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手抄稿:旧版第127卷B面

(手抄稿 第十六册 p219)

p. 302 (3)

因为习气这个东西的力量太大了!你这个软趴趴地对它的话,拿它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个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譬如说我们现在要想去搬,不要说大的什么东西啊,要想搬掉前面一个土堆,或者是搬掉那个水泥块块,你用的工具像棉花一样,有用吗?一点用场都没有,一点用场都没有!

And the 《Array of Stalks Sūtra》 says: Daughter, in order to destroy all afflictions you should develop a mind that is hard to defeat.

【《华严》亦云:“童女,汝为摧伏一切烦恼故,应当发起难行之心。”】

《华严经》上也是一样,《华严经》上面后面这个,这个前前后后很多地方,那一段出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因为经过了翻译以后,更不晓得属于哪一个。换句话说,这个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要修行摧伏一切烦恼的话,要发起这个心,要……。不是说,哎呀,这个省事的事情、讨巧的事情去做;就要在难做的事情上面要发起勇悍、猛利之心,这么去做。

Thus, you need courage that is very firm and stable;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accept suffering with a fragile mind.

(p220) 【谓须心力最极坚稳,非心微薄之所能成。】

我们这一个地方,要把自己的认识,第一个认识,当然这个心力的话,如理的哦!怎么办呢?极坚、极稳。非常坚固,不为外面这种非理的事情所动摇,而绝对不是微弱,这个不行的。

If you initially develop a significant degree of courage, even great suffering becomes helpful. It is just like the case of warriors entering a battle and using the sight of their own blood to increase their boldness.

【故若先发坚强志力,则诸大苦亦成助伴,譬如勇士入阵战时见自出血,以此反能助其勇志。】

假定说你先启发了这个坚强的意志之力的话,然后去如理去行,不怕艰难这样去做的话,欸,妙咧!不但你能克服这个苦,而且这个苦啊,反而会帮助你,这个的的确确的。平常我们哪,不晓得你们有没有这个运动打篮球的个经验?我们不一定有打篮球的经验,可是呢,我想,很多人有看球的这个经验,或者是篮球,或者我们这里尤其是什么?尤其是棒球。如果说这个对手方面,一个是很强,一个是很弱的话,你看起来没劲,打的人也没劲,对不对?反过来,如果说这个双方啊,这个势均力敌的话,喔唷!看的也非常有劲,打的时候也非常来劲。所以,那个时候对方的力量越强啊,然后你跟他打的时候,这个自己的意志力、战斗力也越强,是不是这样啊?

(p221) 现在我们跟谁打?我们跟那个烦恼打。跟那个烦恼打,那个烦恼的力量很大,所以它这种情况之下,它那个苦越大呀,欸,反而你这个勇悍的心是越强!所以它那个苦,它变成功帮助你的,所以这个大苦成功我们的助伴。我们刚才所举的比喻是以球赛,现在这个地方呢像打仗,这个战场上的勇士一样,有的时候,自己一个不小心被人家伤了,他因为伤了,更是勇气百倍!这千真万确的事实。

If right from the start you belittle yourself, saying, "I have never heard of such a thing, and even if I had heard of it, I could never do something like that," then even a small suffering becomes a cause for you to turn back from the path. It is just like the case of cowards who see others' blood and, fainting, fall unconscious.

【若先未闻如是之法,虽闻云我不能行此自轻蔑者,则苦虽微亦能成彼退道之缘,譬如怯夫,虽见他血亦自惊倒。】

现在呢,另外一种状态,假定我们没有如理地听闻这个正确的方法的话,那个时候,因为他不了解行持的原则,虽然他想,说我要学佛、我要成佛,但是因为不懂得怎么修这个原因。所以一旦说真正说我要成佛,要教你去行持的话,喔唷,说这个成佛要修道,修道要这么苦啊,哎呀!不行、不行,我怎么可以呀?哎呀!我这个不行。自己把自己就首先打了退堂鼓了,那个地方什么?“轻蔑”。这个轻蔑的意思就是我不行啊,自己看轻了自己。那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一点点小苦你也没办法,一点小苦也没办法。就好像这个那种懦夫,不要说自己身上,看见别人流了血,喔唷,他就害怕得就吓坏掉了,吓坏掉了!

(p222) 所以的的确确有这种人,有很娇嫩的这种人哪,我就看见,昨天跟你说的,哎哟,怕蟑螂,老远看见个蟑螂,哎哟,他就害怕得要命,然后最妙的是闭上眼睛哇啦哇啦大叫在那里。我们常常笑啊,说这个竹鸡,就是那种山鸡,被那个鹰追的时候,它没地方逃了,把那个头塞在那个草堆里面,自己觉得很安全。我们笑那个这些动物,居然人间也有这个,喔唷,看见个小小的蟑螂,喔唷,眼睛捂噜捂噜,就这么害怕。是啊,所以我们现在修行人,在这个地方务必要有正确的认识。

不要笑哦!真正如果我们仔细衡量一下的话,我们有太多人就是这样哦!大家觉得,哎呀,要出家修行,就好像一跑到那个寺院里面哪,样样……。啊,这件衣服你只要一被,喔唷,那些居士们跑得来,送钱给你还要跪在那里,然后把最好的东西供养你,样样都是坐在那儿现成的。然后你跑到寺院里面,还要所谓早晨嘛这么几点钟起来、还要这么做,“啊,要这样的啊!喔唷,那不、不、不,那不!”这样。所以有太多人说:“这样,等到我老啦,然后呢赚了一点钱,然后呢买一个公寓,然后呢在那儿修行;再不然跑到庙里边,拿了几十万讨一个单,在那里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好像到那时候人家送来。”那个是一个绝大的大错误,绝大的大错误!所以这个概念哪,我们一定要了解,修学佛法如果这个上面不认识的话,那一无是处啊!是一无是处。

Engaging in the Bodhisattva Deeds says: Some, seeing their own blood, become more intrepid. Some, seeing others' blood, fall unconscious. This comes from the minds fortitude or from its timidity.

(p223) 【如云:“有若见自血,反增其坚勇,有虽见他血,亦惊慌闷绝,此由心坚固,怯弱之所致。”】

这容易了解。那么,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你修行的时候,怎么办呢?这要慢慢地来、慢慢地来。了解了这一点,现在我们就从我们的下面起足、下足,那个好重要、好重要!我们务必要注意到这个,务必要注意到这个!再下去,

A detailed explan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bases.

【◎ 处门广释者。】

下面就详细地从各方面来说明,各方面说明:我们要修苦,有些什么的苦、应该怎么样去忍。

Question: Given that one must accept the suffering that occurs, from where do these sufferings come and how does one accept them? Reply: There are eight bases for accepting suffering:

【若须安忍所生苦者,为当忍受由何生苦。此分八处。】

是的呀,现在说,修行必定要安受修行的苦,那么要忍受哪些苦呢?把它分八个大类:

1. Acceptance of suffering that is based on objects.

【一、依止处者。】

我们修行一定要一个依止的地方。

Robes, alms, bedding, seat, medicine, and necessities are objects that enhance pure conduct.

(p224) 【所谓衣服饮食坐具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是能增长梵行之依。】

说我们为了修行,的的确确还要这些东西。可是这些东西的目的干什么?是“增长梵行”哦!根据了这些东西,然后你修行。所以你千万不要弄错,依止这些东西的目的是增长梵行,不是增长我们的杂染心。所以你吃这个东西觉得:哎呀,这个配你胃口、这个不配你胃口,这个是杂染心,不是梵行。当不配你胃口的时候,你觉得:欸,烦恼来了!所以呀,正因为不配你胃口,认得烦恼,我就要这样,那个才是梵行。然后根据戒,根据等等。

Without displeasure and disappointment you accept the suffering that arises when these are given to you and you find them to be inferior or too few, or when they are given with disrespect or after a long delay.

【此等诸物若得粗少,他不恭敬,稽留乃与,不应忧郁,当忍由此所生众苦。】

这地方告诉我们很明白,这些东西不管是粗,或者比较差,或者是少,或者人家给你的时候不恭敬,或者种种留难你,不要在这个上面去多担心,应该忍。不要说我们修行耶,古来中国的念书人哪,说念书人“士耻于恶衣恶食者”,那么真正的念书人,如果嫌这个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要讲这些的话,那种人啊根本不足以谈道,这种人根本谈不到。那个世间的一般的人哦!现在我们修行人,更应该超出他,他只是目的是世间圣人,我们现在要三界之内的导师,所以在这地方是特别注意,特别注意!

(p225) 所以这一点哪,尤其是出家的同修们,千千万万不要说:“哎呀,人家跑到这个地方去啊……。”我以前也听人家说罗汉斋,我说我们出了家都吃罗汉斋。“欸,罗汉斋好啊!喔唷,这个罗汉斋的味道真好,做起来要怎么怎么……。”然后呢讲了一大堆,他现在那个罗汉斋啊,变成功台北最有名素菜馆的那个招牌菜,他以为是这样想。哎哟,我想了个半天,不晓得怎么解释,然后我就告诉他:“我这罗汉斋怎么啊?放一点水,放一点盐,放一点油,你有什么再放下去,炉子打开。”他听了半天,“什么!就这样的啊?这个菜不炒可以吃啊?欸,奇怪咧!”我说我出了家到现在,那时候刚开始啦,实际上到现在,说千真万确的,你不妨看看我走过那个路。出家到现在二十四年,二十四年当中,头上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忏法师那里出家,那个时候这样。然后呢以后跑到这个福严精舍,以后跑到同净兰若,以后到美国,以后先在在美国的东海岸,到现在的西海岸。就只有很短的一段时候,在东海岸美国佛教会,那个时候大觉寺的时候,有一段时候他们请了一个人,啊,每天说煮几个菜。除此以外,向来就是这样,做法就这个样!

我们这里在座的还有一位,喏、喏、喏,你们都晓得,林某某,他跑到这里,他长得这么胖,吃得这么好耶!这个不是问题呀,你们千万不要被这个东西骗掉啦!我是随举一例啊!那么,这是第一个,这是第一个。第二呢,

2. Acceptance ofsuffering that is based on worldly concerns. The nine worldly concerns are:

(p226) 【世法处者。】

就是世间法则,什么?

(1) loss; (2) disgrace; (3) blame; (4) pain;

【衰毁讥苦。】

这个就是八法当中坏的那一面,还有嘛,

(5) disintegration; (6) extinguishment; (7) aging; (8) sickness; and, 9) the death of what is subject to death subsequent to its decay. After you have analyzed the sufferings based on all or each of these, you accept the suffering.

【坏法坏,尽法尽,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种是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众苦,应善思择而忍受之。】

这个我们了解,“坏法坏”就是坏掉了,“尽法尽”没有了,或者老、病、死等等,这样的世间必然产生的,或者是所有的,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不管它有什么的问题来,我们应该善巧如理地思惟,去忍受它、忍受它。因为我们虽然出了家了,的的确确出家还有出家的团体,乃至于眼前我们这种状态,还难免跟世间人接触。而且真正讲起来,本来修学佛法,就是在世间上面,怎么样认得了烦恼,跳脱出来。那个时候像这些问题的话,你必定要认识得清楚,善巧思惟,然后呢去忍受它,就忍受它。

这个譬如说,我们现在也随便举一两个例子啦!我们常常啊就修学佛法,还会说: (p227) “哎呀,这样做啊,不好意思啊!”“这样做啊,什么啊!”“这样做啊,是得罪人哪!”大家注意哦!你不好意思的对象、不好意思的特质是什么?假定是你把法摆在这儿衡量:哎呀,我这样做的不如法,不好意思。对!假定你不好意思,跟世间人来往的话,觉得你这样做了以后人家笑你,不好意思。错!同样地,所谓得罪、不得罪的话,你看看,你得罪的佛菩萨。你得罪了人哪,往往佛菩萨欢喜;反之,你不得罪人哪,往往佛菩萨在那儿难过。这两者当中,我们应该有所取舍。当然做得好的话,两者都好,皆大欢喜;做得不好是两者都坏。这个时候,我们必定应该如理取舍,这个概念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那么,进一步呢,就是眼前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觉得:哎呀,这样做的时候啊,要处处地方要顾虑一个问题─目的干什么的?这要“善思择而忍受之”。

3. Acceptance of suffering that is based on physical activities. The four physical activities are moving around, standing, sitting, and lying down. When all day and all night you purify your mind of obstructions by means of the first [moving around] and third [sitting] of these four, you are accepting the sufferings that arise from them; however, you do not relax on a couch, chair, or bed of straw or leaves when it is not the time to do so.

【威仪处者,行住坐卧是四威仪,第一第三昼夜恒时,从诸障法净修其心,由此生苦悉当忍受,终不非时胁着床座草敷叶敷。】

这威仪处,就是我们的行住坐卧,这是一天无非是这个。第一、第三是什么?行跟坐,这个时候啊,不管是白天、是晚上呀,喏,你应该努力的,干什么呢?依法来净修,是,依法净修。这个时候要忍受,千万不要非时去睡觉,就是这样。现在所以的确的,古(p228) 人他晚上睡觉只是中夜,从十点钟开始到两点钟,只睡四个钟头。现在我还是看见这种,啊,我们现在睡觉的时间的确已经够多了,然后中午还要睡这么个久,打了板还爬不起来。这个事情啊是并不太强迫,可是大家必须注意,就是就我们眼前的这种状态当中,慢慢、慢慢地处处地方不断地去改善它。

现在继续下去,302页,上面讲了威仪处,第三。下面呢就是那个最后一行,威仪处是讲行住坐卧啊、什么等等啊,这个要忍。不过说到这个地方忍哪,注意啊!所以始终记着这个次第,前面那关键,他就告诉我们微渐修、渐次修。尤其我们要把握住,刚开始的时候告诉修,你不是说听见了,“哦,那我听见了,我今天晚上开始,我也晚上十点钟睡觉,两点钟起来。”这个不是,这个不是。记得不记得?你随遇,遇到一个马上就修的话,那对你是不但没有好处,一生这个善行终成过失。你必定要了解它那个正确的内涵,然后呢了解了以后,跟你现在相应那个状态,然后从这个地方步步、步步地深入,这个点。不过反过来,我们不要说,哦,既然如此的话,听见是听见了,放在那里不去管它,那又同样地错了!放在那里不去管它的话,那的确是啊学到驴年也没有用。驴年是,这个十二个生肖当中没有驴年的,换句话说,你再修,修到哪一年,只是耳朵里啊,始终是讲讲没有用的。

(p229) 这个情况就是说,我们现在……。那天有位同学就问我:他本身身体不大好,这少睡了以后啊总是精神没有,那他怎么办?那么我就给他讲我自己的经验。说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我固定的,那我这个倒是好,我一开头的时候就立订一个功课表,到哪里都是这样。譬如说,我平常的时候,假定说我是九点钟就睡啦,或者说乃至于早一点嘛八点钟就睡了,我现在了解这个道理以后,也绝不会说,一下摆在十点钟,但是也绝不会说,停在那里仍旧八点钟。怎么办?变成功八点十分,这样,然后呢固定的。所以我,现在你看我房间里至少有两个闹钟,原因就在这个上面。欸,我这个手上那个,它可以闹五次哦:早晨几点钟起来、我每次几点钟上殿,这一定要闹的,然后呢,下午几点钟起来、傍晚工作到什么时候、睡觉的时候。

我把那个闹钟的时间哪,从八点钟移到八点十分,结果第二天八点十分可以。不是说第三天马上八点二十分,不!你摆在那里,摆一个礼拜乃至半个月,一定要经过一段时候,欸,可以了,再提早十分钟、再提早十分钟。等到你提了三次,提早到八点半,停在那里暂时不要再前进,再过它一个月,乃至于更长。你在这个时候,把你延长那个时候,能够作了适当地运用以后,继续地来,变成九点钟,乃至于这样。如果你跑到那地方,觉得这地方有问题了,停在那里,但是不能退哦!这个很重要一个原则。所以你只能进不能 (p230) 退的,一退就完了!所以你进的时候你宁愿慢,前面记得吧?所以他告诉我们这个公案,像捉强盗一样。现在捉什么强盗?烦恼强盗。你不是说一口气猛追,你慢慢地来,你反正哪,我总归老跟着你后面,欸,这样,总归有一天要把那个强盗把他捉到为止,不能停。现在我们对这件事情是亦复如是,当然,对于自己的说睡眠是如此,其他的亦复如此。再下面,

4. Acceptance ofsuffering that is based on upholding the teaching.

【摄法处者。】

这个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摄受,我们现在在这地方摄受法,世间的是摄受的非法,世间。为了要修学佛法,我们要摄受佛法,那个时候应该受这些苦,换句话说应该做的,分成下面七样东西,这个是出在这个《瑜伽师地论》上面。第一个:

The teaching is upheld in seven ways: by (1) worshipping and serving the three jewels;

【供事三宝。】

很重要!喏,这个就是修行,修行。不但在家人要,我们出家人更要,他在家是业余的都要,我们出家了居然不要了,这个话怎么说呀?所以从我们早晨上殿、过堂开始,任何一个行为,记住:我跑到这地方来什么呀?如法供养。然后呢打扫殿堂、厕所等等,每一个地方,乃至于每一个小地方。譬如说吃饭,不要说:“哎呀,大家拿起来嘛就吃啦, (p231) 等一下你这么念了个半天冷了。”不,不是!你要嫌它冷、嫌它暖,跑到家里去。你有病、老啦,是,这个是;一定要佛告诉我们的佛制。佛制为什么要听呢?因为他是完全如理如法地了解的。所以跑到这里一切都是什么?“供事三宝”,或者是有上供养,或者是无上供养,或者是事的供养,或者是法的供养。然后呢,

(2) worshipping and serving the guru;

【供事尊长。】

因为我们现在真正修学佛法,是跟谁学?就是跟师长,而真正最重要的修学必定要这个善知识,所以这个第二个。然后第三呢,

(3) understanding the teachings;

【谘受诸法。】

你为什么跑到这地方来?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不是跟他结交一个朋友,而要了解佛法,什么是如理的,什么是如理的。我现在这深深地有一个感觉,我最后几年,因为接近了几个大善知识以后我才发现:的的确确的,这个真正接近善知识的话,这个跟我们现在差得十万八千里!我们现在啊都是一样像小孩一样,哎哟,要哄了个半天哪;然后如果师长稍微勉强你一点哪,自己瘪了个嘴巴,不晓得到什么地方去了,这完全不相应,跟法一点不相应!我所看见的话,那是尤其我到后来,这凡是老师随便一句话,他只要说出来 (p232) 的,不管他轻轻松松,我一定要尽我最大努力去做到。有的时候,他对我的说明,乃至于指责什么等等,尽管有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欸,我合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自己觉得合理,现在不,完全反过来,理路上面至少,我做是做不到,可是我心里面很清楚、很明白。

这个情况必定要知道,我们跑到这里干什么?欸,要受法。你要受法,必定要有一个什么条件呢?这个条件就是,你呀要把握住这个原则,然后一心恭敬地来求,一心恭敬地来求,这样。否则的话,没办法!我曾经遇到过,这种事情不止遇到过一次,经常遇到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说很多人现在觉得:“哎呀,佛法好啊,好得不得了!是,但是呢,现在这个时间哪,要想这个修很困难,而且不修啊也不行。”这也完全正确。所以呢最后是念佛,的的确确也是最好。然后呢他念佛了以后,怎么个念法呀?“哎呀,你赶快告诉我们怎么得到一心不乱!”然后你就告诉他呀:“是,嗯,如果说你已经宿生有善根哪,能够很快念,那的确的,你不要去管他。这极大部分人实际上呢,不是的,那时候你得怎么办呢?”就告诉他这个道理。他听了以后,啊!就觉得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这样。实际上这种情况什么?他弄错了,他弄错了。当然,这个在家人他本来就是业余性质,种一点善根。

现在我们到这地方一定要知道,我们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要受这个佛法,要这个接受 (p233) 这个佛法,你的的确确要一心一意地深入。就算我们现在条件不够,或者年纪大啦、或者有病,至少有一件事情要做得到的─这个心哪,这个心哪,不要退怯!很重要哦,是最重要的一点!说:“是的,我现在有这个条件的限制,但是我心里面一定要还是努力。”不但如此,更应该警告自己。那是我现在的感觉,所以我常常说,我不如你们的原因哪,这样。我虽然今天老了,我就觉得,你看:那些你们这些同学都是善根比我足,那么还勤勤恳恳啊!我的条件不够,老啦,假定我现在心理上面,还不努力建设啊,还为自己躲在这个软暖习气屋子里的话,养成功这个,这个就是我们的业,下一世来的时候啊,欸,它自然而然这个业就现起,前面说得很清楚。所以我尽管做不到,可是我心里告诉它:我一定要做到它!一定要做到它!一定要做到它!你能够这样地策励自己的话,外面这个缘适当的时候,你就做到了。

否则的话呢,现在我们现在心里先已经打退堂鼓了,种种地方找那个退,可是环境逼在那里没办法,等到一换一个环境的话,你就完了!这是为什么现在那个情况,有很多“再来人”,他心里面如果说有这个坚强的力量的话,他第二次跑到这个环境当中,他看看,欸,那很多世间的事情不一定动得了他。反过来,因为他心里面一向就是这种心理成好。我们不要说从前生到这一生,就我们眼前来说吧!尽管我们现在,譬如说,坐是坐在 (p234) 这个地方,心里面呀也在那儿盘算:噢,今天假期了。心里想想:哎呀!假期快来了,这假期里面我要怎么怎么……。想了一大堆,想了个一大堆。所以等到一到假期,啊呀,那个佛法是抛到九霄云外,碰到什么就沾到什么,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我想我们人人都有这个经验吧?

反过来,欸,说假期来了:“哦,赶快,这个在这个开学的当中,师友大家看见得来,有这个环境;假期来的话,哦,千万不要为它所转去。”所以心里面先打好了气,不断地打气。然后到了假期的话,别人哪,说今天放假啦,等不到明天;我是今天放假啦,今天至少我还不离开啊,最快我要到明天走,乃至于到后天走。心里面就完全不一样。然后跑到外面去的话,这个境界呀,缘碰见了以后它生起来了,“嗯,我在这地方学的这个东西对治,现在正用上!”喏,就是这样。所以你这地方一定要了解:我到这地方干什么的?为什么要不忙世间的,而来供事三宝?为什么不自己供养了,供养尊长?跑到这地方来─谘受诸法。下面呢,

(4) teaching extensively to others what you have understood;

【既谘受已为他广说。】

因为我们现在这地方学的什么?忍辱波罗蜜多,这是大乘之法,所以不但自己了解, (p235) 而且要广为他说。不过这个广为他说,注意哦,你自己要了解啰!了解的什么?了解的法哦,了解这个法的义哦,不是了解这个名哦!单单这个名的话,是,还是有它用场的,可是这个名解决不了问题。既然我们现在真心要解决问题的话,要从这个名、字,说名句、文身所指的真正的内涵。至少在这个情况之下,你体会到一点,能够在烦恼上面哪,不被它转得七荤八素,那个时候,你把不被转的这个经验告诉别人,那个才是真正的说,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下面说:

p. 303

(5) reciting its praises in a loud, clear voice; (6) correctly reflecting on it in solitude;

【大音赞诵,独处空闲无倒思惟。】