决定应该了解的。

也许有人说:“欸,那个古德们不是三言两句就开了,就通了吗?”如果就这一点来看的话,我已经说过很多次那个比喻,不必再说了,不必再说了。说你真正地如法行持的人,他一定是什么呢?一定有这个先决条件。我为什么要讲那个呢?就是说,那个就是做任何一样事情,你必定要仔细地了解它的因果的必然关系。通常我们因为不善于学,一种不善学呢,畏怯,先挡住了;一种不善于学呢,庞杂,学了一大堆,根本不晓得它的重要(p232)的关键在什么地方。然后呢,总是空想,啊!看见那个高,自己总觉得高,所以这两者当中,是过犹不及,然后两人一样的,你不能把握住这个因果的必然性。

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前面三言两句说的,本来在这个地方,是有了前面三个次第来,所以可以三言两句而交代清楚就可以;而我们现在呢,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我们前面一路讲上来,固然有的人已经有很清楚的认识,但是确实还有不少人,没有很多认识。而偏偏大家又急着,啊,又想要学定,乃至于期望得到─念佛的话得到念佛三昧,学禅的得到马上开悟。所以啊,不管那个前面那个修止的资粮,就说我只要学了,后面就够了,那是一定出毛病,所以我这地方特别说一下,特别说一下。 譬如说我们现在讲,以现在来说吧!现在这个广钦老和尚如何,虚云老和尚如何,来果老和尚如何。他们几位是了不起的,可是你不妨看看他当初在修学的时候状态,没有一个例外的,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广钦老和尚头上个几年,虚云老和尚头上个几年,他有没有跟人家说开过一声口啊!几年关在山里边,就这个样,所以你这个这样一看就晓得了。来果老和尚亦复如此,乃至于到了高旻,待了三个月,人家问他:“欸,某人啊,我们大殿上供的什么佛啊?”“啊!我不知道。”

所以这个你必定要从这个上面去好好地检查,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这一点我(p233)们必定要知道的。你有了这个衡量,所以不是说忙着,哎呀,我现在可以开始学定了,懂得了。那是耽误了自己,那是耽误了自己。你那个屋基没有造,你就忙上上面去的话,忙了半天塌下来,都是白浪费。我们一生难得来,在末法的时候,还能够听到这个圆满的教法,而不照这个次第慢慢地做上去的话,这个是一个最大的损失,最大的损失!

在我读过的祖师的传记当中,最动人的一本传记,最感人的一本传记,是《密勒日巴尊者传》,他有三句名言:“要慢慢修时快快到,低处修时高处到,单人修时双人到。”不要急,慢一点,绝对不怕,欲速不达。慢怎么慢呢?不是停在那里不动喔,从基础啊!所以低处修时高处到,那个基础是绝对不能忽视;你有了基础,上面一定有,你只忙上面的话,一定没有!

因为前面道理很简单的,假定你真的念死的心提起来,你哪有不修行的。喔唷,现在我们一点事情碰在眼前,这个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知见一大堆。你一天到晚想,喔唷,这个人造卫星,乃至于太空旅行,都是在那里空想、空梦啊!所以不必现在说:“啊呀,我要救一切人啊!”这个“两人”是表示我以外其他的,你能够自己如理地自己调伏自己,自然你能够调伏别人。他之所以一生成就的原因,就是这个样。所以他尽管行持的是最了不起的法门,可是他自己总说:“唉呀,我是兔子啊!那些大德们是狮子走的路,(p234)我怎么可以敢他们比呀!”欸,结果他就是狮子当中的狮子。

所以前面一再告诉我们,这个自己晓得愚痴的人,这种是智者;现在我们呢自己觉得很聪明,对不起,这个有问题,这个有问题,这个我们值得我们一再反省的。当然我说的话是没有什么用,也不能作为凭证,我只是把佛、菩萨、祖师他们的经验,一再重复地在这个地方教诫自己,也勉励同学。现在呢,我们在这个前面那个加行,换句话说上面,再看看有了这个基础以后,那时候就是怎么样去正式开始学定了。

p. 562 (11)

【卯二正行分二,初明住心之所缘,二明如何修住心。】

先呢,就是说当然我们要学定的时候,那个定的对象,譬如说你要念佛,那么你所念的是佛,你数息,那么你心所专注的就是息,乃至于五停心观当中白骨观等等,所以你所观的、所缘的对象是什么。那么这个选好了以后,进一步根据我所缘的,怎么样使能缘之心,安住在所缘之境上面,产生那个心的奢摩他功效,就是得定。那么这个“明住心所缘”分两个。

【初又分二,巳初总明所缘,巳二此处所缘。今初,】

(p235)先把我们应该观的、缘的对象,整个地说明;其次,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要修些什么。

【◎ 总有四种所缘,谓周偏所缘,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

总共有四种,下面这四样,这四样因为下面会解释,所以我们只要了解这个名词。其实这个里边,第一个周遍所缘,就是整个的,他并没有说,就是我们整个的,你所要……我们缘的对象,就是观之境、所观之境啊,周遍圆满的不外乎这些。那个哪一些呢?就是下面这几样,下面这几样。那么这个为什么别立名词呢?是的,他这个因为内涵分类的不同,我们只要看下去就知道了。“初中”,就周遍所缘分四:

【初中有四,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所作成办。】

那个四样东西,我们也看看下面的解释。

p. 563

【就能缘心安立二种影像。】

就是我们能缘的心,去缘那个对象的时候,实际上啊,是譬如说我们看一个佛像,好像外面的;当你真正得定的时候,不是定在这个佛像上面,而是你能缘的心,把外面的形(p236)像取为你所缘之境,那个时候你内心当中现起来,所以这是你内心所显的个影像。所以真正的定当中所观的,是内心所现起的影像,所以叫“影像”这样。而是这个影像在什么地方呢?在我们能缘心上面现起来的。那么那个时候啊有两种:

【初谓有观察分别之毗钵舍那所缘,次谓无观察分别之奢摩他那所缘。】

这个叫有分别影像,这个毗钵舍那是观,这个虽然是个影像,但是你去分别观察的,这一种叫作毗钵舍那,叫作观。还有一种什么是无分别呢?就是止。这个止是看了以后,使得它安住,内心产生这个影像不动,不去分别它,这叫无分别影像,那个是止所缘的,奢摩他所缘。譬如说我们现在修念佛三昧,刚开始的时候,你把外面的形像要看,看完了以后安住在上面,使得内心产生这个形像;内心产生了这个形像以后,那个时候,这个形像不动它,一直等到观起来,观得见,很稳固,那个时候不必去分别,就是你开眼闭眼,看见那个佛一直在你眼前,就是这样,所以不必分别的。

那么有分别奢摩他呢(编者按:疑师口误,似应作“有分别毗钵舍那”),那就是观。现在平常好像我们不大这个理解到,实际上呢禅就是这个,它也是个观,不过它不是观一个显境的,是一个名言的。这个我们所谓的表义啊,有显境的、有名言的。什么解释(p237)显境的?一个境相,一个样子。那个另外一种呢?意义。就是啊,所以这个禅看“念佛的是谁”,是哪一个在念佛呀?那“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啊?”他要找啊!不断地去寻、去伺,找那个东西在哪里啊?这个是在分别观察这个东西。实际上呢这个一定在定当中,所以那个禅哪,也就决定不会超过这个里边。所以我们如果真的懂得的话,教内、教外的话,真正的原则统统在这个里头。

不过呢,这有一点要说明喔!所谓称为教外别传的话,那是他这个根性有一种特别的,你不必跟他细讲道理。现在我们是讲完了道理照着去做,像个工程师一样;有很多人你不必讲道理,你告诉他:就这么做!欸,他信得过你就这么做,还是可以得到同样的好处的。但是呢所用的方法、内容,却是千真万确,完全一模一样,完全一模一样,就是这样。不过呢,就是所对根性的不同。所以佛说得很清楚,因为根性的不同,他用的方法是有差别,可是所对治的内容却是一个─烦恼嘛,所谓烦恼障、所知障。解决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一个,佛的法身嘛!所以十方一切佛是共同一法身,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那么下面说:

【言影像者,谓非所缘之自相实体,乃是心中所现之影像耳。】

(p238)刚才说过了。

【第三是就所缘境安立,】

那个两样东西刚才说,不是说我们所缘的实体,而是说我们能缘的心上面,在心上面现起的影像。第三呢,是看我们所看的对象,叫“事边际”,那所缘的事。

【如思维于五蕴中总摄一切有为法,于四谛中总摄一切取舍所知,即于彼中数量决定,是谓尽所有边际性。】

什么叫“事边际性”呢?那这样,就是说这一个所缘的事情,从所缘的事情方面来说的,边际就是那到周界,把你要看的这件事情,从它的着眼点最细的地方,到它的整个的范围这个里边。我譬如说,我们现在思惟五蕴,说一切有为法,哪些有为法呢?从眼前的开始,包含了所有一切,那个叫有为法。我们可以拿五样东西,五个大类,分成五个项目含摄无余。哪五样呢?五蕴。色蕴就是我们眼睛看得见的外色、内色等等,色法就是;然后呢色、心二法,心又细分成功受、想、行、识等等,这样。

“于四谛中总摄一切取舍所知”,对于这个外面一切的法,不管是有为、无为,(p239)哪一个是对、如理,哪一个是不对、非理,应该取如理的、舍非理的。那么这个道理,在四谛当中含摄无遗。小的、狭的是小乘,究竟圆满的是大乘,还是不外乎这个四样东西,那么就在这个当中能够“数量决定”。数跟量,换句话说,它整个的内涵,能够究竟圆满、一无所遗,而如理如量地去观察,那么这个叫什么?“尽所有边际性”,这个叫作尽所有边际性。实际上我们通常说的叫什么?叫尽所有性,尽所有性。那么性宗,尤其天台,另外一个叫俗谛,俗谛,缘起而所现的现象。另外呢,

【如思维诸法本性如是,更无他性,是谓如所有边际性。】

这个万事万物,不管是以五蕴所摄的有为来说,一切我们所知的取舍来说,乃至于总括有为、无为的,就是十二处、十八界来说,它所有的一切的那些法,它那个法的法性,根本的本质怎么样的呢?喔,原来这个根本的本质是这个样的!那这绝对没有例外的,就这个样,它那个本质就是这样,“更无他性”。实际上呢,这个一切法的这个本性如是,这个本性什么?就是空性,这个叫作“如所有边际性”。所以天台所立的就是真谛,真的、胜义,这样,那么这一个叫作事边际性,这个是法相上头所用的。

谈起那个法相啊,这个我们要了解喔!唯识跟法相通常都是好像唯识家说唯识法相,(p240)实际上这个我们要了解喔:你真正要学唯识宗的话,那么固然唯识法相一定要了解;说凡是修学佛法、学教的,法相非懂不可。你唯识可以不必很精,这法相不能不精。然后呢,如果你讲自己修持,可以不要。尤其是教外别传,这个宗下,他你当下能见到了本性,因为他第一步所要见到就是如所有性,那其他的慢慢地来,就他自行来说。要化他的话,对不起,那个法相还是非通不可,因为你了解了行相,知道了所用的世间的名字,然后可以告诉别人。否则你自己懂了,你说不上来,你又如何利益他去呢?所以这个法相跟唯识啊,这实际上细说的是两件事情哦!

通常因为唯识的话,他的的确确从细部上,所以这个法相不透,唯识绝对不可能精。但是实际上,另外一方面来说,学教的如果你不了法相的话,一样地这个教义根本学不通的。不过我们学教的人广泛地来说,学教的人不应该用唯识的法相,因为唯识一家的法相,他把那法相用唯识的眼光来去解释它的,这个时候有一点的问题。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来说,譬如说我们讲一个尺,那个尺,当然我们晓得这是衡量长度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你在我们这里说,我们是─有的说我们用的我们的尺,以前的老法里面叫老尺;那么在这个地方后来因为日本人来了以后,叫它台尺,实际上那个台尺就是中国的老法,我们以前小的时候叫老尺。后来刚来的时候,听见说台尺,这个台尺怎(p241)么一回事情?噢!后来才晓得原来这样。那么后来呢叫市尺,现在叫作公尺,这是我们中国人用的尺。然后呢,英国人用的另外一个英尺,法国人用的另外一种尺,那没关系,我们了解。可是如果用唯识的观点来说的话,那他不是,他是以他这一个立场来看的,譬如说,我们说我们现在这里英国人,他就是讲的尺就是英尺。这个广义一定能够含摄所有的狭义,但是呢如果用狭义,所谓以偏概全,这是一个错误的,懂不懂?

平常我们常常说的,拿了一粒麦,说一切的谷;麦是不是谷子?对的。乃至于我们说:我是不是人?我是人,所以人必须是我。人如果必须是我,那你们是什么?你们都不是了。这个概念我们要知道喔!所以我刚才说的,这个当我们正式学的时候啊,以后学的时候,这个我们应该了解。我倒不是一定说这个地方,说不要唯识,是因为佛法这个东西,毕竟它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各有它所对治的根性。就是说,你学唯识来说的话,假定你开始对这个法相的了解,你先了解它的总相,然后呢,你说用在唯识上面怎么解释,那个时候,你比较更容易客观,更容易把握得住佛法的完整性。

要不然哪,就像近代有一类人─有一类哦,不是全部喔!往往是拿他学的排斥别人,这个是必然会产生的,必然会产生的。平常我们这样的话,就是说像我们小孩子一样这样,小孩子啊就是一个人,就说我们觉得是这个,那天经地义的,别人不是。我们常(p242)常有这个诤论,就是这样。他以他的概念当中的这个名词,譬如我们刚才说的一尺,我们大人当然晓得,喔!原来这个尺,英国嘛有英尺,中国嘛有中国的中尺,日本有日尺。那小孩子的话,只晓得:“我们的尺嘛就这样,这么长,他那个尺这么长,喔唷,不对、不对!”就两个人吵得天翻地覆,其实那完全多余的嘛!所以我特别要说明这一点,这个是我们常犯的毛病。佛法本来拿这个东西来帮助我们解决的,我们不得善巧啊,把这个东西,把我们越学越捆死,这个地方也顺便一提,因为讲到那个名词的时候。那么第四,

【第四是所修果安立,】

第四“所作成办”,那个是就所修的果安立的。啊!你要做的事情都成就了!

【谓由多修止观之力,便能引生轻安等,成办所作之果。】

这个四个,名叫周遍所缘,那么实际上呢?下面看,

【此四名周遍所缘者,谓此四种,非离下诸所缘别有异体,复能偏彼一切所缘也。】

这四样东西原来啊,那并不是离开下面,下面就是前面刚才说的,这四个名词当中“净行所缘、净惑所缘、善巧所缘”,并不离开那些,这样。只是说,就他那个观察的时(p243)候的内涵,就他的学的时候的内容来说明,至于说真正学的时候,还是就下面这几样东西。而实际上呢,这也包含了一切我们所修学的时候能缘之心,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所缘的境。“第二”,那么其次解释下面三个。

【第二净行所缘有五,】

哪个呢?就是叫:

【谓多贪者缘不净,多瞋者缘慈悲,多痴者缘十二因缘,多慢者缘界差别,多寻伺者缘出入息。】

这个我们平常都是很听得习惯的,实际上真正修的时候,它每一样东西有它很重要的特质在,非常重要的特质在!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呢,我们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同样我也说明,现在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别以为学了以后,你就根据这个可以学得得定。很多人有善根的,乃至于这个都不要他都可以,再不然的话呢,他有善根虽然够,可是啊还差一点,那么学了这个,的确也很快相应。可是一般人来说,基础没有的话,就算这个听懂了,不行!他非要照《广论》上面所说的内容。而《广论》上面的内容懂了,够吗?你还要看你有没有基础喔,你有了这个基础,然后把《广论》上面所说的那个,这样做上去,那是一定成功的!那么这个是“净行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